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23_2024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2023_2024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中国空间站轨道高度为400~450千米。为发挥中国空间站的综合效益,推出了首个太空科普教育品牌——“天宫课堂”。“天宫课堂”由中国航天员担任“太空教师”,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采取天地协同互动方式开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关于中国空间站及其所处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在轨运行的能源来自太阳能
B. 位于高层大气层,该层的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
C. 与月球组成一级天体系统,共同围绕地球公转
D. 位于高层大气层,该层的臭氧吸收紫外线使大气增温
2. 通畅的无线电通讯是“天宫课堂”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列因素对无线电信号传递易造成威胁的是( )
A. 用户数量B. 太阳辐射C. 海拔高度D. 太阳活动
【答案】1. B2. D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中国空间站轨道高度在400-450千米,地球大气厚度在1000千米以上,说明其运行在高层大气中,高层大气存在电离层,能够反射无线电波,中国空间站在轨运行的能源来自太阳辐射能,B正确,A错误;中国空间站与地球组成一级天体系统,中国空间站和月球都围绕地球公转,是地球的卫星,C错误;臭氧主要分布在平流层中,其吸收紫外线使平流层大气增温,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活动抛射出的带电粒子流会冲击大气电离层,干扰和威胁无线电短波通信,影响“天宫课堂”的正常开课,D正确;而用户数量、太阳辐射和海拔高度都不是对无线电信号传递造成影响和威胁的因素,ABC错误。故选D。
【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会干扰地球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短波通讯;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干扰地球磁场,使地球出现“磁暴”现象;同时,高能带电粒子冲进两极地区,与那里的高空稀薄大气相互碰撞,还会出现极光;另外,地球上的一些自然灾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与太阳活动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太阳能资源受昼夜、季节、地理纬度和海拔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及晴、阴、云、雨等随机因素的影响。下图为“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年降水量和城市分布图”,太阳能热水器在该省区得到广泛推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4. 推测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太阳能热水器安装量最多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答案】3. A4. B
【解析】
【3题详解】
降水量丰富的地区,由于天空中经常有云层遮挡,所以太阳能资源较少;相反,降水量少的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根据图中等降水量线可知四地中降水量最少的是①,因此①太阳能资源最丰富,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题详解】
太阳能热水器安装密度与当地人口密度有关,城市数量越多的地区人口密度越大。根据图中城市分布特点可知四地中,②地的城市数量最多,太阳能热水器安装量最多,B正确,ACD错误。
【点睛】根据图中该省份的轮廓图可以判断该省份为内蒙古自治区,该区降水量自东向西递减,太阳能资源自东向西趋于丰富。
小明利用暑假打卡祖国具有特色的景点,在骑行途中拍摄了大量风景照,并在朋友圈晒出了部分风景照,下图甲、乙景观为拍摄的部分景点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关于甲乙景观图所指的地貌类型和主要外力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A. 甲为雅丹地貌,风力侵蚀B. 甲为雅丹地貌,风力沉积
C. 乙为海岸地貌,流水侵蚀D. 乙为海岸地貌,海水沉积
6. 景观照一经分享,便吸引各地网友的点赞和评论,下列评论中符合实际的是( )
①新疆网友:甲景观所在地昼夜温差很大,旅游时夜间要注意保温
②甘肃网友:甲景观附近能见到风蚀城堡、三角洲等地貌
③重庆网友:乙景观和我家乡长江三峡形成的外力形同
④海南网友:我家乡乙地景观很常见,石柱和陡崖距离会越来越远
A. ①②B. ②④C. ①④D. ②③
【答案】5. A6. C
【解析】
【5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地貌为雅丹地貌,为风力侵蚀形成;乙地貌为海岸地貌,包括海蚀柱、海蚀陡崖等,为海浪作用形成,BCD错误,A正确。故选A。
【6题详解】
甲景观所在地为干旱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很大,夜间温度低,旅游时夜间要注意保温;甲景观深居内陆,往往位于沙漠地区,附近能见到风蚀城堡,三角洲位于河口,在内陆沙漠地区不会见到;乙景观为海浪作用形成,长江三峡为流水侵蚀形成;随海浪作用不断加剧,海蚀陡崖会不断后退,石柱和陡崖距离会越来越远。①④正确,②③错误。故选C。
【点睛】雅丹地貌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地貌组合。
在石灰岩地区,由于流水对岩石的化学溶蚀和水中所含盐分的淀积作用形成的地貌称为喀斯特地貌。下图是喀斯特地貌形成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该喀斯特地貌演化的顺序是( )
A. ①④②③B. ①④③②C. ④①③②D. ④①②③
8. 图中由于淀积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类型有( )
A. 峰林、钟乳石B. 石笋、钟乳石C. 溶沟、溶洞D. 石林、石笋
9. 黔江的峡谷公园和蒲花暗河的等著名景点都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由此可推断黔江在地质时期其环境是( )
A. 温暖湿润的浅海环境B. 高温多雨的陆地环境
C. 寒冷干燥的海洋环境D. 寒冷干燥的陆地环境
【答案】7. A8. B9. A
【解析】
7题详解】
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大致可归纳为石灰岩形成(海洋环境)—地壳抬升—化学风化和流水侵蚀。即海底的石灰岩层,受地壳抬升出露地表,地面被流水溶蚀、侵蚀,发育成溶沟、漏斗和落水洞,地表循裂隙进行溶蚀,此时裂隙扩大不多;后地表继续被溶蚀、侵蚀,变得更加崎岖不平,地下洞穴逐渐发育,独立的洞穴逐渐归并,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崎岖的地表发育成峰林、溶蚀洼地、孤峰、落水洞;由于高地上升,地下河逐渐干涸,形成溶洞,进而形成石钟乳、石笋和石柱。因此图中喀斯特地貌形成的过程先后顺序为①④②③,D正确,BCD错误。故选A。
【8题详解】
峰林、石林和溶沟都是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属于溶蚀地貌;石笋、钟乳石都是溶洞内的地下喀斯特地貌,主要是淀积作用形成的,选择B。
【9题详解】
形成喀斯特地貌的基岩为石灰岩,结合第一问可知石灰岩最初是大量海洋生物的遗体沉积而成,说明推断黔江在地质时期其环境是温暖湿润的浅海环境,A正确,BD错误。寒冷干燥的海洋环境不利于海洋生物的生存,C错误。故选A。
【点睛】地表喀斯特地貌:石芽指可溶性岩石表面沟壑状溶蚀部分和沟间突起部分。溶沟是地表水沿岩石裂隙溶蚀、侵蚀而成,宽20厘米至2米,深2厘米至3米,底部常填充泥土或碎屑。喀斯特漏斗喀斯特漏斗由流水沿裂隙溶蚀而成,呈蝶形或倒锥形洼地,宽数十米,深数米至10余米,底部有垂直裂隙或落水洞。
新西兰南岛西海岸的南阿尔卑斯山脉是新西兰的最大山区,许多高山顶上终年积雪,在南岛西南部山脉逼至海滨,形成众多的峡湾。下图是新西兰南岛位置图和西南部峡湾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图示峡湾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 流水侵蚀B. 风力侵蚀C. 海浪侵蚀D. 冰川侵蚀
11. 下列地貌景观与图示地貌景观成因相近的是( )
A. 长江上游的三峡B. 喜马拉雅山上的角峰
C. 南海幽深的蓝洞D. 甘肃张掖的七彩丹霞
【答案】10. D11. B
【解析】
【10题详解】
根据材料,图示景观为新西兰著名的峡湾景观,据材料“新西兰南岛西海岸的南阿尔卑斯山脉是新西兰的最大山区,许多高山顶上终年积雪”说明地质时期该地冰川广布,冰川作用较强,故主要由冰川侵蚀而成,D正确;河流的侵蚀一般在上游,不可能在海滨,A错误;图中显示的是峡湾景观,深入陆地数十到数百千米,海水很深,两侧陡崖壁立,不属于风力侵蚀地貌,B错误;海浪只对潮间带影响较大,对离海岸线较远地区的侵蚀作用较小,C错误。故选D。
【11题详解】
长江上游的三峡由流水侵蚀而成,不是冰川侵蚀形成的,A错误;南海幽深的蓝洞一般海底是石灰岩溶洞, C错误;甘肃张掖的七彩丹霞是由风力侵蚀而成,D错误;喜马拉雅山上的冰川广布,冰川作用典型,上面的角峰也是冰川侵蚀形成,B正确。故选B。
【点睛】峡湾:分布在高纬度沿海地区,这里冰期前沿河谷发育的山谷冰川,其下游入海后仍有较强的侵蚀能力,继续刷深、拓宽冰床;冰期后,受海浸影响,形成两侧平直、崖壁陡峭、谷底宽阔、深度很大的海湾,称为峡湾。
通常情况下,大型火山喷发后,以二氧化硫气体为主的一部分喷发物会穿透大气对流层,进入平流层,在那里形成气溶胶,从而给地球降温。然而,大气科学家认为汤加火山是个“例外”。汤加火山2022年1月喷发后,将大约1.5亿吨水蒸气送入平流层。这些水蒸气“可能在平流层持续停留长达8年左右”。下图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通常情况下,大型火山喷发形成的气溶胶能给地球降温。其原因主要是图中( )
A. ①减少B. ②减少C. ③减少D. ④减少
13. 大气科学家认为汤加火山喷发可能导致气温升高,其主要原因是( )
A. 进入平流层的水蒸气凝结释放热量
B火山喷发释放出大量热量加热大气
C. 进入平流层的水蒸气大量吸收地面辐射
D. 进入平流层的水蒸气增强大气削弱作用
【答案】12. D13. C
【解析】
【12题详解】
据图可知,①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为地面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大型火山喷发,向大气中释放了大量火山灰,这些火山灰遮挡了太阳光,增强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地球温度下降,故④减少,D正确;火山喷发不会影响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①不会减少,A错误;由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了,使地面温度下降,故通过地面辐射传递给大气的热量也随之减少,但②地面辐射减少不是使地球温度下降的主要原因,B错误;火山喷发形成的气溶胶使大气层变厚,大气逆辐射增强,③应是增加,C错误。故选D。
【13题详解】
根据材料“将大约1.5亿吨水蒸气送入平流层。这些水蒸气“可能在平流层持续停留长达8年左右”可知,进入平流层的水汽能够大量吸收地面辐射,使大气层升温,大气层升温后,通过大气逆辐射传递给地面的热量增加,导致气温升高,C正确;根据材料可知,这些水蒸气会在平流层停留长达8年左右,故其不会立刻凝结释放热量导致气温升高,A错误;火山喷发对大气的加热范围较小,仅限火山附近地区,影响范围有限,B错误;大气的削弱作用增强,会使气温降低,D错误。故选C。
【点睛】太阳辐射先通过大气圈,然后到达地面;由于大气对它有一定的吸收、散射和反射作用,使到达地面的总辐射有明显削弱,这种现象称为大气削弱作用。地面吸收穿过大气层的太阳辐射后升温,同时又持续向外释放能量,形成地面辐射;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对流层大气因为水汽、尘埃和云等较多,能吸收相当数量的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同时,也向外辐射能量,即大气辐射;其中,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称为大气逆辐射。天空中有云,特别是有浓密的低云,或空气中湿度比较大时,大气逆辐射就会增强。大气逆辐射将地面散射的热量归还给地面,使地面增温,这就是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绿洲与周围的沙漠在局部地区会形成热力环流,某地理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研究。下图示意该兴趣小组记录的某月某日塔里木盆地某绿洲与沙漠气温日变化情况。该日12时沙漠边缘地区的风向为偏西风。完成下面小题。
14. 据图可知( )
A. 沙漠昼夜温差小于绿洲B. 白天风从绿洲吹向沙漠
C. 绿洲大致位于沙漠东侧D. 该月可能是1月
15. 仅考虑热力环流,该日风力最大的时间是( )
A. 9点B. 12点C. 15点D. 21点
【答案】14. B15. A
【解析】
【14题详解】
根据图片可知,沙漠夜间大部分时间温度低于绿洲,白天大部分时间温度高于绿洲,故沙漠昼夜温差大于绿洲,A错误;白天绿洲气温低于沙漠,绿洲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而沙漠气温高,气流上升,形成低压,风从绿洲吹向沙漠,B正确;根据材料可知,12时沙漠边缘地区风向为偏西风,该风向是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后的风向,由此分析可知绿洲大致位于沙漠的西南方向,C错误;该月沙漠温度接近34℃,应为夏季,并非1月,D错误。故选B。
【15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在9时、12时、15时、21时四个时刻中,沙漠和绿洲之间温差最大出现在9时,温差越大,气压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由此判断,在仅考虑热力环流的情况下,该日9时的风速最大,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如果地面受热多,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这样,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压;上升的空气到上空聚集起来,使上空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时间10月31日19时10分在斐济群岛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550公里。下图是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一般情况下,从感觉的地面抖动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的时间间隔,在地震救援中称之为“黄金12秒”。据此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
A. 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B. 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C. 横波和纵波传播介质的差异D. 人体对地震的反应能力
17. 此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 )
A. Ⅱ圈层B. Ⅲ圈层C. IV圈层D. Ⅴ圈层
18. 图中( )
A. I圈层主要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B. Ⅱ圈层可能是岩浆主要发源地
C. Ⅲ圈层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D. IV圈层物质呈液态或熔融状态
【答案】16. A17. C18. C
【解析】
【16题详解】
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地震纵波传播速度快,纵波选到达地表时,会使得地面物体上下跳动,建筑物一般不会倒塌,此时容易逃生和救援;横波传播速度慢,横波后到达地表时,会使得地面物体水平摇晃,建筑物容易倒塌,此时不容易跳生和救援,因此“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A正确,地霞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与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和建筑物的抗震系数无关,排除BCD,故选A。
【17题详解】
莫霍界面是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莫霍面以上是地壳,陆地的地壳平均厚度为39到41千米,震源深度550千米说明震源不属于地壳,古登堡界面距地表平均深度为2900千米,震源深度只有550千米,震源不可能在古登堡界面以下,因此震源位于地幔中。读图可知,Ⅱ圈层为地壳,Ⅲ圈层为水圈,IV圈层位于地幔,V圈层位于地核,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8题详解】
I圈层为大气圈,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Ⅱ圈层为地壳,岩浆主要发源地为地幔中的软流层;Ⅲ圈层为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IV圈层为地幔,物质为固态,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地球圈层结构分为地球外部圈层和地球内部圈层两大部分。地球外部圈层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图中属于中生代地层的是( )
A. ①③B. ②④C. ①②D. ③④
20. 图中地层排序中符合由新到老的是( )
A. ⑤①③B. ④③②C. ①②③D. ⑤②④
【答案】19. D20. B
【解析】
【分析】
【19题详解】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含三叶虫化石的为古生代早期地层,含鱼类化石的为古生代中期地层,含恐龙化石的为中生代地层,含裸子植物化石的地层出现在古生代晚期或中生代地层,故①②错误,③④正确。所以选D。
【20题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岩层老的在下,新的在上,读图可知,④在最上面,之后是③②①,⑤在最下面,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点睛】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出现在海洋中的单细胞生物,称为原核细胞生物;经历了大约20亿年的漫长演化,在距今约14亿年前,从原核生物细胞中演化出了真核细胞生物。从古生代寒武纪开始,大量无脊椎动物出现在地球表层,以后又依次出现了原始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类。
二、综合题(40分)
21. 野外考察是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下图是某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中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拍摄的照片推测,该小组野外考察的对象是____(河流、风力、冰川)地貌。判断理由是什么____?
(2)为安全有效地考察这种地貌,应确定恰当的时间和地点,①时间上一般在河流____(枯水期、丰水期),水位____(高、低)时河滩出露较多;②地点上因沉积颗粒较大,应选择在____(山区、平原)相对平坦河段,弯曲河段宜在____(凹、凸)岸观察。
(3)通过实地考察,同学们采集了很多鹅卵石,绘制了四幅直径2cm以上的砾石粒径统计图(下图),其中能反映上图中粒径分布特征的是( )
A. B.
C. D.
【答案】21. ①. 河流 ②. 照片中显示出当地有大量鹅卵石,鹅卵石是河流在搬运过程中产生磨圆作用,流速减小后沉积的。
22. ①. 枯水期 ②. 低 ③. 山区 ④. 凸23. D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地理兴趣小组拍摄的照片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河流地貌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探讨地理知识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图片可知,图中显示当地有大量的鹅卵石分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鹅卵石是其在被河流搬运过程中产生的磨圆作用,使其棱角逐渐变得光滑,之后随着河流流速减慢,搬运能力下降沉积而形成的,由此可知,该小组考察的地貌是河流地貌。
【小问2详解】
由于河流枯水期时水位较低,此时河滩出露较多,适合安全有效地进行考察;而丰水期时河流流量大、水位高,河滩被淹没且此时考察不安全。图中的鹅卵石颗粒较大,故考察该地貌应该选择在山区的相对平坦的河段;由于河流凸岸堆积,凹岸侵蚀,故凸岸出堆积有大量的鹅卵石,故弯曲河段适合在凸岸进行观察。
【小问3详解】
照片中显示鹅卵石粒径的分布特征是9cm左右中等大小的砾石最多,粒径过大的、很小的数量比例等比较少,读图可知,只有D图最符合照片中鹅卵石粒径的分布特点。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2.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东部某城市主城区坐落于平原,西靠山区(山区植被茂密),东临海洋。该城市热岛效应强度在夜晚较强,白天较弱,局地风向受到山谷风、城市热岛效应和海陆风等的共同影响。夏季,主城区东侧风向全天相对稳定,西侧风向昼夜基本相反。下图示意该城市主城区东西向地形剖面。
(1)指出该城市主城区西侧昼夜的风向差异,并分析原因。
(2)从海陆风和城市热岛效应的角度,分析夏季该城市主城区东侧全天风向相对稳定的原因。
(3)说明西部山区夏季对该城市主城区大气环境的改善作用。
【答案】(1)风向差异:白天盛行偏东风,夜间盛行偏西风。原因:主城区西侧为山坡,白天山坡增温快,形成明显的谷风,盛行偏东风。夜晚,西侧山坡降温快,形成山风;同时有城市热岛效应,主城西侧盛行偏西风。
(2)白天,陆地增温快于海洋,陆地形成低压,海洋形成高压,城市位于海洋的西侧,城市东侧盛行海风,为偏东风;夜间,受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城市气温高于周边地区,城市东侧吹偏东风。
(3)夜晚来自山区的冷气流可以缓解城区热岛效应;山风带来的湿润清洁空气可以改善城区空气质量。
【解析】
【分析】本题以杭州城市风向为背景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应用及其影响,考查学生的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落实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杭州城市西侧为山区,白天山坡增温速度快于城区,山坡为热源,城市为冷源,白天盛行偏东风。晚上山区降温速度快于城市,山区为冷源,城市为热源,同时城市热岛效应使得城区温度进一步升高, 导致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与山风叠加,盛行偏西风。
【小问2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该地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夏季盛行东南季风;由于海水增温慢,夏季海洋平均温度低于陆地,因此海风比陆风强;夏季城区产热多,加剧陆地和海洋的热力对比,盛行由郊区吹向城市的热岛风,城区东侧为偏东风。主城区东侧白天海风和热岛风风向叠加,偏东风较强;夜晚盛行陆风和热岛风,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的陆风弱于海风,造成夏季偏东的热岛风比偏西的陆风更强,叠加之后仍然盛行偏东风。
【小问3详解】
夏季夜晚,气流由西部山区向城区辐合,来自山区的冷气流能够缓解城区的热岛效应,降低城区的温度;来自山区的空气质量较清洁,能够改善城区的空气质量,降低城区的大气污染指数等。
2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亚长牛尊青铜器(下图),是河南省安阳殷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的原型是圣水牛,现已灭绝,在安阳殷墟遗址中发现了大量圣水牛骨骼。圣水牛是一种曾生活在黄河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古水牛,同时期该地还生活着像亚洲象、犀牛等这些在今天只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动物。
(1)说出圣水牛生存的地质年代及该时期繁盛的植被类型。
(2)推测圣水牛生存时期黄河流域气候特点,并说出依据。
(3)推测圣水牛灭绝的原因。
【答案】(1)地质年代:新生代。植被类型:被子植物。
(2)气候特点:温暖湿润。依据:圣水牛生存时期的黄河流域,同时期生存着在当今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动物,可知气候环境温暖;水牛喜水,黄河流域应湖沼广布,气候湿润。
(3)圣水牛生存时期,已经有人类出现,作为食物来源,人类对其过度捕猎;气候转冷,生存环境改变,导致圣水牛灭绝。
【解析】
【分析】本题以亚长牛尊青铜器为背景材料,涉及地球演化历史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小问1详解】
由材料可知,圣水牛是一种曾生活在黄河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古水牛,同时期该地还生活着像亚洲象、犀牛等这些在今天只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动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位于新生代第四纪,此时被子植物繁盛。
【小问2详解】
由材料圣水牛生存的区域即可判读气候特征,圣水牛生存时期的黄河流域,水牛喜水,黄河流域应湖沼广布,水源充足,故气候湿润,黄流流域现在属于温带区域,圣水牛同时期生存着在当今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动物,可知当时气候环境温暖。
【小问3详解】
圣水牛灭绝的原因可从自然环境的变化与人为因素考虑,圣水牛生存的新生代时期,已经有人类出现,圣水牛作为人类的食物来源,人类对其过度捕猎,导致数量减少;伴随着气候转冷,气温降低,生存环境改变,导致圣水牛灭绝。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2023_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2023_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猛犸象盛行时期, 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剩州市2023_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属于天体的是,牛郎星和织女星,材料中的“日面”指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