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红楼梦》悲剧分析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489920/0-173357347789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红楼梦》悲剧分析 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489920/0-173357347793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七单元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七单元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导入,课堂任务,课堂总结,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习目标
理解《红楼梦》中蕴含的三重悲剧。
学习重点
理解三重悲剧的内涵。
学些难点
探究悲剧产生的原因。
学习过程
一、课堂导入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曲《枉凝眉》,传唱着宝玉和黛玉荡气回肠的爱情悲剧。今天,我们就走近《红楼梦》,来感受“红楼一梦,旷世三悲”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
补充资料:
王国维说:“《红楼梦》一书,彻头彻尾的悲剧也。……由叔本华之说,悲剧之中,又有三种之别:
第一种之悲剧,由极恶之人,极其所有之能力,以交构之者。
第二种,由于盲目的命运者。
第三种之悲剧,由于剧中之人物之位置关系而不得不然者。非必有蛇蝎之性质与意外之变故也,但由普通之人物,普通之境遇逼之,不得不如是。彼等明知其害,交施之而交受之,各加以力而各不任其咎,此种悲剧,其感人贤于前二者远甚。何则?彼示人生最大之不幸,非例外之事,而人生之固有故也。”
二、课堂任务:探究“红楼一梦,旷世三悲”的内蕴
任务一: 心事终虚化——爱情悲剧
播放《宝玉摔玉》的视频
阅读方法:串联相关情节
教师补充:
对宝黛爱情悲剧的理解,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就是所谓终极解释。早在前世,宝黛爱情的发生本身就意味着是个悲剧。因为绛珠仙草之所以下凡,不是要来过幸福生活的,而是为了还泪,“泪尽而归”,前世的因缘就注定着两人要最后分离。
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的故事,是对宝黛爱情的带有神话色彩的终极解释。
这种终极解释,第一,是要说明爱情发生的本源性,绛珠仙草对神瑛侍者的爱情的发生,是不由自主的,是一种本能的、本源的、很自然的方式。
第二,它在注重终极解释的时候告诉我们,不仅仅是有灵的人会禀受情,这就把情推到了极端,推到了“泛情”这样一种地步。从终极意义上看,宝黛的爱情是必然发生的,也必定是悲剧,这两方面都是注定的。
第三个层次,宝黛爱情在现实社会里也是既不允许发生,又不允许成功。
从不允许方面来看,小说写林黛玉总是生病,年纪轻轻就天天离不开药,自身的健康都没有保障,以后能否顺利地生儿育女或跟宝玉白头到老都很难说。每个家长都希望子女的婚姻美满幸福,没有任何一个家长是成心要使子女一辈子忍受不幸婚姻的煎熬的。家长要给儿子选择媳妇,身体健康是首先要考虑的。
贾母说:“咱们这种人家,别的事在人没有的,这心病也是断断有不得的。林丫头若不是这个病呢,我凭着花多少钱都使得。若是这个病,不但治不好,我也没心肠了。”贾母认为,宝黛两人之间是不允许发生私情的,也是不允许成功的。
从家族利益角度考虑,在选择宝玉的结婚对象时,显然薛宝钗比林黛玉条件要好很多。林黛玉父母双亡,家里财薄利弱,不能给贾府带来任何有价值的东西。而贾府这时极需要大量金钱,经济上要振兴,就要输入新的血液,而薛家是富商,广有钱财,虽然这时是一个寡母带着一儿一女生活,但是家产非常丰厚。
不仅由于经济利益需要跟薛家联姻,还有跟王家的关系,因为薛姨妈姓王,是王夫人的妹妹,贾家跟薛家联姻,实际上就是跟王家间接地联姻。所以王夫人为了王家的利益也要选薛家。
另外,从家族内部的情况考虑,为了子女的终生幸福,家长也要为子女将来生活的小环境着想,也就是说要家庭和睦,安定团结。
任务二:芳魂空消耗——青春悲剧
红楼梦其实是一本写青少年的书,王熙凤开始大概十七岁,林黛玉进贾府时十二岁左右,贾宝玉大林黛玉一岁十三岁,宝钗又大一点,十三岁半;史湘云十二岁,他们在小说里都是十五岁上下的青少年。
大观园是一个青春王国。
《三国》《水浒》《西游》都好,但是缺少一个东西,就是红楼的青春之歌。
活动 :制作判词小报,写出判词背后蕴含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 。
阅读方法:精读判词
(一)判词——宝钗、黛玉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二)判词——元春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兔)相逢大梦归。
(三)判词——迎春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四)判词——惜春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谶语:元(原)迎(应)探(叹)惜(息)
任务三: 飞鸟各投林——家族悲剧
阅读方法:跳读回目
悲剧成因探究:
第一个原因就是物质生活穷奢极欲。
第二个原因就是精神生活的荒淫无耻。
第三个原因就是政治黑暗腐败。
教师补充:欲写其衰,先写其盛:
刘姥姥初进荣国府;秦可卿之死;元妃省亲。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作为家庭支柱的男子,或炼丹求仙(贾敬),或好色淫乱(贾珍),或安享尊荣(贾赦),或僵化腐朽(贾政)。
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由一家而写尽天下,由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衰落而预示封建末世的衰落。
三、课堂总结
刘再复:《红楼梦》之所以感人,正是看破色相之后仍有大缅怀,大忧伤,大眼泪,即放弃一切身外的追求,但仍有对“情义”的大执著,不仅有爱情的执著,还有亲情的执著。
蒋勋:“曹雪芹只是告诉你,在所有的生命中,权力、财富、爱情,全部是一场空。他要告诉你,知道是空,你还是执著。知道归知道,执著归执著。《红楼梦》的迷人就在这里,明知道所有都是空的,可是每一刻又都在执著。”
四、课后作业
试着梳理《红楼梦》三重悲剧的产生原因。
回目
主要情节
深层意蕴
第三回
宝玉因林妹妹无玉而摔玉
追求男女平等
第二十九回
因林妹妹放心不下,“金玉良缘”成了心病,宝玉再次狠命摔玉。
痴情表白
宝玉
象征意味
爱情悲剧的原因
仙界
顽石:无才补天
不爱谁宝玉坚持了自己的选择,但娶谁做妻子宝玉却一点权利都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根深蒂固的封建礼教思想支配下,青年男女根本没有婚恋自由,宝黛的爱情也是这一时代局限下的牺牲品。
人间
通灵宝玉:衔玉而诞,不同凡响,地位尊贵。
群芳特质
群芳命运
群芳悲剧的原因
①才智超群、率先觉悟。大观园中的女性,多才多艺,琴棋书画、持家理财各有其功。
②冰清玉洁、果敢坚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名誉、尊严受到侵害时,不惜以生命去捍卫和抵抗,比如鸳鸯。
③清新自然、后世流芳。男人是泥做的骨肉,女儿是水做的骨肉,这些闺中少女,都保持着纯洁的天性。
在《红楼梦》第五回,写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所饮茶为“千红一窟”,所斟酒为“万艳同杯”。千红、万艳指的是《红楼梦》中的女性,“一窟”谐音“一哭”,“同杯”谐音“同悲”,暗示了青春女性的悲剧命运。
大观园中的青春女性清新可人、美好真挚,可因为生活在腐朽不堪的封建贵族大家庭里,她们无一能逃脱人生的厄运,控诉了封建制度的没落和腐朽。
回目
回目名
氛围特点
第十八回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乐
第五十三回
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
乐
第六十三回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死金丹独艳理亲丧
乐中有悲
第七十四回
惑奸馋抄检大观园 矢孤介杜绝宁国府
悲
第七十六回
开夜宴异兆发悲音 赏中秋新词得佳谶
悲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七单元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导入,课堂活动,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红楼梦》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导入,课堂活动,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第七单元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人生若只如初见——红楼寻梦,剥开层雾见云天——踏梦寻情,四回为三段,叙宝钗,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