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中化学二轮专题题型复习—题型1 化学与传统文化、STSE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年高中化学二轮专题题型复习—题型1 化学与传统文化、STSE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物见证历史,化学创造文明,文房四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涉及金属材料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24·湖北卷)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下列化学原理描述错误的是( )
2.(2024·辽宁卷)文物见证历史,化学创造文明。东北三省出土的下列文物据其主要成分不能与其他三项归为一类的是( )
A.金代六曲葵花鎏金银盏
B.北燕鸭形玻璃注
C.汉代白玉耳杯
D.新石器时代彩绘几何纹双腹陶罐
3.(2024·安徽卷)青少年帮厨既可培养劳动习惯,也能将化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下列有关解释合理的是( )
A.清洗铁锅后及时擦干,能减缓铁锅因发生吸氧腐蚀而生锈
B.烹煮食物的后期加入食盐,能避免NaCl长时间受热而分解
C.将白糖熬制成焦糖汁,利用蔗糖高温下充分炭化为食物增色
D.制作面点时加入食用纯碱,利用NaHCO3中和发酵过程产生的酸
4.(2024·新课标卷)文房四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羊毛可用于制毛笔,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B.松木可用于制墨,墨的主要成分是单质碳
C.竹子可用于造纸,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D.大理石可用于制砚台,主要成分为硅酸盐
5.(2024·山东卷)中国书画是世界艺术瑰宝,古人所用文房四宝制作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竹管、动物尾毫→湖笔
B.松木→油烟→徽墨
C.楮树皮→纸浆纤维→宣纸
D.端石→端砚
6.(2024·全国甲卷)人类对能源的利用经历了柴薪、煤炭和石油时期,现正向新能源方向高质量发展。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木材与煤均含有碳元素
B.石油裂化可生产汽油
C.燃料电池将热能转化为电能
D.太阳能光解水可制氢
7.(2024·浙江6月选考)化学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部分金属可在高温下用焦炭、一氧化碳、氢气等还原金属矿物得到
B.煤的气化是通过物理变化将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C.制作水果罐头时加入抗氧化剂维生素C,可延长保质期
D.加入混凝剂聚合氯化铝,可使污水中细小悬浮物聚集成大颗粒
8.(2024·湖南卷)近年来,我国新能源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理想的新能源应具有资源丰富、可再生、对环境无污染等特点
B.氢氧燃料电池具有能量转化率高、清洁等优点
C.锂离子电池放电时锂离子从负极脱嵌,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脱嵌
D.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9.(2024·山东卷)中国美食享誉世界,东坡诗句“芽姜紫醋炙银鱼”描述了古人烹饪时对食醋的妙用。食醋风味形成的关键是发酵,包括淀粉水解、发酵制醇和发酵制酸等三个阶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淀粉水解阶段有葡萄糖产生
B.发酵制醇阶段有CO2产生
C.发酵制酸阶段有酯类物质产生
D.上述三个阶段均应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10.(2024·甘肃卷)下列成语涉及金属材料的是( )
A.洛阳纸贵 B.聚沙成塔
C.金戈铁马 D.甘之若饴
11.(2024·河北卷)燕赵大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对下列河北博物院馆藏文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青铜铺首主要成分是铜锡合金
B.透雕白玉璧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C.石质浮雕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D.青花釉里红瓷盖罐主要成分是硫酸钙
12.(2024·广东卷)“极地破冰”“太空养鱼”等彰显了我国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雪龙2”号破冰船极地科考:破冰过程中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B.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成功建造:天然气液化过程中形成了新的化学键
C.嫦娥六号的运载火箭助推器采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燃烧时存在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D.神舟十八号乘组带着水和斑马鱼进入空间站进行科学实验:水的电子式为Heq \\al(·,·)Oeq \\al(·,·)H
13.(2023·湖南卷)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化学与文化传承密不可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青铜器“四羊方尊”的主要材质为合金
B.长沙走马楼出土的竹木简牍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C.蔡伦采用碱液蒸煮制浆法造纸,该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
D.铜官窑彩瓷是以黏土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烧结而成
14.(2023·广东卷)建设美丽乡村,守护中华家园,衣食住行皆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千家万户通光纤,光纤的主要材质为Si
B.乡村公路铺沥青,沥青属于天然无机材料
C.美容扮靓迎佳节,化妆品中的甘油难溶于水
D.均衡膳食助健康,主食中的淀粉可水解为葡萄糖
15.(2023·福建卷)唐代陆羽《茶经·三之造》中记载茶叶制作过程:“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以下操作中最不可能引起化学变化的是( )
A.蒸 B.捣
C.焙 D.封
16.(2023·海南卷)化学的迅速发展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做出突出贡献。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为增强药效,多种处方药可随意叠加使用
B.现代化肥种类丰富,施用方法依据对象营养状况而定
C.规范使用防腐剂可以减缓食物变质速度,保持食品营养价值
D.在种植业中,植物浸取试剂类医药也应慎重选用
17.(2023·新课标卷)化学在文物的研究和修复中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竹简的成分之一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
B.龟甲的成分之一羟基磷灰石属于无机物
C.古陶瓷修复所用熟石膏,其成分为Ca(OH)2
D.古壁画颜料中所用的铁红,其成分为Fe2O3
18.(2023·辽宁卷)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国科学家在诸多领域取得新突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CO2合成了脂肪酸:实现了无机小分子向有机高分子的转变
B.发现了月壤中的“嫦娥石[(Ca8Y)Fe(PO4)7]”:其成分属于无机盐
C.研制了高效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其能量转化形式:太阳能→电能
D.革新了海水原位电解制氢工艺:其关键材料多孔聚四氟乙烯耐腐蚀
19.(2022·广东高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世界文明中独树一帜,汉字居功至伟。随着时代发展,汉字被不断赋予新的文化内涵,其载体也发生相应变化。下列汉字载体主要由合金材料制成的是( )
20.(2022·河北高考)化学是材料科学的基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制造5G芯片的氮化铝晶圆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B.制造阻燃或防火线缆的橡胶不能由加聚反应合成
C.制造特种防护服的芳纶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可降解聚乳酸塑料的推广应用可减少“白色污染”
21.(2022·山东高考)古医典富载化学知识,下述之物见其氧化性者为( )
A.金(Au):“虽被火亦未熟”
B.石灰(CaO):“以水沃之,即热蒸而解”
C.石硫黄(S):“能化……银、铜、铁,奇物”
D.石钟乳(CaCO3):“色黄,以苦酒(醋)洗刷则白”
22.(2022·重庆高考)“逐梦苍穹之上,拥抱星辰大海”,航天科技的发展与化学密切相关。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北斗三号”导航卫星搭载计时铷原子钟,铷是第ⅠA族元素
B.“嫦娥五号”探测器配置砷化镓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C.“祝融号”火星车利用正十一烷储能,正十一烷属于不饱和烃
D.“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使用塑料航天面窗,塑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1.(2024·广西高考适应性测试)下列广西优秀传统工艺品中,主要由合金材料制成的是( )
2.(2024·吉林、黑龙江高考适应性测试)春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现已被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以下有关春节习俗中的化学知识说法错误的是( )
A.红烧肉烹饪过程中蛋白质变性涉及化学变化
B.春晚演员的彩妆用品均属于无机物
C.饺子与糯米年糕的口感差异与支链淀粉的含量有关
D.陈年老酒的芳香气味与酯的形成有关
3.(2024·福建省宁德市五校教学联合体高三质检)化学和生产生活紧密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硝酸铵是一种高效氮肥,但受热或经撞击易发生爆炸,因此必须作改性处理才能施用
B.加工馒头、面包和饼干等产品时,可加入一些膨松剂,如碳酸氢铵、碳酸氢钠
C.糖类、油脂、蛋白质是人体基本营养物质,均属于高分子
D.免洗洗手消毒液中的活性银离子和乙醇均能使蛋白质变性
4.(2024·重庆市高三第一次联合诊断检测)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现代科技也迅猛发展。下列有关我国文明和科技的说法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5.(2024·南京六校高三联合调研)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煤的气化、煤的液化和煤的干馏均属于物理变化
B.用于火箭发动机的碳化硅陶瓷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X射线衍射实验可用于鉴别晶体与非晶体
D.将钢铁闸门与电源负极相连的防腐措施属于外加电流保护法
6.(2024·济南市高三年级摸底考试)下列之物都是山东博物馆的藏品,其主要化学成分不能与其他三种归为一类的是( )
A.红陶兽形壶 B.西汉兵法竹简
C.鲁国大玉璧 D.蛋壳黑陶杯
7.(2024·福州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科技创新是赢得未来发展主动权的必然选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天和号”推进器上的氮化硼陶瓷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B.量子通信材料螺旋碳纳米管与石墨烯互为同素异形体
C.“天宫”空间站中太空机械臂的主要成分为铝合金,其强度大于纯铝
D.中国研制的先进微纳米光刻机,其材料之一四甲基氢氧化铵[(CH3)4NOH]可溶于水
8.(2024·湖北十一校高三第一次联考)2023年9月23日晚,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开幕。下列说法不符合“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会理念的是( )
A.采用可回收金属和可回收塑料制作“薪火”火炬
B.利用传感器对场馆内的温度、湿度等进行智能化管理
C.采用燃油车接驳运动员以提高行动效率
D.主火炬塔首次使用废碳再生的绿色甲醇作为燃料
9.(2024·江西省高三联合考试)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墨经》中载有松木可用于制备炭黑,炭黑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
B.高纯度的单晶硅、二氧化硅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问天”实验舱采用了砷化镓太阳能电池片,砷化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D.可用于飞机与舰艇等的隐形涂料的聚乙炔、聚苯胺等属于导电高分子材料
10.(2024·潍坊市普通高中高三能力测试)化学与我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周礼》中“煤饼烧蛎房成灰”,灰的主要成分是CaO
B.《天工开物》中“世间丝、麻、裘、褐皆具素质……”,裘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C.《抱朴子》中“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该过程发生了可逆反应
D.《鬻海歌》中“风干日曝咸味加,始灌潮波塯成卤”,该过程包含蒸发结晶
1—5:CAADB
6—10:CBDDC
11—15:DCCDD
16—20:ACCBB
21—22:CA
1—5:ABCCA
6—10:BACCC
发明
关键操作
化学原理
A
制墨
松木在窑内焖烧
发生不完全燃烧
B
陶瓷
黏土高温烧结
形成新的化学键
C
造纸
草木灰水浸泡树皮
促进纤维素溶解
D
火药
硫黄、硝石和木炭混合,点燃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汉字载体
选项
A.兽骨
B.青铜器
C.纸张
D.液晶显示屏
A.壮乡铜鼓
B.绣球
C.坭兴陶
D.壮锦
A.青铜器皿除锈
B.节日燃放烟花
C.丝绸残片剥离
D.制造“蛟龙”号潜水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5年高中化学二轮专题题型复习—题型2 化学用语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化学用语或表述正确的是,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正确的是,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下列化学用语表述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题型一 化学与STSE、传统文化——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题型归纳与解题技巧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传统文化与化学史,题型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3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题型分组训练1化学与STSE,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