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下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说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下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说课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一词多义,特殊句式,重难点句子翻译,论辩艺术,机智幽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惠子(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17年),即惠施,战国时期哲学家,是名家学派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庄子的至交好友。
是鱼之乐也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我知之濠上也
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庄子与惠子于濠梁之上游”。
省略句,“知之”后省略介词“于”。
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
庄子与惠子争辩的是什么问题?
庄子是否知道鱼的快乐。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与惠子争辩的结果是什么?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回转话题,偷换概念,机智而巧妙地化解了惠子的发难。庄子的机智灵活跃然纸上。
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反映。
谁在这场辩论中占据了上风呢?
从逻辑上看,是惠子占了上风,因为庄子是强词夺理;如果从形式上说,是庄子占了上风,因为庄子说了后惠子就没有话可以用来反驳了。
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庄子与惠子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请试着分析。
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 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感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 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气质。
怎样看待庄子与惠子的关系?
他们都好辩论,辩才犀利无比;他们亦很博学,对于探讨知识有强烈的热忱。 庄子心境旷达,生活情趣高雅,自然超离人群。像他这样绝顶聪明的人,要想找到一两个知己,是不容易的事。而惠子,恰是能与之谈得来的知己好友。
读下面这则故事,体会庄子与惠子的友谊。
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坟墓,回头对随从说道:“郢都有一个人,不小心让白灰粘在鼻子上,这点白灰就像苍蝇的翅膀那样又薄又小,他让工匠替他削掉。工匠挥起斧子,随斧而起的风呼呼作响,任凭斧子向鼻端挥去,泥点尽除而鼻子安然不伤,郢都人站立不动,神色不变。宋元君听说此事后,把工匠召去,说道:‘试着替我再做一遍。’工匠说道:‘臣下确实曾经削掉过鼻尖上的泥点,不过现在我的搭档已经死了很久了!’自从先生去世,我再也没有对手了,我再也找不到辩论的对象了!”
惠子死后,庄子再也找不到可以对谈的人了。在这短短的寓言中,流露出醇厚真挚之情。能想出这个妙趣的寓言来譬喻他和惠子的友谊,如此神来之笔,非庄子莫能为之。
通篇采用对话的形式,两人一句接着一句,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把这场辩论深化,显示了精彩的论辩艺术。
庄子是否知道“鱼之乐”,本是深奥的逻辑问题,但文章用轻松、闲适的笔调描述论辩过程,二人语言不乏幽默,令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优秀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读一读字音,古今异义,自学反馈,古义追溯,请循其本,代词他指惠子,结构助词“的”,整个的,文言句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完美版课件ppt,共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安怎么,固本来,循从说起,本最初的话题,云者如此如此,之它指代鱼之乐,枯鱼之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精品课件ppt,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关于庄子,请回答,两人辩论,先秦诸子散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