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1.2 定义与命题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1.2 定义与命题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课内练习,总结与回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定义的含义。
2、了解命题的含义。
3、了解命题的结构,会把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二、教学重点
命题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
“对顶角相等”这类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本节课的难点。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电视里正在播放精彩的乒乓球比赛,奶奶边看比赛边说:打得好!打得好!可惜播音员不识数……
孙子听了不解地问:人家咋不识数?
奶奶说:明明是两个人在打球,他却说单打;明明是四个人在打球,他却说双打,你说他识数不识数?
奶奶说的对吗?
可见,在交流时常常对名称和术语要有明确的规定才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定义与命题》
(2)自学课本第10页第一行至倒数第三行,了解什么是定义?什么是命题?
连一连
无理数; 直角三角形; 压强; 平行线
单位面积 无限不循环小数 在同一平面内, 有一个角是直所受的压力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角的三角形
(3)下列语句哪些是命题?
1.对顶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3.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4.鸟不是动物.
5.a,b两条直线平行吗?
6.已知a2=4,求a的值.
7.若a2=b2,则a=b.
8.等地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2、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自学第10页最后一段,了解命题的结构
我们在数学上学习的命题一般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条件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这样的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其中以“如果”开始的部分是条件,“那么”后面的部分是结论。如“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4、师生互动,运用新知
例1 指出下列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1)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2)对顶角相等。
(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分析:命题的条件是什么?
命题的结论是什么?
怎么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五、课内练习
1、给下列各题中的图形命名,并给出名称的定义
2、下列句子中,哪些是命题,哪些不是命题?
(1)整数大于一切负数吗?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不是无理数
(4)作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3、指出下列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1)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相等
(2)同角的余角相等
六、总结与回顾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1章 三角形的初步知识1.2 定义与命题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求新知,总结回顾,反思内化,布置作业 巩固新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 三角形的初步知识1.2 定义与命题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真假命题的辨析,寻找“条件”与“结论”,角平分线性质的应用,“燕尾模型”与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拐点模型”与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上册1.2 定义与命题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巩固基础,合作学习,讲述公理和定理的定义,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