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湖北省2023_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2023_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第1页
    湖北省2023_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第2页
    湖北省2023_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湖北省2023_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2023_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属于天体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5月15日,我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表面,其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于5月22日驶离着陆平台,开始巡视探测,6月11日拍摄的着陆点全景、火星地形地貌、“中国印迹”和“着巡合影”等影像图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完成1~3题。
    1.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A. 位于发射场地的探测器组合体
    B. 成功发射入轨的“天问一号”探测器
    C.登陆火星表面的“祝融号”火星车
    D.以上都是天体
    2.火星暂时未发现有生命存在,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 火星无法获得稳定的太阳光照
    B. 火星运行的宇宙环境不太安全
    C. 火星的大气层稀薄,无液态水
    D. 火星自转和公转周期太长,温度日变化和年变化过小
    3.“天问一号”的发射场文昌是我国纬度最低的航天基地,文昌位于
    A.海南 B.甘肃 C.四川D.山西
    “夸父计划”是我国继“嫦娥计划”后又一重要的空间探测计划。该计划主要是针对太阳活动进行监测,帮助科学家深入研究日地空间环境,为灾害性空间环境预报提供观测数据。该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距地球150万千米的日地连线上设置一颗卫星,用来全天候监测太阳活动的发生及其伴生现象。完成4~6题。
    4.该卫星在太阳光球层上可监测到的太阳活动是
    A.黑子 B.耀斑 C.太阳风 D.日珥
    5.据观测2013年是太阳活动极大年,则下一个极大年约是
    A.2017 年 B.2021 年 C.2024 年 D.2035 年
    6.我国首次海上航天发射试验选择在太阳活动微弱时段进行是为了避免
    A.地球磁暴导致航天器运行方向偏离
    B.极光干扰航天器发射的观测
    C.太阳风暴干扰发射场的风速
    D.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的通信不畅
    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下图示意1961~2007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完成7~8题。
    7.如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我国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是
    A. 青藏高原B. 四川盆地C. 华北平原D. 长江中下游平原
    8.乙地PAR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A. 纬度高B. 云雨少C. 地势高D. 植被少
    地质时期地球气候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有过三次大冰期,冰期之间为温暖的间冰期。在地球气候史中,大部分时期(90%以上)比较温暖,气候比现在温和。如图示意地质时期气候变化(左)和地质年代简表(右)。完成9~11题。
    9.第四纪时期,全球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变化,在气候寒冷期
    A. 冰川范围缩小,海平面下降B. 冰川范围缩小,海平面上升
    C. 冰川范围扩大,海平面上升D. 冰川范围扩大,海平面下降
    10.煤形成的环境条件是具有温暖潮湿的气候、繁茂的植物。下列地质年代为重要造煤时期的是
    A. 寒武纪B. 泥盆纪C. 石炭纪D. 三叠纪
    11.地球的演化史也可以近似的说是生物的进化史,下列关于期间生物的匹配,错误的是
    A.古生代—鱼类和蕨类B.前寒武纪—蓝藻
    C.中生代—鸟类D.中生代—三叶虫
    当地时间2018年5月3日,位于夏威夷火山国家公园的基拉韦厄火山喷发,天空升起粉红色的烟尘,随后橙红色的熔岩流向附近的居民区。下左图示意基拉韦厄火山喷发景观,右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局部示意图,完成12~13题。
    12.基拉韦厄火山喷出的熔岩流来源于地球内部的
    A.地壳 B.下地幔 C.上地幔 D.地核
    13.右图中,正确的是
    A.①为岩石圈B.③为地壳
    C.软流层以上为岩石圈D.古登堡面以下为地幔
    在行星际空间存在着大量的尘埃微粒和微小的固体块,它们有可能进入地球大气层。这些微粒和固体块与大气分子发生剧烈摩擦而燃烧发光,在夜间天空中表现为一条光迹,这种现象就叫流星,一般发生在距地面高度为80-120km的高空中。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14~16题。
    14.流星现象一般发生在
    A. 对流层B. 平流层
    C. 高层大气D. 大气层以外
    15.流星现象说明,地球的大气层能够
    A. 减轻宇宙中小天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
    B. 提供地球上生物生长所必需的大气
    C. 保持地球表面适宜的温度,防止水分散失
    D. 保护地面上生物免受过强紫外线的伤害
    16.大气垂直分层中距地面约12~50km范围内形成航空最佳飞行层的主要原因是该层
    A.地面辐射是主要的热源,气温上冷下热,大气稳定
    B.水汽含量较多,但尘埃少,凝结核不足,水汽不易成云致雨
    C.大气易电离,有利于保持与地面的短波通讯
    D.大气以平流为主,无云雨,能见度好
    辐射逆温是由于地面强烈辐射冷却而形成的上热下冷的现象。下图是“某地某日(晴天)不同时刻近地面气温随高度变化图”。完成17~18题。
    17.按照辐射逆温的生消过程排序是
    A.②④①③ B.②①④③ C.③①④② D.③④①②
    18.上图中最有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减轻大气污染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某种辐射或作用。完成19~20题。
    19.图中字母表达的含义正确的是
    A.B—大气吸收B.E—大气辐射
    C.G—地面辐射D.F—大气吸收
    20.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A.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B.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反射)作用
    C.大雾加大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D.大雾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做甲、乙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甲底部放一层土,乙底部不放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甲箱比没有放土的乙箱足足高3℃。完成21~22题。
    21.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A.大气的温室效应B.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C.大气的热力运动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22.甲箱温度计显示值比乙箱高的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B.大气吸热强弱差异
    C.地面辐射强弱差异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齐民要术》中有文字记载:“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常预于园中,往往贮恶草生粪。天雨新晴,北风寒切,是夜必霜,此时放火做媪(无焰的微火),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23~24题。
    23.利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对“此时放火做媪,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的解释,正确的是
    A.烟气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低温对农作物的危害
    B.放火增加地面温度,避免低温对农作物的危害
    C.烟气反射太阳光,减少晴天强烈的太阳辐射对农作物的灼伤
    D.放火使霜快速融化,减少霜对农作物的冻害
    24.李商隐有诗句“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主要是因为此时大气逆辐射
    A.①弱B.②弱C.④强D.⑤强
    海子写过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现在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甲、乙两图分别是“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风环流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完成25~27题。
    25.甲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压最低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6.为了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如果你是导演,会选择什么时间段完成拍摄
    A.16时至次日8时B.8时至16时
    C.18时至次日6时D.6时至18时
    27.下列表示热力环流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下图是某地高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及热力环流示意图。完成28~30题。
    28.①、③、④、⑤四点中,气压值最高的是
    A.①B.③
    C.④D.⑤
    29.甲、乙、丙、丁四地中,气温最高的是
    A.甲 B.乙
    C .丙 D.丁
    30.甲地可能为
    A.白天的城区 B.夜晚的城区
    C.冬天的湖泊 D.夏天的湖泊
    二.综合题(31~33题,共40分)
    31.(14分)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们通过学习、研讨,对地球的宇宙环境、演化过程有了初步了解,结合他们的学习成果展示,完成下列问题。
    成果1:地球的宇宙环境
    某位同学这样记录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日地距离约38.4万千米,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 太阳辐射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的水、地壳运动等的主要动力。 煤、铁等矿物,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下来的太阳能。 太阳活动强烈时,会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1)请你挑出该同学描述中的几处错误,按示例格式抄写错误原文并改正。(4分)
    【示例】错误1:原文“38.4万”改正为“1.5亿”
    错误2: ;
    错误3: ;
    错误4: 。
    (2)说明月球表面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得多的原因。(4分)
    成果2:地球的演化过程
    地球约有46亿年的历史,其演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不同地质年代的古地理环境不同,主要生命存在形式的特点也不同。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地球生命演化和大气中氧气含量变化示意图。
    (3)化石和地层具有紧密的联系,主要体现在( )(单选,2分)
    A.越新的地层含有的生物化石越简单
    B.不同时代的地层一定具有相同的化石
    C.地层及所含化石有助于研究古地理环境
    D.地层由老到新所含化石是陆生到水生生物的更替
    (4)科学家划分相对地质年代的依据是 。(2分)
    (5)请列举一种甲所示地质年代的典型生物。(2分)
    32.(12分)读“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层气温垂直分布的特点是?请从大气受热过程的角度分析其原因。(6分)
    (2)A层天气现象复杂的主要原因有?(4分)
    (3)B层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的原因是?(2分)
    33.(14分)下图是某地高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及热力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高空中丙、丁两点的气压值,较大的是;丙、丁之间水平气流的方向是
    (丁→丙/丁←丙)。(4分)
    (2)近地面气温较低的点是(甲/乙)。(2分)
    (3)图中热力环流形成过程中各个环节发生的先后顺序为( ) (单选,2分)
    ①甲、乙两处冷热不均 ②空气发生水平运动
    ③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 ④空气垂直运动
    A.①④③②B.①④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③
    (4)假如图中所示环流为海陆热力环流,若甲地为陆地,则此时为________(白天/黑夜)。(2分)
    (5)假如图中所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甲乙中表示郊区的是地;简述城郊之间城市规划的一般原则。(4分)
    20231019高一上地理参考答案
    1B 2C 3A考查地球的宇宙环境、我国的航天成就。成功发射入轨的“天问一号”探测器独立存在于宇宙空间中,属于天体;而位于发射场地的探测器组合体属于地球的一部分,不是天体;登陆火星表面的“祝融号”火星车属于火星的一部分(附属物),不是独立的天体。 2.太阳正值壮年,火星可以获得稳定的太阳光照;八大行星各行其道、小行星与火星碰撞的几率较小,运行轨道安全;火星体积和质量较小,形成的大气层较薄,且火星上无液态水,不利于形成生命;火星自转公转周期与地球类似(类地行星),较为适中。 3.提示:纬度最低(自转线速度较大)。
    4A 5C 6D​​​​​​​考查太阳活动。光球层(最里):太阳黑子;色球层:耀斑、日珥。 5.太阳活动的周期为11年。 6.太阳活动会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影响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之间的通信,因此我国卫星发射试验一般选择在太阳活动微弱时段; 极光、降水异常一般不会对卫星发射实验产生影响; 太阳风暴不会影响发射场的风速。
    7A 8B 考查太阳辐射。图中青藏高原光合有效辐射最大,农业生产潜力最大。 2.​乙地处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的半干旱地区,降水少,太阳辐射强;甲是四川盆地,多阴雨天气,降水多,太阳辐射弱。
    9D 10C 11D 考查地球演化的历史。气候寒冷期冰川难以融化,冰川范围会扩大;海平面下降(海洋的蒸发损失量大于径流的补充量)。10.依据图示信息:石炭纪时期气温较高、降水较多,气候温暖潮湿,适宜煤炭的形成。(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成煤期是晚古生代的石炭二叠纪和中生代的侏罗纪)。11.三叶虫灭——早古生代。 (地质时期:由老到新为: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从植物来讲,由老到新为: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从动物来讲,由老到新为: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类时代。 自己画图。)
    12C 13C考查地球内部圈层。 岩浆来源于地球内部上地幔的软流层。
    13.①地壳; ③岩石圈(包含地壳①和上地幔软流层以上的部分)。
    14C 15A 16D 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 流星一般发生在距地面高度为80-120公里的高层大气。15.流星是行星际空间的微粒和固体块与大气分子发生剧烈摩擦而燃烧发光的现象,如果地球没有大气层,这些微粒和固体块将直接撞向地球。 16.平流层大气以平流为主,大气稳定,无云雨,能见度好,利于飞行。
    17A 18C 考查对流层的逆温现象。 注意:先生、后消。④的逆温层厚度比②大;逆温消失是从近地面①开始。 18.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是没有逆温现象的(对流旺盛)。
    19D 20B 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 B代表大气反射太阳辐射; C代表被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 D大气逆辐射。 E地面辐射(大气的直接热源); F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G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 20.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反射)作用——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
    21D 22C 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图中实验测试:改变下垫面后大气升温情况发生变化,说明近地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 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的较少——太阳短波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到达地面; 而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较多,因此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 22.甲图下垫面为土层,乙图没有土层即为玻璃,而土层相对于玻璃而言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较强,反射率较低,故温度较高,形成的地面辐射较强,故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较多,气温较高。
    23A 24D 考查大气受热过程。 放火生烟,可以增强了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大气受热过程的顺序是: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 24.深秋连日的阴霾导致了近地面大气的厚度和密度增加,使得大气逆辐射作用增强(保温作用强),气温较高,导致霜来的较晚。
    25B 26B 27B 考查热力环流、等压面。 垂直方向上,越靠近地面气压值越大;近地面:气温高气压低,气温低气压高。 ④处气流上升,地面形成低压;③形成高压; ①处气流下沉,地面形成高压,②形成低压。 气压值①>④>③>②。 26.女主角头发向后飘是吹海风,海面上气压高于陆面,因此海上气温应比陆地气温低。读乙图可知8时至16时海上气温比陆地气温低。 27.热力环流基础。
    28C 29B 30D考查热力环流、等压面的判读。 同一垂直方向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因此①>⑤、④>③。(④位于等值线的下方,更靠近近地面)。 29.气温最高,首先排除丁、丙(高空)。 据等压面,④为高压,⑤为低压,对应近地面上,甲应为高压,乙为低压。 近地面高低压和热力差异有关:地面温度高,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反之形成高压。 因此A处冷气流下沉,B处热气流上升——热力环流方向为“逆时针”。 30.甲地冷(高压),为夏天的湖泊(相比湖泊周围的陆地)。 城区白天、夜晚均比郊区热; 冬天的湖泊相比陆地温暖(水的比热容大)。
    31.(14分)
    (1)“行星”改正为“恒星”;
    “地壳运动”改正为“大气运动”;
    “铁”改正为“石油或天然气”。
    【答出两个即可,各2分】
    (2)月球表面大气密度比地球小得多(极其稀薄);
    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到达月球表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更高;
    夜间大气逆辐射弱,月球表面损失的热量更多(保温作用弱),气温更低。
    故月球表面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得多。
    (3)C【研究底层、化石的意义。】
    (4)地层顺序、生物演化阶段、岩石年龄(对比地层、古生物化石)
    【答出一点即可。课本15页】
    (5)三叶虫(或笔石、鹦鹉螺、鱼类、蕨类)【答出一点即可。课本17页】
    32.(12分)
    (1)对流层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
    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较少,太阳短波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到达地面;
    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较多,绝大部分地面长波辐射被大气截留。
    地面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课本35页】
    (2)近地面的水汽和杂质通过对流运动向上输送,在上升的过程中随着气温降低(冷却凝结),容易成云致雨。
    【上升运动;物质条件:水汽和杂质。 课本32页】
    (3)平流层中的臭氧层(22—27㎞)吸收大量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命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少量的紫外线有利)课本32页】
    33.(14分)
    (1)丁 丁→丙
    【丁位于等值线的下方(更靠近近地面:海拔越低,气压越大)】
    (2)乙
    【乙因空气受冷收缩下沉、密度大,气压大;可画出热力环流图】
    (3)A 【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顺序】(甲、乙两处冷热不均,导致甲处产生上升气流,乙处产生下沉气流; 空气垂直运动导致了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丁为高压、丙为低压; 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导致空气的水平运动:高空大气由丁运动到丙; 甲为低压、乙为高压,近地面大气由乙运动到甲。)
    (4)白天
    【甲热、乙冷; 陆地白天升温快,气流上升,气压低】
    (5)乙 改善绿化条件(或加强绿化)(植树种草、增加水域)。
    (或不布局污染大气的工厂;把污染风险较大的工业企业布局在城市热岛环流的范围之外)

    相关试卷

    安徽省名校2023_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名校2023_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本卷命题范围, 甲地经纬度为,9级,震源深度10千米, 摩洛哥地震多发的主要原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达州市2023_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达州市2023_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研究古地理环境的主要依据是, 与①对应的地层是, 天王星属于, 当“月掩天王星”时,地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武汉市2023_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2023_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表示火星的序号是,太阳巨大的辐射能量来自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