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4 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 学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4 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 学案第1页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4 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 学案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4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4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链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理解诗中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2、品味诗中富含的哲理,学会重点语句的赏析;
    3、熟练而有感情地诵读全诗,并在此基础上背诵默写全诗。
    【导语】
    相信许多同学都十分熟悉这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我们一起来试着背诵一下。那么,古代的作品很多,但流传下来的却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什么样的作品会让人记住呢?
    ①作者用心体验与写出来的作品;②语言朴实不华非常优美的作品;③通俗的老少偕宜的作品;④境界高,内容丰富思想健康;⑤表达一定的思想,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
    能达到以上境界的作品就是杰作。我们再来深入学习这首诗,探究一下它是怎样一种境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这样一首一语道破“某一种心情”的作品。也正因如此,这首小令被称为“秋思之祖”。
    【知识链接】
    元曲:散曲,是金元时期产生于我国北方的一种可配乐歌唱的长短句新诗体,是元代韵文的主体,它主要形式有小令和套数两种。
    小令,是独立的一支小曲。每首曲都有一个曲牌名,根据曲牌的不同,其字数、句数、平仄、押韵等也不一样。马致远的《秋思》就是小令。
    套数,又叫套曲、散套,其体制特点有:一是由两首以上同宫调的曲子相联而成的组曲,每篇套数的曲子,可多可少。二是同一篇套数的各支曲子押韵必须相同,即要一韵到底。三、每篇套数一般都有“尾声”,表示内容和乐曲的终结。散曲的兴起,促进了古典诗歌形式的解放和发展。
    曲和词体式相近,完整的标题由曲牌名和题目组成。曲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一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套数(又叫散套、套曲)和小令(又叫叶儿)两种。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有标题的小令。
    一、课前预习:
    1.解释词语:
    西风:
    断肠:
    2.阅读课文填空。
    ①《天净沙.秋思》中诗人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写出了九种景物,营造了一种萧瑟、悲凉的意境的句子:
    ②《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了天涯游子之悲的诗句:
    二、新课学习
    1、朗诵诗歌:
    学生自读 组内自读 集体朗读。
    2、品:
    ①本曲前三行列出了哪些景物?分别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②“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③综观这首小令,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来给这幅图画拟个恰当的名字。
    三、当堂检测1.2.(考察目标二) (考察目标一)
    1.《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______。天净沙是______,秋思是散曲的______。
    2.《天净沙·秋思》作者______,是______代著名______作家、______家。他与_____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杂剧四大家”。他的《天净沙·秋思》被称为“___________”。
    3.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夕阳”相呼应的是:“________”,与“天涯”相呼应的是:“________”,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________”。体现“思”字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
    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
    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5.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九种景物,有静有动、有声有色,而加在名词前的定语则体现了诗人对那些景物的独特感受。
    B.这首小令,写景由近到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
    C.这是一幅秋景图,又是一幅绝妙的秋思图。图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最能表现“秋思”。
    D.这首小令用极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极丰富的意象;人与物结合,情与景交融,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
    6.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
    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四、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参考答案
    1.D.2、A海日生残夜,将存入旧年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C海日生残夜,将存入旧年D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2.①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前三句渲染了一种凄清孤寂的气氛。
    笼罩在苍茫暮色中的枯藤、老树、乌鸦,反衬出游子的漂泊无所归宿。
    小桥流水人家 虽然简陋清贫,却有亲人团聚的天伦之乐,透露出游子对宁静温馨的家园生活的向往,也反衬出有家归不得的悲苦。
    古道、西风、瘦马写出马背上的游子疲惫、憔悴的神情。
    三句十八个字,和谐地构成一幅以“昏鸦”“人家”“瘦马”为重点的画图,体现了天涯游子的羁旅乡愁。
    ②前两句是写景,末二句为抒情。“断肠人在天涯”是这首小令的主轴,贯穿着整首曲的情思:昏鸦还知道投树栖息,小桥流水旁的人家也有安身之地,而骑着瘦马的游子却只能在西风古道上奔波。“夕阳”如血,可以想见它照在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同古道瘦马上会各有各的色彩,但倍添迟暮苍凉之气氛是相同的。“天涯”二字的指出,与夕阳配合,正应了“日暮途穷”的成语,加重了悲凄衰残的色彩,说尽了千古羁旅人沉重的脚步与无限的愁闷。
    ③断肠人秋旅图、深秋郊野独行图、天涯断肠人、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
    三、当堂检测:
    1.小令 曲牌名 题目
    2.马致远 元 戏曲 散曲 关汉卿 王实甫 白朴 秋思之祖
    3.枯藤 老树 西风 昏鸦 古道 人家 断肠人在天涯
    4.A 5.B 6.D

    相关学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4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4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预习新课,导学基础知识,导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4 古代诗歌四首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4 古代诗歌四首学案设计,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预习,初读文本——感知小令,解读小令——整体感知,合作探究——解读小令,知人论世,把握情感,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