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分层作业)(学生版)

    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分层作业)(学生版)第1页
    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分层作业)(学生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练习题,共5页。
    通过观看视频、识读地图、图片等学生活动,了解我国原始农业的兴起、标志及意义,理解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的特征。(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通过研究考古发现、阅读教材、对比归纳等学生活动,了解我国境内新石器时代河姆渡人、半坡人的生产生活状况、种植农作物、房屋不同特点的原因,理解不同自然环境孕育出不同特点的原始农耕类型。(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3.通过学习本课内容,知道我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人工栽培水稻、粟、黍的国家,我国为人类文明起源作出重要贡献,从而认识我们祖先在生产劳动中表现出来的智慧和取得的成就,产生憧憬之情,达到对祖国悠久历史的认同和尊重。(家国情怀)
    一、基础达标
    1.【史料实证】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以下三个从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共同反映了( )
    图1 稻谷 图2 猪纹陶钵 图3 骨耜
    A.人类的起源 B.原始农耕生活 C.远古的传说D.早期国家产生
    2.【时空观念】下面是《中国境内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分布示意图》(局部),参观①处遗址可以看到( )
    A.北京人使用的石器B.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C.装饰人面鱼纹图案的彩陶盆D.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具
    3.【史料实证】2024年3月,福建平潭县壳丘头遗址群入选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该遗址群出土了陶器、人骨及中国东南沿海岛屿最早的水稻等遗存。下列遗址的遗存特征与其相近的是( )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山顶洞人遗址D.河姆渡遗址
    4.【时空观念】下图是我国原始农耕时代重要遗址分布图,对该图理解正确的是( )
    A.①②区域分别对应稻作农业区和粟作农业区 B.③处远古居民建造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
    C.④处遗址出土的农业生产工具以骨耜最典型 D.③④遗址种植农作物不同的根源是技术差异
    5.【史料实证】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以下材料可作为我国原始农业发展证据的是( )
    6.【史料实证】陕西西安有丰富的文物资源。下列考古发现可用于研究半坡人生活的是( )
    A.人面鱼纹彩陶盆B.司母戊鼎
    C.甲骨文D.商鞅铜方量
    7.【史料实证】下列三幅图片中的考古遗存反映了我国先民( )

    A.很早开始进行农业生产B.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
    C.种植的农作物多种多样D.已经有较高审美观念
    8.【史料实证】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以下材料可以作为我国原始农业发展依据的是( )
    A.北京人制作的石器B.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C.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D.曲辕犁模型
    9.【史料实证】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2021年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该聚落遗址距今约5800-5300年,遗址发现祭坛、大型氏族墓地、红烧土、房屋遗迹、玉器作坊、水井等重要遗迹,出土精美玉礼器、石器、陶器等珍贵文物(如下图)。据此可以推断凌家滩先民已进入( )
    A.旧石器时代B.农耕定居C.青铜时代D.早期国家时代
    10.【唯物史观】河姆渡人设计“干栏式”房屋,半坡人设计“半地穴式”房屋,从两地房屋的结构设计上看,体现了我国远古居民( )
    A.精耕细作的劳动观 B.因地制宜的自然观
    C.朴素实用的审美观 D.勤俭节约的价值观
    11.【史料实证】从东北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遗址,到江淮地区的凌家滩遗址,再到中原地区的河洛古国遗址,在距今5500—5000年各地均出现了以城址、祭坛、王陵等为标志的古国。材料表明中华文明( )
    A.体系完备,一脉相承B.自发形成,发展独立
    C.兼收并蓄,融会贯通D.分布广泛,多元一体
    12.【史料实证】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 )
    A.原始农业,蓬勃发展B.商业产生,逐渐繁荣
    C.陶器文化,历史悠久D.瓷器制造,影响广泛
    13.【史料实证】考古发掘的成果是研究人类起源和古代社会的重要依据。考古工作者在河姆渡遗址发现文物“双鸟朝阳纹象牙碟形器” 从文物特征中可以说明河姆渡居民( )
    A.能制作精美的石器B.学会制造彩陶的技术
    C.步入奴隶社会时期D.具有原始的审美观念
    能力提升
    14.【时空观念、唯物史观】观察地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B两处原始遗址的名称是什么?
    (2)图中①所在区域的农作物是_____________,它主要分布于 流域。图中②所在区域的农作物是 ,它主要分布于 流域
    (3)以上两种农作物对气候有着不同的要求,结合地图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二者分布区域不同的原因。
    15.【史料实证、家国情怀】阅读下列史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周易》
    史料二(他们)已经创造了一种木构长屋。这种住宅十分别致,基础全系桩木构筑。铺设地板,地板上立柱、架梁、敷椽、盖顶…
    ——梅福根、吴礼贤主编《七千年前的奇迹》
    史料三
    (1)写出两例“穴居而野处”的远古人类。史料一说明人类的居住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史料二中的“他们”应该属于哪一原始居民?这种房屋属于什么类型的房屋?
    (3)半坡人居住的应是图中的 房屋,这种房屋被称为 房屋。河姆渡人居住的应是图中的 房屋,这种房屋被称为 房屋。
    (4)图一、图二所示房屋各有什么特色?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有了房屋,说明人们过着定居生活,那么使他们能够定居下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三、开放创新
    16.【思维拓展】人类的祖先发现一些谷类可以在土地上栽种,捕获的小动物可以在家中饲养。年深日久,终于进入“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农业时代。这样,人类由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逐渐开始定居生活,在农闲时改进工具,逐渐跨入文明的大门。所以,农业是文明之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原始农业出现的主要表现。为什么说“农业是文明之母”?
    A.北京人制作的石器
    B.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C.农耕生活想象图
    D.曲辕犁模型
    双鸟朝阳纹象牙碟形器
    文物特征
    一组同心圆,一圈火焰纹,构成了一轮炽烈蓬勃的太阳,两侧长着钩喙的乌ǎ首望天,仿佛在引吭啼鸣。边缘衬托着刻工精细、线条流畅的羽状纹飞扬的羽毛,似浴火而舞。整件蝶形器雕刻在象牙上。

    相关试卷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课时训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课时作业,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美国学者布雷伍德指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课 原始农业于史前社会(期末高效复习分层练习学案-学用无答案):

    这是一份第2课 原始农业于史前社会(期末高效复习分层练习学案-学用无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核心知识考点,基础演练,巩固提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