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解析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
    • 原卷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1页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Word版无答案第1页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Word版无答案第2页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Word版无答案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

    合肥一中2024~2025学年度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借助“鹊桥”中继卫星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此次登月,在月球背面成功展开了一面由玄武岩纤维制成的五星红旗,并成功采样月球背面的土壤,这也是世界首次月球背面土壤采样。读嫦娥六号登月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 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天体的是( )A. 月球 B. “鹊桥”中继卫星 C. 地球 D. 着陆月球背面嫦娥六号2. 下列天体系统中,嫦娥六号所处级别最高的是( )A. 太阳系 B. 地月系 C. 银河系 D. 河外星系3. 与月球相比,地球上适宜生命生存的自身条件是( )①安全的宇宙环境②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③适宜的温度④液态水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答案】1. D 2. C 3. B【解析】【1题详解】月球属于卫星,排除A;鹊桥中继卫星属于人造天体,排除B;地球属于行星,排除C;着陆月球背面的嫦娥六号没有独立的运行轨道,不属于天体,符合题意。 故选D。【2题详解】嫦娥六号属于地月系,地月系是太阳系的一部分,太阳系属于银河系的一部分。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相比,银河系的级别最高,排除A、B;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是并列关系,不是包含关系,嫦娥六号不在河外星系中,排除D;故选C。【3题详解】①属于适宜生命生存的外部条件,不属于自身条件,排除①;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适合的温度,液态水都属于生命存在的自身条件,所以②③④是正确的,故选B。【点睛】地球上有生命的条件主要有五大方面,包括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两方面。外部条件有两个:稳定的光照、安全的宇宙环境;内部(自身)条件有三个:适宜的温度范围、液态水的存在、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2023年12月,我国单体规模最大的漂浮式光伏电站——安徽阜阳南部风光电基地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实现全容量并网(下图),这也是我国综合利用采煤沉陷区闲置水面最多的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为构建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水域生态系统、促进长三角能源结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 与漂浮式光伏电站获取太阳辐射能的多少呈正相关的是( )①大气透明度②地理纬度③太阳高度角④大气厚度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5. 当前人类活动中,所利用的能源与太阳辐射能无关的是( )A. 太阳能供热系统 B. 煤球炉 C. 羊八井地热电站 D. 水电站【答案】4. C 5. C【解析】【4题详解】大气厚度越薄,大气透明度越好,太阳辐射越强;纬度越低,太阳辐射越强;太阳高度越大,单位面积上接收的太阳辐射能越多,①③正确。C正确。故选C。【5题详解】家庭太阳能供热系统,将吸收的太阳能转换成热能,使得管道中的水被加热,A不符合题意;煤球炉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并积累的太阳能,B不符合题意;羊八井地热电站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不是来自太阳辐射,C符合题意;由于水循环的存在,水的势能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低处的水吸收太阳辐射先蒸发再降落到地表,所以水电站的能量最终也是来自太阳辐射,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地热电站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热能‌。地热能来源于地球内部的铀、钍和钾等天然放射性同位素衰变产生的大量热量,这些热量通过火山喷发、温泉、地下水等载体传递到地表‌。地热电站利用这些热能来产生电力。2024年10月3日,太阳活动区爆发峰值强度X9.0级大耀斑,可以看到日冕物质抛射活动的发生。这是太阳自2017年9月6日以来最强爆发,也是当前第25个太阳活动周出现的最强耀斑。读太阳大气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6. 耀斑发生在( )A. ①层 B. ②层 C. ③层 D. 太阳内部7. 此次太阳活动爆发时( )A. 指南针不能正确地指示方向 B. 海南可以看到美丽的极光C. 漠河地区出现“白夜”现象 D. 导致大规模的火山地震【答案】6. B 7. A【解析】【6题详解】太阳耀斑是色球层表面忽然出现的大而亮的斑块。而太阳由内向外分为光球①层,色球②层,日冕③层,所以耀斑发生在②层,B正确,ACD错误。故选B。【7题详解】太阳活动增强时,太阳风变得强劲,会扰动地球磁场和大气层,产生磁暴、极光等现象,指南针不能正确地指示方向,A正确;极光主要发生在高纬度地区,而海南处于低纬度地区,B错误;“白夜”现象是由于大气散射作用导致,与太阳活动关系不大,C错误;大规模火山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过程,与太阳活动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A。【点睛】所谓白夜,是在纬度达到一定度数的地区(中高纬,接近极圈,但在极圈外)太阳落到地平线下只能达到一个很小的角度。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整夜天并不完全黑下来。在我国最北端漠河附近,夏季接近夏至日时,会发生白夜现象。2024年初,湖北省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项目组在郧西县坎子山地区发现了新的生物化石资源,形成时间距今大约3.2亿至3.4亿年,这是十堰市继十堰白垩纪恐龙——恐龙蛋化石群被发现后又一重要古生物化石群落,而且年代更加古老。读多形铲羊齿化石图,完成下面小题。8. 此次发现的多形铲羊齿化石的古植被生长于( )A. 早古生代 B. 晚古生代C. 前寒武纪 D. 新生代第四纪9. 化石所在的岩石类型,具有何种特点( )A. 岩石致密而坚硬 B. 具有上老下新的特点C. 具有层理构造 D. 下层生物化石更高级10. 十堰市恐龙存在的地质年代,地质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A. 主要的成煤期 B. 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C. 脊椎动物发展 D. 蓝细菌大爆发【答案】8. B 9. C 10. A【解析】【8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多形铲羊齿化石形成时间距今大约3.2亿至3.4亿年,属于晚古生代,排除A、C、D,故选B。【9题详解】化石所在的岩石类型是沉积岩,岩性相对疏松,A错误;沉积岩岩层上新下老等特点,B错误;沉积岩岩层具有层理构造,C正确;生物总是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进化的,因此,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D错误;故选C。【10题详解】十堰市恐龙存在的地质年代属于中生代的白垩纪,中生代是主要的成煤期,A正确;现代海陆分布格局形成于新生代,B错误;晚古生代是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C错误;元古宙时蓝细菌大爆发,D错误。故选A。【点睛】古生代 时间范围:约从 5.41 亿年前到 2.519 亿年前;中生代时间范围:约从 2.519 亿年前到 6600 万年前;新生代 时间范围:从 6600 万年前至今。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是近9年来甘肃省发生的最大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1. 此次积石山县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 )A. C层 B. G层 C. E层 D. H层12. 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C圈层厚度海洋大于陆地 B. E圈层横波不能通过C. G圈层可能为液态 D. H圈层的温度和压力和密度都比较小13. 一旦发生破坏性地震,留给每个人的时间只有大约12秒,这12秒被称为“黄金自救12秒”。据此推断“黄金自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A. 横波和纵波速度的差异 B. 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C. 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D. 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答案】11. A 12. C 13. A【解析】【11题详解】由图可知,C层为地壳,E层为地幔,G层为外核,H为内核;陆地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震源深度为10千米,应位于地壳,也就是C层,排除B、C、D。故选A。【12题详解】C圈层为地壳,洋壳薄,陆壳厚,A错误;E圈层为地幔,由图可知,横波可以通过,B错误;G圈层为外核,是液态的物质,C正确;H圈层为内核,是一个密度极大的固态金属球,温度、压力、密度都很大,D错误。故选C。【13题详解】结合分析可知,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纵波传播速度快于横波,横波产生的危害远大于纵波,所以12秒是黄金逃生时间,A正确;对于同一地点而言,同一个地震释放的地震波传播的介质是一样的,不会形成“黄金12秒”,C错误;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建筑物的抗震系数与“黄金12秒”的关联度较低,排除B、D。故选A。【点睛】地震波是由地震震源向四处传播的振动,指从震源产生向四周辐射的弹性波。按传播方式可分为纵波(P波)、横波(S波)。地震发生时,震源区的介质发生急速的破裂和运动,这种扰动构成一个波源。由于地球介质的连续性,这种波动就向地球内部及表层各处传播开去,形成了连续介质中的弹性波。地球各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读地球四大圈层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14.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A.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B. 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C. 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 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15. 下列对图中数字③所代表的地球圈层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能改造地表形态 B. 单独占有空间 C. 由坚硬岩石组成 D. 能改变地表温度【答案】14. D 15. A【解析】【14题详解】①圈层有水蒸气输出,降水输入,应为水圈;②输入氧气,输出二氧化碳等气体,输出降水,为大气圈;③输入二氧化碳,输出氧气和有机物,为生物圈;④输入的是水和有机物,输出的是矿物质和无机盐,应为岩石圈。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15题详解】由图得知,③为生物圈,生物圈涉及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不单独占有空间,B错误;生物圈并不是由岩石组成,岩石圈是由岩石组成,C错误;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同时也在促进太阳能转化、改变大气圈和水圈组成、改造地表形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对地表温度影响不大,A正确,D错误。故选A。【点睛】地球的外部圈层可以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这三个圈层和岩石圈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虽少,但对地球上的生命活动和自然环境有着重要作用。近300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长很快(如下图所示),全球变暖备受关注。据完成下面小题。16. 目前,导致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①海水吸收②大量燃烧化石燃料③人口增加,呼出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④森林破坏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17. 为了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 植树造林禁止木材交易 B. 增加化石燃料比重C. 禁止高耗能企业的生产 D. 增加新能源汽车比重【答案】16. B 17. D【解析】【16题详解】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增加,基本上都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土地利用的变化(主要是毁林)。化石燃料燃烧,会释放二氧化碳,②正确;森林面积缩小,会减少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量,④正确;海水吸收会使得二氧化碳减少,①错误;人口增加,呼出的二氧化碳占全球增加的比例较小,不是主要原因,③错误。②④正确,故选B。【17题详解】增加新能源汽车比重,可以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速度,以缓解全球气候变暖趋势,D正确;植树造林禁止木材交易不符合实际,A错误;增加化石燃料比重会增加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C错误;可以限制高耗能企业的生产,但不能禁止高耗能企业的生产,影响区域经济发展,C错误。故选D。【点睛】缓解全球温室效应的措施有: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发展清洁能源;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绿色出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等。2024年8月22日,“长征七号甲”遥九运载火箭搭载“中星4A”大型高轨通信卫星在海南文昌发射场201工位发射升空,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下图为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分布图。据完成下面小题。18. “长征七号甲”遥九运载火箭进入预定轨道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气温变化可能是( )A. 一直升高 B. 降低→升高→降低C. 升高→降低→升高→降低 D. 降低→升高→降低→升高19. 文昌发射场对流层的厚度最接近( )A. 8—9km B. 10—12km C. 17—18km D. 4—6km20. 下列“长征七号甲”遥九运载火箭穿过的大气层的过程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对流层大气不稳定 B. 平流层看到大雁南飞C. 平流层水汽杂质少 D. 高层大气看到极光【答案】18. D 19. C 20. B【解析】【18题详解】“长征七号甲”遥九运载火箭在进入预定轨道过程中,依次经过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在对流层,随着高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进入平流层后,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继续上升到高层大气,气温随高度升高先降低后升高。综上所述,气温经历降低→升高→降低→升高,D正确,ABC错误。故选D。【19题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低纬度地区,对流层的平均高度为17—18km,高纬度地区为8—9km,中纬度地区为10—12km,文昌处于低纬度地区,对流层的厚度最接近17—18km,C正确,ABD错误。故选C。【20题详解】平流层高度太高,空气稀薄,在平流层不可能看到大雁南飞,B错误,符合题意;对流层大气不稳定,天气现象复杂多变,A正确,不符合题意;水汽杂质主要在对流层,平流层水汽杂质少,C正确,不符合题意;太阳活动较强时,高纬地区的高层大气可能看到极光,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纬度越低,对流层厚度越大;对于同一地点,夏季对流层厚度大于冬季。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而太阳辐射被大气接收和转化的过程十分复杂。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1. 地球上大规模火山喷发会引起“遮阳伞效应”而导致气温下降,最可能的原因是( )A. ⑦减弱 B. ②增强 C. ④减弱 D. ⑤增强22. 与青藏高原小麦单位产量高、质量好有关的是( )A. ①小②大 B. ④大⑥小 C. ③小⑦大 D. ①大③小23. 深秋时节,农民在地里熏烟防霜冻的原理是( )A. 增强大气的削弱作用,使①减弱B. 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使②增强C. 近地面大气增温,使③增强D. 减少地面辐射损失,使⑥增强【答案】21. B 22. D 23. C【解析】【21题详解】火山喷发后,大量火山灰能停留在大气当中,大气削弱作用增强,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地表会出现明显的降温现象,图中序号②表示大气削弱作用,B正确;⑦代表到达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不会受到火山灰的影响,A错误;④代表大气辐射,大气辐射弱会使大气热量散失的少,从而气温较高,C错误;⑤是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若增强则会造成大气增温,D错误;故选B。【22题详解】青藏高原小麦产量高、质量好的原因是昼夜温差大。读图,①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青藏地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使白天小麦的光合作用强烈。③是大气逆辐射,青藏地区大气逆辐射弱,保温效果差,夜晚气温低,小麦的呼吸作用弱,所以①大③小,使青藏高原小麦产量高、质量好,D正确。①代表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若减少会使白天小麦光合作用差,从而影响农作物品质,A错误;④是大气辐射,大气辐射强大气逆辐射也强,那么该地温差就会缩小,从而降低农作物品质,⑥是地面辐射散失到宇宙空间中的部分,与农作物品质无关,B错误;⑦是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较稳定,C错误;故选D。【23题详解】①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③为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大气逆辐射、⑥为散失到宇宙空间的地面辐射。农民在地里熏烟使近地面的大气增温,从而使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增强,使③增强,C正确。农民在地里熏烟主要在夜晚,对①、②影响不大,熏烟防霜冻使⑥减弱,ABD错误;故选C。【点睛】在白天,太阳通过太阳辐射将热量传递至地球。太阳辐射一部分在进入大气圈时,被大气圈吸收,另一部分被大气圈反射回宇宙空间,剩下的一部分穿过大气圈,辐射到地球表面。地球表面接受到太阳辐射,从而导致地表升温,产生长波辐射。地面的长波辐射一部分辐射到大气层,另一部分穿过大气层进入宇宙空间。大气层也会产生辐射。大气辐射的一部分辐射地表,另一部分辐射到宇宙空间。下右图为该地区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完成下面小题。24. 四地气压大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①>④>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①>④>③ D. ②>③>④>①25. 下列关于该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可能为晴天 B. 近地面气流由乙流向甲C. 乙地气温较低 D. 乙地高空大气密度较甲处高空小26. 若该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地适宜布局水泥厂 B. 化工厂应建在甲乙之间C. 绿化带只能建在乙地 D. 甲地可能为郊区【答案】24. B 25. A 26. D【解析】【24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近地面气压大于高空,所以①②两地气压大于③④两地,由图2可知,甲地与高空气压差大,说明甲地近地面是高压,高空为低压;乙地气压差异小,说明乙地近地面为低压,高空为高压,所以①地气压高于②地,③地气压高于④地。①>②>③>④,B正确,ACD错误。故选B。【25题详解】甲地近地面是高压,应为下沉气流,多晴天,A正确;乙地近地面为低压,应为上升气流,说明乙地气温较高,C错误;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结合上题,甲的气压大于乙,故近地面气流由甲流向乙,B错误;乙地高空为高压,甲地高空为低压,故乙地高空大气密度较甲地大,D错误。故选A。【26题详解】城市中心区人口、工业密集,气温较高,近地面气压低,郊区温度低,近地面气压相对较高,所以甲为郊区,乙为市区,D正确;近地面气流由甲流向乙,如果水泥厂、化工厂建设在甲地或甲乙之间,那么产生的空气污染会随着气流进入乙城市,不能保证市区空气质量,AB错误;绿化带无论建设在何处都可以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C错误。故选D。【点睛】根据热力环流的过程,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气体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巢湖与周边地区的湖陆风现象明显。湖陆风是在沿湖地区形成的一种地方性热力环流现象,夜间和白天风向明显不一样。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7. 巢湖地区的湖陆风现象尤为明显的时间可能是( )A 夏季晴天 B. 夏季阴天 C. 冬季晴天 D. 冬季阴天28. 下列关于湖风对巢湖周边城市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 降低空气湿度 B. 增加夜间风速 C. 加重大气污染 D. 减小昼夜温差29. 若巢湖周边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巢湖沿岸地区湖风和陆风强度的变化特点是( )A. 湖风变弱、陆风变强 B. 湖风、陆风都变弱C. 湖风变强、陆风变弱 D. 湖风、陆风都变强【答案】27. A 28. D 29. C【解析】【27题详解】陆地比热容小,增温快降温也快,而湖泊比热容大,增温慢降温也慢,因此造成湖泊和陆地出现冷热差异,引起热力环流,形成湖陆风。巢湖地区盛夏季节易受副热带高压影响,空气较为稳定,背景风(季风)干扰较小;夏季,湖泊水量大,湖面宽广,湖陆间热力性质差异显著;晴天相比于阴天,昼夜温差大,湖陆间热力性质差异显著,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28题详解】湖风从湖泊吹来,携带水汽较多,为周边城市带来湿润空气,A错误;从湖区吹来的风有助于减轻大气污染,C错误;可以降低白天的温度,使昼夜温差减小,D正确;湖风通常在白天增强而非夜间,因此不增加夜间风速,B错误。故选D。【29题详解】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城市热岛效应增强,导致陆地白天温度更高,增强了湖陆之间的温差,因此湖风会增强;当城市热岛效应增强后,陆地夜晚温度较高,与湖泊之间的温差减弱,因此陆风会减弱。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①地面受热不均,导致近地面气温出现差异;②近地面气温出现差异,导致空气的垂直运动,热空气膨胀上升,冷空气收缩下沉;③同一水平面出现高低气压差异;④空气的水平运动,在同一水平面,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最终形成热力环流。读某年5月6日14时(图甲)和5月7日2时(图乙)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完成下面小题。30. 在图示时段内,风向由东南变为东北的城市是( )A. 上海 B. 北京 C. 台北 D. 首尔31. 从台北的地面向上升高到1000米,实际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之间的夹角( )A. 逐渐变小 B. 先变小后变大 C. 逐渐增大 D. 先变大后变小32. 下列有关风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B. 大气的垂直运动即是风C. 冷热不均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D. 风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答案】30 B 31. C 32. D【解析】【30题详解】读图可知,图甲6日14时,北京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由东指向西,在地转偏向力等作用下向右偏一个锐角,形成东南风,同理判断,图甲中,首尔为西南风、上海为东南风、台北为东北风;图乙7日2时,北京为东北风、首尔为偏南风、上海为偏南风、台北为东北风,因此在图示时段内风向由东南变为东北的城市是北京,B正确,ACD错。故选B。【31题详解】风向主要由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合力方向决定,自地面向上一定高度受到摩擦力会减小,则三力的合力方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的夹角增大,C正确,ACD错。故选C。【32题详解】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A错误;大气的水平运动即是风,B错误;地面的冷热不均是形成风的根本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C错误;风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D正确。故选D。【点睛】近地面的风受三个力的影响:1、水平气压梯度力。决定风向和风速,风从高压吹向低压。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2、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大。3、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在高空风向只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最终和等压线平行。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入春时间逐步提前。由于北疆大部、南疆西部等地冬季积雪偏厚,各地加强了融雪型洪水的防范,大量融冰随洪水而下易切割河岸、堆积堵塞河道。开春期偏早、早春气温偏高利于早春作物提早播种,农民通过覆盖地膜以保障农作物正常发芽生长。据完成下面小题。33. 北疆地区早春出现的融雪型洪水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 )A. 陆地内循环 B. 湖陆间循环 C. 海陆间循环 D. 海上内循环34. 覆盖地膜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A. 蒸腾 B. 蒸发 C. 地表径流 D. 水汽输送35. 大量融冰随洪水而下切割河岸,主要反映的水循环的影响是( )A. 加快水体更新速度 B. 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C. 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D. 缓解地区间热量收支不平衡【答案】33. A 34. B 35. C【解析】【33题详解】北疆地区深居内陆,多内流河,而内流河并不参与海陆间循环,只参与陆地内循环,所以早春出现的融雪性洪水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陆地内循环,A正确,BCD错误。故选A。【34题详解】播种早春作物时,降水少,气温回升,覆盖地膜可有效降低土壤水分蒸发,有利于作物生长,所以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蒸发,B正确;地面覆盖不能直接影响蒸腾、地表径流、水汽输送,ACD错误。故选B。【35题详解】大量融冰随洪水而下切割河岸,改变了局部微地貌,反映了地表径流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作用,C正确;这种现象出现在我国内陆地区,并未参与海陆间循环,对加快水体更新速度几乎没有影响,也不能联系海陆之间的水汽,AB错误;没有反映水循环对缓解地区间热量收支不平衡的作用,排除D。故选C。【点睛】依据径流变化过程判断河流补给类型: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量与降水变化一致;冰雪融水补给取决于气温,径流高峰在夏季;地下水补给的河流,径流平稳;湖泊对径流具有调节作用,使径流变化较小;春季有明显汛期的河流则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二、综合题(本题共2小题,共30分)36. 城市热岛强度是指城市中心区平均气温与周围郊区(乡村)平均气温的差值。下图为我国东部某滨海城市多年平均和某次冬季强降雪后热岛强度变化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说出冬季强降雪后城市热岛强度较多年平均的差异,并分析成因。(2)根据该城市多年平均热岛强度变化曲线,比较7时、17时城区与郊区之间风的异同点。(3)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提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有效措施。【答案】(1)变化:冬季强降雪后城市热岛强度较多年平均整体加强。原因:强降雪后,城区清理积雪较为及时,积雪反射的太阳辐射比郊区少,城区降温不明显;城市降雪后取暖设备运行会排放更多的废热废气,城市气温高于郊区更明显。 (2)相同:风向相同,由郊区吹向城区;不同:风速不同。7时热岛效应强度较大,且强度变小,17时城市热岛强度较小,且强度变大,所以7时的风速大于17时的风速。 (3)从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和空间布局及城市发展等角度提出措施,如增加城市绿地、水体面积,建设城市绿色通风廊道;分散城市中心人口、产业等,合理即可。【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城市热岛强度为材料,以该城市多年平均和某次冬季强降雪后热岛强度变化图为载体,设置3道小题,涉及风向的判读、冬季降雪后城市热岛强度较多年平均整体加强的原因分析、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小问1详解】冬季强降雪后,气温下降,城市取暖需求增加,城市废热排放增多,且城市为了道路交通等公共设施运行的需要,清理积雪较为及时,气温下降较慢;郊区白雪覆盖,对太阳辐射反射率较强,且积雪融化吸收热量,气温下降较快;从而导致城郊之间温差值增大,热岛强度增强。【小问2详解】从多年平均热岛强度变化曲线图可知,该城市7时热岛效应强度较大,且强度变小、17时城市热岛强度较小且强度变大,所以7时的风速大于17时的风速,城区温度高,气压低,郊区气压高,风向由郊区吹向城区,两个时段的风向相同。【小问3详解】从减少排放废热的角度:城市规划当中应当对市中心的产业和人口等适当进行分散,市中心增加城市绿地和湿地等;从加快废热的散失角度:应当规划城市的通风廊道,对建筑物的高度和格局进行规划。37. 奎河是徐州的“家乡河”,是淮河流域重要的跨省界河流之一,也是徐州主城区涝水自排的重要通道。徐州市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暴雨频发,雨量集中,加上市区特殊的“锅底洼”地形和“一城三域”的复杂水系,极易导致内涝灾害频发,不仅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同时可能危害市民生命安全。下图为奎河水系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指出奎河所参与的水循环类型,并简述判断依据。(2)利用水循环原理,分析徐州内涝多发的原因。(3)为缓解城市内涝,提出徐州市可采取的可行性措施。【答案】(1)海陆间循环。依据:奎河水通过淮河流入海洋,海水蒸发并通过水汽输送将水从海洋带到陆地,在陆地上形成降水再对奎河进行补给。 (2)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量大且暴雨集中;路面硬化,下渗作用弱,地表径流增多;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3)建设海绵城市、花园城市;增加城市绿地、铺透水砖,增加雨水下渗;加强城市排水管道的建设与管理;建设城市雨水截留工程。【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奎河水系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水循环环节、类型,内涝原因及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奎河是“是淮河流域重要的跨省界河流之一”,而淮河下游就处在沿海省份内,奎河通过淮河流入海洋,海水蒸发并借助水汽输送将水分从海洋带到陆地,以降水形式补给奎河,因此奎河所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为海陆间水循环。【小问2详解】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城市内涝的形成与降雨强度、地形和水网有关。徐州为暖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多暴雨,降水强度大,导致短时间内大量雨水积聚;城市化使得路面硬化面积增加,下渗减弱;市区“锅底”地形,排水不畅,使得雨水难以迅速排出。复杂的水网也增加了排水的难度,导致排水不畅。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城市内涝。【小问3详解】为了缓解城市内涝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建设海绵城市、花园城市,提高城市对雨水的调蓄能力;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提高城市蓄水能力,减少地表径流量,铺透水砖,增加雨水下渗;加强城市规划,加强城市排水管道的建设与管理;建设城市雨水截留工程,完善城市排水系统提高排水能力,以减少内涝的发生。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