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分层作业)(学生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490312/0-173358297431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分层作业)(学生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490312/0-173358297439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分层作业)(学生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490312/0-173358297440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后作业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后作业题,共6页。
◆1.了解造纸术的发明、蔡伦改进造纸术,分析造纸术传播的影响,运用实物史料说明发明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2.通过讲故事等学习活动,知道张仲景、华佗的医学成就,感悟他们的高尚医德;初步了解秦汉时期的数学、农学等成就,增进文化自信。(家国情怀)
◆3.阅读《史记》的经典篇章,了解其史学和文学价值,学习司马迁坚忍不拔的意志、秉笔直书的史家素养,以及追求崇高理想的精神,逐步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史料实证)
◆4.知道道教的创立和佛教的传入,初步了解它们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基础达标
【知识点一 造纸术的发明】
1.【史料实证】文物是考证历史的原始史料。下列图片所示文物,以当时人们日常书写材料为载体的是( )
A.秦半两钱B.居延汉简C.东汉画像砖D.龙门石窟北魏石刻
2.【史料实证】某班同学为体验我国古代一项伟大发明的工艺流程,进行了以下实践活动。这项发明( )
A.对作战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B.发展中医学的治疗理论
C.促进了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D.推动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3.小明同学在查阅资料后,绘制了中国古代某项科技成果的部分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与这项科技成果相关的人物是( )
A.蔡伦B.毕昇C.祖冲之D.宋应星
4.【史料实证】我国古代科技长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中既在发明过程中体现“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又对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提供了重要条件的科技成就是(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5.【唯物史观】在蔡伦改进造纸术后不久,朝鲜和越南就有了纸张,公元七世纪,造纸技术经高丽传到日本,阿拉伯的造纸技术由中国工人亲自传授,欧洲人通过阿拉伯人了解造纸技术,随后欧洲很多国家都建造了造纸厂。这表明造纸技术( )
A.有利于文化的保存与传播B.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C.为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D.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
6.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被列入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其药方来源于“医圣”张仲景的医学著作( )
A.《伤寒杂病论》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D.《本草纲目》
7.“我们一起打疫苗,一起苗苗苗苗苗”,被网友们评为“深圳最有趣的打疫苗标语”。早在东汉末年,一位名医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他是( )
A.扁鹊B.张仲景C.孙思邈D.李时珍
8.如图人物卡片“____?____”处应填入( )
他的著作《伤寒杂病论》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对祖国医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
A.扁鹊B.张仲景C.华佗D.顾恺之
9.中国的传统医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开创中医临床理论体系,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是( )
A.张仲景B.华佗C.张角D.贾思勰
10.【史料实证】下表是两汉时期部分医学资料的出土、收集情况整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南方医学技术远超北方B.中医注重理论创新
C.造纸术促进了医学传承D.两汉医学成就突出
11.【史料实证】《九章算术》诞生于东汉时期,是我国古代数学史上的名著。下面为其中的一道例题。据此可知,《九章算术》具有( )
今有田广十五步,纵十六步。问为田几何?今有粟一斗,欲为粝米,问得几何?
实用性 B.创新性 C.抽象性 D.艺术性
【知识点三 司马迁与《史记》】
12.【史料实证】据《史记》记载,荆轲刺秦时,秦王左右的大臣依秦法均未携带武器。而从出土的东汉时期荆轲刺秦画像石来看,秦王左右配有武器(如图)。这表明( )
A.《史记》的记载都是真实的B.考古发现是了解历史真相的唯一途径
C.历史事实认定需综合多种证据D.不同时期人们对历史事件的看法不一
13.西汉司马迁撰写的《史记》,内容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涉及社会的各方面,不虚美、不隐恶,真实、生动地再现两千五百年的历史,被誉为“实录”。这反映出司马迁具有( )
A.守卫国家的爱国情怀 B.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C.秉笔直书的史家素养 D.个性浪漫的创作风格
【知识点四 道教和佛教】
14.【家国情怀】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后,逐渐融入中国社会,成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新罗的舞蹈《白杨舞》成为唐朝宫廷舞蹈中的一种流行形式。材料表明( )
A.唐朝文化世界影响力大B.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
C.民族交融促进文明发展D.汉唐是我国古代最强盛王朝
15.白马寺始建于东汉,寺保存了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大量干漆造像。由此可知,白马寺是( )
A.道教建筑 B.佛教建筑 C.太学建筑 D.军事建筑
二、能力提升16.七年级(3)班组织“文化珍酿。凝聚国家底蕴”的展览活动。请你完成展板相关内容设计
展板一【多样成就.璀璨成果】
一组同学搜集到了如下史料,请你为其归类,并分别指出这些成就涉及的领域。
实物史料:
文献史料:
领域:
展板二 【技术革新·历史影响】
(2)二组同学围绕造纸术的发明展开研究性活动,整理了如下资料,请你根据资料并结合所学分析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的影响。(2分)
展板三 【文化瑰宝·精神永驻】
(3)三组同学在游览陕西韩城司马迁祠后,记录了如下图文资料,你从中感受到司马迁怎样的精神?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右图中门楣扁额上“史笔昭世”的内涵。(2分)
17.纸的发明和创造极大地便利了文化的传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筒,其用缣帛(即按书写需要裁好的丝织品)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后汉书·宦者列传》
(1)依据材料一,指出蔡伦造纸使用的材料主要有哪些。在此以前人们所用的书写材料主要是什么?
材料二 盖纸,旧(以前)亦有之,特(只是)蔡伦善造(制造)尔,非创(发明)也。——《负暄野录》
(2)你是否同意材料三的观点?讲述你的理由。
(3)观察地图,说明汉纸出土地点在地域分布上的特点。你认为如此久远的纸在这些地方得以保存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三、开放创新
18.【思维拓展】很多成语典故出自《史记》,例如“破釜沉舟”“一以当十”等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查一查,还有哪些成语典故出自《史记》?
时期
医学资料收集、出土情况(部分)
两汉
江陵张家山西汉墓出土的医简共178枚,含古医籍2部11种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医籍竹简约200枚、木牍10枚、绢帛10种
甘肃武威县出土简牍92枚,记载完整医方31个
①西汉经穴漆人
②《九章算术》
不论东方还是西方,早期书籍书写材料都比较笨重……纸传入中亚,被佛教徒使用之后,可以抄写、传播更大篇幅的佛典。
秦汉时期,户籍等各类基础账簿只能在乡制作。皇帝因朝廷不掌握基础账簿,无法遏制地方上计的严重造假。纸张代替简册后,基础账簿上移至县廷制作,基层事务由县令统揽,账簿由县上报郡、州,直至中央。
他从小勤奋好学,饱读诗书。青年时实地考察风土人情,收集史料。他立志继承遗志撰写史书,用十多年的时间写出了一部不朽的历史巨著。
精神:
内涵: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后测评,共9页。
这是一份历史人教版(2024)第13课 东汉的兴衰课后复习题,共5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当堂达标检测题,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