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一六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一六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必修一第一章至第三章第二节。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我国某中学天文爱好者观测到“双星伴月”奇观,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金星属于( )
A. 恒星B. 行星C. 卫星D. 流星
2. 观测图中奇观时间最可能处于农历的( )
A. 初一B. 初四C. 十五D. 二十七
【答案】1. B 2. D
【解析】
【1题详解】
金星围绕太阳运转,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属于行星,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图中月相是蛾眉月或残月,亮的部分朝东方,应为残月;农历初一为新月,初四为蛾眉月,十五为满月,二十七为残月,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月相变化的规律口诀是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 意思是:上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月面朝西,位于西半天空(凹的一面朝东);下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下半月的下半夜,月面朝东(凹的一面朝西),位于东半天空。
2023年9月7日,河北省自然资源厅发布,在承德丰宁满族自治县首次发现两具1.3亿多年前“热河生物群”植食性恐龙化石。下图示意为“热河生物群”中一只恐龙化石。完成下面小题。
3. 植食性恐龙生长的地质时期( )
A. 联合古陆形成B. 联合古陆解体
C. 现代海陆分布形成D. 第四纪冰川出现
4. 植食性恐龙的食物主要是( )
A. 藻类植物B. 蕨类植物C. 裸子植物D. 被子植物
【答案】3. B 4. C
【解析】
【3题详解】
恐龙为中生代典型动物,联合古陆形成于古生代,联合古陆解体是中生代,现代海陆分布形成是新生代,第四纪冰川出现在新生代,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题详解】
植食性恐龙主要是中生代繁盛的动物类型,藻类植物出现在太古宙,繁盛在古生代早期,蕨类植物繁盛在晚古生代,裸子植物繁盛在中生代,被子植物繁盛在新生代。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地球的历史从时间来讲,由老到新为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从植物来讲,由老到新为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从动物来讲,由老到新为无脊椎动物、有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类时代。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与岩石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下图示意水循环联系四大圈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图中代表水圈的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
6. 图中圈层表述,正确的是( )
A. 甲---连续但不规则B. 乙---范围最广
C. 丙——内外联系纽带D. 丁———最活跃
【答案】5. D 6. C
【解析】
【5题详解】
从图中可知:蒸发箭头指向甲,甲代表大气圈;水圈是蒸发的主体,丁代表水圈;径流在岩石圈流动,丙为岩石圈;生物(植被等)可以次那个岩石圈吸收养分,水圈吸收水分,则乙代表生物圈。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甲为大气圈,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指水圈,A错误;乙为生物圈,范围最广的圈层指大气圈,B错误;丙是岩石圈,是内外联系的纽带,C正确;丁是水圈,最活跃的圈层指生物圈,D错误。故选C。
【点睛】地球圈层结构分为地球外部圈层和地球内部圈层两大部分。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球内圈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
2023年9月12日上午9时13分,圆满完成既定任务的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已受控再入大气层。货运飞船绝大部分器部件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少量残骸落入南太平洋预定安全海域。下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完成下面小题。
7. 天舟五号货运飞船返回地球过程中,大气( )
A. 密度越来越大B. 温度越来越高
C. 臭氧越来越多D. 气压越来越低
8. 与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在大气层中烧蚀过程的成因类似的是( )
A. 彗星变化B. 流星现象C. 磁暴现象D. 月球圆缺
9. 中国空间站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可能有( )
①超强的大气辐射②极光的干扰③耀斑的突然爆发④微流星体
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③④
【答案】7. A 8. B 9. D
【解析】
【7题详解】
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在返回过程中,经过地球大气层时随着距地面高度越来越低,密度越来越大,气压越来越高,A正确,D错误;气温是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后又升高,B错误;臭氧层位于平流层,因此返回地球过程中先是没有臭氧,后出现,在22-27千米达最大值,再减少,C错误。故选A。
【8题详解】
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经过地球高层大气,与大气摩擦产生烧蚀现象,与流星跟大气碰撞产生的流星现象相似,B正确;彗星变化、磁暴现象和月球圆缺均与太阳大气层的摩擦无关,ACD错误。故选B。
【9题详解】
空间站空气稀薄,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可能有超强的太阳辐射,特别是紫外线辐射,而非大气辐射,①错误;极光发生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流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夜间出现的灿烂美丽的光辉,对空间站没有影响,②错误;耀斑的突然爆发会扰动地球大气电离层,影响空间站与地面通信联系,③正确;流星体进行大气层,与大气碰撞产生的微流星体可能与空间站发生碰撞,对空间站影响较大,④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地球大气垂直分层由近地面到高空分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距近地面越远,大气密度越小。
读我国局部地区某时刻等压线示意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图示区域,风力最大的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
11. 图中M地的风向为( )
A. 偏南风B. 偏北风C. 西北风D. 东北风
【答案】10. C 11. A
【解析】
【10题详解】
影响风力大小主要是水平气压梯度力,等压线疏密可以反映其大小。图中丙地等压线较其他三地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风力最大,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1题详解】
图中M地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且由高压指向低压,即由东南指向西北。近地面风向还会受到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风向斜穿等压线,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转45度左右,吹偏南风,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等压线越稀疏,风力越小。
一个特定区域的大气降水主要由水汽输入与水汽输出决定。长江流域多年平均水汽输入、输出和径流量之间基本平衡。下图示意长江流域水循环。完成下面小题。
12. 长江流域水循环类型包括( )
①海陆间循环②陆地内循环③海上内循环
A. ①②B. ②③C. ①②③D. 只有①
13. 图中长江流域总蒸发量占比为( )
A. 11.8%B. 25.1%C. 13.5%D. 13.3%
14. “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会直接导致长江流域( )
A. 台风雨减小B. 降水量增加C. 蒸发量减少D. 入海径流减少
【答案】12. A 13. C 14. D
【解析】
12题详解】
长江使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直接参与海陆间循环;另外流域内河湖蒸发,也会在陆地上形成降水,也有陆地内循环。综上所述,长江流域水循环类型包括海陆间循环和陆地内循环,不包括海上内循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3题详解】
图中虚线箭头为蒸发转换的水量,读图可知,长江流域总蒸发量为11.8%+1.7%=13.5%,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4题详解】
“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长江流域入海径流中一部分流向华北的黄河流域、海河流域等,会导致长江流域入海径流量减少,D正确;“南水北调”工程对天气和气候影响小,台风雨补给量不会变化,水量影响也不大,AB错误;“南水北调”工程需要修建调水渠道,水域面积增加,蒸发量可能增加,C错误。故选D。
【点睛】水循环类型:海陆间循环(大循环)以及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小循环);水循环环节主要包括: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径流(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下渗。
圣劳伦斯湾面积约23.8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27米,海流从贝尔岛海峡流入,卡伯特海峡流出,中心地区表层海水盐度27%~32%,冬季完全冰封,5月至9月完全解冻。下图示意圣劳伦斯湾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15. 圣劳伦斯湾海水盐度较低的原因是( )
①河流大量注入②降水和蒸发量小③海域封闭性较强④海水完全冰封
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③④
16. 圣劳伦斯湾( )
A. 温度西部低于东部B. 盐度表层低于底层C. 密度秋季低于夏季D. 密度南部高于北部
【答案】15 C 16. B
【解析】
【15题详解】
圣劳伦斯湾海水盐度较低主要是大量的圣劳伦斯河的河水注入,加上该海域封闭性较强,与外海水体交换少①③正确;该地位于中纬度,降水较多,蒸发量较小,②错误;冬季海水完成冰封,海水盐度会上升,④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6题详解】
圣劳伦斯湾西部受陆地影响大,夏季温度高于东部,冬季温度低于东部,A错误;河流注入,表层盐度低于底部,B正确;海水密度与温度呈负相关,秋季水温低于夏季,导致海水密度秋季高于夏季,C错误;南部水温高于北部,海水密度南部低于北部,D错误。故选B。
【点睛】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有:纬度、降水量和蒸发量、洋流、入海径流、结冰融冰、海域封闭程度等。
二、综合题:共三大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素有“中华水塔”之美誉,太阳能资源约占全国11%。2021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指出青海“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现建成全球最大的光伏产业园区、全球最大的单体光伏电站,光伏产业已经成为青海集聚资源优势、规模优势、市场优势的特色产业。昔日的“黄色荒滩”变成如今的“蓝色海洋”。下图为青海省多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单位:MJ/m²)。
(1)指出青海省太阳辐射空间分布特点。
(2)分析青海省太阳辐射丰富的原因。
(3)简述青海将光伏产业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的依据。
【答案】(1)各地差异明显;由东向西递增(或东部少西部多);东北部太阳辐射最少;西北部太阳辐射最多。
(2)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降水少,多晴天,日照时间长。
(3)当地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是清洁的可再生资源;当地荒滩多,土地价格低;国家政策的支持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青海省多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为材料,设置3个小题,涉及太阳辐射的分布、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工业区位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青海的太阳能分布不均匀,各地差异明显。大体呈现由东向西递增的特点;其中东北部太阳辐射最少,为低值区;西北部太阳辐射最多,为高值区。
【小问2详解】
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主要从海拔,天气状况等角度进行分析。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光照强;地处内陆地区,晴天多,降水少,日照时间长。
【小问3详解】
青海省太阳能资源约占全国11%,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是清洁的可再生资源,可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光伏产业占地面积较大,当地地广人稀,荒滩多,土地价格低;青海“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有国家政策的支持。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古诗词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地理知识。刘禹锡《秋词》“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下图为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
(1)写出图中数码①②③④代表的含义。
(2)从地理角度,解释“山明水净夜来霜”的含义及原因。
【答案】(1)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③大气逆辐射;④地面辐射。
(2)含义:(山明水净即天高云淡)深秋晴朗的夜晚就会出现霜。
原因:深秋晴朗的夜晚,天空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地面得到大气补偿的能量少,温度下降快,当地面温度下降到0℃以下,就会产生霜。
【解析】
【分析】本题以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为材料,设置2个小题,涉及大气受热过程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①从云层指向大气上界,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②太阳辐射指向大气,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③从大气指向地面,为大气逆辐射;④从地面指向大气,为地面辐射。
【小问2详解】
山明水净是天高云淡的意思,因此山明水净夜来霜是深秋晴朗的夜晚就会出现霜。原因:深秋晴朗的夜晚,天空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地面得到大气补偿的能量少,地面温度下降快,当地面温度下降到0℃以下,空气中的水汽就会遇冷凝华产生霜。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节能建筑是指能够冬暖夏凉,通风日照合理,能源使用上更少。某同学研究设计了一种被动式节能房屋,冬季依靠被动收集的热量,使房屋保持较为舒适的温度,下图为该同学绘制的被动式节能房屋“制热”模式示意。
(1)指出太阳房地面铺设鹅卵石作用。
(2)冬季关闭甲和丙可控开关,从热力环流角度,画出图中线段中大气的运动方向。
(3)夏季为了保持室内凉爽,应如何控制可控开关,并说明理由。
【答案】(1)鹅卵石比热容较小;白天吸收的太阳辐射多,升温快,使太阳房里温度高。
(2) (3)打开甲、丙和丁,关闭乙。
理由:打开甲,关闭乙,可使太阳房的热量排出,避免排向室内;打开丙和丁,室外清凉空气由丙流向丁,顺着太阳房气流由甲排到室外,从而降低室内温度。
【解析】
【分析】本题以被动式节能房屋“制热”模式示意图为材料,设置3个小题,涉及热力环流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太阳房地面铺设鹅卵石的作用主要从鹅卵石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角度分析。鹅卵石比热容较小,白天吸收的太阳辐射多,升温快,使太阳房里温度高。
【小问2详解】
从热力环流角度考虑,冬季的白天为减少屋内耗能,需要使玻璃房中的热空气进入屋内,所以需要关闭甲和丙开关;鹅卵石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使得近地面空气受热上升,屋内相对较冷,空气下沉,这样近地面空气从屋内(高压)流向玻璃房(低压),较高处,空气从玻璃房流向屋内,大气的运动方向如图所示:
【小问3详解】
夏季气温高,为了保持室内凉爽,需要使玻璃房中的热空气排除屋外,因此应打开甲,关闭乙,主要可使太阳房的热量排出,同时避免热量排向室内;室外气温较低,打开丙和丁,室外清凉空气可以进入通过丙进入室内,并在室内流向丁,通过丁进入太阳房,再顺着太阳房气流由甲排到室外,从而降低室内温度。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滨湖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素养测试二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滨湖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素养测试二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滨湖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素养测试二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