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上海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A4

    上海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A4第1页
    上海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A4第2页
    上海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A4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上海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A4

    展开

    这是一份上海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A4,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地球的圈层结构,70度,东经102, 地质研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生注意:本试卷共8页,5大道综合题,每道综合题含选择、填空和分析题若干。
    1. 世界航天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躺在摇篮里。”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2022年10月26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了一张紫外线模式下拍摄的“微笑的太阳”照片。科学家解释道,“微笑的太阳”很可能是“笑里藏刀”,太阳的“眼睛”“嘴巴”这些暗斑区为日冕空洞,高能的太阳风从中向地球飞速奔袭而来。
    材料2:2016平9月25日,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全球最大球面射电望远镜在贵州平塘的喀斯特洼坑大水凼中落成启用。“天眼”探测范围可达到目前人类可知的宇宙边缘,对探索地外文明具有重要义。
    (1)“微笑的太阳”有一个明亮的“鼻子”,是指太阳活动能量强烈的释放形式,据此推测明亮的“鼻子”区域属于( )
    A. 光球层的黑子B. 色球层的耀斑C. 色球层的日珥D. 日冕层的太阳风
    (2)太阳“笑”了,你认为不需要加强研究和预报的部门是( )
    A. 通信部门B. 冶金工业部门C. 航天部门D. 气候研究部门
    (3)太阳辐射对自然环境产生了根本性影响。下列地理事象直接或间接来自太阳辐射的是( )
    ①黄河上游蕴含的巨大水能②我国北方地区储量丰富的煤炭
    ③我国南方地区丰富的有色金属矿产④两极地区美丽的极光⑤西双版纳地区丰富的生物资源
    A. ①②⑤B. ②③④C. ③④⑤D. ①④⑤
    (4)地球是太阳系中目前已知的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在宇宙中寻找与地球相似的天体。地球适合生命存在的条件是( )
    ①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②体积和质量适中③有昼夜更替现象④距恒星近,表面温度高⑤有液态水
    A. ①②③B. ②④⑤C. ①④⑤D. ①②⑤
    (5)太阳活动剧烈时会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也会扰动地球磁场产生____(A.磁极翻转B.磁暴C.磁场消失)现象。从“眼睛”“嘴巴”暗斑区域产生的太阳风,可能在两极地区产生____(A.酷热B.暴雨C.极光)现象,并对气候、天气产生一定影响。这些现象在2014年比较剧烈,估计未来再剧烈地发生这些类似现象,最近的时间将出现在____(A.2016B.2020C.2025D.2028)年前后。
    (6)“天眼”望远境可探测到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为____;图中字母对应的天体名称:A____,F____。八大行星各行其道,其运动的共同特征是同向性、____性和____性;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天王星上没有生命存在,从太阳系示意图中可以推测原因是____。
    (7)太阳的稳定有利于地球上生命的产生和演化。分析假如太阳的光照条件变得极不稳定后,可能会对地球上的植被的影响。
    【答案】(1)B (2)B
    (3)A (4)D
    (5) ①. B ②. C ③. C
    (6) ①. 总星系##可观测宇宙 ②. 水星 ③. 土星 ④. 共面 ⑤. 近圆 ⑥. 距离太阳过远,表面温度过低
    (7)假如太阳的光照条件变得极不稳定,将会导致地球上的整体自然环境也变得极不稳定,若这种情况发生在生物形成的初期,会导致生物进化的中断;若这种情况发生在现在或将来,自然环境的突变会导致地球上生物的大量灭绝,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
    【解析】
    【分析】本题以太阳的微笑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太阳活动及对地球的影响,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运动规律,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小问1详解】
    鼻子区域比较明亮,是能量高度集中释放的形式,应为耀斑,耀斑发生在色球层,B正确,结合所学鼻子不是日珥、黑子、太阳风,ACD错误。故选B。
    【小问2详解】
    太阳笑了,意味着太阳活动增强,太阳活动增强,干扰地球无线电短波通信,所以通信部门和航天部门需要加强研究和预报。同时,太阳活动增强会对地球的气候产生一定影响,所以气候研究部门也会加强研究,而对冶金工业部门影响不大,B正确,ACD错误。故选B。
    【小问3详解】
    水能来自太阳辐射,①正确;煤炭来自历史上的太阳辐射,故②正确,有色金属来自地球内部,与太阳辐射无关,故③错误;极光来自太阳活动,故④错误;生物资源由于太阳辐射产生,故⑤正确,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 A。
    【小问4详解】
    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在宇宙中寻找与地球相似的天体,适合生命存在的条件是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①正确;体积和质量适宜,能够吸引住一定的大气,②正确;行星类天体都有昼夜更替现象,有昼夜更替现象不是生命物质存在的必要条件,③错误;距恒星较近,表面温度较高不是生命存在条件,④错误;有液态水存在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⑤正确。D正确,ABC错误,故选D。
    【小问5详解】
    太阳活动剧烈时会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也会扰动地球磁场产生地球磁场紊乱,发生磁暴现象,B正确,AC错误。从“眼睛”“嘴巴”暗斑区域产生的太阳风,可能轰击两极地区的大气层,产生极光现象,C正确,AB错误;并对气候、天气产生一定影响。这些现象在2014年比较剧烈,太阳活动的周期为11年,估计未来再剧烈地发生这些类似现象,最近的时间将出现在2025年前后,C正确,ABD错误。
    【小问6详解】
    由材料可知,“天眼”探测范围可达到目前人类可知的宇宙边缘,所以“天眼”望远境可探测到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为总星系;八大行星各行其道,其运动的共同特征是同向性、共面性和近圆性;结合所学可知,太阳系中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行星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所以图中字母对应的天体名称:A为水星、F土星。
    【小问7详解】
    太阳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稳定的能源供给,假如太阳的光照条件变得极不稳定,地球上将出现生物大灭绝事件;太阳关照不稳定,植物无法进行稳定的光合作用,不能为生物生命活动提供稳定的能量来源,植物大量死亡,就无法为动物提供食物;人类首先可能失去稳定的物质来源,最终会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2. 地球的圈层结构。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1:北京时间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在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北纬35.70度,东经102.79度)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km,多地市民接收到了预警信息。下图为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
    (1)根据材料可以推断出,积石山县地震的震源位于____(填字母和圈层名称)。化学元素在该层分布不均,上层为____,下层为____。
    (2)F界面称为____界面,A波通过该界面时速度了巨大变化,原因是____。
    (3)地震预警系统能提前运用手机、电视等发布地震预警信息,主要是利用( )(多选题)
    A. 电磁波比地震波传播速度快B. 横波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
    C. GIS技术管理信息D. 遥感技术监测地面获取地物位置信息
    (4)人们生产活动中常利用地震波( )
    A. 测量大地的移动B. 调查山体滑坡情况C. 进行地质探矿D. 测量山峰的高度
    (5)科学家们利用地震波监测的方式研究地球内部结构,这种方式与钻探相比,你认为其具备的优点有哪些?____
    材料2:2023年11月,中国石化“深地一号”井利用了超深层物探技术,成功从新疆塔里木盆地地下9432米处获得高产油气流,这一深度刷新了目前亚洲最深井纪录。物探又称地震勘探,是通过人工激发地震波,使用传感器接收地下地震波反射信息,发现油气位置,形象地称之为给大地做“CT”。
    (6)在材料2物探的过程中,下列四幅人造地震波波速示意图最可能有油气分布的是( )
    A. AB. BC. CD. D
    材料3:下图是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代表四大圈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序号依次是( )
    A. ①大气圈、②水圈、③岩石圈、④生物圈
    B. ①岩石圈、②大气圈、③生物圈、④水圈
    C. ①水圈、②岩石圈、③生物圈、④大气圈
    D. ①水圈、②生物圈、③岩石圈、④大气圈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 )
    A. ①与②B. ②与③C. ①与③D. ③与④
    【答案】(1) ①. C地壳 ②. 硅铝层 ③. 硅镁层
    (2) ①. 古登堡 ②. 横波只能通过固体;外核是熔融状态下的金属物质。 (3)ABC (4)C
    (5)对岩层扰动小;探测范围广;探测成本低;效率高 (6)D (7)C (8)B
    【解析】
    【分析】本题以地震波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地球内部圈层、地震波以及地球外部圈层结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此次震源深度为10km,陆地地壳厚度较厚,约为39—41km,所以此次地震应该发生在地壳中,对应图中的C。陆壳为硅镁层和硅铝层组成,上层为硅铝层,下层为硅镁层。
    【小问2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地下2900千米处为古登堡界面,为地幔与地核的交界处,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在距离地面大约2900千米深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低为0,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这说明了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A为横波,横波只能通过固体,因此外核可能为熔融状态下的金属物质,横波不能通过。
    【小问3详解】
    地震发生时,纵波速度快于横波,但对地表的破坏力小于横波。地震预警系统,就是在一定地域布设地震观测台网, 在地震发生时观测仪器的电波会迅速捕捉地震信息并利用GIS技术管理信息评估该次地震等级和影响范围,利用地震波与无线电波或计算机网络传播的速度差,在破坏性地震波(横波或面波)到达之前给预警目标发出警告,以达到减少地震灾害和地震次生灾害的技术,A、B、C正确;遥感技术监测地面获取地物位置信息可以发现地震,但无法准确预警,D错误。所以选ABC。
    【小问4详解】
    无法利用地震波测量大地的移动,A错误;应利用遥感来调查山体滑坡的现象,B错误;无法利用地震波来测量山峰高度,可用GPS技术测量山峰高度,D错误;利用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差异来进行探矿,C正确。故选C。
    【小问5详解】
    根据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就可以知道地球内部物质的密度、形态等。与传统的钻探相比较,地震波监测对于岩层的破坏和扰动小;可以探测的范围更大,深度更深;成本更低;探测效率更高等。
    【小问6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纵波可以在固、液、气态物质中传播,纵波在通过液态物质时会减速,而横波只能在固态物质中传播,而石油属于液态物质,因此可能有石油时纵波减速,横波消失。读图可知,①图纵波消失,横波减速,②③横波纵波均加速,④图横波消失,纵波减速,D正确,ABC错误。故选D。
    【小问7详解】
    根据图示圈层降水、供水、渗透和供氧的功能可知,图中①②③④依次代表的是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C正确,ABD错误。故选C。
    【小问8详解】
    “落花”属于生物圈③,“春泥”属于岩石圈②,“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应的圈层关系是③与②,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 地质研究。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1:四川省自贡市是世界闻名的侏罗纪“恐龙之乡”,素以恐龙化石埋藏点多面广、数量巨大、种类众多、保存完好、层序连续等特点著称于世。这一地区侏罗纪(2.01亿~1.45亿年前)的陆相地层相当发育,恐龙化石就埋藏在侏罗纪早中晚期陆地层中。下图示意地球生命演化。
    (1)图中的蓝细菌又称为蓝藻,出现在____代,它在地球演化的历史中最大的作用是____。
    (2)不同地质年代会有不同的生物类型。以下六种生物,曾经在古生代空前繁盛的有____(填编号),这一时期海陆演化的阶段为____。
    (3)地球历史按照宙、代、纪等时间单位进行系统性编年,称为地质年代表。其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多选题)
    A. 地理环境B. 生物演化阶段C. 地层顺序D. 岩石年龄
    (4)自贡市恐龙繁盛的地质时期为____代,该时期生物的变化很大,有____植物时代和____动物时代之称。同时该时期也是重要的成煤时期,其成煤的必要条件是____。
    材料2:麋鹿天性喜水,善于游泳,常年生活在渺无人烟、环境清幽的疏林沼泽地带。1997年起,我国先后在黄河三角洲多地发现麋鹿角化石,其形成年代距今约7000年至10000年。麋鹿角化石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代黄河三角洲气候变迁和生态变化都提供了重要依据。
    (5)指出麋鹿生活的地质时代是:____代,麋鹿生活的地质年代快速发展的动物类型是____,繁盛的植物类型是____。
    (6)根据材料2推测距今约7000年至10000年的黄河三角洲一带的气候特点和植被特点。
    【答案】(1) ①. 太古 ②. 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氧气
    (2) ①. ①④⑤ ②. 形成联合古陆 (3)BCD
    (4) ①. 中生 ②. 裸子 ③. 爬行 ④. 中生代陆地面积空前扩大;裸子植物迅速发展;环太平洋地带地壳运动剧烈。
    (5) ①. 新生 ②. 哺乳动物 ③. 被子植物
    (6)气候湿润,植被繁茂
    【解析】
    【分析】本题以地球生命演化为材料,设置6小题,涉及地球生命演化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联系已学可知,蓝藻大约出现于距今35~33亿年前的太古代,蓝细菌又名蓝藻,是地球进化过程中较早出现的光能自养微生物,在35亿年前地球从无氧转变为有氧环境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曾经在古生代空前繁盛的有①两栖类动物、④鱼类、⑤蕨类植物;②被子植物、⑥哺乳动物繁盛于新生代,③爬行动物繁盛于中生代,故选①④⑤。这一时期海陆演化的阶段为联合古陆形成。
    【小问3详解】
    从所学知识可知,科学家对全球各地的地层和古生物化石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地球演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根据地层顺序、生物演化阶段、岩石年龄等,科学家把漫长的地球历史按照宙、代、纪等时间单位,进行系统性编年,这就是地质年代表,BCD正确;与地理环境无关,A错误。故选BCD。
    【小问4详解】
    由材料联系已学可知,自贡市恐龙繁盛的地质时期为中生代侏罗纪,该时期生物的变化很大,有裸子植物时代和爬行动物时代之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生代的陆地面积空前扩大,为造煤提供场所;裸子植物迅速发展,为造煤提供了原料;环太平洋地带地壳运动剧烈,为造煤提供了条件。
    【小问5详解】
    由材料“其形成年代距今约7000年至10000年”可知,麇鹿生活在新生代,新生代时期哺乳动物快速发展,被子植物繁盛。
    【小问6详解】
    由材料“麋鹿天性喜水,善于游泳,常年生活在渺无人烟、环境清幽疏林沼泽地带”可知,当时黄河三角洲一带气候湿润,植被繁茂,河湖纵横,曾是麋鹿繁衍生息之地。
    4. 地球上的大气不停变化着,深刻的影响着人类活动。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1:高空跳伞是指跳伞者乘飞机、气球等航空器械升至高空后跳下。奥地利极限运动员菲利克斯·鲍姆加特纳在(北京时间)2012年10月15日乘气球升至约3.9万米的高空后,带着降落伞跳下并成功落地。目前高空跳伞最高记录的保持者为谷歌高级副总裁阿兰·尤斯塔斯,高度约为4.1万米。
    (1)鲍姆加特纳在跳伞返回地面的过程中,对应空间的大气温度( )
    A. 先降低后升高B. 一直降低C. 先升高后降低D. 一直升高
    (2)最高跳伞纪录保持者起跳的高度所在大气层及主要特点是( )
    A. 对流层 水汽、杂质含量大B. 平流层 大气能见度较高
    C. 对流层 厚度夏季大于冬季D. 平流层 能反射无线电波
    材料2:某校气象社成员借助手持式大气质量监测设备进行雾霾(主要成分是PM2.5)监测,发现校园内的PM2.5浓度在冬春季有迅速上升的趋势,在逆温条件下雾霾污染进一步加重。
    (3)雾霾天气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下图是气温垂直变化的四种情形,图中最易使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4)进一步分析逆温条件下雾霾污染加重的原因。
    材料3:在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已能在日常生活中充分利用大气的受热原理,例如北魏时期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有关于霜的描述:“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温,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下图1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下图2为某时刻甲、乙、丙、丁四地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与太阳光线经过大气的路程之间的关系图。
    (5)读图1,写出各编号分别表示的箭头含义: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
    (6)“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主要原因是____(填图1中“编号”和“强/弱”)。
    (7)“此时放火作温,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试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这一现象。
    (8)海拔高度会也影响所获得的太阳辐射强度,原因____,若图2甲乙丙丁四地的太阳辐射强度差异是由于海拔高度所致,则四地中海拔最高的是____。
    【答案】(1)A (2)B (3)A
    (4)逆温下,空气对流弱,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重雾霾污染。
    (5) ①. 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 ②. 地面辐射 ③. 大气逆辐射 ④. 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
    (6)①弱,③弱 (7)烟气所含物质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并以大气逆辐射的方式把更多的能量还给地面,补偿地面的热量损失,使得地面温度不会过低,避免产生霜冻。
    (8) ①. 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削弱作用弱 ②. 甲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某运动员高空跳伞、大气质量监测、大气受热过程等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八道小题,涉及大气垂直分层、逆温现象、大气受热过程及其运用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小问1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鲍姆加特纳在跳伞返回地面的起点高度为3.9万米,处于平流层(1.2万米至5万米),则下落过程中先经过平流层后,进入对流层返回到地表,平流层气温随高度下降而降低,对流层气温随高度降低而升高,因此鲍姆加特纳在跳伞返回地面的过程中先降低、后升高,A正确,BCD错误。故选A。
    【小问2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最高跳伞纪录保持者起跳的高度为4.1万米,处于平流层(1.2万米至5万米),排除AC;受重力作用水汽、杂质几乎全部集中在对流层,平流层高度较高,水汽和杂质极少,又水平运动为主,很难成云致雨,因此能见度较高,B正确;反射无线电波的是电离层,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并不位于平流层,D错误。故选B。
    【小问3详解】
    大气的对流运动是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主要方式,读图可知,图②、③、④中大气出现逆温现象,抑制对流运动,不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排除BCD;图①中,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有利于产生对流运动,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A正确。故选A。
    【小问4详解】
    逆温现象出现时,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气温结构“上热下冷”,结构稳定,不易产生对流或空气对流弱,而对流运动是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主要方式,因此逆温条件下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从而加重雾霾污染。
    【小问5详解】
    根据图1中各箭头的位置和指向判断,①箭头由地面指向大气,应是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②箭头由地面指向空中,应是地面辐射,③箭头由大气指向地面,应是大气逆辐射,④箭头由太阳指向地面,应是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
    【小问6详解】
    “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的原因主要辐射冷却所致。晴朗的夜晚,天空中少云或无云,大气透明度高,吸收的地面辐射少(即①弱),大气逆辐射较弱(即③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散失热多,归还热量少,地面温度低,空气中水汽易在地面凝华成霜。
    【小问7详解】
    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可知,烟气中所含的颗粒物、气体成分(二氧化碳等)以及水汽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再将大部分大气辐射射回地面,增强大气逆辐射的作用,补偿地面的热量损失,使得地面温度降温速度减慢,降温幅度减小,从而起到保温作用,避免产生霜冻。
    【小问8详解】
    随着海拔高度升高,大气密度下降,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变弱,从而导致获得的太阳辐射强度增强。若图2中甲、乙、丙、丁四地的太阳辐射强度差异是由于海拔高度所致,图中显示四地中甲地太阳辐射强度最强,表明甲地海拔最高,大气最为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最弱,因此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最强。
    5. 大气运动探究。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1:某校地理研究性小组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具体步骤如下:①将一盆黄沙和一盆茂密的草皮分别放入长方形透明玻璃缸的两端;②用保鲜膜把玻璃缸上部开口处盖严:③将玻璃缸放置在室外太阳底下;④十几分钟后,将一束香点燃,插入玻璃缸内。
    (1)用箭头绘图表示缸内烟雾的飘动方向。
    (2)由该实验总结出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同一水平面受热不均→____→同一水平面上的____→大气____→热力环流。
    (3)热力环流形成后,图中缸内A、B、C、D四处气压由高到低的正确排序是____。
    (4)热力环流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下图示意不同时间海陆间环流形势,其中能正确代表陆风的是其中的____图。夏季,海风对滨海地区气候可以起____的调节作用。
    材料2:图一为热力环流示意图,图二为山谷风示意图。
    (5)若图一所示为北半球,③位于④的正东,则近地面的实际风向为____风。如果图一所示为城市和郊区的海陆之间的热力环流,那么表示城市的是____(③/④)
    (6)图二中的左图表示____(选填A.白天/B.夜晚),吹____(选填A.山风/B.谷风)。
    (7)山谷风引起低温冻害时,近地面气压状况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8)诗句“巴山夜雨涨秋池”中所说的夜雨,其成因所对应图二中的气流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答案】(1) (2) ①. 大气垂直运动 ②. 气压差 ③. 水平运动
    (3)BADC (4) ①. 丁 ②. 降温增湿/降温/增湿
    (5) ①. 东南 ②. ④
    (6) ①. A ②. B
    (7)C (8)C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通过热力环流实验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和基本规律,考查学生信息获取能力和分析运用能力,体现了地理实践力的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受太阳辐射影响,玻璃缸内温度上升,但是由于下垫面不同,黄沙受热快,温度更高,草皮受热慢,温度较低;导致黄沙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而草皮处空气收缩下沉;黄沙处近地面形成低压,高处形成高压,而草皮处近地面形成高压,高处形成低压;同一水平面上,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因此近地面烟雾由草皮流向黄沙,高处烟雾由黄沙流向草皮,形成顺时针方向的热力环流。见下图。
    【小问2详解】
    通过上题分析可知,由于同一水平面受热不均,空气受热上升,遇冷下沉,因此大气产生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促使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发生水平运动,继而形成热力环流。
    【小问3详解】
    近地面草皮处为高压,黄沙处为低压,因此B>A;高处草皮处为低压,黄沙高处为高压,因此D>C。随着海拔升高,气压会降低,因此A>D,B>C。综合以上分析可知,缸内A、B、C、D四处气压由高到低的正确排序是BADC。
    【小问4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夜间,陆地气温比同纬度海洋气温低,因此风由陆地吹向海洋,正确的图示为丁。夏季,海洋气温低于同纬度陆地,海风来自海洋对沿海地区具有降温增湿作用。
    【小问5详解】
    若图一所示为北半球,③位于④的正东,③气压高于④,水平气压梯度力由③指向④,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因此,风向为东南风,城市比郊区气温高,近地面气压较低,如果图一所示为城市和郊区的海陆之间的热力环流,那么表示城市的是④。
    【小问6详解】
    图二中的左图谷地气流下沉,吹谷风,根据所学可知,白天山地得到太阳辐射多,升温快,气流上升,谷地气温低,气流下沉,风从谷地吹向山地。
    【小问7详解】
    山谷风引起低温冻害时,说明是山坡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造成低温冻害,此时是夜晚,山坡冷空气气压较高,等压面向高处凸,谷底暖空气被抬升,谷底等压面向下凹,C正确,ABD错误,故选C。
    【小问8详解】

    相关试卷

    浙江省A9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A4:

    这是一份浙江省A9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A4,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A9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A4:

    这是一份浙江省A9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A4,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A4: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A4,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