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5年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基因的传递规律第17讲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教师
      2025年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基因的传递规律第17讲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练习)(教师版).docx
    • 学生
      2025年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基因的传递规律第17讲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练习)(学生版).docx
    2025年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基因的传递规律第17讲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练习)(教师版)第1页
    2025年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基因的传递规律第17讲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练习)(教师版)第2页
    2025年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基因的传递规律第17讲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练习)(教师版)第3页
    2025年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基因的传递规律第17讲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练习)(学生版)第1页
    2025年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基因的传递规律第17讲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练习)(学生版)第2页
    2025年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基因的传递规律第17讲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练习)(学生版)第3页
    还剩2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年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基因的传递规律第17讲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年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基因的传递规律第17讲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练习)(学生版+教师版),文件包含2025年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基因的传递规律第17讲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练习教师版docx、2025年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基因的传递规律第17讲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练习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题型一 生态和染色体的关系
    1.摩尔根等人的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生态,从而使人们认识到生态是具有物质性的实体。下列关于“生态和染色体关系”相关研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萨顿研究蝗虫精子和卵细包的形成过程,推测生态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
    B.摩尔根等人运用红眼雌果蝇和白眼雄果蝇进行实验,证明了白眼生态只在X染色体上
    C.摩尔根等人发明了测定生态位置的方法,说明了生态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生态组计划需测定22条常染色体和任意1条性染色体中的DNA序列
    2.美国遗传学家萨顿基于大量的生物学发现,做出了生态位于染色体上的推论。生物学家摩尔根利用果蝇进行了长期的遗传学实验研究,最终证明了生态在染色体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果蝇性染色体上的等位生态的遗传与性别无关
    B.萨顿做出推论的依据是生态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平行关系
    C.萨顿做出推论和摩尔根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都是假说—演绎法
    D.摩尔根利用果蝇杂交实验还证明了染色体就是由生态组成的
    题型二 伴性遗传的遗传规律及应用
    3.果蝇的刚毛和截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现将一只刚毛雌果蝇和一只截毛雄果蝇杂交,F₁均为刚毛,F₁雌雄个体交配,F₂中刚毛雌果蝇:刚毛雄果蝇:截毛雄果蝇=2:1:1,下图为果蝇X、Y染色体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相对性状中刚毛为显性,截毛为隐性
    B.F₂中刚毛雌果蝇有两种生态型
    C.控制截毛、刚毛的生态可位于a₂区段或b区段
    D.将F₁雌果蝇与F₂中的截毛雄果蝇杂交,通过杂交结果可进一步确定生态在X、Y染色体上的位置
    4.某家族患有甲、乙两种遗传病,分别受一对等位生态的控制,其中一种病的致病生态位于X染色体上。研究人员通过调查得到了该家族的遗传系谱图。不考虑变异,且只考虑甲、乙两种遗传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乙病在男性和女性中的发病率不同
    B.若儿子患乙病,则其母亲一定患乙病
    C.I₄与Ⅱ₁的生态型不同
    D.Ⅱ₁与Ⅱ₂再生一个孩子两病兼患的概率为1/12
    题型三 遗传系谱图中遗传方式的判定及应用
    5.某家系甲病和乙病的系谱图如图所示。已知两病独立遗传,各由一对等位生态控制,且生态不位于Y染色体,甲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2500。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甲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病的遗传方式为显性遗传
    B.该家系中可以通过对Ⅱ4个体进行生态检测来确定乙病的遗传方式
    C.Ⅲ3与一个表型正常男子结婚,所生的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1/153
    D.若乙病是伴X染色体遗传病,则Ⅲ3(考虑两种病)生态型有2种
    6.下图①~④为四种单生态遗传病的系谱图(黑色表示患者,不考虑 XY染色体同源区段及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中母亲可能不含致病生态
    B.②中遗传病一定为伴性遗传
    C.③中父亲和儿子生态型相同的概率为1/2
    D.④中夫妇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4
    题型四 生态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定方法
    7.松鼠的体色受M/m和N/n两对等位生态的控制。某野生型松鼠的体色是褐色,褐色源于黄色素(由M生态控制)和黑色素(由N生态控制)的叠加。现有→白色纯合品系A,该品系无法合成黄色素和黑色素。研究人员让品系A与纯合野生型松鼠进行杂交,所得F₁的体色均为褐色。研究人员利用F₁又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让F₁雌松鼠与品系A的雄松鼠杂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褐色:白色=1:1。
    实验二:让F₁雄松鼠与品系A的雌松鼠杂交,后代有4种表型,比例为褐色:黄色:黑色:白色=9:1:1:9。
    不考虑致死、突变及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根据以上实验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仅由实验一能判断控制松鼠体色的生态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控制体色色素合成的两对生态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品系A的生态型为mmnn
    C.F₁中雄松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体色生态所在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了互换
    D.若让F₁雌、雄松鼠相互交配,则后代中黄色松鼠所占比例为 19/400
    8.鸡的体型正常和矮小受等位生态D/d控制,体型正常对矮小为显性,矮小鸡饲料利用率高,已知等位生态D/d不位于W染色体上。研究人员选取正常雄鸡和矮小雌鸡进行杂交,F1中鸡的正常:矮小=1:1,再选取F1中正常雄鸡与正常雌鸡杂交,F2性状及比例不可能为( )
    A.雌性个体中正常:矮小=3:1B.雄性个体中正常:矮小=3:1
    C.雄性个体中正常:矮小=1:1D.雌性个体中正常:矮小=1:1
    题型五 遗传病
    9.尿黑酸尿症为是受一对生态控制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某该病患者经过生态测序,发现每个致病生态上存在2个突变位点,第1个位点的C突变为T,第2个位点的T突变为G。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例证明了生态突变具有不定向性的特点
    B.尿黑酸尿症在男女人群中的发病率相同
    C.上述突变未改变DNA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
    D.该患者体细包中最多可存在8个突变位点
    10.白化病和黑尿病都是因为酶缺陷引起的分子遗传病,前者不能将酪氨酸合成黑色素,后者不能将尿黑酸转变为乙酰乙酸,排出的尿液中因含有尿黑酸,遇空气后氧化变黑。如图表示人体内与之相关的一系列生化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白化病和黑尿病说明生态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B.若受精卵中控制酶D合成的生态不能正常表达,可能会导致黑尿病
    C.若一个皮肤角质层细包控制酶B合成的生态异常,不会导致白化病
    D.图中代谢过程说明一个生态可影响多个性状,一个性状也可受多个生态控制
    一、单选题
    1.甲病、乙病为单生态遗传病。图1为某家系的遗传系谱图,其中4号个体不携带致病生态。对家系中部分成员进行甲病的生态检测,将含有相关生态的DNA片段用限制酶切割后电泳分离,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图2中的X可能为图1中的2号或9号
    B.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9号的乙病致病生态来源于其外祖父或外祖母
    C.若11号为男孩,则其同时患甲乙两种病的概率是1/18
    D.若11号患乙病且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原因是8号产生卵细包时减数分裂Ⅱ异常
    2.家蚕(ZW型)体表有无斑纹受等位生态A、a控制,斑纹的颜色深浅受等位生态B、b控制。现有无斑纹雌性家蚕和深斑纹雄性家蚕杂交,F1全为无斑纹,F1雌雄自由交配所得F2结果见下表(不考虑ZW同源区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亲本家蚕的生态型分别为bbZaW、BBZAZA
    B.F1雄蚕的次级精母细包含1个或2个a生态
    C.F2中无斑纹蚕包含6种生态型
    D.F2无斑纹蚕自由交配,后代深斑纹雌蚕概率为1/24
    3.某家系甲、乙两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如图1所示,其中一种遗传病的生态位于X染色体上。研究人员对I1和Ⅱ3甲病相关生态进行扩增、酶切和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已知正常生态含有一个限制酶切位点,致病生态增加了一个酶切位点,bp表示碱基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3和Ⅱ3的生态型相同
    B.图2的a侧为点样侧,致病生态新增酶切位点位于590bp片段中
    C.若用PCR扩Ⅱ1的甲病生态片段,酶切后电泳将产生4种条带
    D.Ⅱ2和Ⅱ3婚配生育了一个男孩,该男孩两病兼患的概率为1/24
    4.如图显示某种鸟类羽毛的毛色(B、b)遗传图解,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

    A.该种鸟类的毛色遗传属于性染色体连锁遗传
    B.芦花形状为显性性状,生态B对b完全显性
    C.非芦花雄鸟和芦花雌鸟的子代雌鸟均为非芦花
    D.芦花雄鸟和非芦花雌鸟的子代雌鸟均为非芦花
    5.蝗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O型,XX为雌性,XO为雄性。控制体色褐色(A)和黑色(a)的生态位于常染色体上,雄性有褐色和黑色两种表型,雌性无论何种生态型均表现为黑色(不考虑致死、变异等情况)。控制蝗虫复眼正常(B)和复眼异常(b)的生态位于X染色体上,且含生态b的精子致死。下列叙述错误是( )
    A.复眼异常雄性个体中的b生态只能来自母本
    B.蝗虫雌性个体中控制复眼性状的生态型有2种
    C.蝗虫减数分裂产生的次级精母细包中可能不含X染色体
    D.一只纯合褐色复眼正常雌性和黑色复眼异常雄性杂交,子代有2种表型
    6.已知甲病和乙病均为单生态遗传病,且其中有一种遗传病的致病生态在X 染色体上。某家族系谱图如下,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II-2只有一种生态型,Ⅲ-8生态型有两种可能
    C.Ⅲ-5中关于甲病的致病生态来自父母一方或双方,关于乙病的致病生态来自Ⅱ-4
    D.II-1与两病皆患的女性结婚,生育一个两病皆患的孩子,概率是3/8
    二、多选题
    7.图甲为某家系中某种单生态遗传病(相关生态用A/a表示)的遗传系谱图,图乙为此家系中,部分个体用某种限制酶处理相关生态得到大小不同的片段后进行电泳的结果,图中条带表示检测出的特定长度的酶切片段,数字表示碱基对的数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若Ⅱ1和Ⅱ2再生一个男孩,患病的概率是1/4
    C.若Ⅲ3为正常女孩,Ⅲ3的相关生态经过酶切、电泳后将产生2种条带
    D.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X电泳结果的标签丢失,推测X可能是图甲中的Ⅱ4
    8.图1为某家庭甲、乙两种单生态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I1不携带乙病致病生态。甲病相关生态用A/a表示,乙病相关生态用B/b表示。图2为该家庭成员四种生态的电泳条带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两种病都是隐性遗传病,甲病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
    B.图2中条带2和条带4分别对应两种病的致病生态
    C.Ⅱ4与健康女性婚配,后代患病的概率为1/8
    D.该夫妇再生一个两病均患孩子的概率为3/16
    9.两个家庭中出现了甲、乙两种单生态遗传病,其中乙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Ⅱ9患病情况未知。对相关个体的DNA酶切后进行电泳,可以将不同类型的生态分离。现对部分个体进行检测,结果如图所示(甲、乙两病的致病生态均不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电泳图中生态1和3互为等位生态,生态2和4互为等位生态
    C.若Ⅱ6与Ⅱ7婚配,后代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男孩的概率为1/72
    D.Ⅱ9可能存在3种生态型,其DNA进行酶切电泳后最多可得到4条条带
    10.图甲为某单生态遗传病的系谱图,其中Ⅱ₃不携带该致病生态;图乙为该家族中部分个体的相关生态用某种限制酶处理并电泳后得到的实验结果,图中条带表示检出的特定长度的片段,数字表示碱基对的数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为隐性遗传病,根据男性只有一种生态可确定致病生态位于X染色体上
    B.隐性致病生态为11.5kb,源于碱基替换,男性患者的母亲一定也是该病患者
    C.Ⅲ5患病的原因可能是Ⅱ3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了生态突变
    D.Ⅲ3的相关生态进行酶切之后产生的电泳条带与Ⅲ1不一定相同
    三、非选择题
    11.的许多疾病与生态有关,某研究小组调查了一个与外界隔离岛屿上的全部居民,其红绿色盲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c。该岛屿上某一家族的红绿色盲遗传系谱如图所示,该性状受一对等位生态B、b控制。
    回答下列问题:
    (1)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 (填“显性”或“隐性”)遗传病,该病的遗传特点为 (答一点)。
    (2)Ⅲ2的生态型为 。Ⅲ4与一位色觉正常的男性结婚,生育一个色盲男孩的概率为 。
    (3)理论上该岛屿红绿色盲在女性中的发病率为 (用含c的代数式表示)。
    (4)遗传病不但给患者个人带来痛苦,而且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负担,通过 (答一种)手段,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遗传病的发生。
    12.鸡(2n=78)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鸡的体型中正常型与矮小型、羽毛生长速度中快羽与慢羽(可在出雏后24h内区分)均为一对等位生态控制的相对性状。科研人员选用慢羽矮小型和快羽正常型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F1的公鸡均为慢羽正常型,母鸡均为快羽正常型。回答下列问题。
    (1)对鸡的生态组测序需研究 条染色体。
    (2)控制慢羽和快羽的生态位于 染色体上,亲代中母本的表型是 。
    (3)根据杂交结果 (可以或不可以)推断控制羽毛生长速度与体型大小的两对非等位生态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 。
    (4)“牝鸡司晨”是我国古代人民早就发现的性反转现象:原来下过蛋的母鸡,变成公鸡,发出公鸡的啼声(生殖器改变,染色体组成不变)。科研人员发现母鸡的性别决定机制如下图。

    为了进一步研究“牝鸡司晨”的相应机理,科研人员做了以下实验:
    I.选取上述题干中刚形成的正常F1鸡胚多枚均分甲乙两组进行孵化。在孵化3.5天后甲组注入芳香化酶抑制剂,乙组注入缓冲溶液,石蜡封口后在适宜的条件下继续孵化至出雏。
    Ⅱ.用三种方法进行性别鉴定
    i.观察雏鸡羽毛生长速度
    ii.翻肛鉴定(通过外翻雏鸡的肛门来观察生殖器)
    iii.PCR性别鉴定:据鸡CHDI生态序列设计PCR引物,扩增产物是分别位于Z、W染色体上的长度不同的两个片断:W染色体上CHDI生态为400bp,Z染色体上CHDI生态为500bp。
    Ⅲ.计算性反转率:甲组性反转率为73%,乙组无性反转。下列关于实验过程及结果推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需要对子代表型为快羽的所有个体进行翻肛鉴定
    B.需要对子代表型为慢羽的所有个体进行翻肛鉴定
    C.需要对翻肛鉴定为公鸡的个体进行PCR性别鉴定
    D.所有公鸡的PCR扩增结果只有一条条带,而母鸡扩增结果有两条条带
    E.每组性反转率的计算为:ZW的公鸡数量/表型为快羽的所有个体数
    (5)已知ZW的公鸡具有正常生育能力。某蛋鸡养殖厂欲养殖更多的母鸡,可选择 作为杂交亲本,预期子代性别比例为 ,从而达到该目的(ww的胚胎不能存活)。
    一、单选题
    1.(2024·广东·高考真题)克氏综合征是一种性染色体异常疾病。某克氏综合征患儿及其父母的性染色体组成见图。Xg1和Xg2为X染色体上的等位生态。导致该患儿染色体异常最可能的原因是( )

    A.精母细包减数分裂Ⅰ性染色体不分离
    B.精母细包减数分裂Ⅱ性染色体不分
    C.卵母细包减数分裂Ⅰ性染色体不分离
    D.卵母细包减数分裂Ⅱ性染色体不分离
    2.(2024·北京·高考真题)摩尔根和他的学生们绘出了第一幅生态位置图谱,示意图如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果蝇X染色体上一些生态的示意图
    A.所示生态控制的性状均表现为伴性遗传
    B.所示生态在Y染色体上都有对应的生态
    C.所示生态在遗传时均不遵循孟德尔定律
    D.四个与眼色表型相关生态互为等位生态
    3.(2022·福建·高考真题)科研人员在2003年完成了大部分的生态组测序工作,2022年宣布测完剩余的8%序列。这些序列富含高度重复序列,且多位于端粒区和着丝点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生态组可以确定生态的位置和表达量
    B.生态组中一定含有可转录但不翻译的生态
    C.着丝点区的突变可能影响姐妹染色单体的正常分离
    D.生态组测序全部完成有助于细包衰老分子机制的研究
    4.(2022·辽宁·高考真题)某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如下,生态检测发现致病生态d有两种突变,记作dA与dB。Ⅱ1还患有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性染色体组成为XXY)。不考虑新的生态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Ⅱ1性染色体异常,是因为Ⅰ1减数分裂Ⅱ时X染色体与Y染色体不分离
    B.Ⅱ2与正常女性婚配,所生子女患有该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概率是1/2
    C.Ⅱ3与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儿子患有该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D.Ⅱ4与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子女不患该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5.(2022·广东·高考真题)遗传病监测和预防对提高我国人口素质有重要意义。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儿和一个患镰状细包贫血症的儿子(致病生态位于11号染色体上,由单对碱基突变引起)。为了解后代的发病风险,该家庭成员自愿进行了相应的生态检测(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病为常染色体遗传病
    B.系谱中的患病个体都是杂合子
    C.VI1是患病男性的概率为1/4
    D.群体中患者的纯合子比例少于杂合子
    三、非选择题
    9.(2024·安徽·高考真题)一个具有甲、乙两种单生态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如下。甲病是某种家族遗传性肿瘤,由等位生态A/a 控制;乙病是苯丙酮尿症,因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所致,由等位生态 B/b 控制,两对生态独立遗传。
    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两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甲病 ;乙病 。推测Ⅱ-2的生态型是 。
    (2)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怀孕母体的血液中有少量来自胎儿的游离DNA,提取母亲血液中的DNA,采用PCR方法可以检测胎儿的生态状况,进行遗传病诊断。该技术的优点是 (答出2点即可)。
    (3)科研人员对该家系成员的两个生态进行了PCR扩增,部分成员扩增产物凝胶电泳图如下。据图分析,乙病是由于正常生态发生了碱基 所致。假设在正常人群中乙病携带者的概率为 1/75,若Ⅲ-5与一个无亲缘关系的正常男子婚配,生育患病孩子的概率为 ;若Ⅲ-5和Ⅲ-3婚配,生育患病孩子的概率是前一种婚配的 倍。因此,避免近亲结婚可以有效降低遗传病的发病风险。
    (4)近年来,反义RNA药物已被用于疾病治疗。该类药物是一种短片段RNA,递送到细包中,能与目标生态的 mRNA 互补结合形成部分双链,影响蛋白质翻译,最终达到治疗目的。上述家系中,选择 生态作为目标,有望达到治疗目的。
    10.(2024·湖南·高考真题)色盲可分为红色盲、绿色盲和蓝色盲等。红色肓和绿色盲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分别由生态L、M突变所致;蓝色盲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由生态s突变所致。回答下列问题:
    (1)一绿色盲男性与一红色盲女性婚配,其后代可能的表型及比例为 或 ;其表型正常后代与蓝色盲患者(Ss)婚配,其男性后代可能的表型及比例为 (不考虑突变和生态重组等因素)。
    (2)1个L与1个或多个M串联在一起,Z是L上游的一段生态间序列,它们在X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如图a。为阐明红绿色盲的遗传病因,研究人员将男性红绿色盲患者及对照个体的DNA酶切产物与相应探针杂交,酶切产物Z的结果如图b,酶切产物BL,CL、DL、BM、CM和DM的结果见下表,表中数字表示酶切产物的量。
    ①若对照个体在图a所示区域的序列组成为“Z+L+M+M”则患者甲最可能的组成为 (用Z、部分Z,L、部分L,M、部分M表示)。
    ②对患者丙、丁的酶切产物Z测序后,发现缺失Z1或Z2,这两名患者患红绿色盲的原因是 。
    ③本研究表明:红绿色盲的遗传病因是 。

    目录
    01 模拟基础练
    【题型一】生态和染色体的关系
    【题型二】伴性遗传的遗传规律及应用
    【题型三】遗传系谱图中遗传方式的判定及应用
    【题型四】生态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定方法
    【题型五】遗传病
    02 重难创新练
    03 真题实战练
    性状
    性别
    无斑纹
    深斑纹
    浅斑纹
    雌性
    242
    41
    42
    雄性
    239
    82
    0
    BL
    CL
    DL
    BM
    CM
    DM
    对照
    15.1
    18.1
    33.6
    45.5
    21.3
    66.1

    0
    0
    0
    21.9
    10.9
    61.4

    15.0
    18.5
    0
    0
    0
    33.1

    15.9
    18.0
    33.0
    45.0
    21.0
    64.0

    16.0
    18.5
    33.0
    45.0
    21.0
    65.0

    相关试卷

    2025年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基因的传递规律第18讲遗传综合实验分析(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这是一份2025年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基因的传递规律第18讲遗传综合实验分析(练习)(学生版+教师版),文件包含2025年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基因的传递规律第18讲遗传综合实验分析练习教师版docx、2025年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基因的传递规律第18讲遗传综合实验分析练习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5年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基因的传递规律第15讲分离定律(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这是一份2025年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基因的传递规律第15讲分离定律(练习)(学生版+教师版),文件包含2025年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基因的传递规律第15讲分离定律练习教师版docx、2025年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基因的传递规律第15讲分离定律练习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5年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基因的传递规律(测试)(学生版+教师版):

    这是一份2025年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基因的传递规律(测试)(学生版+教师版),文件包含2025年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基因的传递规律测试教师版docx、2025年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基因的传递规律测试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