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一节 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当堂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一节 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当堂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观察和调查的一般步骤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某研究小组在太平山附近发现了一棵有着“植物大熊猫”美称的野生红豆杉,树龄360余年。为掌握该县野生红豆杉的分布状况,研究小组继续到其他乡镇进行考察、走访。这种生物研究方法是( )
A.调查法
B.观察法
C.测量法
D.收集和分析资料法
2.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在调查前应选定调查范围 ②调查范围内偶尔飞过的鸟或昆虫可以不作记录 ③为了确定生物种类,小强爬到树上将鸟巢摘下来 ④调查到的生物数量不是这种生物在这个环境中的全部数量 ⑤进行调查时,有时要用数学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④⑤D.③④⑤
3.下面是某生物学习小组设计的“调查本省中学生近视发病率”的几种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 )
A.对省内所有的中学生进行调查
B.选取省内部分农村中学的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
C.选取省内部分城市中学的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
D.选取省内部分农村中学和城市中学的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
4.环保工作者在制订保护东北虎的行动方案之前,需要先进行广泛的调查。那么进行这个调查的目的不包括了解( )
A.东北虎的生存数量B.东北虎的生存地区
C.东北虎的药用价值D.东北虎的生活习性
5.下列关于“校园生物调查”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调查时,可不注意草丛和落叶里的小生物,只需注意较大的生物就行
B.调查时,全组的同学要集体行动,不要攀爬高处
C.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按照某种共同的特征进行简单的分类
D.对看上去差别明显的生物,要注意它们的相同之处;对相似的生物要注意它们的不同之处
6. 白鳍豚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哺乳动物,科考队沿长江寻找3 436千米后,未发现白鳍豚。其中沿长江寻找的方法属于( )
A. 模拟实验法 B. 调查法
C. 实验法 D. 观察法
7. 在调查农田生物种类时,下面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为了观察范围更大些,爬到树上用望远镜观察
B. 看到自己喜欢的花就摘下来
C. 因为熟悉农田环境,所以观察时不必记录
D. 一边认真观察,一边如实记录
8. 下列研究方法中,属于调查法的是( )
A. 人口普查
B. 上网搜集濒危动物种类
C. 用放大镜观察小肠绒毛
D. 仔细观察东北虎,并拍照
9. 对校园内的生物种类进行调查时,对所看到的生物的记录应该采取的态度是( )
A. 根据自己的好恶进行记录
B. 对所看到的比较熟悉的生物进行比较
C. 对没见过的生物进行记录
D. 对所看到的都要如实记录
10. 观察和调查的一般步骤是( )
①制订合理的方案②做好记录,积累资料
③明确目的、对象、范围④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A. ③①②④ B. ①②④③
C. ②①④③ D. ③④①②
11. 成语是汉语中人们熟识并广泛使用很久的词组或短句,其中蕴含丰富的趣味生物学知识。下列能说明“生物对环境有影响的”成语是( )
A.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12. 生物绘图时通常使用( )描线、点点和标注。
A.黑色水笔 B.毛笔
C.3H铅笔 D.圆珠笔
13. 为了解某环境中的生物种类,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A.分类法 B.调查法
C.观察法 D.实验法
14. 下列调查过程中的做法错误的是( )
A.记录时要实事求是 B.见到喜爱的植物要采集起来
C.选择一条生物种类较多的路线 D.注意安全,与组内的同学一起行动
15. 调查的不正确叙述是( )
A.人口普查也是调查 B.森林资源的清查是调查
C.要对调查的对象逐个进行 D.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16.下列探究活动,可采用调查法进行的是( )
A.调查全市九年级学生的近视率 B.海底珊瑚礁成分的测定
C.优良作物品种的培育 D.光照对植物生活的影响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B.人口普查就是调查
C.调查范围再大,也必须对调查对象逐一调查 D.调查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
18.当我们对森林中某种植物的密度进行调查时,若调查的范围很大,我们最好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
A.大体估算 B.全部逐一数过
C.分成几块进行调查,然后累加 D.分成几块随机抽样调查,求平均值
19.根据你的调查,对下列生物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A.蟹、蟋蟀、西瓜为陆生生物 B.鸡、猪、鸭为家禽
C.小麦、玉米、水稻为作物 D.海带、鲫鱼、鸵鸟为水生生物
20.我们在对校园生物种类进行调查时,首先要确定( )
A.小组和组长 B.时间和方案
C.范围和顺序 D.目的和对象
二、非选择题
21、判断题
(1).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之一,人口普查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
A.正确 B.错误
(2) 科学探究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在科学探究的结果与原有知识发生矛盾时,要修改实验数据。( )
A.正确 B.错误
(3). 只有鸟类和昆虫可以在空中飞行。( )
A.正确 B.错误
(4).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之一,人口普查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
A.正确 B.错误
(5). 只有鸟类和昆虫可以在空中飞行。( )
A.正确 B.错误
22.柳树叶打着卷儿,小花低着头,湖水也烤热了。小鱼该不会被煮熟吧!啊,别急别急!蜻蜓飞来了,飞得很低很低,在湖面上转圈,报告着好消息,“就要下雨了,就要下雨了!”
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1)短文中提到的生物有哪些? 。
(2)你能告诉大家它们为什么是生物吗? 。(至少答出一点)
(3)如果把它们分为两组,你会如何划分? 。你的归类方法是 。
23. 下表所示是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的调查报告,据表回答问题。
(1)写出A~F代表的生物种类。
A. ,B. ,C. ,
D. ,E. ,F. 。
(2)A和B的分类依据是 ;C~F的分类依据是 。
24. 有一次某同学买回来一袋黄豆芽放在阳光下,下午打开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成了“绿豆芽”,他觉得很奇怪,决定把这个问题搞清楚,请你和他一起去探究。
1)你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能影响叶绿素的产生吗?
2)针对你提出的问题,请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 对叶绿素产生了影响。
3)设计实验方案:
A.取一定数量的新鲜黄豆芽分成两份,分别放在两个容器中。
B.甲放在 _______________地方培养,把乙放在_______________地方培养。
4)该实验的预期效果是:甲中的黄豆芽_______________绿,乙中的黄豆芽_______________绿。(填“变”或“不变“)
5)该实验证明了:叶绿素的形成需要_______________。
25.小明在校园内进行调查时记录了以下生物名称:
松树、榆树、菊花、狗尾草、蜘蛛、蚂蚁、苍耳、蚊子、鼠妇、丁香、小鸟、蜻蜓、桃树、一串红。
(1)将上述生物归为植物和动物,你的归类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生物中,属于植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动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5ACDCA 6-10BDADA 11-15BCBBC 16-20ACDCD
(1)、A (2)、B(3)、 B(4)、A (5)、 B
22、(1)柳树、小花、小鱼、蜻蜓
(2)因为它们都能进行呼吸(合理即可)
(3)一组是柳树和小花;另一组是小鱼和蜻蜓 依据形态结构特点
23、(1)植物 动物 水生植物 陆生植物 水生动物 陆生动物
(2)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生物的生活环境
24、(1) 光(2) 光(3) 有光 无光(4) 变 不变(5) 光
25、(1)按照形态结构特点 (2)松树、榆树、菊花、狗尾草、苍耳、丁香、桃树、一串红 蜘蛛、蚂蚁、蚊子、鼠妇、小鸟、蜻蜓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第一单元 生物和细胞第一章 认识生物第一节 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综合训练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科学观察有时需要借助仪器,下列对于观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下列观察鸟类的做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一单元 生物和细胞第一章 认识生物第一节 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课时训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爱因斯坦说过,对观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一节 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达标测试,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