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跟踪检测1 传统文化与STSE
展开解析:选A 石阶磨损是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无关,A项符合题意;石雕的主要成分包括碳酸盐,接触酸雨发生化学变化,B项不符合题意;铜雕像变为绿色,是因为Cu在潮湿的空气中与CO2反应生成了铜锈,是化学变化,C项不符合题意;木头燃烧是化学变化,D项不符合题意。
2.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很多科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含浆似注甘露钵,好与文园止消渴”说明柑橘糖浆有甜味,可以止渴
B.“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未涉及化学变化
C.“火树银花”实质上是金属离子的焰色反应
D.“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描述的是可逆反应
解析:选D “含浆似注甘露钵,好与文园止消渴”说明的是柑橘糖浆有甜味,可以止渴,A正确;“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是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中未涉及化学变化,B正确;丹砂(HgS)烧之成水银,即HgS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即常温下两者又可以重新化合为硫化汞,由于两个过程的反应条件不同,故其不是可逆反应,D错误。
3.《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对精制蜡过程有如下记载:“……先将蜡六两熔化作汁,以重绵滤去滓,以好酒一升,于银石器内煮蜡熔,数沸倾出,候酒冷,其蜡自浮,取蜡称用。”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
A.蒸馏 B.升华
C.干馏 D.重结晶
解析:选D “……先将蜡六两熔化作汁,以重绵滤去滓,以好酒一升,于银石器内煮蜡熔,数沸倾出,候酒冷,其蜡自浮,取蜡称用。”涉及用到加热的方法,将被提纯物质熔化、过滤、用酒精溶解、冷却结晶的过程,为重结晶操作。
4.成语、古诗词、谚语等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有关解读错误的是( )
解析:选B 酒在放置过程中,部分乙醇转化成乙酸乙酯等酯类物质,酯类物质具有香味,A项正确;利用生铁炼钢时,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C转化成CO或CO2,从而降低生铁中C杂质含量,B项错误;在雷电作用下空气中N2和O2反应生成NO,然后NO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最终形成可溶性硝酸盐被作物吸收,C项正确;“消石”的主要成分是KNO3,KNO3的焰色为紫色,D项正确。
5.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硅胶、生石灰、铁粉是食品包装中常用的干燥剂,利用了它们的吸水性
B.第五形态的碳单质“碳纳米泡沫”,与石墨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C.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金属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熔喷布”可用于制作N95型口罩,生产“熔喷布”的主要原料是聚丙烯,它属于纯净物
解析:选C A项,硅胶和生石灰都具有吸水性,所以常用作食品包装中的干燥剂,铁粉具有还原性而常用作抗氧化剂,错误;B项,碳纳米泡沫和石墨烯都是碳元素组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所以互为同素异形体,而不是同分异构体,错误;C项,镁是活泼金属,作负极,失去电子,被氧化,电热水器的金属内胆得到了保护,这种方法叫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正确;D项,聚丙烯是高分子化合物,属于混合物,错误。
6.战国所著《周礼》中记载沿海古人“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并把这种灰称为“蜃”。蔡伦改进的造纸术,第一步沤浸树皮脱胶的碱液可用“蜃”溶于水制得。“蜃”的主要成分是( )
A.CaO B.NaHCO3
C.SiO2 D.CaCO3
解析:选A 牡蛎壳为贝壳,贝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钙灼烧生成氧化钙。
7. “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下列贸易的商品中,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
A.捷克水晶 B.埃及长绒棉
C.乌克兰葵花籽油 D.中国丝绸
解析:选A 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属于无机物,A正确;长绒棉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有机物,B错误;葵花籽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属于有机物,C错误;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有机物,D错误。
8.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新能源” “低碳” “节能减排” “吃干榨尽”等概念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均属于“新能源”
B.“低碳”是指采用含碳量低的烃类作为燃料
C.如图,甲烷经一氯甲烷生成低碳烯烃的途径体现了“节能减排”思想
D.让煤变成合成气,把煤“吃干榨尽”,实现了煤的清洁、高效利用
解析:选B 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是“新能源”,A项正确;“低碳”主要是指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B项错误;从题图分析,HCl循环利用,排出的水无污染,符合“节能减排”思想,C项正确;让煤变成合成气,能提高能源利用率,节能减排,D项正确。
9. “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是每个中国人的愿望。下列做法与此相符的是( )
A.将农作物秸秆就地焚烧,增强土壤肥效
B.将电器垃圾深埋处理,减少重金属对环境的危害
C.将三聚磷酸钠(Na5P3O10)添加到洗衣粉中,可以减少“白色污染”增强去污效果
D.矿泉水瓶回收再利用,可以减少“白色污染”
解析:选D 将农作物秸秆就地焚烧,可产生污染物,污染大气,故A错误;电器垃圾含有重金属,可污染土壤,故B错误; 将三聚磷酸钠(Na5P3O10)添加到洗衣粉中,如随意倾倒,可使水体富营养化,故C错误。
10.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为避免蛋白质变性,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
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
C.家庭装修中用的水性漆以水作溶剂,有利于健康及环境
D.化石燃料的燃烧和碳酸盐的沉积都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上升
解析:选D 化石燃料燃烧过程中会使大气中CO2含量上升,碳酸盐的沉积会消耗CO2,不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上升,D错误。
A.石质阶梯被游客磨损
B.石质雕像被酸雨腐蚀
C.铜质雕像逐渐变为绿色
D.木制中轴塔在火灾中坍塌
选项
传统文化
化学角度解读
A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美酒“香”主要因为美酒中含有酯类物质
B
百炼成钢
生铁在高温下挥发去除炭等杂质转化成钢
C
三月打雷麦谷堆
在雷电等一系列作用下N2转化成能被作物吸收的化合态氮
D
《本草纲目》记载“……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消石也”
“消石”的主要成分是KNO3,KNO3的焰色为紫色
2024版高考总复习-化学二轮专题(新教材) 热点提速练1 化学与STSE、传统文化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4版高考总复习-化学二轮专题(新教材) 热点提速练1 化学与STSE、传统文化课件PPT,共13页。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频考点1 化学与传统文化、STSE(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频考点1 化学与传统文化、STSE(含解析),共6页。
高考化学三轮冲刺专题01 化学与STSE及传统文化(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三轮冲刺专题01 化学与STSE及传统文化(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苏轼的《格物粗谈》中记载,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