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中职专用】《植物生产与环境》(高教版·第四版)同步精品课堂
通用版植物生产与环境7.2 气候与农业小气候精品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通用版植物生产与环境7.2 气候与农业小气候精品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一教学目标,二教学重难点,三导入新课,四新知讲授,中国气候特征,农业小气候,五师生互动,六课堂练习,七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目标:1. 了解天气系统和气候的基本知识,熟悉我国气候特点。2. 熟悉二十四节气,了解农业小气候特点及效应。能力目标:1. 能根据当地气候特征指导当地农业生产。2. 能利用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业生产。
中国气候特征农业小气候
回顾上节课知识点,简述气候的形成。
我国地域辽阔,南北跨纬度49°33',相距约5400 km。地形极为复杂,气候类型复杂多 样,气候资源丰富。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季风气候明显,大陆性气候强,气候类型多样,气象灾害频繁。
(1)季风气候明显。我国处于欧亚大陆的东南部,东临辽阔的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部 和西北部是欧亚大陆。
(1)季风气候明显。在海陆之间常形成季风环流,因而出现季风气候。冬季盛行大陆季风, 风从大陆吹向海洋,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寒冷干燥;夏季盛行海洋季风,我国多数地区为东南风到西南风,天气高温多雨。
(2)大陆性气候强。由于我国背靠欧亚大陆,陆地面积大,因而气候受大陆的影响大于受海洋的影响,成为大陆性季风气候。
(2)大陆性气候强。气温年较差大,气温年较差分布的总趋势是北方大,南方 小;冬季寒冷,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2)大陆性气候强。最冷月多出现在1月,最热月多出现在 7月。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夏季降水量最多,冬季最少;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东南多、西北少,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3)气候类型多样。从气候带来看,自南到北有热带、亚热带、温带,还有高原寒冷气候。 温带、亚热带、热带的面积占87%,其中亚热带和暖温带面积占41.5%。
(3)气候类型多样。从干燥类型来说,从东到西有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极干旱等类型,其中半干旱、干旱面积占50%。
(4)气象灾害频繁。表现为气象灾害种类多,范围广,发生频率高,持续时间长,群发性突 出,连续效应显著,灾情严重,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小气候就是指在小范围的地表状况和性质不同的条件下,由于下垫面的辐射特征与空气交换过程的差异而形成的局部气候特点。小气候的特点主要是:范围小、差异大、很稳定。
植物生产中,由于自然和人类活动的结果,特别是一些农业技术措施的影响,各种下垫面的特征常有很大差异,光、热、水、气等要素有不同的分布和组合,形成小范围的性质不同的气候特征,叫作农业小气候。
如农田小气候、果园小气候、防护林小气候。下表主要介绍了农业技术措施的小气候效应。
耕作、栽培措施的小气候效应
回顾一下本节课的知识点,简述中国气候特征。
以下哪个气候事件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A. 干旱 B. 洪涝 C. 冰雹 D. 霜冻
以下哪个措施可以减轻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A. 增加灌溉 B. 修剪枝叶 C. 建设温室 D. 种植耐旱作物
改善农业小气候的措施包括增加灌溉、修剪枝叶等。( )
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可减轻,如种植耐旱作物、加强防灾减灾措施等。( )
改善农业小气候的措施包括建设温室、调整作物布局等,但不包括____。
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可____,如种植耐旱作物、加强防灾减灾措施等。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通用版植物生产与环境7.2 气候与农业小气候获奖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一教学目标,二教学重难点,三导入新课,四新知讲授,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五师生互动,六课堂练习,七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通用版植物生产与环境7.2 气候与农业小气候评优课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一教学目标,二教学重难点,三导入新课,四新知讲授,天气系统,气候与小气候,气候的形成,气候带和气候型,全球气候带示意图,五师生互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通用版植物生产与环境项目6 植物的生产与温度调控6.2 植物生产的温度调控完美版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一教学目标,二教学重难点,三导入新课,四新知讲授,五师生互动,六课堂练习,七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