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A4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A4,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一年级地理学科试题
命题学校:永康二中 审题学校:书生中学 姜山中学
考生须知:
1.本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2024年3月23日世界时01时左右,太阳释放了一个强烈爆发,伴随一个朝向地球的强力日冕物质抛射(CME),这可能给地球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
A. 闪电B. 磁暴C. 极光D. 断电
【答案】A
【解析】
【详解】太阳活动剧烈时所发射出的大量高能粒子会干扰电磁信号、损害电子元件等,会对无线通讯、地球卫星、电力供应等造成短暂影响;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干扰地球磁场,使地球出现“磁暴”现象;同时,高能带电粒子冲进两极地区,与那里的高空稀薄大气相互碰撞,还会出现极光;闪电是云与云之间、云与地之间或者云体内各部位之间的强烈放电现象闪电与太阳活动无关。故选A。
根据轨迹计算,一颗编号为2024PT5来自小行星带、直径约10米的小行星将于2024年9月29日进入地球轨道,并在之后的两个月内围绕地球完成一次完整的轨道运行,暂时成为地球的“迷你月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 小行星2024PT5来自( )
A. 地球与火星轨道之间B. 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
C. 木星与土星轨道之间D. 金星与地球轨道之间
3. “地球迷你月亮”属于( )
A. 行星B. 卫星C. 恒星D. 彗星
【答案】2. B 3. B
【解析】
【2题详解】
小行星2024PT5来自小行星带,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题详解】
“地球迷你月亮”绕地球进行轨道飞行,中心天体是行星,因此,“地球迷你月亮”属于卫星,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与太阳距离由近及远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其中,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存在小行星带。
月晕是我们在月亮周围看到的光圈,它是月光透过高而薄的白云时受到冰晶折射的地理现象。下图是月晕图(左图)和日地月三者关系示意图(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月晕现象发生在( )
A. 电离层B. 平流层C. 臭氧层D. 对流层
5. 左图月晕现象发生时,月球最可能位于右图的( )
A. ①B. ②C. ③D. ④
【答案】4. D 5. B
【解析】
【4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月晕是月光透过高而薄的白云时受到冰晶折射的地理现象。对流层天气复杂,多云雨现象,所以,月晕现象发生在对流层,D正确;平流层多晴朗天气,臭氧层位于对流层,BC错误;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A错误。故选D。
【5题详解】
读图可知,月晕发生时的月相为满月。满月时太阳、地球、月球共线,地球处于月球和太阳之间,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正对地球,为位置②,故选B。
【点睛】对流层几乎集中了全部的水汽和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同时对流运动旺盛,天气复杂多变,多云雨现象。
浙江金衢盆地的东阳市是我国著名的“恐龙之乡”,在地层中出土了大量恐龙骨骼化石,还发现有罕见的“龙蛋共生”现象,这表明金衢盆地在当时是以湖沼为主的恐龙生活、繁殖之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发现恐龙化石的地层形成于( )
A. 前寒武纪B. 古生代C. 中生代D. 新生代
7. 下列最不可能成为化石的是( )
A. 恐龙骨骼B. 恐龙蛋C. 恐龙足印D. 恐龙肌肉
8. 关于恐龙生活时期金衢地区的地理环境推测合理的是( )
A. 湖中三叶虫游弋B. 湖滨被子植物繁盛
C. 天空偶有鸟类飞过D. 山上猿猴长啼
【答案】6. C 7. D 8. C
【解析】
【6题详解】
恐龙是爬行动物,在中生代繁盛。因此,发现恐龙化石的地层形成于中生代,C正确、ABD错误。故选C。
【7题详解】
化石是古生物遗体或遗迹深埋地下后经复杂的地质过程而形成,恐龙骨骼、恐龙蛋、恐龙足印都可能成为化石,A、B、C不符合题意;恐龙肌肉不具备化石形成的条件,最不可能成为化石,D符合题意。故选D。
【8题详解】
恐龙生活时期是中生代。三叶虫是古生代的生物,A错误;被子植物繁盛于新生代,B错误;鸟类出现于中生代,C正确;猿猴出现于新生代,D错误。故选C。
【点睛】研究地层和化石的意义:①了解地球的生命历史;②推知古地理环境;③可作为划分地质年代的依据。
下图是某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下列海水等温线图中的四地与乙地洋流的流向、性质一致的是( )
A. AB. BC. CD. D
10. 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洋流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甲沿岸沙漠广布②乙沿岸森林茂密③丙海域鱼类丰富④丁海域冰山矗立
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③④
【答案】9. B 10. D
【解析】
【9题详解】
结合图中信息可知,乙处洋流为加那利寒流,位于北半球。根据等温线变化图可知,图中CD位于南半球,AB位于北半球,CD错误;其中A处由水温较高处流向水温较低处,为暖流,B处由水温较低处流向水温较高处,为寒流,B正确,A错误。故选B。
【10题详解】
结合图中信息可知,甲为北大西洋暖流,对气候的影响为增温增湿,沿线地区为森林,①错误;乙为加那利寒流,对气候的影响为降温减湿,沿岸地区沙漠广布,②错误;丙为本格拉寒流,为上升流,携带海底营养物质上翻,鱼类资源丰富,③正确;丁处为西风漂流,性质为寒流,且纬度较高,该海域冰山矗立,④正确。故选D。
【点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暖流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逆流航行速度慢、能耗高;顺流航行速度快,能耗低。寒暖流交汇处有海雾形成,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威胁航海。加快海水净化速度,扩大海洋污染范围。寒暖流交汇处或上升补偿流处容易形成渔场。
下图是甲乙两地之间的某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如果上图是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和③数量不相等B. ④是来自陆地的冬季风
C. ①是海洋上空降水D. ②包括地表和地下径流
12. 如果上图表示湖泊与陆地之间的热力环流,甲乙是近地面,丙丁是高空,则( )
A. 甲是陆地,气温较低B. 箭头④表示陆风
C. 乙是低压,气流上升D. 箭头②表示陆风
【答案】11. D 12. C
【解析】
【11题详解】
①为陆地上空降水,③为海水蒸发,利用水平衡原理可知,二者数量相等,A错误;④是水汽输送,应来自海洋上空,B错误;①是陆地上空降水,C错误;②为径流,包括地表和地下径流,D正确。故选D。
【12题详解】
水的比热容大于陆地砂石,湖泊白天升温慢、晚上降温也慢,所以,湖泊上空大气白天做下沉运动,晚上做上升运动。综上所述,甲即可以是陆地,也可以是湖泊,A错误。由于大陆地面的夜间冷却和白天加热作用,在夜间风从大陆吹向湖区,昼间风从湖面吹向陆地,所以,箭头②④既可以是陆风也可以是湖风,BD错误。近地面大气受热上升使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C正确。故选C。
【点睛】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
读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示意图,甲乙是地震波,虚线子丑寅卯是地球内部的四处界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图中关于子丑寅卯四处虚线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子莫霍面,寅是古登堡面B. 子是古登堡面,卯是莫霍面
C. 丑是莫霍面,寅是古登堡面D. 寅是莫霍面,卯是古登堡面
1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表示横波,传播速度较快B. 岩浆物质来自子丑之间
C. 地震波不能在寅卯之间传播D. 地表至寅之间是岩石圈
【答案】13. A 14. B
【解析】
【13题详解】
“子”处大约位于地面以下33千米处,从“子”处虚线向下乙横波和甲纵波的波速增加,为莫霍面;“寅”处大约位于地面以下2900千米处,横波消失,纵波的波速下降,为古登堡面。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4题详解】
纵波速度较横波快,所以,图中甲为纵波、乙为横波,A错误。岩浆来自软流层,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图中“子”为莫霍面、“寅”为古登堡面,所以,子丑之间为上地幔,B正确。地震波横波(乙)不能在寅卯之间传播,但纵波(甲)能在寅卯之间传播,C错误。地表至“寅”之间是地壳和地幔,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并不包括地幔的所有,D错误。故选B。
【点睛】以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为界,人们将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大圈层,地幔又可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地核可分为外核和内核。在上地幔的上部有一个软流层,软流层之上为岩石圈。
读城市绿化带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在城市道路中间建设凸起式绿化带的目的不包括( )
A. 美化环境B. 隔离车道C. 维护生物的多样性D. 防止道路路面积水
16. 相比较而言,下沉式绿化带在防治城市内涝方面的作用更好是因为( )
①集水范围广②景观更丰富③蓄水功能强④降水强度小
A. ①④B. ①③C. ②④D. ②③
【答案】15. D 16. B
【解析】
【15题详解】
绿化植被具有美化环境的功能,同时植被也有维护生物的多样性的功能,在城市道路中间建设凸起式绿化带能分割隔离车道,ABC正确;凸起式绿化带在下雨时会形成坡面径流,向低处的路面汇聚,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道路的积水,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D。
【16题详解】
下沉式绿地是低于周围地面的绿地,其利用开放空间承接和贮存雨水,集水范围广,蓄水功能强,在防治城市内涝方面的作用更好,①③正确;防治城市内涝与景观丰富度无关,排除②;下沉式绿化带不能改变城市的降水强度,排除④,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1.修建水库,能够增加局部区域的蒸发量和降水量。2.植树造林,可增加蒸腾量和下渗量,即调节气候和涵养水源。3.城市路面硬化,减少下渗量,增加地表径流。
位于墨西哥湾沿岸的马德雷湖(如图)南北长约151km,仅有南北两个缺口与海洋相通,湖水盐度通常维持在50‰以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该湖湖水盐度常年高于墨西哥湾的主要原因是( )
A. 水域封闭交换困难B. 墨西哥湾暖流的影响
C. 河流带来盐分较多D. 高盐度海水不断汇入
18. 河流输送的泥沙是帕德雷岛形成的主要物质来源,而对其南北狭长的形态起主导作用的是( )
A. 海浪B. 潮汐
C. 洋流D. 海啸
【答案】17. A 18. C
【解析】
【17题详解】
结合图中信息可知,位于墨西哥湾沿岸的马德雷湖仅有南北两个缺口与海洋相通,湖水盐度通常维持在50‰以上,湖水盐度较高,主要原因在于该湖泊水域较为封闭,仅有两个缺口流动,导致水体交换困难,A正确,D错误;墨西哥湾暖流主要影响沿岸海水,对陆地湖泊影响较小,B错误;河流为淡水,携带盐分较少,C错误。故选A。
【18题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河流输送的泥沙是帕德雷岛形成的主要物质来源,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到达沿海地区,由于流速减缓加上海水顶托作用,泥沙在此沉积,由于沿岸地区存在墨西哥湾暖流,使得沉积在沿海的泥沙随洋流向北流动,形成狭长分布,C正确;海浪以及潮汐对其狭长形态也具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的作用,AB错误;海啸并不经常发生,因此对其形态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C。
【点睛】全球海水盐度分布规律:从副热带海域向南北两侧递减。影响因素包括:降水量和蒸发量,地表径流,洋流性质,结冰和融冰等。
19. 读世界某大洲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中四处海区,表层与深层海水密度差异最大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表层海水密度主要与温度有关,其次是盐度;深层海水密度主要与深度(压力)有关。全球深层海水密度均较大,且不同纬度差异很小,故表层与深层海水密度差异主要与表层海水密度有关;差异最大,说明表层海水密度最小,即表层海水温度最高,应为纬度最低的②海区,故选B。
读某地周围的等压线及风向、受力状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20. 图中( )
A. 甲是地转偏向力B. 乙是下垫面的摩擦力
C. 丙表示高空风向D. 丙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21. 如果该地位于南半球,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辐合②气流由中心向四周辐散
③中心气流垂直上升④中心气流垂直下沉
A ②③B. ①④C. ②④D. ①③
【答案】20. C 21. B
【解析】
【20题详解】
图中并未有南北半球的信息,据此无法判断甲与乙是气压梯度力还是地转偏向力,A错误;图中唯一可能表示风向的是丙,因为甲与乙和等压线垂直,不可能是风向,丙与等压线的切线方向平行,代表高空时平衡风向,C正确,D错误;高空中的风向一般不考虑摩擦力,图中箭头没有表示摩擦力的标识,B错误。故选C。
【21题详解】
如果该地位于南半球,而南半球地转偏向力方向左偏并垂直于风向,所以乙为地转偏向力,甲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图中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由四周指向中心,说明中心处为低压,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辐合,由于该地在高空,由四周向中心辐合的气流将会垂直下沉向近地面,①④正确,②③错误;故选B。
【点睛】低压或气旋,高压或反气旋,分别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不同描述。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态的描述。由于气旋和反气旋的气压和气流状况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其控制地区的天气状况也就不同。
读北半球热力环流作用形成的等压面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关于图中气压分布形势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②和⑤的气压相等B. ③处的气压最低
C. 甲处是高气压中心D. ④是低气压中心
23. 甲乙之间的风向是( )
A. 西南风B. 东北风C. 西北风D. 东南风
【答案】22. C 23. C
【解析】
【22题详解】
垂直方向上,气压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所以,⑤气压低于①;①②③位于同一等压面上,气压相等。综上所述,⑤气压比①②③的气压低,AB错误。在同一水平方向上,等压面向上凸,区域气压高,等压面向下凹,气压低,所以⑤为低压中心,④是高气压中心;高空与近地面气压性质相反。综上所述,甲处为高压中心,C正确、D错误。故选C。
【23题详解】
根据上题结论可知甲处气压高于乙处。风从高压吹向低压,因此风从甲处吹向乙处。结合图中东西方向可知,甲在乙的西部,水平运动物体北半球向右偏,由此可判断为西北风。故选C。
【点睛】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确定风向,具体来说,就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基础上,根据所在半球的不同,向右或向左偏转一定角度,从而得到实际的风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是由高压指向低压。
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当近地面的空气快速冷却时,较高层的空气冷却较慢、温度相对稳定,容易形成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增的现象,称为辐射逆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从大气受热过程看,下列表述有利于辐射逆温形成是( )
①秋季的晴天②夏季的阴天③沙漠地面④湖泊水面
A. ①③B. ②③C. ②④D. ①④
25. 辐射逆温通常在傍晚生成并向上发展,在第二天日出后逐渐消亡。下列图示一次辐射逆温从生成到消亡的发展过程依次是( )
A. 甲乙丙丁戊B. 甲丙乙丁戊C. 甲乙丁丙戊D. 甲丙丁乙戊
【答案】24. A 25. D
【解析】
【24题详解】
秋季的晴天,大气保温作用较弱,导致降温速度较快,近地面气温较低,易出现辐射逆温,①正确;夏季的阴天,大气逆辐射强烈,地面辐射导致的降温弱,不易发生逆温,②错误;沙漠比热容较小,近地面处降温速度较快,近地面易出现辐射逆温,③正确;湖泊比热容较大,降温速度较慢,不易发生逆温,④错误。故选A。
【25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戊为无逆温(逆温消失),乙为逆温开始消退,丙为开始出现逆温,丁为逆温最强,所以其形成过程为甲丙丁乙戊或戊丙丁乙甲,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辐射逆温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空,由于地面有效辐射很强,近地面层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处大气层降温较少,从而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这种逆温黎明前最强,日出后自下而上消失。辐射逆温的厚度可达几十米至几百米。在极地可达数千米厚。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0分)
26.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材料一金华燕尾洲公园曾获得WAF国际大奖,其设计提出了与洪水为友的理念,摒弃所谓固若金汤的石砌大堤,保护和恢复河漫滩湿地,源于板凳龙灵感的廊桥将两岸城区连为一体,是中国海绵城市的优秀范例。
材料二富有弹性的设计是燕尾洲公园的一大特点。梯田式生态防洪堤、大面积的湖泊湿地和砾石透水地面、丰富多样的湿地植被,使其既有丰富的景观特点,又能在洪水来临时具有较强的吸纳能力,成为像海绵一样能吐纳的公园。
材料三燕尾洲公园俯瞰图和公园中①②③三处的局部景观图
(1)近些年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城市内涝有趋于严重的倾向。一方面是因为气候变化导致____;另一方面城市建设不合理也是城市内涝加剧的原因;说出导致城市内涝加剧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____。
(2)海绵城市的基本理念是通过“排、蓄、渗、净”等过程提高对洪水的吐纳能力。与石砌大堤相比,梯田式堤岸(如图)的优势包括加快____、提高____和____能力、增加下渗以及维护____、丰富景观层次等。防治城市内涝还可以在上游山区采取____、____等措施。
(3)例举4个“海绵体”。
【答案】(1) ①. 极端暴雨天气多发 ②. 地面硬化;植被覆盖率下降;湖泊、湿地、河道填埋;排水管网设施落后;削高填低等
(2) ①. 排泄速度 ②. 蓄洪能力 ③. 净化水质 ④. 生物多样性 ⑤. 修建水库 ⑥. 植树造林(或提高植被覆盖率或修筑梯田)
(3)“海绵体”:河流、湖泊、湿地、森林、草地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金华燕尾洲公园为材料,涉及水循环、城市内涝的治理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城市内涝趋于严重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气候变化导致降水强度增大,极端暴雨天气多发;另一方面城市建设不合理也是加剧城市内涝的原因之一。其中,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包括城市硬化面积增大,阻断了下渗,以及城市排水系统不合理,阻碍了排水,加剧了城市内涝。植被覆盖率下降;湖泊、湿地、河道填埋等减少了城市的蓄水空间;排水管道设施落后排水不畅。
【小问2详解】
为了应对城市内涝问题,海绵城市的基本理念是通过“排、蓄、渗、净”等过程提高对洪水的吐纳能力。与石砌大堤相比,梯田式堤岸可以加快洪水下泄,提高蓄水和净水能力,增加下渗,维护生物多样性,丰富景观层次等。此外,防治城市内涝还可以在上游山区采取植树造林、修筑梯田、修建水库等措施。
【小问3详解】
城市“海绵体”是指城市中能够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的设施或区域,包括自然水系,如河流、湖泊、湿地,绿地和植被,如森林、草地等,可渗透路面等。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发源于北部高原,自西北向东南流经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流经地区沙漠广布。
材料二西亚轮廓图和两河流域图
(1)曼德海峡表层的海水运动形式有____、____、____。
(2)幼发拉底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季节性积雪融水和____,简述幼发拉底河流经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后流量减少的原因____。
(3)图中甲地山谷风环流显著的原因是____。该谷地多夜雨现象,其原因是谷地河水____,水汽充足;夜晚山顶降温____,盛行____风,较冷的空气沿坡面下沉到谷底,迫使暖湿空气____,因为____而成云致雨.
【答案】(1) ①. 海浪 ②. 潮汐 ③. 洋流
(2) ①. 雨水 ②.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降水少;蒸发量大、下渗多;人为引水
(3) ①. 地势落差大,气温差异显著 ②. 蒸发 ③. 快 ④. 山 ⑤. 上升 ⑥. 冷却凝结
【解析】
【分析】本题以西亚轮廓图和两河流域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海水运动形式、河流补给形式、山谷风成因等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
【小问1详解】
海水表层的运动形式有海浪、潮汐、洋流三种形式,曼德海峡表层的海水会受风力的影响,出现海浪;受日月引力的影响,海水出现潮汐运动;另外还会受洋流的影响。
【小问2详解】
两河流域水量多半来自上游山区。读图可知,两河流域上游山区西临地中海地区,冬季受盛行西风的影响相对较强,主要补给水源之一为雨水;流经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后流量减少是因为水分的收入小于支出,当地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而蒸发旺盛,沙质土为主,地表径流下渗严重,水分的支出远大于收入,另有人类为生产生活应用径流水,所以导致流经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后流量减少。
【小问3详解】
甲地地处河流上游附近,山地地势起伏大,气温差异显著,山谷风环流显著。多夜雨首先是要有足够的水汽,当地谷地是河流,河流蒸发提供充足的水汽;当地气候较干旱,夜晚山顶降温快,盛行山风,冷气流沿山坡向谷底堆积,迫使暖湿空气被抬升,因为水汽冷却凝结而成云致雨。
28.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材料一位于天山之间的伊犁河谷,气候湿润,河湖众多,有“中亚湿岛”之称。
材料二新疆区域图和坎儿井示意图
(1)伊犁谷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西部的大西洋,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中亚湿岛”的成因。
(2)新疆能源资源禀赋得天独厚,有丰富的矿物质能源和____能、风能;从热力环流的角度说明新疆风能丰富的原因____。
(3)“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对当地气温日变化的生动写照。运用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解释当地气温日变化大的原因。
(4)坎儿井是当地一种古老的灌溉系统,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明坎儿井这一独特灌溉系统的理由。
【答案】(1)中亚深居内陆,降水稀少;伊犁谷地,向西开口的喇叭状谷地有利于水汽汇聚、抬升冷却凝结,多地形雨;夏季多高山冰雪融水;谷地平坦,地表径流众多
(2) ①. 太阳能 ②. 冬季多大风天气;地势落差大,山谷风环流显著;
(3)气候干旱、晴天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少,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多,地面温度高,地面辐射强;大气获得的热量多,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大气热量散失快、气温低.
(4)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地表径流少,水源缺乏;多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丰富;地下灌渠可以减少水分蒸发、下渗。
【解析】
【分析】本题以伊犁河谷气候资料和新疆区域图和坎儿井示意图等为背景材料,涉及水循环和大气的热力状况等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及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中亚湿岛”意思是中亚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而伊犁谷地降水较多,气候湿润,水资源丰富。影响降水的因素包括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我国的新疆和中亚地区位于亚欧大陆的内陆,是世界上距离海洋最为遥远的地区,由于距海遥远,使得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加上地形的因素,高原和山地地形更是阻挡了一些来自海洋的水汽,使得该地区降水更为稀少。伊犁河谷的地形向西开口,北部有西北至东南走向的博罗科努山;南部有西南至东北走向的天山山脉,整体地形呈向西开口的“喇叭口形态”。同时,伊犁河谷地区的纬度大约为北纬42°至北纬46°之间,刚好处在盛行西风带的控制范围内,所以伊犁河谷常年被盛行西风控制,虽然此处距离大西洋十分遥远,但是西风带中还是含有一定的水汽,西风带把来自大西洋的少量水汽送入伊犁河谷,在河谷内受到南北两侧山地地形阻挡抬升,冷却凝结形成地形雨,从而带来了较为丰富的降水。高山之上多积雪和冰川,夏季多高山冰雪融水。伊犁河谷地地形平坦,有伊犁河等众多地表径流。
【小问2详解】
新疆位于亚欧大陆的内陆,由于距海遥远,使得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加上地形的因素,高原和山地地形更是阻挡了一些来自海洋的水汽,使得该地区降水更为稀少,多晴天,太阳能资源丰富。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热力环流具体表现有海陆风、城市风、山谷风等。新疆所在的亚欧大陆冬季气温低,气流下沉,形势力强大的高压,使得新疆冬季多大风天气。新疆地形“三山夹两盆”,地势落差大,多山谷风。
【小问3详解】
大气受热过程包括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天气现象是影响大气受热过程的重要因素。新疆位于亚欧大陆的内部,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多晴朗天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地面温度高,地面辐射强,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热量后升温。所以,白天气温高。晴天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大气热量散失的快,气温低。
【小问4详解】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文件包含浙江省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浙江省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答题纸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