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福建师范大学泉州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A4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福建师范大学泉州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A4第1页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福建师范大学泉州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A4第2页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福建师范大学泉州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A4第3页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福建师范大学泉州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A4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福建师范大学泉州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A4,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则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则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从某种意义上说,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其中含有多种化合物。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
    A. CO2、解旋酶、Cl-、尿素
    B. 唾液淀粉酶、溶菌酶、胰岛素、糖蛋白
    C. K+、血浆蛋白、性激素、脂肪酸
    D. Ca2+、载体蛋白、胃蛋白酶、DNA聚合酶
    【答案】C
    【解析】
    【分析】 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凡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物质均属内环境成分(如血浆蛋白、氧气、二氧化碳、葡萄糖、氨基酸、递质、激素等),以下两种情况不属内环境成分:①只存在于细胞内(不分泌出细胞)的物质不属内环境成分(如血红蛋白、呼吸酶、膜上的载体等)。②只存在于与人体外界环境相通的腔中的物质不属内环境成分,如消化液、尿液、泪液、汗液等。
    【详解】A、CO2、Cl-、尿素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而解旋酶在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
    B、唾液淀粉酶属于消化酶、糖蛋白在细胞膜上,都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溶菌酶有的在体液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有的在泪液和唾液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胰岛素可以存在血浆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
    C、K+、血浆蛋白、性激素、脂肪酸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正确;
    D、Ca2+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而载体蛋白在细胞膜上、胃蛋白酶属于消化酶、DNA聚合酶在细胞内,都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错误。
    故选C。
    2. 为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相对稳定的功能”,某同学以清水、缓冲液和家兔血浆为材料进行实验,分别向其中滴加0.1ml/L的HC1溶液,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清水、缓冲液和家兔血浆的体积、HC1的浓度为无关变量
    B. 清水组是对照组,缓冲液组、血浆组是实验组
    C. 为达到实验目的应增设加入NaOH后三种溶液pH变化的组别
    D. 若继续滴加HC1溶液,则血浆组对应的曲线会再发生变化
    【答案】B
    【解析】
    【分析】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是:在溶液中加入酸或碱,缓冲对能使溶液pH的变化减弱;与清水相比,生物组织匀浆如血浆更类似于缓冲液。本实验清水组和缓冲液组是对照组,血浆组是实验组。
    【详解】A、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相对稳定的功能”,自变量是加入清水、加入缓冲液和加入家兔血浆,因变量是pH的变化。清水、缓冲液和家兔血浆的体积、HC1的浓度为无关变量,应该严格控制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遵循单一变量原则,A正确;
    B、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相对稳定的功能”,所以清水组和缓冲液组是对照组,血浆组是实验组,B错误;
    C、加入酸或碱,缓冲物质能使溶液pH的变化减弱,所以为达到实验目的应增设加入NaOH后三种溶液pH变化的组别,C正确;
    D、由于血浆中缓冲对的缓冲能力是有限的,所以若继续滴加HC1溶液,则血浆组对应的曲线会再发生变化。会逐渐降低,D正确。
    故选B。
    3. 下列关于对稳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贝尔纳认为,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主要依赖神经系统的调节
    B. 坎农提出稳态的概念,认为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C. 在分子水平上,存在基因表达的稳态、消化腺分泌消化液的稳态、酶活动的稳态等
    D. 在细胞水平上,存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稳态等
    【答案】C
    【解析】
    【分析】1、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了稳态维持机制的经典解释: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2、随着生理学及其他学科的发展,稳态的概念得到巩固和发展,其内涵也不断充实。人们发现,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都存在着类似于内环境稳态的特性。
    【详解】A、法国著名生理学家贝尔纳提出:内环境稳定是生命能独立和自由存在的首要条件,内环境保持稳定主要是依赖神经系统的调节,A正确;
    B、坎农提出稳态的概念,认为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B正确;
    C、在分子水平上,存在基因表达的稳态、激素分泌的稳态、酶活性的稳态等,消化腺分泌消化液的稳态属于器官水平的稳态,C错误;
    D、在细胞水平上,存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稳态等;在器官水平上,存在心脏活动的稳态(血压、心率)、消化腺分泌消化液的稳态等;在群体水平上,种群数量的变化存在稳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也存在稳态,D正确。
    故选C。
    4. 下图是细胞和内环境的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不同部位的体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渗透压上升可导致②③增多
    B. ③主要由②流出到细胞间形成
    C. ③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D. ④为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答案】D
    【解析】
    【分析】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的关系为:血浆与组织液之间是通过毛细血管壁相互渗透,组织液的一部分还可以透过毛细淋巴管壁形成淋巴,淋巴经过淋巴循环通过左右锁骨下静脉进入血浆。
    题图分析:图示是人体组织局部切片示意图,其中①为淋巴,②为细胞内液,③为组织液,④为血浆。
    【详解】A、①为淋巴,若淋巴液渗透压上升则可导致②组织液进入到毛细淋巴管受阻,进而引起组织液增多,但③血浆会因为淋巴回流受阻,可表现为减少,A错误;
    B、③为组织液,主要由④血浆流出到细胞间形成组织间隙液,B错误;
    C、②为细胞内液,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C错误;
    D、④为血浆,可为血细胞提供直接的生活环境,D正确。
    故选D。
    5. 京东原副总裁蔡磊罹患“渐冻症”,用药四年后病情首次改善。“渐冻症”患者所有感觉和思维活动等完全正常,但患者全身大部分运动神经元损伤,致使几乎全身所有的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不能运动,直至呼吸衰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患者损伤的神经根据其发出的中枢分类应属于交感神经
    B. 患者呼吸衰竭的直接原因是病灶扩展到大脑
    C. 患者肌肉逐渐无力,不能运动是因为传出神经元受损
    D. 患者用药有成效是因为该药能修复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
    【答案】C
    【解析】
    【分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效应器,感觉神经末梢,或传入神经末梢组成感受器。
    2、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
    【详解】A、患者损伤的是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属于传出神经元,传出神经又可分为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躯体运动神经)和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内脏运动神经)。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所以患者受损的不只有交感神经,还包括副交感神经及躯体运动神经,A错误;
    B、呼吸衰竭的原因可能是病灶扩展到脑干,导致脑干损伤;也可能是呼吸肌逐渐无力和萎缩,导致无法完成呼吸运动,B错误;
    C、依题意,患者全身大部分运动神经元损伤,致使几乎全身所有的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不能运动,因此,患者肌肉逐渐无力,不能运动是因为传出神经元受损,C正确;
    D、不能运动是因为体内的传出神经元受损,用药有成效也应该是运动神经元被修复,D错误。
    故选C。
    6. 同学们听到铃声走进教室,这一行为与神经调节有关。该过程中某一神经元的结构及其在某时刻的电位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处K⁺外流恢复静息电位
    B. ②处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
    C. 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由③传导到④
    D. ①②处离子的运输均需要细胞代谢提供能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神经冲动的产生: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
    【详解】ABC、由题意可知,兴奋传递的方向为③→④,则①处恢复静息电位,为K+外流,②处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进行传导,ABC正确;
    D、②处离子的运输均为协助扩散,不需要细胞代谢提供能量,D错误。
    故选D。
    7. 据报道,我国科学家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沉默之谜。此前发现,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沉默”的原因可能是( )
    ①突触小体中无细胞核
    ②“沉默”原因可能是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糖蛋白
    ③“沉默”原因可能是突触间隙不存在水解神经递质的酶
    ④“沉默”原因可能是突触小体不能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
    A. ②③④B. ①③④C. ②④D. ①②③
    【答案】C
    【解析】
    【分析】兴奋在突触上传递过程是由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经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的电位变化而产生兴奋,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后膜,使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所以是单向传递。
    【详解】①突触小体中无细胞核与突触信息传递功能无关,①错误;
    ②可能是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糖蛋白,即受体,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但由于突触后膜上没有相应的受体而无法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进而引起突触沉默,②正确;
    ③若突触间隙不存在水解神经递质的酶,则会导致神经递质持续发挥作用,即不会导致突触沉默,③错误;
    ④可能是突触前膜不能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兴奋就无法在突触中传递,进而导致突触沉默,④正确。
    综上,②④正确,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8. 下图是人大脑皮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图为大脑的左半球,形象思维主要由此半球负责
    B. 大脑皮层S区损伤的患者能用面部表情和手势与人交流,但不能听懂话
    C. 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范围越大,相应部位躯体越大
    D. 聋哑人相互交流时,需大脑皮层视觉中枢、V区、躯体运动中枢参与调节
    【答案】D
    【解析】
    【分析】1、人脑的高级功能:位于大脑表层的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它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2、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写字(失写症);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讲话(运动性失语症);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听懂话(听觉性失语症);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看懂文字(失读症)。
    【详解】A、大多数人的大脑右半球负责形象思维,是创造的脑,此图为大脑的左半球,左半球负责逻辑思维,是理性的脑,A错误;
    B、大脑皮层S区受损伤,患者不能讲话,但能听懂话,并可用面部表情和手势与人交流,B错误;
    C、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范围大小与躯体的大小无关,而与躯体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即运动越精细复杂的器官,其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的面积越大,C错误;
    D、聋哑人由于不能用语言表达,同时听力受限,因此在相互交流时,需要大脑皮层视觉中枢、V区和躯体运动中枢共同参与,D正确。
    故选D。
    9. 下图为排尿反射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排尿反射中,兴奋最初产生于感受器
    B. 出现尿失禁一定是因为传入神经受损
    C. 人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D. 没有大脑皮层的调控,排尿反射也可以进行
    【答案】B
    【解析】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刺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神经调节存在分级调节过程,脊髓中低级中枢受大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详解】A、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排尿反射过程中兴奋最初产生于感受器,最终消失于效应器,A正确;
    B、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只有反射弧保持生理完整性,反射活动才能发生。人体排尿中枢位于脊髓,但脊髓的排尿中枢受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控制,出现尿失禁,说明脑中高级中枢对脊髓的低级中枢的调控途径受损,不一定是因为传入神经受损,B错误;
    C、人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体现了大脑皮层对排尿反射的控制,即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C正确;
    D、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在脊髓,没有大脑皮层的调控,排尿反射可以进行,D正确。
    故选B。
    10. 北京冬奥会期间,越野滑雪运动员身着薄比赛服在零下10℃左右的环境中展开激烈角逐,关于比赛中运动员的生理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血糖分解加快,储存的ATP增加,产热大于散热
    B. 血液中肾上腺素含量升高,甲状腺激素含量下降,血糖分解加快
    C. 心跳加快,呼吸频率增加,温度感受器对低温不敏感而不觉得寒冷
    D. 在运动初期骨骼肌细胞主要通过肌糖原分解供能,一定时间后主要通过肝糖原分解供能
    【答案】C
    【解析】
    【分析】运动员在寒冷条件下剧烈运动时体内发生体温调节等生理过程,运动时需要消耗大量能量,骨骼肌细胞分解肌糖原提供能量,在运动后期需要摄取血糖进行氧化分解以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要。
    【详解】A、运动期间需要大量能量,血糖分解加快,ATP和ADP的转化速率加快,但储存的ATP基本不变,A错误;
    B、血液中肾上腺素含量升高,甲状腺激素含量上升,血糖分解加快,细胞代谢速率加快,B错误;
    C、比赛中运动员心跳加快,呼吸频率增加,为机体提供更多能量,温度感受器由于适应性而对低温不敏感,因此不觉得寒冷,C正确;
    D、运动初期骨骼肌细胞主要通过ATP和磷酸肌酸供能,一定时间后主要通过肌糖原分解供能,D错误。
    故选C。
    11.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的运动项目,其刚柔并济、行云流水般的动作是通过神经系统对肢体和躯干各肌群的精巧调控及各肌群间相互协调而完成。如“白鹤亮翅”招式中的伸肘动作,伸肌收缩的同时屈肌舒张。下图为伸肘动作在脊髓水平反射弧基本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所示的反射弧中含有4个神经元,效应器是伸肌运动神经末梢及伸肌
    B. 若神经元轴突外的Na+浓度升高,神经元产生的动作电位绝对值将增大
    C. 兴奋传至a处时,a处膜内外电位应表现为内负外正
    D. 伸肘时,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不能产生和释放神经递质
    【答案】B
    【解析】
    【分析】1、传出神经纤维末梢或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一起称为效应器。 这种从中枢神经向周围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终止于骨骼肌或内脏的平滑肌或腺体,支配肌肉或腺体的活动。2、神经递质能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
    【详解】A、图中有4个神经元,效应器是伸肌运动神经元和屈肌运动神经元末梢以及它们支配的相应肌肉,A错误;
    B、若组织液中的Na+浓度升高,由于动作电位是由于钠离子内流形成的,而钠离子内流的方式是协助扩散,则此时钠离子内流的量增多,则神经元的动作电位绝对值增大,B正确;
    C、兴奋传至a处时,a处产生兴奋,释放抑制性递质,此时a处膜内外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C错误;
    D、伸肘时,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能产生和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从而抑制屈肌活动,D错误;
    故选B。
    12. 电表与神经纤维的连接方式如图1所示,图2是在箭头处施加一定的刺激后,根据电表指针的变化绘制的电位差变化曲线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无刺激时,电表测得的是静息电位,且图1中a、b两点膜内K+浓度均比膜外高
    B. 若在a、b两点间用药物阻断电流通过,在箭头处施加刺激,电表指针发生一次偏转
    C. 若减小图甲中a、b两点间的距离,则刺激时图乙中的d也随之减小,当ab=0时电表指针不发生偏转
    D. 若在箭头处施加刺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反
    【答案】C
    【解析】
    【分析】静息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1)概念: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呈外正内负状态。 (2)形成机制是:K+外流。 3、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1)概念:是可兴奋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其膜电位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一次快速而可逆的电位变化过程,包括峰电位和后电位。(2)形成机制:Na+快速内流形成。
    【详解】A、无刺激时,电流计测得的是静息电位,静息电位的形成机制为K+外流,并且其运输方式为易化扩散,因此图1中a、b两点膜内K+浓度均比膜外高,A正确;
    B、若在a、b两点间用药物阻断电流通过,在箭头处施加刺激,产生的兴奋只能传导到a点,不能传导到b点,因此电流计指针发生一次偏转,B正确;
    C、若减小图1中a、b两点间的距离,则图2中的d也随之减小,当ab=0时,两个电极处同时发生电位改变,电流计指针偏转一次,C错误;
    D、若在箭头处施加刺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相反,D错误。
    故选C。
    13. 可卡因既是一种兴奋剂,也是一种毒品,主要作用于机体的神经系统。长期滥用可卡因会使人上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中多巴胺以胞吐的方式释放
    B. 可卡因与多巴胺竞争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
    C. 滥用可卡因的后果是突触后膜上多巴胺受体减少
    D. 多巴胺的释放所需的能量主要是由线粒体提供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1、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
    2、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
    【详解】A、多巴胺是储存在①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释放,A正确;
    B、从图中看出,可卡因的作用机理是其与多巴胺转运体结合,阻止多巴胺进入突触前膜,B错误;
    C、吸毒者的突触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长时间暴露在高浓度的多巴胺分子中,会通过减少神经细胞突触后膜上受体的数量来适应这种变化,突触后膜上神经元对多巴胺的敏感度降低,吸毒者只有通过不断加大可卡因的摄入量,才能维持正常的神经兴奋性, C正确;
    D、多巴胺的释放是通过胞吐方式进行,所需的能量主要是由线粒体提供的,D正确。
    故选B。
    14. 假性醛固酮减少症(PHA)患者的醛固酮的合成和分泌正常,但表现出与醛固酮缺乏症患者同样的症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醛固酮由肾上腺皮质分泌,可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
    B. 醛固酮分泌减少可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C. PHA患者体内的血钠浓度高于健康人的
    D. 推测患PHA的原因可能是醛固酮受体异常
    【答案】C
    【解析】
    【分析】当大量丢失水分使细胞外液量减少以及血钠含量降低时,肾上腺皮质增加分泌醛固酮,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维持血钠含量的平衡。相反,当血钠含量升高时,则醛固酮的分泌量减少,其结果也是维持血钠含量的平衡。
    【详解】A、肾上腺皮质可合成并分泌醛固酮,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维持血钠含量的平衡,A正确;
    B、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Na+内流导致产生兴奋。醛固酮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维持血钠含量的平衡,醛固酮分泌减少,会导致血钠含量降低,影响神经系统的兴奋性,B正确;
    C、PHA患者体内虽然醛固酮的合成和分泌正常,但是表现出与醛固酮缺乏症患者同样的症状,说明其体内的血钠浓度低于健康人的,C错误;
    D、激素需要与受体结合后起作用,PHA患者的醛固酮的合成和分泌正常,但表现异常,可能是醛固酮受体异常,导致醛固酮无法起作用,D正确。
    故选C。
    15. 关于激素、神经递质等信号分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激素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识别细胞膜上的受体
    B. 一种信号分子可由多种细胞合成和分泌
    C. 多种信号分子可协同调控同一生理功能
    D. 一种内分泌器官可分泌多种激素
    【答案】A
    【解析】
    【分析】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实现都离不开信号分子(如神经递质、激素和细胞因子等),这些信号分子的作用方式,都是直接与受体接触。受体一般是蛋白质分子,不同受体的结构各异,因此信号分子与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详解】A、激素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识别细胞的受体,但不一定是位于细胞膜上的受体,某些激素的受体在细胞内部,A错误;
    B、一种信号分子可由多种细胞合成和分泌,如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如谷氨酸、甘氨酸),B正确;
    C、多种信号分子可协同调控同一生理功能,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参与血糖平衡调节,C正确;
    D、一种内分泌器官可分泌多种激素,如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等,D正确。
    故选A。
    16. 选取同种且年龄与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大鼠若干只,对其实施切除手术,一段时间后随机均分成四组,分别注射激素及生理盐水30天,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中大鼠的性别、年龄、生长状况、初始体重等均是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B. 该实验需要切除大鼠的胰腺和下丘脑以排除内源性激素的干扰
    C. 实验结果表明胰岛素和生长激素都能促进大鼠的生长
    D. 实验结果表明胰岛素与生长激素同时使用的效应大于它们单独作用的效应,二者作用相抗衡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为不同激素的处理和处理时间,因变量为平均体重。生理盐水组作为对照组,其余三组为实验组。
    【详解】A、该实验中大鼠的性别、年龄、生长状况、初始体重是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若无关变量不统一,会造成实验结果不准确,A错误;
    B、分析题图可知,本实验中给大鼠注射的激素有胰岛素和生长激素,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生长激素由垂体分泌,故该实验需要切除大鼠的胰腺和垂体以排除内源性激素的干扰,B错误;
    C、由实验结果可知,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单独处理组大鼠的体重均比对照组大,说明二者均能促进大鼠的生长,C正确;
    D、分析实验结果可知,与对照组(生理盐水组)相比,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均能促进大鼠的生长,且胰岛素与生长激素同时使用的效应大于它们单独作用之和,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应为协同作用,D错误。
    故选C。
    17. 生物科学发现史上有很多以狗为实验材料的经典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班廷和贝斯特将狗的胰液管结扎至胰脏萎缩后制成滤液,将滤液注射给切除胰脏的狗,结果狗不出现糖尿病症状,发现了胰岛素通过胰管分泌释放
    B. 巴浦洛夫发现每次给狗喂食时发出铃声,一段时间后狗只要听到铃声也会分泌唾液,这一现象属于条件反射
    C. 斯他林将狗的小肠黏膜与稀盐酸混合磨碎,制成提取液注射到同一条狗的血液中,结果引起了胰液的分泌,命名提取液中的化学物质为促胰液素,进而发现激素调节
    D. 科学家手术摘除成年狗的甲状腺,会出现行动呆笨迟缓、精神萎靡等症状,证明甲状腺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有关
    【答案】A
    【解析】
    【分析】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详解】A、班廷和贝斯特将狗的胰液管结扎至胰脏萎缩后制成滤液,将滤液注射给切除胰脏的狗,结果狗不出现糖尿病症状,发现了胰岛素通过胰岛分泌释放,A错误;
    B、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使小狗建立“铃声--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的过程是:每次喂狗以前先摇一次铃,如此重复多次,过一段时间,只要一摇铃,即使不喂食物,狗也会分泌大量的唾液,这样就建立了“铃声--唾液分泌”条件反射,B正确;
    C、为验证“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细胞分泌了某种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 经血液循环运到胰腺,能够促进胰液的分泌”这一假说,斯他林做了如下实 验,把狗的一段小肠剪下,刮下黏膜,将黏膜与稀盐酸混合磨碎,制成提取液注射到另一只狗的血液中,结果引起了胰液的分泌,命名提取液中的化学物质为促胰液素,此过程没有神经系统的参与,进而发现体液调节,C正确;
    D、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生理作用:一是促进幼年动物个体的发育;二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三是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科学家手术摘除成年狗的甲状腺,会出现行动呆笨迟缓、精神萎靡等症状,说明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D正确。
    故选A。
    18.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能相互作用,且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方面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信息分子X发挥作用时不需要直接与受体结合
    B. 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髓质分泌的微量、高效的激素
    C. 某些免疫器官可作为神经调节反射弧上效应器的一部分
    D. 三个系统通过信息分子的相互调节,即可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答案】C
    【解析】
    【分析】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调节,通过信息分子构成一个复杂网络。这三个系统各自以特有的方式在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中发挥作用,它们之间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取代另外两方。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实现都离不开信号分子(如神经递质、激素和细胞因子等),这些信号分子的作用方式,都是直接与受体接触。受体一般是蛋白质分子,不同受体的结构名异,因此信号分子与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通过这些信号分子,复杂的机体才能够实现统一协调,稳态才能够得以保持。
    【详解】A、信息分子X是由免疫系统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发挥作用时需要与靶细胞细胞膜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A错误;
    B、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微量、高效的激素,B错误;
    C、在神经-激素调节方式中某些免疫器官可作为神经调节中效应器的一部分,C正确;
    D、三大系统相互配合,借助信息分子相互作用,构成了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但如果外界环境变化过于激烈也会引起内环境稳态失调,如热射病,D错误。
    故选C。
    19. 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溶菌酶只能由免疫细胞产生
    B. 免疫自稳是免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
    C. 巨噬细胞和B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
    D. 记忆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均能增殖分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如抗体、细胞因子和溶菌酶等。
    【详解】A、溶菌酶是可以由免疫细胞或其它细胞分泌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A错误;
    B、免疫防御是免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B错误;
    C、巨噬细胞和B细胞都在骨髓中成熟,C错误;
    D、记忆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均能增殖分化成细胞毒性T细胞,D正确。
    故选D。
    20. 下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②c、d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③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④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同时能合成、分泌e激素;⑤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⑥图示的神经调节过程中,肾上腺、皮肤、骨骼肌均为效应器
    A. ①②③B. ③④⑤C. ④⑤⑥D. ①②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图示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其中a为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为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c为甲状腺激素,d为肾上腺素,e为抗利尿激素。
    【详解】①分析图示可知:a、b、c、d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①正确;
    ②c甲状腺激素、d肾上腺激素均能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使产热量增加,②正确;
    ③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大脑皮层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③错误;
    ④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同时能合成、分泌e所示的抗利尿激素,该激素的释放部位是垂体后叶,④正确;
    ⑤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来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该过程能体现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⑤错误;
    ⑥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上图所示的神经调节过程中,肾上腺、皮肤均属于效应器的一部分,但图中骨骼肌不是神经直接支配,不是效应器,⑥错误。
    综上分析①②④正确。
    故选D。
    21. 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 Graves病)患者体内产生了能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中F代表B细胞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和浆细胞的过程
    B. 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一种具有免疫功能的蛋白质
    C. Graves病患者和长期缺碘引起的大脖子病患者血液中A、B含量均偏高
    D. Graves病患者C分泌量多,是因为该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似的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A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C表示甲状腺激素,E表示细胞因子,D表示甲状腺细胞膜表面的受体,F表示细胞的增殖和分化。Graves氏病形成的原因是浆细胞分泌的抗体作用于甲状腺细胞表面的受体并发挥作用,导致甲状腺细胞持续的分泌甲状腺激素。
    【详解】A、由图可知:F代表B细胞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和浆细胞的过程,A正确;
    B、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它一种具有免疫功能的蛋白质,B正确;
    C、Graves病患者体内产生了能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体,该抗体起着促甲状腺激素类似的功能,使甲状腺机能增强,导致C所示的甲状腺激素比正常人的分泌量更多;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多,反馈调节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增强,从而使得A所示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所示的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偏低。大脖子病患者,其体内因长期缺碘而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不足,反馈调节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从而使得A所示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所示的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偏高,C错误,D 正确。
    故选C。
    22. 下列关于未激活的B淋巴细胞和激活后的B淋巴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两种状态的B淋巴细胞表面上都存在HLA
    B. B淋巴细胞只要与辅助性T细胞结合即可被激活
    C. 两种状态的B淋巴细胞基因表达情况完全不同
    D. 激活后的B淋巴细胞一般可以产生多种抗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HLA组织相容性抗原,也叫人类白细胞抗原,是标明细胞身份的标签的物质。
    【详解】A、每个人的细胞表面都带有一组与别人不同的蛋白质,是标明细胞身份的标签的物质,激活的和未激活的B淋巴细胞表面上都存在HLA,A正确;
    B、B淋巴细胞需要与辅助性T细胞结合和病原体接触,这是B淋巴细胞激活的2个信号,B错误;
    C、两种状态的B淋巴细胞基因表达情况不完全相同,激活后的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C错误;
    D、激活后的B淋巴细胞一般可以产生一种抗体,D错误。
    故选A。
    23. 树突状细胞(DC细胞)能处理和暴露抗原信息,并作用于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再激活信号分子(S1和S2),从而激发辅助性T细胞发生免疫效应。如图是DC细胞参与免疫调节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的免疫细胞是在骨髓中生成与成熟的
    B. 淋巴细胞不能像DC细胞一样作为抗原呈递细胞
    C. S1和S2被激活后会促使辅助性T细胞细胞周期变短
    D. 辅助性T细胞只有参与体液免疫时才会分泌细胞因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都能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并且可以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因此,这些细胞统称为抗原呈递细胞。树突状细胞分布于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很多上皮组织及淋巴器官内,成熟时具有分支;具有强大的吞噬、呈递抗原功能。
    【详解】A、图中辅助性T细胞是在胸腺中分化成熟的,A错误;
    B、淋巴细胞中的B细胞也可以作为抗原呈递细胞,B错误;
    C、S1和S2被激活后会促进辅助性T细胞分裂分化,细胞周期变短,C正确;
    D、辅助性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也参与细胞免疫,两个过程中都能分泌细胞因子,D错误。
    故选C。
    24. 疫苗是人类对抗传染病的有效武器,下图为接种某种疫苗后人体获得较为持久免疫力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②为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物质甲包括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组胺等
    B. 疫苗不仅可以预防一些传染疾病还可以预防某些癌症
    C. 减毒活疫苗注射人体后,只发生体液免疫,不发生细胞免疫
    D. 相同病原体侵入不同人体后,激活的B细胞分泌的抗体完全相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识图分析可知,图中①为抗原呈递细胞、②为辅助性T细胞、③B淋巴细胞、④浆细胞、⑤记忆B细胞,物质甲为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物质乙为抗体。
    【详解】A、识图分析可知,图中②为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物质甲为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组胺不是细胞因子,组胺不是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A错误;
    B、疫苗通常是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因此疫苗相当于起到抗原的作用,接种疫苗后,人体内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对特定传染病具有抵抗力;除外有的疫苗可以预防某些癌症,如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获批上市,该疫苗可以预防由HPV引起的几种子宫颈癌,B正确;
    C、减毒活疫苗仍具有侵染性,可进入细胞,因此减毒活疫苗进入人体后可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C错误;
    D、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相同病原体侵入不同人体激活B细胞的抗原决定簇可能不同,激活B细胞成为浆细胞后分泌的抗体可能不相同,D错误。
    故选B。
    25. 艾滋病(AIDS)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属于RNA病毒,其入侵人体引起机体免疫系统瘫痪,患者常死于各种感染或肿瘤。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HIV主要攻击人体的辅助性T细胞,导致免疫功能降低
    B. HIV的遗传物质侵入人体后常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C. AIDS患者免疫系统的监视功能降低,肿瘤细胞不能及时被消除
    D. AIDS属于传染病,但握手、拥抱不会传染HIV
    【答案】B
    【解析】
    【分析】关于“艾滋病”,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艾滋病的中文名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2)艾滋病的致病原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辅助性T细胞,破坏辅助性T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让人死亡。(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详解】A、HIV主要攻击人体的辅助性T细胞,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受影响,导致免疫功能降低,A正确;
    B、HIV属于逆转录病毒,HIV的遗传物质RNA,经逆转录形成的DNA可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B错误 ;
    C、AIDS患者免疫系统的监视功能降低,肿瘤细胞往往不能及时被消除,所以患者最终死于由免疫功能丧失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C正确;
    D、艾滋病(AIDS)的病原体是HIV,属于血液传染病,但握手,拥抱通常不会传染HIV,D正确。
    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含5小题,共50分)
    26. 如图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四种体液,ABCD表示相关系统,abcd表示相关物质。

    (1)①②③化学成分基本相似,但是_____(填序号)中蛋白质含量高,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_____。
    (2)请写出从外界环境摄入的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_____(用图中的序号、字母加箭头表示)
    (3)血浆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的含量有关。
    (4)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引起图中增多的液体_____(填标号),将导致_____。
    【答案】(1) ①. ① ②.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2)(外界环境)a→B→A→①→②→组织细胞
    (3)无机盐、蛋白质 (4) ①. ② ②. 组织水肿
    【解析】
    【分析】据图可知,该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图,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淋巴(液),④为细胞内液,A为循环系统,B为消化系统,C为呼吸系统,D为泌尿系统,a表示营养物质,b表示二氧化碳,c为氧气,d为代谢废物。
    【小问1详解】
    据图可知, 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淋巴(液),①②③化学成分基本相似,但①血浆的蛋白质含量比较高;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其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小问2详解】
    从外界环境摄入的葡萄糖通过消化系统吸收后进入循环系统,由血浆进入组织液,最后进入组织细胞,图1中A表示循环系统,B表示消化系统,C表示呼吸系统,D表示泌尿系统,因此从外界环境摄入的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为:(外界环境)a→B→A→①→②→组织细胞。
    【小问3详解】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
    【小问4详解】
    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会使血浆渗透压降低,吸水能力减弱,进而使②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
    27. 填写以下体现激素和靶器官之间相应关系的表格。
    【答案】 ①. 体液 ②. 胰腺 ③. 肾上腺皮质 ④. Na⁺重吸收增加 ⑤. 胰高血糖素
    【解析】
    【详解】①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
    ②促胰液素的靶器官是胰腺,其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③④分泌醛固酮的内分泌细胞是肾上腺皮质细胞,其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进行重吸收。
    ⑤胰岛A细胞分泌的是胰高血糖素。
    28. 俗话说:春乏秋困,夏盹冬眠。为什么人总是会犯困呢?我国科学家通过研究找到了让人变困的相关神经元,即分泌腺苷的神经元。腺苷被认为是调节睡眠稳态因子之一,一定量的腺苷与神经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会使人感觉疲惫并昏昏欲睡,随着腺苷浓度的增加,睡眠压力增大从而促使人睡眠。回答下列问题:
    (1)由题意推测,腺苷可能是一种_____(“兴奋”或“抑制”)性神经递质,其从突触前膜释放的方式是_____,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
    (2)下面是科研人员寻找分泌腺苷的神经元的主要探究过程:
    ①科研人员发现小鼠乙酰胆碱能神经元和谷氨酸能神经元在清醒和睡眠期间都是高度活跃的,并且其神经活动总是提前于腺苷释放,据此推测腺苷的释放可能是_____活动的结果。
    ②用光遗传学手段激活乙酰胆碱能神经元,会诱导细胞外腺苷略微增加;而激活谷氨酸能神经元,则会诱导细胞外腺苷大量增加,进一步推测腺苷的释放主要与_____有关。
    ③欲进一步证明②的推测,实验思路是选择性让小鼠的谷氨酸能神经元凋亡,该组作为实验组,则实验结果是实验组胞外腺苷浓度_____(填“显著高于”或“显著低于”或“基本相同”)对照组。
    ④实验结论:_____。
    (3)研究表明,咖啡因的结构与腺苷相似,人持续脑力劳动时间过长时,喝咖啡也不会再有提神的作用,原因可能是_____。
    【答案】(1) ①. 抑制 ②. 胞吐 ③. 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
    (2) ①. 乙酰胆碱能神经元和谷氨酸能神经元 ②. 谷氨酸能神经元 ③. 显著低于 ④. 腺苷主要由谷氨酸能神经元释放
    (3)持续脑力劳动时间过长,产生的腺苷多,与突触后膜上的腺苷受体结合的机率比咖啡因高
    【解析】
    【分析】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突触实现的,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形式进行传递,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神经细胞之间只能单向传递。
    【小问1详解】
    分析题意,一定量的腺苷与神经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会使人感觉疲惫并昏昏欲睡,说明兴奋性降低,据此推测腺苷可能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神经递质释放的方式是胞吐;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故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
    【小问2详解】
    ①由于乙酰胆碱能神经元和谷氨酸能神经元在清醒和睡眠期间都是高度活跃的,并且神经活动总是提前于腺苷释放,故可推测乙酰胆碱能神经元和谷氨酸能神经元可以调节腺苷的释放,即腺苷的释放可能是乙酰胆碱能神经元和谷氨酸能神经元活动的结果。
    ②用光遗传学手段激活乙酰胆碱能神经元,会诱发细胞外腺苷略微增加,而激活谷氨酸能神经元,则会诱导细胞外腺苷大量增加,进一步推测:谷氨酸能神经元的激活可增加腺苷的大量释放,即腺苷的释放主要与谷氨酸能神经元有关。
    ③为进一步证明②的推测,可设计单一变量为有无谷氨酸能神经元的实验,实验设计如下:A组为实验组,选择性让小鼠的谷氨酸能神经元凋亡,并检测其胞外腺苷浓度,B组为对照组,取生理状态相同的小鼠,作相应的处理单谷氨酸能神经元未凋亡,其他条件相同,检测该组小鼠胞外腺苷浓度,若实验组胞外腺苷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则该实验结果支持腺苷主要由谷氨酸能神经元释放的结论。
    ④结合上述实验过程可知,实验结论是腺苷主要由谷氨酸能神经元释放。
    【小问3详解】
    分析题意,咖啡因的结构与腺苷相似,人持续脑力劳动时间过长时,喝咖啡也不会再有提神的作用,原因可能是持续脑力劳动时间过长,产生的腺苷多,与突触后膜上的腺苷受体结合的机率比咖啡因高。
    29. 糖尿病主要表现为高血糖和尿糖,可导致多种器官功能损坏。胰岛素是唯一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下图为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
    (1)葡萄糖进入胰岛B细胞通过氧化分解产生ATP,使K+通道发生磷酸化而关闭,导致______,从而改变细胞膜电位,引起______内流,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2)当血糖浓度上升时,通过______(填调节方式)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3)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体内胰岛素水平上升,一方面促进______;另一方面抑制______,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升高的血糖经过一系列生理变化后又降低,这一调节机制为______调节。
    【答案】(1) ①. K+外流受阻 ②. Ca+
    (2)神经-体液调节 (3) ①. 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进入肝、肌肉并合成糖原,进入脂肪组织细胞转变为甘油三酯 ②. 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③. 负反馈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葡萄糖进入胰岛B细胞内的氧化分解过程加强,即有氧呼吸加强,产生更多的能量,同时K+通道关闭,Ca2+通道开放,Ca2+内流引起胰岛素分泌。胰岛素可以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负反馈指的是一个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抑制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为负反馈调节。
    【小问1详解】
    葡萄糖进入胰岛B细胞通过氧化分解产生ATP,使K+通道发生磷酸化而关闭,导致K+外流受阻,Ca2+通道开放,Ca2+内流引起胰岛素分泌。
    【小问2详解】
    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葡萄糖可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影响胰岛素分泌,也可以通过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来调节胰岛素分泌,因此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小问3详解】
    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体内胰岛素水平上升,一方面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进入肝、肌肉并合成糖原,进入脂肪组织细胞转变为甘油三酯;另一方面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通过这两反面,使血糖浓度降低,这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
    30. 机体长时间接触病毒或肿瘤抗原时,会导致CD8+T(一种细胞毒性T细胞)分化为丧失免疫活性的耗竭状态。
    (1)正常状态下,CD8+T能够识别靶细胞,在细胞因子刺激下,增殖分化为新的________细胞和记忆细胞,前者表面含有针对此抗原的______可以特异性与之结合,并释放穿孔素等杀伤性物质,诱导细胞凋亡。
    (2)肿瘤细胞表面通过高表达PD-L1,与CD8+T表面的PD-1结合(见图1),促进CD8+T耗竭,从而逃避免疫系统的“追杀”。基于此,可用________________来阻断这一信号通路,从而实现癌症的治疗。但长期使用该方法时,治疗效果会减弱。

    (3)另有研究发现,在交感神经附近聚集着更多的耗竭CD8+T,故推测交感神经能影响CD8+T细胞分化为耗竭状态。
    ①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共同组成人体的______神经系统。
    ②研究还发现,交感神经细胞接受病毒或肿瘤抗原信号刺激后,能够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且CD8+T细胞膜上存在去甲肾上腺素受体R。研究人员向R受体过表达的CD8+T加入相应抗原,处理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2所示。综合上述信息可知,在相应抗原刺激下,______。
    ③下列事实中,与上述结论相符的是______。
    A.敲除R受体的CD8+T分化为耗竭CD8+T的比例增加
    B.R受体激活后CD8+T的线粒体功能受损、葡萄糖摄取减少
    C.与正常小鼠相比,R受体过表达小鼠感染HIV后能更好地控制病毒
    ④请结合(3)研究提出治疗癌症的新思路______。
    【答案】(1) ①. 细胞毒性T ②. 受体
    (2)PD-L1抗体或PD-1抗体
    (3) ①. 自主(植物性) ②. 去甲肾上腺素与CD8+T上的R受体结合,促进CD8+T耗竭 ③. B ④. 使用去甲肾上腺素抑制剂或R受体抑制剂 ,降低去甲肾上腺素对CD8+T细胞耗竭作用
    【解析】
    【分析】题意分析,CD8+T细胞表面的PD-1与肿瘤细胞过量表达PD-L1结合,使得会导致CD8+T(一种细胞毒性T细胞)分化为丧失免疫活性的耗竭状态,从而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
    【小问1详解】
    CD8+T是一种细胞毒性T细胞,能够识别靶细胞,在细胞因子的刺激下,增殖分化为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进而发挥免疫效应,前者表面含有针对此抗原的受体,可以特异性与之结合,并释放穿孔素等杀伤性物质,导致细胞破裂表现为细胞凋亡。
    【小问2详解】
    由于肿瘤细胞表面通过高表达PD-L1,其与CD8+T表面的PD-1结合,从而逃避免疫系统的“追杀”,该过程中PD-L1和PD-1二者结合是关键。因此可以利用PD-1抗体或PD-L1抗体减弱PD-L1与PD-1结合来阻断这一信号通路,从而实现癌症的治疗。但长期使用该方法时,治疗效果会减弱,即可能相关蛋白质合成量增加,进而导致抗体作用效果不明显。
    【小问3详解】
    ①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共同组成人体的自主(植物性)神经系统,是脑神经和脊神经中传出神经的一部分。
    ②图2显示,R受体过表达的CD8+T细胞相对活性弱,且加入去甲肾上腺素和未加入去甲肾上腺素相比,加入去甲肾上腺素的CD8+T细胞相对活性弱,由此推测在相应抗原刺激下,去甲肾上腺素与CD8+T上的R受体结合,促进CD8+T耗竭。

    A、结合②分析,去甲肾上腺素与CD8+T上的R受体结合,促进CD8+T耗竭,因此敲除R受体的CD8+T分化为耗竭CD8+T的比例降低,A错误;
    B、R受体激活后会引起CD8+T耗竭,从而使线粒体功能受损、葡萄糖摄取减少,B正确;
    C、与正常小鼠相比,R受体过表达小鼠会导致CD8+T分化为丧失免疫活性的耗竭状态,从而减弱对艾滋病病毒的的控制,C错误。
    故选B。
    内分泌细胞
    激素
    激素运输
    靶器官
    靶器官的响应
    小肠黏膜细胞
    促胰液素
    通过③___运输
    ④___
    胰液分泌增加
    ①___细胞
    醛固酮
    肾小管和集合管
    ⑤___
    胰岛A细胞
    ②___
    肝脏
    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增加

    相关试卷

    2024~2025学年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福建师范大学泉州附属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无答案):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福建师范大学泉州附属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无答案),共1页。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福建师范大学泉州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福建师范大学泉州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则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泉州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泉州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