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荣昌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501825/0-173384677358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重庆市荣昌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501825/0-17338467736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重庆市荣昌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501825/0-173384677362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重庆市荣昌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Word版无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501825/1-173384677578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重庆市荣昌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Word版无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501825/1-173384677580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重庆市荣昌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Word版无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501825/1-173384677581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重庆市荣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荣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重庆市荣昌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重庆市荣昌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75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2年9月24日16:27(当地时间),我国某公民乘坐的飞机从加拿大温哥华(西八区)起飞,于北京时间9月25日21:51在深圳降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该飞机从加拿大起飞时,北京时间是( )
A. 9月24日0:27B. 9月24日8:27C. 9月25日0:27D. 9月25日8:27
2. 该飞机从加拿大到深圳的飞行时间约是( )
A. 13小时B. 13小时24分C. 14小时D. 14小时24分
【答案】1. D 2. B
【解析】
1题详解】
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飞机起飞时,温哥华(西八区)的当地时间是9月24日16:27,西八区比东八区晚16个小时,此时北京时间为9月24日16:27+16小时=9月25日8:27,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题详解】
由上题分析可知,飞机起飞时北京时间是9月25日8:27,飞机落地时北京时间是9月25日21:51,据此可知飞机飞行时间是13小时24分,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东加西减),东加西减的含义是:如果所求时区位于已知时区的东侧,则两个时区数相减,如果所求时区位于已知时区的西侧,则两个时区数相加。
黄山景区(30°09′N,118°09′E)是著名的花岗岩山岳旅游风景区,这里千峰称奇,各具特色。2022年五一假期期间,某摄影爱好者逆光拍摄了一张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摄影爱好者拍摄的时间(北京时间)以及太阳所在的方位,可能性最大的是( )
A. 6:00东北B. 5:20东南C. 17:40西南D. 18:30西北
4. 黄山怪石形成的地质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
A. 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B. 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
C. 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D. 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
【答案】3. D 4. C
【解析】
【3题详解】
从照片可以推测出此时是安徽黄山日出或日落的逆光照片,其位于北半球,夏季(五一假期)白昼长于12小时,因此日出地方时时间应早于6时,日落地方时时间应晚于18时;由黄山风最区(30°09′N,118°09′E)及摄影爱好者拍摄的时间(北京时间)可分别计算出四个选项对应的地方时分别约为:5:52、5:12、17:52、18:22,C错误;夏季(五一假期),黄山风景区应该日出东北,日落西北,B错误:由于黄山风景区位于30°09′N且地势较高,又是五一假期,因此日出或日落时间距离6时或18时有一定的时间差,A错误、D正确。故选D。
【4题详解】
黄山怪石形成与内、外力作用有关,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冷凝而成,经过地壳抬升岩石出露地表,再受外力风化、侵蚀等作用形成怪石,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其中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和堆积等作用,它将高山削低,把低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
如图为金沙江干热河谷某河段河流阶地分布图。研究发现:该地海拔越高的阶地,黄土状沉积物的沉积速度越慢,粒径越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该河谷中海拔越高的阶地( )
A. 形成阶地时河流落差越小B. 形成阶地的时代越早
C. 沉积物厚度越大D. 坡度越小
6. 阶地上的黄土状沉积物的来源和成因是( )
A. 来自西北远程,风力沉积B. 来自本地河谷,风力沉积
C. 来自上方山区,流水沉积D. 来自本地河流,流水沉积
【答案】5. B 6. B
【解析】
【5题详解】
河流阶地本质是河漫滩,形成后在地壳运动向上抬升的作用下,河流下切侵蚀,原本的河漫滩相对向上运动,形成河流阶地,越往上的阶地,形成的时间越早,B正确。河流阶地的高低能反映形成的时间早晚,并不能反映出落差、坡度等,AD错误。沉积物的厚度反映出阶地的厚度,但不能反映出阶地的位置,C错误。故选B。
【6题详解】
根据问题描述,黄土状的沉积物为风成地貌,需要考虑沙源,据图可知,该地位于河谷处,外部西北远程的沉积物不易被搬运进来,因此排除A。从材料中可知,越往上粒径越小,说明搬运方向是自下而上的,C错误,若来自上方,则上面的粒径应较大。流水沉积一般在低洼处,阶地的海拔较河流高,不可能沉积,D错误。沙源最可能来自河谷地区,枯水期沉积物漏出水面,在风力搬运下,在山坡沉积下来,B正确。故选B。
【点睛】河流阶地形成过程——第一阶段:地壳平稳,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为主,形成了河漫滩;第二阶段:地壳抬升,河流以下蚀为主,原来河漫滩抬升不再受河流影响便形成了第一级阶地;第三阶段:地壳再次平稳,河流开始新一轮的侧蚀和堆积形成新的河漫滩。以此类推,便形成了多级阶梯。由于地壳间歇性抬升,所以各级阶梯相间分布。
2023年10月,古生物分队在青藏高原卓奥友峰地区科考中有重大发现——在距今2.2亿年的三叠纪晚期地层中找到了鲨鱼化石,距今7000万年的白垩纪末期地层中发现了异形菊石化石,菊石是软体动物门头足纲菊石目海洋动物。下图为“地质年代表”和“某化石采集点附近等高线与地层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卓奥友峰地区抬升成陆最有可能在( )
A. 三叠纪B. 侏罗纪C. 白垩纪D. 古近纪
8. 卓奥友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两大板块张裂B. 两大板块挤压C. 地壳断裂抬升D. 地壳断裂下沉
9. 与甲—乙剖面线反映的构造地貌相符的是( )
A B.
C. D.
【答案】7. D 8. B 9. D
【解析】
【7题详解】
结合图文信息可知在距今2.2亿年的三叠纪晚期地层中找到了鲨鱼化石,距今7000万年的白垩纪末期地层中发现了异形菊石化石,菊石是软体动物门头足纲菊石目海洋动物,因此卓奥友峰至少在白垩纪是海洋环境,白垩纪之后的古近纪才抬升为陆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8题详解】
由图文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卓奥友峰地处青藏高原,因此该地区是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B正确,ACD错误。故选B。
【9题详解】
结合图示中甲乙剖面线可知该地区是中间地层年龄较老,两翼岩层年龄较新,地质构造应是背斜,AC属于向斜,AC错误;图中等高线在该地区凸向海拔较高处,地形应为山谷,B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岩层中间老两翼新;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岩层中间新两翼老。
壶穴是指流水对较软岩层表面侵蚀而形成的凹坑,以壶穴群为代表的流水侵蚀地貌常见于地势陡峭的河谷内,在平坦宽阔的河段十分罕见。下图为壶穴景观成因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下列地貌类型中,与壶穴形成所涉及的地质作用最相似的是( )
A. 河口三角洲B. 雅丹地貌C. 角峰D. 峡谷
11. 根据材料推测示意图中左侧未发育壶穴地貌的原因是( )
A. 地势平坦宽阔B. 上覆岩层坚硬C. 流水侵蚀较弱D. 泥沙淤积严重
【答案】10. D 11. B
【解析】
【10题详解】
壶穴是指流水对较软岩层表面侵蚀而形成的凹坑,峡谷也是流水侵蚀而形成的,与壶穴形成所涉及的地质作用最相似,D正确;河口三角洲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A错误;雅丹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B错误;角峰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C错误。故选D。
【11题详解】
由图可知左侧砂岩上覆盖这其他岩石,上覆岩层坚硬不易被侵蚀,未形成壶穴地貌,B正确;由图可知图中左侧地势起伏大,侵蚀作用强,AC错误;壶穴是指流水对较软岩层表面侵蚀而形成的凹坑,D错误。故选B。
【点睛】内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它使得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主要作用要素有温度、流水、风、海浪、冰川等,表现为对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它将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使得地表趋于平坦。
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是在中生代的陆地地层“红层”上形成的。景区内地貌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之一。图左为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剖面图,图右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组成张掖丹霞陆地地层的主要岩石类型是图中的( )
A. 甲B. 乙C. 丙D. 丁
13. 该地彩色丘陵区( )
A. 中间岩层较新,两翼较老B. 地表以外力堆积作用为主
C. 隧道工程建设的良好选址D. 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丰富
【答案】12. B 13. A
【解析】
【分析】该题以张掖丹霞地貌为背景,涉及岩石圈物质循环、背斜向斜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能力。
【12题详解】
由图可知,组成张掖丹霞陆地地层的主要岩石为泥岩、砂岩和砾岩,该岩层属于沉积岩。右图中,风化物可以形成沉积岩,因此乙是沉积岩,B正确。甲丁可以形成沉积物,丙不能形成风化物,因此丙是岩浆,甲是岩浆岩,丁是变质岩,ACD错误。故选B。
【13题详解】
根据图片可知,彩色丘陵区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向斜中间岩层较新,两翼较老,A正确;根据图片可知,彩色丘陵区的岩层缺失较多,且地表有沟谷及河流分布,受外力侵蚀较强,B错误;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是良好的储水构造,不能修建隧道,C错误;背斜是储油气的构造,D错误。故选A。
【点睛】背斜、向斜统称为褶皱,它们都是在挤压作用下,岩层受力弯曲形成的。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所以,年代较新的背斜一般形成褶皱山脉,年代较新的向斜一般形成谷地。而在裙皱形成过程中,背斜顶部受张力,发生张裂,物质不坚实,易受外力侵蚀,最终成为谷地,而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坚实,不易受侵蚀,最终成为山岭。这叫做地形倒置,一般发生于年代较老的背斜与向斜处。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工程建设上,背斜处适合建隧道,向斜处适合建水库。
读某地2023年11月22日~25日天气资料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14. 2023年11月22日~25日,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为( )
A. 气旋B. 准静止锋C. 冷锋D. 暖锋
15. 11月22日~25日,该地的气压变化情况是( )
A. B.
C D.
16. 与22日相比,25日日平均气温较低,其主要原因是( )
A. 云层厚薄的变化B. 风力大小的变化
C. 太阳辐射强弱的变化D. 控制该地气团性质的变化
【答案】14. C 15. A 16. D
【解析】
【14题详解】
依据统计表中信息可知,2023年11月22日~25日,该地经历了风雪天气,气温下降较快,应为冷锋过境,C正确,ABD错。故选C。
【15题详解】
冷锋过境后,气压上升,A项图符合材料信息,A正确;气压降低的是暖锋过境,B错误;气压先升后降的是高压系统过境,C错误;气压先降后升的是低压系统过境,D错误。故选A。
【16题详解】
22日,该地冷锋还未过境,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25日,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取代暖气团,气温急剧下降,D正确;25日天气为晴,云层较薄,太阳辐射较强,会导致其温度较高,但实际上25日温度较低,AC错误;22日与25日的风力变化不大,因此风力不是25日温度较低的主要原因,B错误。故选D。
【点睛】一般来讲,冷锋过境前,若某地只受到单一暖气团的控制,则气温相对较高,气压低,天气晴朗;冷锋过境时,暖气团因受到冷气团的推动,从而被迫爬升,此时气温降低,常出现大风、降雨等天气,降雨区域主要集中在锋前;当冷锋过境之后暖气团已被冷气团替代,若此时只受到单一冷气团控制,则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逐渐转晴。
“大气河”是大气中狭长的强水汽输送通道,通常在温带气旋冷锋锋前形成。下图为某条“大气河”形成时的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大气河”最有可能形成于( )
A. 甲处B. 乙处C. 丙处D. 丁处
18. “大气河”可以( )
①缓解夏季干旱②抑制冬季暴雪③增加山火风险④诱发滑坡灾害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答案】17. A 18. B
【解析】
【17题详解】
图示为北半球低压中心(气旋),空气呈逆时针辐合。西南侧低压槽处表现为北侧的冷气团主动向南侧的暖气团移动,为冷锋,移动方向为自西北向东南;东北侧低压槽处表现为南侧的暖气团主动向北侧的冷气团移动,为暖锋,移动方向为自西南向东北。结合材料可知,“大气河”通常在温带气旋冷锋锋前形成,即甲处,故选A。
【18题详解】
“大气河”是强水汽输送通道,位于气旋冷锋锋前,水汽被迫抬升,形成丰富降水(冬季形成强暴雪),可缓解夏季干旱,降低山火风险,但降水过多,易诱发滑坡灾害,①④正确,②③错误。故选B。
【点睛】根据锋面两侧冷暖气团移动方向,可将锋分成冷锋、暖锋、准静止锋。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冷锋过境时常出现大风、雨雪、降温天气,雨区范围较小,主要位于锋后。暖锋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暖锋过境时常形成连续性降水,雨区范围较大,主要位于锋前。准静止锋是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遇地形阻挡,移动缓慢的锋,准静止锋过境时,降水强度小,多阴雨连绵的天气。
下左图2022年2月中旬某日8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下右图为此时某摄影爱好者拍摄的“桃花映雪”景观照片,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19. 上图中( )
A. 气旋中心气压①地比②地低B. ③地位于台风中心附近风速大
C. ④地海域气流辐合风浪较小D. ⑤地风向偏西北,风力比③地大
20. “桃花映雪”照片的拍摄地可能是左图中( )
A. 甲地B. 乙地C. 丙地D. 丁地
【答案】19. D 20. C
【解析】
【19题详解】
根据近地面风向的画法,先画出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然后北半球风向向右偏30°-45°角,可知⑤地风向为西北风,且⑤地比③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D正确;由图中等压线的数值及分布规律可知,气旋中心①地气压为1007.5hPa,气旋中心②地气压在1005hPa-1007.5hPa之间,故①地比②地气压高,A错误;③地所在气旋位于40°N附近,纬度较高,为温带气旋(台风是热带、副热带气旋),B错误;④地海域为高压脊,气流辐散,C错误。故选D。
【20题详解】
“桃花映雪”表明出现降雪天气,应为冷锋过境,冷锋降水多在锋后,丙地符合题意,C正确;甲地没有经历冷锋过境,无降雪天气,A错误;乙地位于暖锋锋后,受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B错误;丁地位于冷锋锋前,受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D错误。故选C。
【点睛】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叫冷锋。冷锋过境前:受单一暖气团的控制,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冷锋过境时:会出现大风,云层增厚和雨、雪天气;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占据原来暖气团位置,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21.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的是____(填节气)的阳光照射图,过此日后,荣昌的物影长度变化为____,昼夜长短变化为____。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
(3)图b的a、c、d三点中,自转角速度的大小比较关系是____;图b的a、b、c、d四点中,自转线速度的大小比较关系是____。
(4)此时a的昼长为____小时,d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新旧一天的比例是____。
(5)图a中AB为晨昏线的一段,请将其转绘到图b中,并用阴影画出夜半球。
【答案】(1) ①. 夏至日 ②. 越来越长 ③. 昼变短,夜变长
(2)(45°E,23.5°N)##(45°E,23°26′N)
(3) ①. a=c=d ②. d>c=b>a
(4) ①. 24 ②. 66.5°##66°34′ ③. 7:1
(5)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光照图、北半球俯视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晨昏线的判读、正午太阳高度角、地球自转的速度、昼夜长短的计算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故此图表示的为夏至日的光照图。夏至日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南移动。荣昌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故荣昌的物影长度越来越长,昼夜长短变化为昼变短,夜变长。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135°W经线是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0点,所以45°E是正午12点,是太阳直射经线。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昼现象,此时应为夏至日,所以直射纬度是23.5°N或23°26′N。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23.5°N,45°E)或(45°E,23°26′N)。
【小问3详解】
除南北两极点外,地球上自转角速度都相同,故角速度三地相等,a=c=d。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d点位于赤道上,自转线速度最大,bc位于同一纬度,线速度相等,a点纬度最高,线速度最小,故d>c=b>a。
【小问4详解】
a位于北极圈上,此时是极昼现象,a的昼长为24小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d点位于赤道,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其正午太阳高度=90°-(23.5°或23°26′+0°)=66.5°或66°34′。135°W经线是0点,新的一天由135°W向东到180°,约为315°,新旧一天比例约为315:45=7:1。
【小问5详解】
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知,AB是晨线,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135°W经线平分夜半球,地方时为0点。绘制时注意,135°W经线应位于夜半球的中间,阳光应从图右侧照射。另外晨昏线与赤道总是互相平分,因此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的经度应分别为135°W经线东西各90°的位置,即135°E和45°W。
22. 读亚洲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天气形势图(单位:百帕),完成下列各题。
(1)此时控制A地的气压系统是____。A、B两地昼夜温差较大的是____,原因是____。
(2)a、b两虚线处不能形成锋的是____,原因是____。
(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风速最大的是____地,判断的理是____,该地风向为____风。
(4)b天气系统过境③地后,③地的天气变化特点是____;c天气系统过境④地时,④地的天气特征是____。
(5)在春季,在图中某天气系统影响下,我国西北、华北地区常常出现沙尘暴天气。试分析其成因?
【答案】(1) ①. 高气压 ②. A ③. 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白天太阳辐射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昼夜温差大
(2) ①. a ②. 高压脊两侧气流以辐散为主,不能形成锋面(冷暖气流没有相遇)
(3) ①. ② ②. 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③. 西北
(4) ①. 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②. 连续性降水或雾
(5)春季多大风降水少地表植被少,沙尘物质较丰富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亚洲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天气形势图为材料,设置五道小题,涉及气旋与反气旋、锋面气旋、风力大小和风向判断、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沙尘暴天气产生原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地理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此时控制A地的气压系统气压数值外小内大,故该气压系统是高气压。A、B两地相比,A处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白天大气削弱作用较弱,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多,气温较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较低,故昼夜温差大。
【小问2详解】
锋面仅发育于低压槽中,a、b两虚线处相比,a虚线所在地等压线向低气压处弯曲,为高压脊,脊线两侧气流以辐散为主,不能形成锋面。
【小问3详解】
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②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速最大;图中②处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由西指向东,该地为北半球,水平气流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基础上向右偏转,形成西北风。
【小问4详解】
b线以北的气团为冷气团,以南的气团为暖气团,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推进,故b为冷锋系统,冷锋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c线以北的气团为冷气团,以南的气团为暖气团,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推进,故c为暖锋系统,暖锋过境时,云层加厚,常常会出现连续性降水或雾。
【小问5详解】
春季时南北温差大,冷锋天气活跃,多大风,因此时空气干燥,降水少,地表植被少,沙尘物质较丰富,容易形成现沙尘暴天气。
2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湖南省张家界景区以其独特的砂岩峰林地貌著称于世。砂岩峰林地貌体主要由海相紫红—灰白色厚层石英砂岩夹薄层黏土岩构成。该地区新生代以来处于地壳抬升中;第四纪以来,由于干湿及冷暖交替的波动气候,硬软相间的石英砂岩和页岩层不断交替出现,垂直节理及裂隙的切割,以及持续的重力崩塌和流水侵蚀作用,形成了柱峰砂岩地貌景观,且峰林之间形成了深切河谷。图为张家界景区地质地貌图。
(1)简述图中砂岩峰林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
(2)简述甘溪河谷的地貌特征,并说明其成因。
(3)指出甘溪河谷自上游到下游河道沉积物颗粒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答案】(1)首先海相沉积形成石英砂岩夹薄层黏土岩;然后发生地壳抬升,石英砂岩夹薄层黏土岩出露地表;最后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柱峰石英砂岩地貌。
(2)特征:河谷深而窄,呈“V”字形。成因:甘溪河谷位于柱状砂岩峰林之间,峰林地貌出露地表后,在流水的下切侵蚀作用下形成;地处河流上游,河流落差大,流速快,下蚀作用强,形成“V”形谷。
(3)变化:颗粒物由大变小。理由:从上游到下游地势起伏变小,河流搬运能力变弱,颗粒物依次变小;下游受水库、湖泊的顶托作用,河流流速较慢,沉积物颗粒较小。
【解析】
【分析】本题以张家界砂岩峰林地貌为材料,涉及峰林地貌形成过程以及河流地貌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砂岩峰林地貌体主要由海相紫红—灰白色厚层石英砂岩夹薄层黏土岩构成。”可知,地质史上该地为海洋,接受海相沉积,形成紫红—灰白色厚层石英砂岩夹薄层黏土岩;根据材料信息“该地区新生代以来处于地壳抬升中”可知,之后该地地壳抬升,石英砂岩夹薄层黏土岩出露地表;根据材料信息“第四纪以来,由于干湿及冷暖交替的波动气候,硬软相间的石英砂岩和页岩层不断交替出现,垂直节理及裂隙的切割,以及持续的重力崩塌和流水侵蚀作用,形成了柱峰砂岩地貌景观”可知,岩石遭受流水侵蚀,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崩塌,形成柱峰石英砂岩地貌。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峰林之间形成了深切河谷”可知,甘溪河谷位于柱峰石英砂岩峰林之间;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河谷是岩层出露地表之后,遭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甘溪位于河流上游,地势起伏较大,河流落差较大,流速较快,以下蚀作用为主,使得河谷不断加深,形成“V”形。
【小问3详解】
上游地势起伏较大,河流流速较快,搬运能力较强,颗粒物粒径较大;从上游往下游方向,地势起伏减小,河流落差减小,流速降低,搬运能力逐渐变弱,颗粒物粒径不断变小;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下游河段有水库,受水库、湖泊的顶托作用,下游河段河流流速较慢,沉积物粒径较小。日期
天气
气温
风向及风力
11月22日
多云
0℃~9℃
东南风,2~3级
11月23日
暴雪
-2℃~2℃
西北风,3~4级
11月24日
中雪—大雪
-6℃~-1℃
西北风,4~5级
11月25日
晴
-6℃~5℃
西北风,1~2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荣昌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文件包含荣昌中学校2026届级高二上期半期考试地理试题docx、荣昌中学校2026届级高二上期半期考试地理试题-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荣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重庆市荣昌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重庆市荣昌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