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课时提高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含答案)第1页
    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课时提高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含答案)第2页
    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课时提高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含答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送东阳马生序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送东阳马生序同步测试题,共6页。
    1.杨杨在学习《送东阳马生序》后梳理了几组词语,请辨析加点字在不同句子中的含义。
    第一组:无从致书以观()
    撰长书以为贽()
    第二组:益慕圣贤之道()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第三组:援疑质理()
    非天质之卑()
    第四组:今诸生学于太学()
    假诸人而后见也()
    2.理解型默写。
    (1)《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说自己穿着破旧衣服,与衣着华丽的同学在一起,丝毫不羡慕,其原因是“ , ”。
    (2)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讲述求学遭到“先达”训斥的时候,自己“ , , ”的做法,是为了劝勉马生重视礼仪、虚心学习。
    (3)学习应像宋濂那样,“ ”,多向德才兼备的前辈请教。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练阅读】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4.“今诸生学于太学”与作者儿时的求学有何不同?作者写“今诸生学于太学”的目的是什么?
    5.宋濂是如何劝马生勤学的?
    6.这篇文章的题目叫“送东阳马生序”,然而文章一开篇就大量叙说作者自己的求学之苦,有人说作者写作该赠序的真正目的是夸耀自己,你是如何看待这个观点的?
    7.“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你认为这种态度可取吗?谈谈你的观点。
    【练能力】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送东阳马生序》第1~2段
    【乙】郑玄以山东无足问者,乃西入关,因涿郡①卢植,事扶风马融。融门徒四百余人,升堂进者五十余生。融素骄贵,玄在门下,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子传授于玄。玄日夜寻诵,未尝怠倦。会融集诸生考论图纬②,闻玄善算,乃召见于楼上。玄因从质诸疑义,问毕辞归。融喟然③谓门人曰:“郑生今去,吾道东矣!”玄自游学,十余年乃归乡里。家贫,客耕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
    (选自范晔《后汉书》)
    【注】①涿郡:古郡名,为今河北省涿县治。②图纬:专论占验术数的书。③喟然:感叹。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录毕,走送之 走:
    (2)未尝稍降辞色 辞色:
    (3)未尝怠倦 尝:
    (4)会融集诸生考论图纬 会:
    9.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10.【甲】文中,作者是如何克服求学中遇到的种种困难的?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11.结合【甲】【乙】两文,分析宋濂和郑玄在求师过程中有哪些异同。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送东阳马生序》
    【乙】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谚曰“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诸弟总须力图专业,如九弟志在习字,亦不必尽废他业,但每日习字工夫,断不可不提起精神,随时随事,皆可触悟。四弟、六弟,吾不知其心有专嗜否?若志在穷经,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制义,则须专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则须专看一家文集。作各体诗亦然,作试帖亦然,万不可以兼营并骛,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
    (选自《曾国藩家书》)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以中有足乐者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B.无鲜肥滋味之享 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C.谓不专也 太守谓谁(《醉翁亭记》)
    D.若志在穷经 悲守穷庐(《诫子书》)
    13.用“/”给【乙】文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求 业 之 精别 无 他 法日 专 而 已 矣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2)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
    15.请从描写角度品析【甲】文中句子的表达效果。
    (1)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2)四支僵劲不能动。
    16.【甲】【乙】两文作者均意在“劝学”,他们“劝学”的方式有何不同?
    17.在读书求学方面,【甲】【乙】两文带给了你哪些有益启示?
    参考答案
    练基础
    1.书籍 信 学说 说,谈论 询问 资质 各,众多 之于
    2.(1)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色愈恭 礼愈至 不敢出一言以复
    (3)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3.(1)(我)寄居在旅店里,店主人每天供给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食物可以享用。
    (2)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中间,毫不羡慕他们,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练阅读
    4.诸生“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无奔走之劳”、“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不必若余之手录”书籍,这都是与作者儿时求学不同的的地方。其目的是劝勉现今太学生应该好好珍惜优越的学习条件,专心于学问,不可荒怠岁月。
    5.作者现身说法,首先生动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走之苦,然后与今天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加以对比,明确告诉马生,学业是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自己主观是否努力,而不在于条件的优劣和天资的高低。
    6.示例:我不赞同这样的观点。开篇作者现身说法,从自己艰苦的求学经历切入,兼用对比,用事实说话,寄寓对马生的殷切期望,激励他成为德才兼备的人。这自然不是夸耀自己,正如文章结尾所说:“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
    7.示例一:不可取。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老师应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相互信任、共同成长,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进步。
    示例二:可取。我认为“先达”的“未尝稍降辞色”并非不尊重学生,而是一种更负责的尊重,因为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同时,尊重师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练能力
    8.(1)跑 (2)言辞和脸色 (3)曾经 (4)正巧,适巧遇上
    9.我站在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向他)请教。
    10.①以借书、抄书克服无书之难;②以行百里谦恭拜师求学克服无师之难;③以不畏路远天寒克服求师之难;④以精神富足的读书之乐克服生活艰苦之难。
    目的:鼓励马生刻苦、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11.相同点:虚心好学,恭敬求教。
    不同点:宋濂百里求师,恭谨小心,礼数周到,反复请教,最终得到不少教益。郑玄没有因为老师不直接教他而不满,坚持独立钻研,从不松懈。借老师考问图纬的机会,向老师请教许多需要解决的疑难问题。
    12.A
    13.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
    14.(1)等到他高兴了,就又去请教。
    (2)我多次挖井却没有水可以喝,是没有(做到)专一的过错(啊)(或“我挖井多次却没有水可以喝,是不专一的过错”)。
    15.(1)示例:“大寒”“冰坚”写出天气酷寒,突出抄书之苦,并以此反映学习条件的艰苦,进一步衬托宋濂学习的刻苦。
    (2)示例:“僵劲”“不能动”生动形象地写出肢体因受冻而僵硬的状态,侧面烘托出宋濂外出从师求学的旅途之艰。
    16.【甲】文现身说法(或“以事实为例”,或“运用对比手法”等)。【乙】文讲道理(或“引用谚语”,或“运用比喻阐述道理”,或“举例说理”等)。
    17.要点:要热爱学习,勤奋刻苦,虚心求教(谦恭求教),珍惜优越的学习条件,有明确的目标,有远大的志向,不慕虚荣,意志坚定,专心致志,等等。启示符合两文内容,言之成理即可。

    相关试卷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综合训练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诵读古诗文,读准字音是基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课后复习题,共11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