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情境题新卷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情境题新卷,共11页。
2023-2024学年语文八下第三单元情境题新卷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寻找文人足迹”是一档以诗词文言为主题,通过讲解、表演等形式向观众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节目,现在需要公开竞选出一位主持人,你决定参加竞选,为此,你需要通过下面的训练培养相应的能力。一、基础知识储备(30分)掌握渊博的古文基础知识是该节目主持人必备的素养,你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准备竞选【诗文记背】1.在主持词中巧用诗文是一个主持人必备的技能,请你将下面内容补充完整。(8分)诵读经典诗文,跟随诗人的脚步一起领略美景。与陶渊明在《桃花源记》的“芳草鲜美,(1) ”中一起感受美不胜收的桃林奇景。与柳宗元在《小石潭记》的“(2) ,(3) ,参差披拂”中感受小石潭静谧清幽的环境。与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共赏“气蒸云梦泽,(4) ”的洞庭湖烟波浩渺、水天合一的宏伟气象。诵读经典诗文,聆听诗人跨越时空的千古咏叹。在《蒹葭》的秋水盈盈里,我们体会到“蒹葭苍苍,(5) 。所谓伊人,(6) ”的几度求索,几多怅惘;而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送别友人时,则劝诫友人“(7) ,(8) ”,慰勉友人不要因离别而伤心落泪,足以见其乐观豁达的襟怀。【词句把握】2.丰富的词语储备可以让主持人在主持时更加得心应手,请你找出下列加点字读音和书写无误的一项(2分)3.对词义的准确把握可以让主持人在主持时用语更精准,请你选出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2分)( ) 4.掌握词类活用可以使主持词更加生动、自然,请你判断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处处志之”的“志”是名词作动词,意为“做记号”。B.“皆若空游无所依”的“空”是名词作状语,意为“在空中”。C.“心乐之”的“乐”是名词作动词,意为“快乐”。D.“琴瑟友之”的“琴瑟”是名词作动词,意为“弹琴鼓瑟”。5.小文帮你整理了文言积累卡,你在检查过程中对其中词语古义的整理有疑问,请你找出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6.在准备竞选的过程中,小语和你针对虚词的运用展开了讨论,请补全下面对话。(3分)小语:你能帮我解答几个虚词的困惑吗?我:当然可以。小语:先说说“以”字吧,“以其境过清”和“全石以为底”中的“以”用法有什么区别呢?我:“以其境过清”中的“以”是(1) ;“全石以为底”中的“以”是(2) 。小语:还有“而”字。它有很多用法,“乃记之而去”中的“而”是哪个用法呢?我:这句话中的“而”是(3) 。小语:我明白了,谢谢你。7.掌握文言文句式特点可以帮助主持人快速疏通文意,小语整理了几组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请你找出其中有误的一项(2分)( )A.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桃花源记》)——省略句B.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桃花源记》)——判断句C.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倒装句D.影布石上(《小石潭记》)——倒装句【文常积累】8.主持人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常积累,小语向你分享了自己整理的文学文化常识,你发现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 )A.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田园诗人,著有《陶渊明集》。B.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小石潭记》是他被贬谪到永州后写的山水游记。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称《诗三百》,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D.古诗文中常有一些“代称”,如“黄发垂髫”中“黄发”代指小孩,“垂髫”代指老人。【名著阅读】9.作为主持人,需要对我国的文学经典有一定了解,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完成任务。(7分)他们也都拥护周代的文化和制度,但更进一步地加以理论化和理想化。“他”说人性是善的。人都有恻隐心、羞恶心、辞让心、是非心;这便是仁义礼智等善端,只要能够加以扩充,便成善人。这些善端,又总称为“不忍人之心”。圣王本于“不忍人之心”,发为“不忍人之政”,便是“仁政”“王政”。一切政治的经济的制度都是为民设的,君也是为民设的—这却已经不是封建制度的精神了。和王政相对的是霸政。霸主的种种制作设施,有时也似乎为民,其实不过是达到好名好利好尊荣的手段罢了。(1)以上材料出自朱自清的《经典常谈》,材料中的“他”指的是 ,如果想要进一步了解他的主张,可以从书中 章节看到。(2分)(2)请你结合材料概括“他”的思想主张。(2分)(3)(中考新考法·提供示范性支架)请你从以下人物中选出一位“文化成就代言人”,并结合《经典常谈》的内容简要说明理由。(100字左右)(3分)孔子 陶渊明 杜甫 谢灵运示例:我推荐许慎。因为他作了一本划时代的字书—《说文解字》,许慎在这本书中,不仅收录了九千字,还给每个字作了说解,并且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对汉字的发展大有益处。我们还可以通过这本书溯源,研究字形和字音字义。这本书是文字学的古典,又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门径,许慎为中华文化的溯源和传承作出了巨大贡献。二、策划能力(8分)主持活动中,临场情况往往多变,这就要求主持人具备良好的策划能力,以免主持时发生意外。10.请你通过下面的练习培养自己策划节目的能力。(8分)(1)请你参照“设计一”的内容完善另外两组的形式设计和目的。(4分)(2)请你将下面的主持串词补充完整,使之构成排比句。(4分)诗词犹如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诗词犹如春日的百花,让人赏心悦目;诗词犹如 , ;诗词犹如淡淡的清风,让人神清气爽。三、鉴赏能力(42分)作为“寻找文人足迹”节目的主持人,对现代和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也是必不可缺的,请你认真研读并鉴赏下面的古今美文。鉴赏一:当代美文(一)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1~14题。(13分)映日荷花别样红一文钱①开启芬芳的心扉,擎着温润的晨,踩着河边的柳,丝丝垂柳摇曳出一泓碧绿的湖,一抹荷花的清香婉转出风儿的吟唱,回眸一瞬片片新绿,恰似翡翠留心头。叶儿一抹羞涩绯红了蓬的脸颊,红花点点,娇小依人。荷花妩媚,莲蓬高雅,竞相媲美,绝美风景姗然入眼帘。酒香的流韵点染了夏日的芬芳,掬一捧湖边水,独享岁月深处一隅安然。②行走于柏临河畔,穿梭人工湖,从龙泉古镇溯河而上,沿途挤满我眼的全是流动的风景—荷花池。挪步驻足宾馆门前的亭阁台榭,看湖中荷叶之倩影,赏叶中之莲花,荷花朵朵,清香淡雅,容娇色丽,透着妩媚神韵,煞是动人。有些昂首鹤立,张扬大方地盛开着,那么灿烂,那么动情,缕缕清香,沁人心脾,令人好生惬意。③漫步龙凤桥,桥下河水潺潺,碧波漾漾。手扶桥墩,细数水面上耸出的一把把小伞,分明是少女摆动的裙。荷叶上滚落的露珠像小孩子在吹泡泡,似滴非落。夏风,不时袭来,想擦拭荷叶脸颊上的相思泪。荷叶挤挤挨挨铺满了碧绿的湖,叶与叶之间几乎没有留一点儿缝隙。湖中荷花次第开放,层层的小伞间,零星地点缀着红的、白的花,有的袅娜地开,有的羞涩地打着朵儿。莲蓬纷繁缀于荷叶之间,宛如豆蔻少女。此刻,让我不禁想起杨万里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④沿途信步游走,至青龙村漫水桥河段的荷花,大概是因为这里的池塘没有龙泉集镇池水深的缘故吧,开出的荷花不仅多,而且早,荷叶的颜色也大不一样。一碧连天的大大小小的荷塘里,弥望的是一望无际的荷叶。盛开着白的花、红的莲,宛如亭亭玉立的少女婆娑起舞,荷花多而美,叫人目不暇接。⑤曾有一年夏季,一连下了几场大雨,给碧绿的湖水添了些许浑浊。然夏雨带不走荷花的清香与美丽,它依旧风姿绰约,婀娜多姿。风乍起,碧波漾漾,好一幅秀美的景。细瞧那荷柄,嫩绿的杆,披满了细细密密微黄的刺儿,修长的身姿略显纤细,别小瞧这荷柄,是她擎起了这满湖的伞。无边的荷叶,无际与绵延的新绿,展现我的眼前的是如此之俊美。一朵粉白的小荷花不甘寂寞,硬是挤出了身子,钻破了荷叶探出了头来。莲蓬有的个儿高挑,一枝独秀;有的虽说身材矮小,但也不失雅致,偶尔随风摇曳,姿态万千,甚是好看。有的双株并列,像娇柔的情侣,并蒂莲花双栖双息。荷叶与多情的莲花,相映成趣,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构成了乡村这道独美的风景。一朵朵荷花,一支支莲蓬,加上满湖的碧绿,似一幅动态的水墨画。每至周末,不少外地游客来此赏景拍照游玩。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荷花的真容最初是来自书本中文字的理解。荷花出身地堪称卑微,但她永葆圣洁高雅之风韵,浸润着人们的感情和精神世界。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栽荷种花,赏荷取悦,更有无数文人墨客画家以荷寄情、以荷言志,泼墨写意,工笔细描,抒发情怀,赋予了荷花崇高的人格和品性。⑦内心满怀对美好期许的追寻与憧憬,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好想在自己心间植一株荷香,来温馨太多的寂寞,荡平人生些许沟壑与坎坷。(刊载于2023年6月29日,有删改)【鉴赏·理文章内容】11.请简要概括文章围绕着“荷”写了哪些内容。(4分)【鉴赏·品语言之味】12.文章画波浪线句子写得十分巧妙,请你任选角度对句子进行赏析。(2分)一朵粉白的小荷花不甘寂寞,硬是挤出了身子,钻破了荷叶探出了头来。【鉴赏·析标题之意】13.好的标题可以吸引读者,请你说说作者用诗句作为文章标题的好处。(4分)【鉴赏·悟文本主旨】14.本文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阅读时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情感的变化。试结合文章内容做具体分析。(3分)(思考探究二改编)鉴赏二:古代诗文(二)请你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5~16题。(6分)关 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15.读完诗后,星宇将自己的感想写了出来,请你再次阅读,找出其中表述有误的一项(2分)( )A.《关雎》真实描写了男子与心上人热烈喜庆的婚礼场面,衬托主人公的愉悦之情,表达了美好的祝福。B.《关雎》是一首热情的恋歌,从“雎鸠和鸣”写起,表现了主人公对爱情和婚姻大胆执着的追求,感情浓郁热烈。C.“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生动地描绘出男子在追求心上人时焦虑急迫以及昼夜思念难以入眠的情景。D.《关雎》语言优美,诗中通过运用双声词、叠韵词,既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还使写人状物、拟声传情更具生动性。16.(中考新考法·开放探究)本诗开头运用“兴”这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文文发现下面两句和本诗在表现手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任选一句并结合本诗简要分析。(4分)A.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B.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回延安》)(三)比较赏析两篇文言文能够提升你的鉴赏能力,请你阅读下面文言文并回答17~20题。(13分)材料一: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有删减)材料二: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②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③,或倍尺④,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⑤,昌蒲被⑥之,青藓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鯈鱼。又北曲行纡馀⑦,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⑧,可列坐而庥⑨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选自柳宗元《石渠记》,有删减)【注释】①渴(hè):指袁家渴,溪水的名字。②乍:忽,忽然。③咫尺:比喻长度短或距离近。④倍尺:这里是“二尺”的意思。⑤泓:深潭。⑥被:同“披”,覆盖。⑦纡(yū)馀(yú):曲折延伸。纡,弯曲。馀,同“余”。⑧箭:小竹。⑨庥(xiū):同“休”,休息。17.小诗将自己不理解的词进行了整理,请你帮她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1)日光下澈(2)其岸势犬牙差互(3)其长可十许步(4)其侧皆诡木怪石18.小诗想要用迁移课内的方法理解“视之既静”中的“之”,请你帮她选出与例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B.立天下之正位(《富贵不能淫》)C.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D.何陋之有(《陋室铭》)19.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请你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2)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20.你和小诗围绕两文的写作手法和作者情感展开讨论并制作了如下表格,请补全表格内容。(3分)(四)小连向你分享了下面这篇文章,请你阅读并完成21~24题。(10分)铁匠王某,人无不以巧匠呼之。有新奇诡怪淫巧之物敝①,不能自理,则往修之,巧匠无不井井焉,如未敝者,虽极巧之物,曾未足以难巧匠也。间能伪作古铜器,篆刻花纹,尺度形式无一差者,所作古戈几能乱真。铁匠以巧故闻名于西洋某教士,教士以西洋最新之枪一语之曰:“若能拆之而后合之,则酬以重金。”盖此枪为最新式者,虽工艺专家,或未能明其构造也。铁匠若无事然尽拆之不终日复合之,并能言其构造之理。某教士无以难,而心折其人,许以重金,邀置西洋某工厂。铁匠闻之,曰:“我华人也,安能为外国用?虽万金,不屑也。”某教士亦无知之何。(选自徐珂《清稗类钞》,有删改)【注释】①敝:破旧,坏。【斟字词】21.阅读选文后,你与小连对文中加点实词的释义展开探讨,其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根据文中“铁匠王某,人无不以巧匠呼之”的语境可以推测句中的“呼”应该译为“称呼”。B.“铁匠以巧故闻名于西洋某教士”中的“名”,可以根据成语“名副其实”中的“名”推断译为“名声”。C.《古代汉语词典》中“理”有“①治理,管理;②练习,温习;③区别,分别;④道理,规律;⑤理睬;⑥治玉,雕琢”等多个义项,文中“并能言其构造之理”中“理”应该译为“道理,规律”。D.“铁匠闻之”的“闻”可以迁移到《周亚夫军细柳》中“军中闻将军令”的“闻”,应该译为“听从”。【析语句】22.小连发现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没有断句,下面是同学们的几种断句方式,其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铁匠若无事/然尽拆之/不终日/复合之B.铁匠若无事/然尽拆/之不终日/复合之C.铁匠若无事然/尽拆之/不终日/复合之D.铁匠若无事然/尽拆之不/终日/复合之2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我华人也,安能为外国用?【识其人】24.(中考新考法·链接材料)请你结合文章与【链接材料】分析铁匠王某和王叔远的高超技艺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链接材料】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节选自魏学洢《核舟记》四、写作能力(40分)25.优秀的写作能力是主持人必备的素养,请你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在准备“寻找文人足迹”节目主持人竞选的过程中,我们在《经典常谈》中领略先哲的智慧;在《西游记》中感受光怪陆离的神魔世界;在《红星照耀中国》中体会红军艰苦的奋斗史……请你回想自己阅读过的某本书或某篇文章,以“读 有感”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读后感。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透露真实的个人信息。文言积累卡A.芳草鲜美 鲜美:新鲜美好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对已婚男子配偶的称呼C.阡陌交通 交通:交错相通D.无论魏晋 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篇目古诗艺术形式设计设计目的表演者《蒹葭》设计一配乐朗诵表现词作的音韵美小语设计二① ② 小风设计三③ ④ 小智篇目写作手法作者情感材料一两篇文章都运用了(1) 的写作手法(2) 材料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