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1.2 测量长度和时间集体备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沪粤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1.2 测量长度和时间集体备课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改进测量方法,3误差不是错误,想一想,练一练,换算关系,时间的单位,测量时间,测量时间的常用工具,用秒表测量时间,分钟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重点)2.知道测量有误差及减小误差的方法。(难点)
我们是如何测量时间的?
1.定义: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的差异就叫误差。
2.误差的来源 (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
(2)仪器本身不准确 。
(3)环境温度、湿度变化。
(1)测量时,要用眼睛估读出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数字,是估读就不可能非常准确。
注意:(1)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误差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
(2)减小误差的办法: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B、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错误是不应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
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下列哪些是误差,哪些是错误? A. 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 B. 刻度尺没有紧贴课本; C. 读数时,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 D. 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
注: (1)算平均值一定要四舍五入,保留相同的分度值
某同学先后4次测量一木块的长度,记录数据分别为:1.41cm、1.41cm、1.42cm、1.43cm,该木块的长度应记为 cm。
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cm。
注:(2)求平均值时,需要先删去错误数据
(1)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秒,符号:s.
(2)其它常见的时间单位及符号。
时 分 毫秒 微秒 纳秒 h min ms μs ns
1h=60min 1min=60s 1s=103ms=106 μs =109ns
3. 测量时间的工具
如果分针未超过半分钟时,秒钟按0~30s读数。若分钟数已过半刻度线,秒钟按30~60s读数
读数:小盘分钟数+大盘秒钟数 (整数) (不估读)
3×60s+37.5s=217.5s
5×60s+37.5s=337.5s
1.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 cm;机械停表读数是 min s。
2.如图所示是某种机械停表的实物图,长针转一圈度量的时间是 ,分度值是 ;短针转一圈度量的时间是 ,分度值是 ,图中显示的时间是 。
30s(或0.5min)
3.测量1枚硬币厚度,为了减小误差,下列方法中能减小估读误差最佳的是( )A.用刻度仔细地测量硬币厚度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求平均值C.用刻度尺测量10枚硬币叠加起来总厚度,再除以10,求出1枚厚度D.刻度尺分别测量10枚硬币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4.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第2课时时间的测量和误差pptx、课件衔接说课稿docx、刘翔打破世界纪录mp4、机械秒表swf、练习停表的使用mp4、马屁股决定火箭推进器mp4等6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粤版中考物理复习第1讲走进物理世界作业课件,共10页。
这是一份沪粤版中考物理复习第1讲走进物理世界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分度值,~10,正对刻度线,下一位,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10-6,水平台,V2-V1,超过量筒的量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