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数学八上期末提升训练专题01 三角形六大重难题型(期末真题精选)(2份,原卷版+解析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人教版数学八上期末提升训练专题01 三角形六大重难题型(期末真题精选)(原卷版).doc
    • 解析
      人教版数学八上期末提升训练专题01 三角形六大重难题型(期末真题精选)(解析版).doc
    人教版数学八上期末提升训练专题01 三角形六大重难题型(期末真题精选)(原卷版)第1页
    人教版数学八上期末提升训练专题01 三角形六大重难题型(期末真题精选)(原卷版)第2页
    人教版数学八上期末提升训练专题01 三角形六大重难题型(期末真题精选)(原卷版)第3页
    人教版数学八上期末提升训练专题01 三角形六大重难题型(期末真题精选)(解析版)第1页
    人教版数学八上期末提升训练专题01 三角形六大重难题型(期末真题精选)(解析版)第2页
    人教版数学八上期末提升训练专题01 三角形六大重难题型(期末真题精选)(解析版)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数学八上期末提升训练专题01 三角形六大重难题型(期末真题精选)(2份,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数学八上期末提升训练专题01 三角形六大重难题型(期末真题精选)(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人教版数学八上期末提升训练专题01三角形六大重难题型期末真题精选原卷版doc、人教版数学八上期末提升训练专题01三角形六大重难题型期末真题精选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实战训练
    一.中线分周长(分类讨论)
    1.如图,已知BD是△ABC的中线,AB=5,BC=3,且△ABD的周长为12,则△BCD的周长是 10 .
    试题分析:先根据三角形的中线、线段中点的定义可得AD=CD,再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即可求出结果.
    答案详解:解:∵BD是△ABC的中线,即点D是线段AC的中点,
    ∴AD=CD.
    ∵AB=5,△ABD的周长为12,
    ∴AB+BD+AD=12,即5+BD+AD=12.
    解得BD+AD=7.
    ∴BD+CD=7.
    则△BCD的周长是BC+BD+CD=3+7=10.
    所以答案是:10.
    2.已知AD是△ABC的中线,若△ABD与△ACD的周长分别是17和15,△ABC的周长是22,则AD的长为 5 .
    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答案详解:解:∵△ABD与△ACD的周长分别是17和15,
    ∴AB+BC+AC+2AD=17+15=32,
    ∵△ABC的周长是22,
    ∴AB+BC+AC=22,
    ∴2AD=32﹣22=10,
    ∴AD=5.
    所以答案是:5.
    3.如图所示,AD是△ABC的中线.若AB=7cm,AC=5cm,则△ABD和△ADC的周长的差为 2 cm.
    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中线的定义得到BD=CD,求得△ABD和△ACD的周长差=(AB+AD+BD)﹣(AC+AD+CD)=AB﹣AC,于是得到结论.
    答案详解:解:∵AD是BC边上的中线,
    ∴BD=CD,
    ∴△ABD和△ACD的周长差=(AB+AD+BD)﹣(AC+AD+CD)=AB﹣AC,
    ∵AB=7cm,AC=5cm,
    ∴△ABD和△ACD的周长差=7﹣5=2cm.
    所以答案是:2.
    二.中线之等分面积
    4.如图,已知△ABC中,点D、E分别是边BC、AB的中点.若△ABC的面积等于8,则△BDE的面积等于( )
    A.2B.3C.4D.5
    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结论.
    答案详解:解:∵点D是边BC的中点,△ABC的面积等于8,
    ∴S△ABDS△ABC=4,
    ∵E是AB的中点,
    ∴S△BDES△ABD4=2,
    所以选:A.
    5.已知:如图所示,在△ABC中,点D,E,F分别为BC,AD,CE的中点,且S△ABC=4cm2,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1 cm2.
    试题分析:易得△ABD,△ACD为△ABC面积的一半,同理可得△BEC的面积等于△ABC面积的一半,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BEC的面积的一半.
    答案详解:解:∵D为BC中点,根据同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S△ABD=S△ACDS△ABC4=2(cm2),
    同理S△BDE=S△CDES△BCE2=1(cm2),
    ∴S△BCE=2(cm2),
    ∵F为EC中点,
    ∴S△BEFS△BCE2=1(cm2).
    所以答案是1.
    三.三角形的高的辨别
    6.如图,△ABC中,AD⊥BC于D,点E在CD上,则图中以AD为高的三角形有 6 个.
    试题分析:由于AD⊥BC于D,图中共有6个三角形,它们都有一边在直线CB上,由此即可确定以AD为高的三角形的个数.
    答案详解:解:∵AD⊥BC于D,
    而图中有一边在直线CB上,且以A为顶点的三角形有6个,
    ∴以AD为高的三角形有6个.
    所以答案是:6.
    7.如图,△ABC中,BC边所在直线上的高是线段 AD .
    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高的概念解答即可.
    答案详解:解:△ABC中,BC边所在直线上的高是线段AD,
    所以答案是:AD
    四.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8.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540°,则这个多边形是 五 边形.
    试题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求出边数即可.
    答案详解:解:设多边形的边数是n,则
    (n﹣2)•180°=540°,
    解得n=5,
    所以答案是:五.
    9.如图,∠A+∠B+∠C+∠D+∠E+∠F的值是( )
    A.240°B.360°C.540°D.720°
    试题分析: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及三角形的外角定理即可求解.
    答案详解:解:如图,AC、DF与BE分别相交于点M、N,
    在四边形NMCD中,∠MND+∠CMN+∠C+∠D=360°,
    ∵∠CMN=∠A+∠E,∠MND=∠B+∠F,
    ∴∠A+∠B+∠C+∠D+∠E+∠F=360°,
    所以选:B.
    10.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260°,从它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作对角线的条数是( )
    A.4B.6C.7D.9
    试题分析: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到(n﹣2)×180°=1260°,然后解方程即可.
    答案详解:解: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
    ∴(n﹣2)×180°=1260°,
    解得n=9,
    ∴这个多边形为九边形;
    从这个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共有:9﹣3=6(条).
    所以选:B.
    五.三角形的内角和
    11.如图,在△ABC中,D是AC上一点,E是AB上一点,BD,CE相交于点F,∠A=60°,∠ABD=20°,∠ACE=35°,则∠EFD的度数是( )
    A.115°B.120°C.135°D.105°
    试题分析:由△ABD的内角和为180°,可以求∠ADB,由△AEC内角和为180°,可以求∠AEC,再根据四边形AEFD内角和为360°,可求∠EFD.
    答案详解:解:在△AEC中,∠A+∠ACE+∠AEC=180°,
    ∴∠AEC=180°﹣∠A﹣∠ACE=180°﹣60°﹣35°=85°,
    在△ABD中,∠A+∠ABD+∠ADB=180°,
    ∴∠ADB=180°﹣∠A﹣∠ABD=180°﹣60°﹣20°=100°,
    在四边形AEFD中,∠A+∠AEC+∠ADB+2∠EFD=360°,
    ∴∠EFD=360°﹣∠A﹣∠AEC﹣∠ADB=360°﹣60°﹣85°﹣100°=115°,
    所以选:A.
    12.如图,△ABC中,∠BAC>∠B,∠C=70°,将△ABC折叠,使得点B与点A重合,折痕PD分别交AB、BC于点D、P,当△APC中有两个角相等时,∠B的度数为( )
    A.35°或20°B.20°或27.5°
    C.35°或25°或32.5°D.35°或20°或27.5°
    试题分析:分三种情况,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先求出∠APC的度数,再利用折叠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B.
    答案详解:解:由折叠的性质知:∠BPD=∠APD∠BPA,
    ∠BDP=∠ADP=90°.
    当AP=AC时,∠APC=∠C=70°,
    ∵∠BPD(180°﹣∠APC)
    =55°,
    ∴∠B=90°﹣55°
    =35°;
    当AP=PC时,∠PAC=∠C=70°,
    则∠APC=40°.
    ∵∠BPD(180°﹣∠APC)
    =70°,
    ∴∠B=90°﹣70°
    =20°;
    当PC=AC时,∠APC=∠PAC,
    则∠APC=55°.
    ∵∠BPD(180°﹣∠APC)
    =62.5°,
    ∴∠B=90°﹣62.5°
    =27.5°.
    所以选:D.
    13.如图,∠ABD,∠ACD的角平分线交于点P,若∠A=48°,∠D=10°,则∠P的度数为( )
    A.19°B.20°C.22°D.25°
    试题分析:延长PC交BD于E,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1=∠2,∠3=∠4,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A+∠1=∠P+∠3,然后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表示出∠5,整理可得∠P(∠A﹣∠D),然后代入数据计算即可得解.
    答案详解:解:如图,延长PC交BD于E,
    ∵∠ABD,∠ACD的角平分线交于点P,
    ∴∠1=∠2,∠3=∠4,
    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A+∠1=∠P+∠3①,
    在△PBE中,∠5=∠2+∠P,
    在△DCE中,∠5=∠4﹣∠D,
    ∴∠2+∠P=∠4﹣∠D②,
    ①﹣②得,∠A﹣∠P=∠P+∠D,
    ∴∠P(∠A﹣∠D),
    ∵∠A=48°,∠D=10°,
    ∴∠P(48°﹣10°)=19°.
    所以选:A.
    14.如图,在△ABC中,∠B=28°,将△ABC沿直线m翻折,点B落在点D的位置,则∠1﹣∠2的度数是( )
    A.42°B.46°C.52°D.56°
    试题分析:根据折叠得出∠D=∠B=28°,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出∠1=∠B+∠BEF,∠BEF=∠2+∠D,求出∠1=∠B+∠2+∠D即可.
    答案详解:解:
    ∵∠B=28°,将△ABC沿直线m翻折,点B落在点D的位置,
    ∴∠D=∠B=28°,
    ∵∠1=∠B+∠BEF,∠BEF=∠2+∠D,
    ∴∠1=∠B+∠2+∠D,
    ∴∠1﹣∠2=∠B+∠D=28°+28°=56°,
    所以选:D.
    15.如图,将△ABC沿DE、HG、EF翻折,三个顶点均落在点O处,若∠1=131°,则∠2的度数为( )
    A.49°B.50°C.51°D.52°
    试题分析:先根据折叠性质得:∠HOG=∠B,∠DOE=∠A,∠EOF=∠C,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和周角360°求出结论.
    答案详解:解:由折叠得:∠HOG=∠B,∠DOE=∠A,∠EOF=∠C,
    ∵∠A+∠B+∠C=180°,
    ∴∠HOG+∠DOE+∠EOF=180°,
    ∵∠1+∠2+∠HOG+∠DOE+∠EOF=360°,
    ∴∠1+∠2=180°,
    ∵∠1=131°,
    ∴∠2=180°﹣131°=49°,
    所以选:A.
    16.如图,在△ABC中,∠1=100°,∠C=80°,∠2∠3,BE平分∠ABC交AD于E,求∠4的度数.
    试题分析:首先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求得∠3,再根据已知条件求得∠2,进而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得∠ABD,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得∠ABE,最后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求得∠4.
    答案详解:解:∵∠1=∠3+∠C,∠1=100°,∠C=80°,
    ∴∠3=20°,
    ∵∠2∠3,
    ∴∠2=10°,
    ∴∠ABC=180°﹣100°﹣10°=70°,
    ∵BE平分∠ABC,
    ∴∠ABE=35°,
    ∵∠4=∠2+∠ABE,
    ∴∠4=45°.
    17.如果在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是另一个锐角的3倍,那么这个三角形中最小的一个角等于 22.5 度.
    试题分析:在直角三角形中,设最小的锐角的度数为x,则另一个锐角的度数则为3x.由“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的性质知,x+3x=90°.通过解方程即可求得x的值.
    答案详解:解:在直角三角形中,设最小的锐角的度数为x,则另一个锐角的度数则为3x.则
    x+3x=90°,即4x=90°,
    解得,x=22.5°,即这个直角三角形中最小的一个角等于22.5°.
    所以答案是:22.5.
    六.新定义类
    18.新定义:在△ABC中,若存在最大内角是最小内角度数的n倍(n为大于1的正整数),则称△ABC为“n倍角三角形”.例如,在△ABC中,若∠A=90°,∠B=60°,则∠C=30°,因为∠A最大,∠C最小,且∠A=3∠C,所以△ABC为“3倍角三角形”.
    (1)在△DEF中,若∠E=40°,∠F=60°,则△DEF为“ 2 倍角三角形”.
    (2)如图,在△ABC中,∠C=36°,∠BAC、∠ABC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D,若△ABD为“6倍角三角形”,请求出∠ABD的度数.
    试题分析:(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D,根据n倍角三角形的定义判断;
    (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DB,n倍角三角形的定义分情况讨论计算,得到答案.
    答案详解:解:(1)在△DEF中,∠E=40°,∠F=60°,
    则∠D=180°﹣∠E﹣∠F=80°,
    ∴∠D=2∠E,
    ∴△DEF为“2倍角三角形”,
    所以答案是:2;
    (2)∵∠C=36°,
    ∴∠BAC+∠ABC=180°﹣36°=144°,
    ∵∠BAC、∠ABC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D,
    ∴∠DAB∠BAC,∠DBA∠ABC,
    ∴∠DAB+∠DBA144°=72°,
    ∴∠ADB=180°﹣72°=108°,
    ∵△ABD为“6倍角三角形”,
    ∴∠ADB=6∠ABD或∠ADB=6∠BAD,
    当∠ADB=6∠ABD时,∠ABD=18°,
    当∠ADB=6∠BAD时,∠BAD=18°,则∠ABD=180°﹣108°﹣18°=54°,
    综上所述,∠ABD的度数为18°或54°.
    19.在△ABC中,若存在一个内角角度是另外一个内角角度的n倍(n为大于1的正整数),则称△ABC为n倍角三角形.例如,在△ABC中,∠A=80°,∠B=75°,∠C=25°,可知∠B=3∠C,所以△ABC为3倍角三角形.
    (1)在△ABC中,∠A=80°,∠B=60°,则△ABC为 2 倍角三角形;
    (2)若锐角三角形MNP是3倍角三角形,且最小内角为α,请直接写出α的取值范围为 22.5°<α<30° .
    (3)如图,直线MN与直线PQ垂直相交于点O,点A在射线OP上运动(点A不与点O重合),点B在射线OM上运动(点B不与点O重合).延长BA至G,已知∠BAO、∠OAG的角平分线与∠BOQ的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分别相交于E、F,若△AEF为4倍角三角形,求∠ABO的度数.
    试题分析:(1)由∠A=80°,∠B=60°,可求∠C的度数,发现内角之间的倍数关系,得出答案,
    (2)△DEF是3倍角三角形,必定有一个内角是另一个内角的3倍,然后根据这两个角之间的关系,分情况进行解答,
    (3)首先证明∠EAF=90°,分两种情形分别求出即可.
    答案详解:解:(1)∵∠A=80°,∠B=60°,
    ∴∠C=180°﹣∠A﹣∠B=40°,
    ∴∠A=2∠C,
    ∴△ABC为2倍角三角形,
    所以答案是:2;
    (2)∵最小内角为α,
    ∴3倍角为3α,
    由题意可得:
    3α<90°,且180°﹣4α<90°,
    ∴最小内角的取值范围是22.5°<α<30°.
    所以答案是22.5°<α<30°.
    (3)∵AE平分∠BAO,AF平分∠AOG,
    ∴∠EAB=∠EAO,∠OAF=∠FAG,
    ∴∠EAF=∠EAO+∠OAF(∠BAO+∠OAG)=90°,
    ∵△EAF是4倍角三角形,∠F显然大于∠E,
    ∴∠E90°或90°,
    ∵AE平分∠BAO,OE平分∠BOQ,
    ∴∠E∠ABO,
    ∴∠ABO=2∠E,
    ∴∠ABO=45°或36°.
    20.在△ABC中,若存在一个内角角度,是另外一个内角角度的n倍(n为大于1的正整数),则称△ABC为n倍角三角形.例如,在△ABC中,∠A=80°,∠B=75°,∠C=25°,可知∠B=3∠C,所以△ABC为3倍角三角形.
    (1)在△ABC中,∠A=55°,∠B=25°,则△ABC为 4 倍角三角形;
    (2)若△DEF是3倍角三角形,且其中一个内角的度数是另外一个内角的余角的度数的,求△DEF的最小内角;
    (3)若△MNP是2倍角三角形,且∠M<∠N<∠P<90°,请直接写出△MNP的最小内角的取值范围.
    试题分析:(1)由∠A=55°,∠B=25°,可求∠C的度数,发现内角之间的倍数关系,得出答案,
    (2)△DEF是3倍角三角形,必定有一个内角是另一个内角的3倍,然后根据这两个角之间的关系,分情况进行解答,
    (3)可设未知数表示2倍角三角形的各个内角,然后列不等式组确定最小内角的取值范围.
    答案详解:解:(1)∵∠A=55°,∠B=25°,
    ∴∠C=180°﹣∠A﹣∠B=100°,
    ∴∠C=4∠B,
    所以答案是:4
    (2)设最小的内角为x°,则3倍角为3x°
    ①当最小的内角的度数是3倍内角的余角的度数的时,
    即:x(90°﹣3x),解得:x=15°
    ②3倍内角的度数是最小内角的余角的度数的时,
    即:3x(90°﹣x),解得:x=9°,
    因此,△DEF的最小内角是9°或15°.
    (3)设∠M的度数为x,则其它的两个角分别为2x,(180°﹣3x),由∠M<∠N<∠P<90°可得:
    2x<90°且180°﹣3x<90°且2x≠180°﹣3x
    ∴30°<x<45°且x≠36°.
    答:△MNP的最小内角的取值范围是30°<x<45°且x≠36°.
    21.若△ABC中刚好有∠B=2∠C,则称此三角形为“可爱三角形”,并且∠A称作“可爱角”.现有一个“可爱且等腰的三角形”,那么聪明的同学们知道这个三角形的“可爱角”应该是( )
    A.45°或36°B.72°或36°
    C.45°或72°D.45°或36°或72°
    试题分析:分设三角形底角为α,顶角为2α或设三角形的底角为2α,顶角为α,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得出答案.
    答案详解:解:①设三角形底角为α,顶角为2α,
    则α+α+2α=180°,
    解得:α=45°,
    ②设三角形的底角为2α,顶角为α,
    则2α+2α+α=180°,
    解得:α=36°,
    ∴2α=72°,
    ∴三角形的“可爱角”应该是45°或72°,
    所以选:C.
    22.若三角形满足一个角α是另一个角β的3倍,则称这个三角形为“智慧三角形”,其中α称为“智慧角”.在有一个角为60°的“智慧三角形”中,“智慧角”是 60或90 度.
    试题分析:根据“智慧三角形”及“智慧角”的意义,列方程求解即可.
    答案详解:解:在有一个角为60°的三角形中,
    ①当另两个角分别是100°、20°时,“智慧角”是60°;
    ②α+β=120°且α=3β,
    ∴α=90°.,
    即“智慧角”是90°.
    所以答案是:60或90.

    相关试卷

    人教版数学八上期末提升训练专题08 分式重难题型分类练(七大考点)(期末真题精选)(2份,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人教版数学八上期末提升训练专题08 分式重难题型分类练(七大考点)(期末真题精选)(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人教版数学八上期末提升训练专题08分式重难题型分类练七大考点期末真题精选原卷版doc、人教版数学八上期末提升训练专题08分式重难题型分类练七大考点期末真题精选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数学八上期末提升训练专题05 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七大重难考点(期末真题精选)(2份,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人教版数学八上期末提升训练专题05 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七大重难考点(期末真题精选)(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人教版数学八上期末提升训练专题05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七大重难考点期末真题精选原卷版doc、人教版数学八上期末提升训练专题05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七大重难考点期末真题精选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数学八上期末提升训练专题04 幂的运算重难点精练(九大考点)(期末真题精选)(2份,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人教版数学八上期末提升训练专题04 幂的运算重难点精练(九大考点)(期末真题精选)(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人教版数学八上期末提升训练专题04幂的运算重难点精练九大考点期末真题精选原卷版doc、人教版数学八上期末提升训练专题04幂的运算重难点精练九大考点期末真题精选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