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浙江省A9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A4

    浙江省A9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A4第1页
    浙江省A9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A4第2页
    浙江省A9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A4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浙江省A9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A4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A9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A4,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一地理试题
    命题:桐乡凤鸣高级中学 杨天逸 审题:回浦中学 杨明 绍兴马寅初中学 张英
    校稿:徐晓君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行星与月亮相伴出现在夜空的现象,被称为“行星伴月”。2024年1月9日(农历腊月廿八)凌晨,浙江某中学学生观测到“金星伴月”现象。完成下面小题。
    1. 肉眼观测“行星伴月”时,金星较其它行星明亮,是因为金星( )
    A. 离太阳近B. 离地球近C. 体积更大D. 发光更强
    2. 从该日起经过5天,该校学生傍晚观测到的月相是( )
    A. ①B. ②C. 3D. ④
    【答案】1. B 2. D
    【解析】
    【1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肉眼观测到金星比其他行星明亮,是由于此时金星距离地球较近,B正确;金星离太阳近不会使其在肉眼观测的情况下变亮,A错误;金星的体积是相对固定的,一般不会变大,C错误;金星是行星,行星本身不发光,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此时为农历腊月廿八,应为残月,而5天后为初三,为蛾眉月,对应④,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 ——亏凸——下弦月——残月——新月,以此循环,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
    光伏发电实际发电量受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影响。截至2023年,浙江省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为3356.6万千瓦,西藏自治区为256.6万千瓦。下图为全国部分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3. 拉萨年太阳辐射总量大的原因是( )
    ①纬度高,白昼时间长②地势高,大气稀薄,削弱作用弱
    ③降水少,年日照时数长④人类活动少,大气透明度高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
    4. 浙江省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远大于西藏自治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太阳辐射更强B. 市场需求更大C. 土地租金较低D. 技术条件较好
    【答案】3. B 4. B
    【解析】
    【3题详解】
    读图联系已学知,拉萨位于30°N附近,纬度较低,①不符合题意;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距海较远、海拔高,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晴天更多,降水较少,年日照时数长;高寒缺氧,人类活动少,大气洁净度、透明度好,因此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使得拉萨太阳辐射总量大,②③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题详解】
    读图可知,与西藏自治区相比,浙江的太阳辐射更弱,A错误;浙江经济发达、人口城市密集、对电力的需求更大,是浙江省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远大于西藏自治区的最主要原因,B正确;浙江的土地租金更高,C错误;浙江技术条件较好,是光伏发电的有利条件,技术可以购买、引进,因此不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D错误。故选B。
    【点睛】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太阳高度和昼长)、海拔、天气状况。
    受太阳耀斑大爆发和日冕抛射物质的影响,5月11日上午9时,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发布地磁暴红色预警,图为太阳大气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 下列太阳活动与对应圈层匹配正确的是( )
    A. ①—光球层—太阳风B. ②—色球层—日珥
    C. ③—色球层—耀斑D. ③—日冕层—黑子
    6. 此次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 全球各地出现极光B. 地球气温显著上升
    C. 信鸽飞行构成影响D. 火山地震事件频发
    【答案】5. B 6. C
    【解析】
    【5题详解】
    太阳大气层通常根据温度来划分界限,从内到外主要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图中 ③层为光球层,对应的太阳活动为太阳黑子;② 层为色球层,对应的太阳活动为太阳耀斑和太阳日珥;①为日冕层,对应的太阳活动为日冕物质抛射, B 确,ACD错误。故选B。
    【6题详解】
    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会在较高纬度产生极光现象,A错误;研究表明,地球上一些极端的气候现象和太阳活动有关,但太阳活动并不会造成地球气温显著上升,B错误;太阳风引发磁暴,干扰地球磁场,信鸽飞行构成影响,火山地震能量来自地球内部,太阳活动不会影响地球内部,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太阳大气层结构: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珥)→日冕(日冕物质抛射)(由内向外,温度越来越高、厚度越来也大、亮度越来越低)。
    下图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和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 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主要依据是( )
    A. 地球内部压力的变化B. 组成物质的温度变化
    C. 内部岩石的坚硬程度D. 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
    8. 下列对地球内部各圈层的名称及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①a为地壳②b内部物质分布不均
    ③c地幔④d呈液态或熔融状态
    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①④
    【答案】7. D 8. A
    【解析】
    【7题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科学家利用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不同,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主要圈层,两个界面依次称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因此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主要依据是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D正确;通过地震波的探测可推测地球内部压力的变化、组成物质的温度变化、内部岩石的坚硬程度,ABC错误,故选D。
    【8题详解】
    a位于莫霍界面以上,是地壳,①正确;b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不同,可知内部物质组成不均匀,②正确;c处横波消失,纵波下降,位于古登堡界面以下,是外核,可能呈液态或熔融状态,③错误;d为内核,是固态金属球,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地球内部分层:①地壳: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比较稳定,主要物质是岩石(硅铝层、硅镁层);②莫霍面:位于地面下平均33km处,是地壳与地幔的分界; ③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增加,具有固态特征。 ④古登堡面:位于地面下约2900km处,是地幔与地核的分界。⑤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纵波速度下降,横波消失,一般认为外核呈液态或熔融态,内核呈固态。
    2024年5月,研究人员首次在舟山发现松叶蕨。松叶蕨有“生物活化石”之称,最早出现于约3亿年前的泥盆纪,比银杏更为古老。图左为松叶蕨标本,图右为地质年代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 松叶蕨出现的地质年代是( )
    A. 前寒武纪B. 古生代C. 中生代D. 新生代
    10. 下列地球演化历史特点,发生在甲地质时期的是( )
    A. 被子植物繁盛B. 出现三叶虫C. 两栖动物繁盛D. 恐龙大繁盛
    【答案】9. B 10. D
    【解析】
    【9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松叶蕨有“生物活化石”之称,最早出现于约3亿年前的泥盆纪,读图可知,距今约3亿年前是古生代,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地质年代是中生代,恐龙大繁盛,D正确;被子植物繁盛是在新生代,A错误;出现三叶虫是在古生代早期,两栖动物繁盛是在古生代,AC错误,故选D。
    【点睛】地球上的生命,从最原始的无细胞结构状态进化为有细胞结构的原核生物,从原核生物进化为真核单细胞生物,然后按照不同方向发展,出现了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植物界从藻类到裸蕨植物再到蕨类植物、裸子植物,最后出现了被子植物。动物界从原始鞭毛虫到多细胞动物,从原始多细胞动物到出现脊索动物,进而演化出高等脊索动物──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中的鱼类又演化到两栖类再到爬行类,从中分化出哺乳类和鸟类,哺乳类中的一支进一步发展为高等智慧生物,这就是人。
    下图为甲乙两类地貌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甲类地貌类型主要为( )
    A. 流水侵蚀地貌B. 流水沉积地貌C. 海蚀地貌D. 海积地貌
    12. 乙类地貌形成先后顺序可能是( )
    A. ①②③B. ①③②C. ③②①D. ②①③
    【答案】11. D 12. B
    【解析】
    【11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类地貌是海滩,是海积地貌,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2题详解】
    乙地貌是海蚀柱,其形成过程首先是向海洋突出的尖形陆地——岬角,其两侧受海水的强烈侵蚀,形成①海蚀洞;海水持续的侵蚀,岬角两侧的海蚀洞可以被蚀穿贯通,形成顶板呈拱形的③海蚀拱桥。海蚀拱桥进一步受到海浪侵蚀,顶板的岩体坍陷,残留的岩体与海岸分隔开来后峭然挺拔于岩滩之上,即为②海蚀柱。因此先后顺序可能是①③②,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海积地貌:泥沙来源比较丰富的海岸,在波浪和沿岸流的共同作用下,泥沙发生堆积,形成各种海积地貌,如海滩、沙嘴、离岸堤、水下沙坝等。
    雅丹地貌是由土状堆积物所组成的地面经外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组合。下图为常见的雅丹地貌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图中雅丹沟槽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流水沉积B. 流水侵蚀C. 风力侵蚀D. 风力沉积
    14. 雅丹地貌最可能分布在( )
    A. 东北平原B. 华北平原C. 南方丘陵D. 塔里木盆地
    【答案】13. C 14. D
    【解析】
    【13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丹地貌主要分布于气候干旱半干旱区,降水少,流水作用弱,风力作用较强,AB错误;沟槽是由固定风向的风力侵蚀而形成,不是风力沉积,风力沉积一般形成沙丘等地貌,C正确,D错误,故选C。
    【14题详解】
    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在气候干旱半干旱地区,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最可能分布在塔里木盆地,D正确;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南方丘陵位于我国气候湿润半湿润区,ABC错误,故选D。
    【点睛】雅丹地貌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沿岸多峡湾地貌。半岛西侧年降水量大,地势落差大,甲处河谷经多外力作用的侵蚀而形成,河谷形态独特。图左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局部图,图右为甲处河谷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形成甲处河谷独特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冰川侵蚀流水侵蚀B. 流水侵蚀风力侵蚀
    C. 冰川侵蚀风力侵蚀D. 海浪侵蚀流水侵蚀
    16. 该半岛有峡湾分布说明( )
    A. 现在气温低,常年有冰雪B. 现在风力大,风蚀作用强
    C. 过去气温低,冰川分布广D. 过去海平面高,海浪侵蚀强
    【答案】15. A 16. C
    【解析】
    【15题详解】
    甲处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沿岸,河谷整体外观呈“U”形,是地质历史时期冰川侵蚀作用而形成,河谷中部呈“V”形,是由于流水下切侵蚀而形成,因此形成甲处河谷独特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冰川侵蚀、流水侵蚀,A正确,与风力侵蚀、海浪侵蚀关系不大,BCD错误。故选A。
    【16题详解】
    峡湾是冰川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地貌,在地质历史时期被冰川覆盖,在重力作用下,冰川不断下滑,对地表产生巨大的侵蚀作用,侵蚀后形成冰川侵蚀地貌U形谷,后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了深入海洋的U形谷,形成峡湾,因此该半岛有峡湾分布说明过去气温低,冰川分布广,C正确;现在气温相对较高,A错误;与风蚀作用、海浪作用关系不大,BD错误。故选C。
    【点睛】峡湾是冰川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地貌。形成过程是:在第四纪冰川运动过程中,对地面产生的刨蚀作用可以形成大量的U形谷,同时在U形谷的前缘产生冰坎。后来随着冰川的融化,海平面的上升,冰坎被海水淹没,海水进入U形谷,于是成了峡湾。峡湾的特点:轮廓曲折,岸壁陡峭,中部海水最深,湾口附近有水下陡坎(冰坎),在峡湾的岸壁上有冰川形成的镲痕。代表性的区域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西岸。
    图为某地大气垂直分层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关于甲处所在的大气分层,描述正确的是( )
    A. 适合航空飞机的飞行B. 气压随海拔升高而升高
    C. 常见风雨雷电等现象D. 是极光产生的主要位置
    18. 图中乙处比甲处温度更高的原因是( )
    A. 紫外辐射更强B. 臭氧含量更高C. 地面辐射更强D. CO2浓度更高
    【答案】17. A 18. A
    【解析】
    【17题详解】
    甲处位于高度20-30km范围内,且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是平流层,天气状况稳定,且大气稳定,适合航空飞机的飞行,A正确;随着海拔升高,大气越来越稀薄,气压变小,B错误;平流层水汽少,且温度随海拔升高而升高,不易产生对流,所以不常见风雨雷电等现象,C错误;极光产生的位置是高层大气,此处为平流层,海拔高度未到达高层大气,D错误。故选A。
    18题详解】
    乙处位于50千米附近,接近平流层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最先到达平流层上部,因此与甲相比,乙处紫外辐射更强,平流层上部大气吸收的紫外线多,温度更高,A正确;在距地面22-27千米处臭氧含量最高,因此甲处臭氧含量更高,B错误;地面辐射对甲乙两处影响小,C错误,CO2主要在对流层,平流层中很少,D错误。故选A。
    【点睛】大气的垂直分层:对流层,这是大气层的最底层,紧贴地面,包含了大气层中约75%的空气质量,以及几乎所有的水蒸气和气溶胶。对流层的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大约每上升1千米气温下降6℃,因此对流层中的空气运动以对流为主,是天气现象发生的主要区域。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从对流层顶部延伸到大约50至55千米的高度。平流层的温度随高度增加而上升,因此空气运动以平流为主,较少发生对流。平流层中的水汽和杂质含量较少,天气晴朗,适合航空飞行。高层大气:高层大气中有电离层,电离层中的大气部分或完全电离,形成了对电磁波传播有重要影响的区域。
    火山大规模喷发后,将大量火山灰输送进平流层引起的大气冷却效应称为“火山冬天”。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天空中出现晚霞,与该现象密切相关是( )
    A. 大气反射B. 大气吸收C. 大气散射D. 保温作用
    20. “火山冬天”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 ①减弱,④减弱B. ③减弱,②增强C. ①增强,④减弱D. ③增强,②增强
    【答案】19. C 20. A
    【解析】
    【19题详解】
    天空中出现晚霞,是由于此时太阳高度角比较小,太阳辐射穿过大气的距离长,波长较短的蓝、紫光都被大气散射,只剩波长较长的红光橙光投射到眼前,形成晚霞,因此,与该现象密切相关的是大气散射,与大气反射、大气吸收、保温作用无关,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题详解】
    ①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是大气逆辐射,③是大气的削弱作用,④是地面辐射,火山爆发使得平流层有火山灰云,致使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即削弱了太阳辐射,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温度下降,地面辐射减弱,造成地表附近温度降低,因此“火山冬天”的出现,主要是因为①减弱,④减弱,A正确,C错误;虽然大气的保温作用增强,但由于地面辐射传递给大气的热量减少,使大气温度较低,大气逆辐射传回地面的热量减少,BD错误,故选A。
    【点睛】大气的受热过程包括三个过程:太阳暖大地,是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的增温现象;大地暖大气,是地面增温后形成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后的增温现象;大气还大地,是大气增温后形成大气辐射,其中大气辐射中向下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个且选对得3分,每小题选一个且选对得2分,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针对西藏江北公路沙害问题,某研究所在室内进行防风林防风固沙效益模拟实验。研究表明在地面附近,防风林能有效降低风速。图左为室内实验装置示意图,图右为装置中环境风速达11米/秒时,在防风林干预下的风速(单位:米/秒)垂直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从防风林对风速的削弱角度,图右中哪些位置附近可能种植了树木( )
    A. 110cmB. 140cmC. 170cmD. 200cm
    22. 针对治理公路沙害问题,与草方格相比,防风林的优势为( )
    A. 使用寿命较长B. 阻沙效果更好C. 方便就地取材D. 维护成本较低
    【答案】21. BD 22. AB
    【解析】
    【21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研究表明在地面附近,防风林能有效降低风速。读图可知,与110cm、170cm相比,140cm、200cm附近,近地面风速明显降低,这两个位置可能种了树木,BD正确,AC错误,故选BD。
    【22题详解】
    草方格会被风蚀掉,使用寿命较短,防风林使用寿命较长,A正确;防风林主要是近地面地表植被, 高度比草方格更高,防风效果更好,B正确;草方格更方便就地取材,C错误;防风林维护更新成本高,D错误,故选AB。
    【点睛】防风林是利用森林的防护、绿化、净化、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涵养水源等功能,以防御自然灾害、维护基础设施、保护生产、改善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群落。根据其防护目的和效能,分为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路林、护岸林、海防林、环境保护林等。
    曲流地貌大多发育在地表相对平坦、物质软硬适度的区域。曲峡地貌是曲流在峡谷中发育演化的产物,曲峡中的河流经裁弯取直后,原先凸岸的基岩残丘成为离堆山。图左为草原上的曲流地貌航拍影像,图右为嘉陵江曲峡地貌发育河段。完成下面小题。
    23. 关于图左中曲流说法正确的是( )
    A. 河岸质地坚硬B. 河流流速较慢
    C. ①岸流速慢,②岸流速快D. ①岸侵蚀,②岸沉积
    24. 图右中可能存在离堆山的为( )
    A. 甲B. 乙C. 丙D. 丁
    【答案】23. BC 24. AB
    【解析】
    【23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曲流地貌大多发育在地表相对平坦、物质软硬适度的区域。图左为草原上的曲流地貌航拍影像,地势平坦,河流流速较慢,侧蚀作用较强,河岸质地较松软,有利于河流的侧蚀作用,促进曲流发育,A错误,B正确;读图可知,①岸是凸岸,流速慢,沉积作用强,②岸是凹岸,流速快,侵蚀作用强,C正确,D错误,故选BC。
    【24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曲峡地貌是曲流在峡谷中发育演化的产物,曲峡中的河流经裁弯取直后,原先凸岸的基岩残丘成为离堆山。读图可知,甲、乙位于废弃河道的凸岸,可能存在离堆山,AB正确;丙位于现有河道的凸岸,C错误;丁位于现有河道的凹岸,D错误。故选AB。
    【点睛】牛轭湖的形成过程:1、河流摆动形成河曲;2、河水不断冲刷与侵蚀河岸,河曲随之不断的发展;3、河曲愈来愈弯;4、河水冲刷与侵蚀最弯曲的河岸,河流遂截弯取直;5、河水从截弯取直的部位流走,原有的河曲被废弃;6、原有被废弃的河曲成了牛轭湖。
    图为我国某地喀斯特地貌发育区的岩层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5. 有可能发育溶洞的位置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26. 在溶洞内考察时,可能发现的地貌( )
    A. 溶沟B. 石钟乳C. 石笋D. 石芽
    【答案】25. BC 26. BC
    【解析】
    【25题详解】
    溶洞是喀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其形成主要与石灰岩有关。石灰岩在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下发生化学溶蚀作用,逐渐形成溶洞。在图中,②③处为古生代石灰岩,石灰岩分布广泛且岩层较厚,具备形成大型溶洞的物质基础。①处为中生代砂砾岩,砂砾岩的可溶性很低,难以形成溶洞;④处为古生代砂页岩,砂页岩的可溶性较差,不利于溶洞的形成;综上,BC正确,排除AD。故选BC。
    【26题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溶洞内常见石钟乳、石笋、石柱等地下喀斯特地貌,溶沟和石芽属于地上喀斯特地貌,BC正确,AD错误,故选BC。
    【点睛】石钟乳是干溶洞顶部裂隙渗出的地下水中所含碳酸钙因温度升高、压力减小与水分蒸发而沉淀,自洞顶向下增长形成。石笋是自石钟乳上滴落到洞底的水中所含碳酸钙沉淀形成自下而上增长形成 。石柱是石钟乳与石笋相接形成。
    图为某地工业区不同时段气温垂直分布曲线。完成下面小题。
    27. 下列时间地面附近出现逆温现象的是( )
    A. 19:00B. 7:00C. 10:00D. 13:00
    28. 图示时段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2:00有利于雾霾消散B. 10:00逆温层上界最高
    C. 13:00近地面气温最高D. 16:00大气对流运动强
    【答案】27. AB 28. BD
    【解析】
    【27题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出现逆温时,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读图可知,19:00和 7:00近地面出现逆温,AB正确;10:00 和13:00地面附近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CD错误,故选AB。
    【28题详解】
    读图可知,19:00-7:00逆温层逐渐加厚,大气对流作用弱,不利于雾霾消散,A错误;10:00近地面逆温层开始消散,但逆温层上界最高,B正确;16:00近地面气温最高,大气对流运动强,C错误,D正确,故选BD。
    【点睛】一般情况下,在低层大气中,气温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但有时在某些层次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这种现象称为逆温。出现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逆温层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很大危害。为了尽量避免它的不利影响,保护人类环境,维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我们一方面必须详细了解低层大气中的逆温层,找出其规律性,这样才能对于防止大气污染提供可靠的气象依据。
    下图为某城市地震后城市重建选址的地质因素分析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9. 从地质安全角度考虑,图示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中,城市重建适宜性相对较高的两地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
    30. 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开展地震灾后救援和次生灾害监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利用遥感(RS)获取地震的等级
    B. 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规划救援路线
    C.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评估灾区灾情
    D. 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监测滑坡灾害
    【答案】29. AD 30. CD
    【解析】
    29题详解】
    据图可知:丙处发生次生灾害频率高,乙处地震破坏程度和发生次生灾害频率均较高,不适宜重建城市,排除BC,甲丁则无论地震破坏程度还是发生次生灾害频率均较低,AD正确。故选AD。
    【30题详解】
    对灾情的汇总分析评估,需要对各种途径获取的数据进行综合的管理,根据计算得出最佳的解决方案,这是GIS的功能,C正确;BDS是获得位置和速度数据的,RS是获得地物信息的,都不具备数据分析的能力,地震的等级、规划救援路线需要GIS地理信息系统,A、B错,GNSS是全球定位系统,可以通过接收卫星信号实时监测边坡位移变化,及时发现滑坡迹象,为相关部门提供预警信息,帮助他们采取有效措施,D正确。故选CD。
    【点睛】GIS是地图的延伸,主要功能是进行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对“事象”的发展变化进行预测、评估,需要计算、思考,即“想”;凡是需要“想”的选用GIS。RS是人的视力的延伸,主要功能是收集信息,尤其对于大范围、大面积、人不易观测的地物信息的获取,即“看”,只“看”不用“想”的选用RS。
    非选择题部分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地球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
    材料二:图2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1)图1中,四条曲线中能正确反映地球大气温度垂直变化的是____。
    (2)图1中,臭氧层位于____层(填字母),电离层位于____层(填字母)。A层的厚度,低纬度地区比高纬度地区____(厚/薄),任何纬度,冬季比夏季____(厚/薄)。
    (3)图2中,近地面大气热量直接来源于____(填数字)。月球没有大气层,表面昼夜温差极大,白昼高达127℃,是因为缺少大气____作用,黑夜低至﹣183℃,是因为缺少大气____作用。
    【答案】(1)② (2) ①. B ②. C ③. 厚 ④. 薄
    (3) ①. ② ②. 削弱 ③. 保温
    【解析】
    【分析】本题以地球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为背景材料,涉及大气的垂直分层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熟悉及应用能力。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
    【小问1详解】
    根据大气的密度、温度和运动特征,自下而上可将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从温度变化趋势看,①②正确,但①曲线在B层上半部气温变化出现错误,故只有②正确。
    【小问2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臭氧层位于平流层,是图中的B层;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是图中的C层;A层是对流层,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下部热,上部冷,对流运动显著,低纬度地区比高纬度地区气温高,对流作用更强,对流层更厚;任何纬度,冬季气温比夏季低,对流较弱,对流层比夏季要薄。
    【31题详解】
    读图2 可知,①是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是大气逆辐射,④是地面辐射,,近地面大气热量直接来源于太阳辐射,是②;月球没有大气层,表面昼夜温差极大,白昼高达127℃,是因为缺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白昼温度高;黑夜低至﹣183℃,是因为缺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晚上降温快,温度低。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4年4月3日,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里氏7.3级,震源深度12千米。一次地震中在地球某些区域,地震仪无法接收到直接的地震波,这些区域被称为阴影区。图1为某类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路径及阴影区示意图。
    材料二:图2示意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地层分布。
    (1)图1中所示的地震波为____(填横波或纵波)。花莲县此次地震震源位于____(填字母)。软流层一般被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其位于____(填字母)。
    (2)图1中,C层为地核,组成物质为极高温和高压状态下的____和____。
    (3)图2中,可能存在爬行动物化石的地层为____(填数字),____(填数字)地层形成时期地球经历了历史上最大的灭绝事件。
    (4)图2中,⑤地层形成时期,____动物和____植物大发展,出现了灵长类动物,出现了一次大冰期,全球海平面____(上升/下降)。
    【答案】(1) ①. 横波 ②. B ③. B
    (2) ①. 熔融态 ②. 固态
    (3) ①. ④ ②. ③
    (4) ①. 哺乳 ②. 被子 ③. 下降
    【解析】
    【分析】本题以台湾莲花县地震、某类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路径及阴影区示意图以及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地层分布图未材料,涉及地球内部圈层和地球的演化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解读和获取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小问1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图中A、B、C为地球内部圈层,依次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图中地震波在遇到地核后消失;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为熔融态或液态,而地震波中横波不能通过液态,故判断该地震波为横波;地壳平均厚度为17千米,大陆地壳平均厚度33千米,海洋地壳平均厚度仅6千米,此次地震发生在海域,为海洋地壳,深度12千米,超过海洋地壳厚度,属于地幔层,故为B;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故位于B层。
    【小问2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核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为熔融态或液态,内核为固态。
    【小问3详解】
    根据地球环境演化历史可知,爬行动物盛行的时期是中生代,故在中生代地层中爬行动物化石存在可能性最高,故选④;地是历史时期,共有两次大生物灭绝事件,一次是古生代末期,即“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这次事件导致地球上约90%的海洋物种和70%的陆地脊椎动物灭绝;另一次是中生代末期,“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这次事件中最著名的就是恐龙的灭绝,相比较第一次灭绝事件规模最大,故选③。
    【小问4详解】
    新生代以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的高度繁盛为特征,由于生物界逐渐呈现了现代的面貌,故名新生代,即现代生物的时代;冰期地表径流进入海洋径流量减少,径流多以冰川形式保留在陆地,从而导致海平面下降。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德马高速起点在青海省德令哈市,经过青海、四川两省区,终点在四川省马尔康市。途径沙漠、戈壁、盐湖、草原、森林、冰川等景观,是一条位于高海拔地区的景观大道。
    材料二:下图为德马高速所在区域略图。
    (1)形成德马高速沿途甲路段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为____,其迎风坡坡度较____。为防治沿途的风沙灾害,可采取铺设草方格、石方格、____、____等措施。
    (2)图中丙路段,易受____、____、地震、崩塌等地质灾害影响,沿途常见____、____、冰川槽谷、刃脊等冰川地貌。
    (3)图中乙路段受夏季季节性洪水影响,在出山口处形成的地貌为____,描述其形成过程____。
    【答案】(1) ①. 风力沉积 ②. 小 ③. 高立式沙障 ④. 防护林带
    (2) ①. 滑坡 ②. 泥石流 ③. 冰斗 ④. 角峰
    (3) ①. 洪积扇 ②. 夏季季节性洪水流量大,侵蚀搬运大量碎屑物;在河流山口时,由于地势趋于平坦,且水流分散,流速减慢;碎物质大量沉积,形成扇状堆积体。
    【解析】
    【分析】本题以德马高速公路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外力作用、地质灾害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甲路段景观是沙丘,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力沉积,迎风坡坡度较缓。为防治沿途的风沙灾害,可采取铺设草方格、石方格、高立式沙障、防护林带等措施。可以增大地表粗糙度,降低近地表层气流速度,从而降低气流的输沙能力,改变风沙流携沙量随高度分布的特征,有效防治风沙灾害。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丙路段沿途经过高大山地,地势落差大,地壳不稳定,易受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等地质灾害影响,沿途山脉海拔高,有永久性冰川,冰川地貌比较典型,沿途常见角峰、冰斗、冰川槽谷、刃脊等冰川地貌。
    【小问3详解】

    相关试卷

    浙江省A9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A4:

    这是一份浙江省A9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A4,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A4:

    这是一份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A4,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A9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浙江省A9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图为某半岛地形图,完成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