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实验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531347/0-173449213855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实验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531347/0-173449213859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实验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531347/0-173449213861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实验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实验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理解,写作与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班级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阅读小文同学的发言稿,根据要求,完成各小题。
①“读书万卷始通神。”读书可以帮助我们走出自身的狭隘,感受世界的丰富。我们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只有这样,我们的阅读之旅才会美不shènɡ收,“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读书传统,才mián延相传,生生不息。
②“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更好地读书呢?首先,读书要有明确的目标。有目标,读书就会有驱动力,就会系统化,而不是零散的。其次,读书贵在坚持。读书修身是一个【甲】 ▲ 的过程,无处不读,无时不读,无事不读,长久坚持,必有成效。
③另外,读书还要注意“三结合”。【乙】“ ▲ ”,读书要刨根问底,不能随声附和,要在琢磨和质疑上下功夫,将读与思相结合;【丙】“ ▲ ”,要学习圈点批注,记录读书心得,把读、写结合起来;朱熹强调“读书不可只专就纸上求义理,须反来就自家身上推究”,是说读书不能停留在书本上,要把“做”作为读书的着落,努力做到读与做相结合,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
(1)阅读第①段,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①狭隘 ▲ ②美不shènɡ收 ▲ ③ mián延相传 ▲ ④琢磨 ▲
(2)阅读第二段,在横线【甲】处填入词语,最正确的是( ▲ )(2分)
A.沉默寡言 B.潜移默化 C.不求甚解
(3)阅读第三段,在横线【乙】【丙】处依次填入名句警句,最恰当的是( ▲ )(2分)
A.学而不思则罔 书山有路勤为径B.思而不学则殆 书山有路勤为径
C.学而不思则罔 不动笔墨不读书D.思而不学则殆 不动笔墨不读书
(4)有同学将发言稿第②③段整理成图表笔记。请你帮他把空缺处内容补全。(3分)
①▲
有明确目标
②▲
注意“三结合”
读与思
③▲
读与做
为更好开展此次活动,组委会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2.完善展板。请你用古诗文原句,将下面展板的内容补充完整。(8分)
古代诗文以其独特的美感形式,陶冶性情,滋润心灵,伴随我们成长。“① ▲ ,不亦君子乎”,给予我们修身养性的指引;“② ▲ ,非宁静无以致远”,洗涤我们淫慢险躁的心府;“我寄愁心与明月,③ ▲ ”,给予我们真挚友情的滋养;“④ ▲ ,⑤ ▲ ”(填写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诗句),点燃我们对生活真理的思考;“晴空一鹤排云上,⑥ ▲ ”,激发我们顽强奋斗的精神;“僵卧孤村不自哀,⑦ ▲ ”,给予我们爱国热忱的浸染;“⑧▲ ,却话巴山夜雨时”,引发我们对至爱亲情的珍视。
3.撰写对联。请按照对偶的要求,在下面对连横线处填上词语,最正确的是( ▲ )(2分)
上联:方尺大小藏尽▲ 千秋事 下联:寸指▲容纳天地万物情
A.万古 深厚B.万古 厚薄
C.古今 厚薄D.古今 深厚
4.推荐名著。以下有关名著的信息介绍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论语》是战国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所著的一部儒家经典。
B.《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C.《朝花夕拾》原题《旧事重提》,收录了鲁迅的十篇回忆性散文。
D.《聊斋志异》是清朝蒲松龄所写的一本志怪小说集。
5.拟写标语。请根据画线句子的内容将下面的标语补充完整,要求对仗工整。(2分)
书籍是人类对自然社会探索认知的积累,是人类求知的捷径。正像鸟儿要想自由自在地高飞入云端,首先要振动自己的翅膀一样,人们要想更快更多地求得知识,丰富自身,就必须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地多读书。
标语:鸟欲高飞先振翅,▲。
6.信息提取。现对在校学生课外阅读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发现公布如下,请提取出两条结论。(4分)
课外阅读调查情况反馈表
▲▲
7.设计活动。 本次活动准备办一期展板,请你参考示例,再设计一个栏目并说明设计意图。(4分)
示例:栏目一:读世·人间百态
设计意图:引导读者阅读社科类作品,加深对社会生活的理解。
栏目二:① ▲
设计意图:② ▲
8.下列对语法知识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酝酿成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杯甘醇美酒”这句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
B.“体味诗人寄寓其中的万种情思”中加点的词依次为动词、数量词、形容词。
C.“意趣”“甘醇”“经典”“发酵”这四个词感情色彩完全相同。
D.“朝晖夕阴”中的“朝”“夕”是反义词,“玩味”“体味”是同义词。
二、阅读与理解 (45分)
(一)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的对话。(5分)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①促织②,夜深篱落③一灯明。
【注】①挑:捉。②促织:指蟋蟀。③篱落:篱笆。
9.小文:这首诗写了诗人夜不能寐时的见闻情思。诗歌开头两句中的“送”“动”两个词很妙,你能选择其中的一个词,分析其妙处吗?
你:好啊!你听我分析,(1)▲。(2分)
小文:你的分析很正确!我觉得这首诗歌抒发的情感也比较多重,例如(2)▲之情,我是这样理解的,(3)▲。(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0—13题。(15分)
齐人有好猎者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愧其家室,出则愧其知友。惟其所以不得之故,则狗恶也。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以。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猎者曰:“何为?”人不对。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10.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3分)
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
11.参考表格中的方法提示,解释加点的字。(4分)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以。▲
(2)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13.请结合本文和链接材料,请你分别写出读了这两则故事后从中悟出的道理。(4分)
链接材料: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狼》(节选)
▲▲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4-17题。(13分)
捅马蜂窝
冯骥才
①爷爷的后院虽小,它除去堆放杂物,很少人去,里边的花木从不修剪,快长疯了,枝叶纠缠,阴影深浓,却是鸟儿、蝶儿、虫儿们生存和嬉戏的一片乐土,也是我儿时的乐园。我喜欢从那爬满青苔的湿漉漉的大树干上,取下又轻又薄的蝉衣,从土里挖出筷子粗肥大的蚯蚓,把团团飞舞的小蜢虫赶到蜘蛛网上去。那沉甸甸压弯枝条的海棠果,个个都比市场买来的大。这里,最壮观的要数爷爷窗檐下的马蜂窝了,好像倒垂的一只大莲蓬,无数金黄色的马蜂爬进爬出,飞来飞去,不知忙些什么,大概有百十只之多,以致爷爷不敢开窗子,怕它们中间哪个冒失鬼一头闯进屋来。
②“真该死,屋子连透透气儿也不能,哪天请人来把这马蜂窝捅下来。”奶奶总为这个马蜂窝生气。
③“不行,要蜇死人的!”爷爷说。
④“怎么不行?头上蒙块布,拿竹竿一捅就下来。”奶奶反驳道。
⑤“捅不得,捅不得。”爷爷连连摇手。
⑥我站在一旁,心里却涌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欲望。那多有趣!当我给这个淘气的欲望鼓动得难以抑制时,就找来妹妹,趁着爷爷午睡的当儿,悄悄溜到从走廊通往后院的小门口。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扣上衣扣儿的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作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我和妹妹约定好,她躲在门里,把住关口,待我捅下马蜂窝,赶紧开门放我进来,然后把门关住。
⑦妹妹躲在门缝后边,眼瞧我这非凡而冒险的行动。我开始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怯。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好像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的,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摇撼两下,只听“嗵”一声,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谁料到妹妹害怕,把门在里边插上,她跑了,将我关在门外。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这复仇者不顾一死而拼死的气势使我惊呆了。我抬手想挡住脸,只觉眉心像被针扎似的剧烈地一疼,挨蜇了!我捂着脸大叫。不知道谁开门把我拖到屋里。
⑧当夜,我发了高烧。眉心处肿起一个枣大的疙瘩,自己都能用眼瞧见。家里人轮番用醋、酒、黄酱、万金油和凉手巾把儿,也没能使我那肿包迅速消下去。转天请来医生,打针吃药,七八天后才渐渐复愈。这一下好不轻呢!我生病也没有过这么长时间,以致消肿后的几天里不敢到那通向后院的小走廊上去,生怕那些马蜂还守在小门口等着我。
⑨过了些天,惊恐稍定,我去爷爷的屋子,他不在,隔窗看见他站在院里,摆手召唤我去,我大着胆子去了。爷爷手指窗根处叫我看,原来是我捅掉的那个蜂窝,却一只马蜂也不见了,好像一只被丢弃的干枯的大莲蓬头。爷爷又指了指我的脚下,一只马蜂!我惊吓得差点叫起来,慌忙跳开。
⑩“怕什么,它早死了!”爷爷说。
⑪仔细瞧,噢,原来是死的。仰面朝天躺在地上,几只黑蚂蚁在它身上爬来爬去。
⑫爷爷说:“这就是蜇你的那只马蜂。马蜂就是这样,你不惹它,它不蜇你。它要是蜇了你,自己也就死了。”
⑬“那它干吗还要蜇我呢,它不就完了吗?”
⑭“你毁了它的家,它当然不肯饶你。它要拼命的!”爷爷说。
⑮我听了心里暗暗吃惊。一只小虫竟有这样的激情和勇气。低头再瞧瞧这只马蜂,微风吹着它,轻轻颤动,好似活了一般。我不禁想起那天它朝我猛扑过来时那副视死如归的架势,与毁坏它们生活的人拼出一死,真像一个英雄……我面对这壮烈牺牲的小飞虫的尸体,似乎有种罪孽感沉重地压在我的心上。
⑯那一窝马蜂呢,无家可归的一群呢,它们还会不会回来重建家园?我甚至想用胶水把这只空空的蜂窝粘上去。
⑰这一年,我经常站在爷爷的后院里,却始终没有等来一只马蜂。
⑱转年开春,有两只马蜂飞到爷爷的窗檐下,落到被晒暖了的木窗框上,然后还在去年的旧窝的残迹上爬了一阵子,跟着飞去而不再来。
⑲空空又是一年。
⑳第三年,风和日丽之时,爷爷忽叫我抬头看,隔着窗玻璃看见窗檐下几只赤黄色的马蜂忙来忙去。在这中间,我忽然看到,一个小巧的、银灰色的第一间蜂窝已经筑成了。
㉑于是,我和爷爷面对面开颜而笑,笑得十分舒心。我不由得暗暗告诉自己: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
14.【内容梳理】阅读全文,梳理文章内容,完成表格填空。(3分)
15.【语段作用】请简析第一段画线句子的作用。(3分)
▲▲
16.【品析语言】请从修辞的角度,说一说第⑦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这复仇者不顾一死而拼死的气势使我惊呆了。
▲▲
17.【主旨探究】自我批判是人格升华的阶梯。请结合本文和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1)请说一说本文作者获得的感悟和思考。(2分)
▲▲
【链接材料】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节选(郑振铎 《猫》)
作者为什么说“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2分)
▲▲
(四)名著阅读
班级开展《西游记》名著阅读分享会,请按要求完成题目。
18.在表格空白处补充恰当内容。(4分)
19.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问题。(4分)
行者丢下扇子道: "不停当!不停当!被那所哄了!"三藏只道: "怎生是好!" 八戒道: "只拣无火处走便罢。"三藏道:"那方无火?"八戒道:"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
这段对话选自《西游记》中▲(2分)这一故事情节, 八戒说"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的潜台词是▲(1分),从中可以看出八戒▲ (1分)的心理。
【思维碰撞】
20.关于《西游记》的主人公是唐僧还是孙悟空这一问题,同学们有不同的看法。你认为是谁,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理解。(4分)
▲▲
三、写作与表达(40分)
学期即将结束之际,班级准备召开一次主题为“感恩有您”的故事会。会上将请同学们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对助力自己成长的家人、老师、同学、朋友等人深情倾诉。
21.请你选择一个感恩的人物,以“谢谢您,助我成长”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在故事会上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个人信息,如地名、校名、人名等。
答案及简析
一、积累与运用(35 分)
1.(1)①ài ②胜 ③绵 ④zuó(或 zhuó)
(2)B(“潜移默化” 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这里说读书修身是一个逐渐影响的过程,符合语境;“沉默寡言” 指不声不响,很少说话;“不求甚解” 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3)C(根据后文 “读与思相结合” 可知应填 “学而不思则罔”;根据 “读、写结合起来” 可知应填 “不动笔墨不读书”)
(4)①读书要有明确目标 ②读书贵在坚持 ③读与思、读与写、读与做相结合
2.①人不知而不愠 ②非淡泊无以明志 ③随君直到夜郎西 ④海日生残夜 ⑤江春入旧年 ⑥便引诗情到碧霄 ⑦尚思为国戍轮台 ⑧何当共剪西窗烛
3.C(“古今” 与 “天地” 相对,“厚薄” 与 “大小” 相对,对仗工整)
4.A(《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所著的一部儒家经典)
5.人求上进先读书
6.①大部分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一般或无兴趣。②大部分学生课外阅读缺乏计划,且很少做读书笔记。
7.示例一:
栏目二:读史・岁月沧桑
设计意图:引导读者阅读历史类作品,了解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与历史变迁,以史为鉴。
示例二:
栏目二:读文・诗韵华章
设计意图:引领读者品味文学作品,感受文学的魅力,提高文学素养与审美情趣。
8.D(A 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B 项 “寄寓” 是动词,“万种” 是数量词,“情思” 是名词;C 项 “意趣”“甘醇”“经典” 是褒义词,“发酵” 是中性词)
二、阅读与理解(45 分)
(一)古诗文阅读
9. (1)示例一:“送” 字将 “萧萧梧叶” 拟人化,仿佛它是有意送走寒声,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梧桐叶在秋风中的萧瑟之态,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氛围。示例二:“动” 字一语双关,既写出江上秋风触动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又暗示了诗人漂泊在外的孤寂之感,用词精妙。
(2)思乡、对童年生活的怀念等
(3)诗人漂泊在外,秋风萧瑟,梧叶摇落,这触发了他的思乡之情;同时看到儿童捉促织的欢乐场景,不禁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时光,心中涌起对往昔生活的怀念。
10. 于是退而疾耕 / 疾耕则家富 / 家富则市得良犬
11. (1)喜欢,爱好 (2)②应该;应当 (3)回答 (4)超过
12. (1)想要得到好狗,可是家里贫穷没有办法(得到)。
(2)一只狼在柴草堆中打洞,想要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后面。
13. 《齐人有好猎者》:①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我们要善于找到事物之间的关联,解决问题。②人在遇到困难时,要善于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不能盲目行事。
《狼》:①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心存幻想,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②讽刺了那些像狼一样贪婪、狡诈、愚蠢的恶人。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14. (1)捅马蜂窝被蜇 (2)惊恐害怕 (3)吃惊愧疚
15. ①内容上:描绘了爷爷后院的生机与活力,写出了马蜂窝的壮观,为下文捅马蜂窝的情节做铺垫。②结构上:开篇点题,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引出下文关于马蜂窝的故事。③表达效果上:生动形象的描写,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16.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马蜂比作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生动形象地写出马蜂蜇人时的凶猛、不顾一切的状态,表现出 “我” 当时的惊恐。
17. (1)作者感悟到马蜂虽然渺小,但有着捍卫家园的激情与勇气,认识到不应轻易伤害他人,要尊重生命与自然。
(2)因为第三只猫的死是由于 “我” 的误解与偏见造成的,“我” 没有给它辩解的机会,内心充满了愧疚与自责,这种无法弥补的过失让 “我” 更加难过。
(四)名著阅读
18. ①孙悟空因打死六个强盗,被唐僧责怪,负气离开。②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误以为他打死好人,将他逐走。
19.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不想去西天取经了,想散伙;偷懒、胆小怕事、意志不坚定
20. 示例一:我认为主人公是孙悟空。他本领高强,会七十二变、筋斗云等,一路上降妖除魔,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若没有他,唐僧师徒很难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真经。他的性格也在取经过程中不断成长,从最初的任性冲动到后来的沉稳坚定,他的经历与成长是小说的主要脉络,并且他敢于反抗天庭权威等事迹也体现了小说反抗封建压迫的主题思想。
示例二:我认为主人公是唐僧。他是取经团队的核心人物,取经的信念坚定不移,无论遇到多少艰难险阻都不改变。他慈悲善良,用自己的品德影响着徒弟们。他是整个取经行动的发起者和领导者,孙悟空等徒弟都是围绕着护送他取经而展开一系列故事,他的存在决定了取经故事的走向,所以他是主人公。
三、写作与表达(40 分)略
读书兴趣及占比例
读书计划及占比例
读书笔记及占比例
深厚
13%
有计划
11%
每读必做
1%
一般
48%
有时有计划
32%
凭兴趣做
24%
无兴趣
39%
没有计划
57%
从不做
75%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释义
(1)齐人有好猎者
课内迁移法: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1)▲
(2)君宜致力于耕作
查阅字典法:①适宜;合适 ②应该;应当 ③大概;也许 ④当然
(2)▲(填写序号)
(3)人不对
语境推断法:猎者曰:“何为?”
(3)▲
(4)常过人矣
现代汉语推断法:过人之处
(4)▲
故事情节
我的感受
得知院中是马蜂窝
好奇渴望
(1) ▲
(2) ▲
看到死去的马蜂
(3) ▲
等来筑巢的马蜂
舒心舒畅
孙悟空三次离开取经队伍小档案
离开原因
后续情节
第一次
①▲
观音传唐僧金箍、授紧箍咒,并劝返孙悟空:唐僧骗悟空戴上金箍,悟空受教,随师西进。
第二次
②▲
唐僧被妖怪变为老虎,八戒到花果山请回孙悟空:悟空智降妖怪,师徒四人继续西行。
第三次
孙悟空打死拦路强盗,唐僧认为悟空凶恶太甚,将他逐走。
唐僧受难,沙僧前往观音处求助:孙悟空随沙僧返回,打死六耳猕猴:师徒四人和好如初。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实验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实验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理解,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实验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共4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