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美术岭南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四单元 经典永流传第10课 天人合一古园林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岭南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四单元 经典永流传第10课 天人合一古园林教案设计,共4页。
2022
新课
标要
求
培养学生欣赏理解天人合一古园林独特性
能独立欣赏分析林园技术手段及其构景手法
理解感知中国园林“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
核心素养目标
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园林美的认识和欣赏能力,理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园林设计中的体现。
文化理解:使学生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创造力与想象力: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和学习古园林的设计,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进行相关的艺术创作。
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价不同园林设计的特点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实践能力:通过绘画、模型制作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园林设计的过程,提高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及其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学习古典园林的布局、造景手法和建筑元素。
分析园林中的自然美与人文美如何和谐统一。
难点:
如何将抽象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具体化,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并感受。
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他们能够在理解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教授学生如何观察和分析园林艺术,培养他们的审美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引言
活动设计:
开场视频:播放一段关于中国古典园林的精美视频,展示园林中的山水、建筑、植物等元素,以及游客在园林中漫步的场景。
引导:视频结束后,简要介绍课程主题——“天人合一古园林”,并解释“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目的:
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兴趣。
为后续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知识点讲解
活动设计:
历史背景:在利用PPT或板书进行展示时,我们可以详细地介绍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背景。首先,从起源开始,我们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那时的园林主要是皇家苑囿,以狩猎和观赏为主。随后,进入汉代,园林逐渐向私家园林发展,开始注重山水景观的营造。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园林进一步发展,文人雅士开始参与园林设计,注重文化内涵和意境的营造。
进入唐代,园林设计更加注重自然美和人工美的结合,形成了独特的皇家园林风格。宋代则更加注重园林的精致和细腻,私家园林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明清时期,园林设计达到了巅峰,尤其是江南地区的园林,如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等,以其精巧的布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在设计理念方面,我们可以深入探讨“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应用。这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体现在园林设计的各个方面。例如,在布局上,园林往往采用曲折有致的路径,引导游人逐步深入,感受自然之美。在造景上,通过假山、流水、植物等元素的巧妙搭配,营造出自然和谐的氛围。在建筑上,园林中的亭台楼阁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既满足了人的使用需求,又不破坏自然的美感。
在案例分析部分,我们可以选取几个典型的古典园林进行详细分析。例如,苏州的拙政园,以其精巧的布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著称。园中的水面、假山、亭台楼阁等元素巧妙搭配,形成了独特的江南园林风格。北京的颐和园则是一座集皇家园林之大成的作品,园中的昆明湖、万寿山、长廊等元素展示了皇家园林的宏伟与精致。
通过对这些典型园林的设计特点、布局原则和文化意义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独特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互动环节: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古典园林进行深入研究,并准备一份简短的报告,分享该园林的特点和“天人合一”理念在其中的体现。
提问与回答:鼓励学生提问,及时解答,增强课堂互动性。
目的:
使学生对中国古典园林有全面的了解。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实践操作
活动设计:
绘画实践:提供给学生一些古典园林的图片或视频资料,要求学生选择一幅进行临摹或创作。在绘画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关注园林的布局、造景手法和建筑元素等。
模型制作:对于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利用纸张、木材等材料制作一个小型的古典园林模型。模型应体现“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如山水相依、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等。
虚拟设计:利用计算机软件(如AutCAD、SketchUp等),让学生设计一个虚拟的古典园林。设计过程中,应指导学生如何运用“天人合一”的理念进行布局和造景。
互动环节:
作品展示:完成绘画、模型或虚拟设计后,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看,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想法和感受。
互评与点评: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作品,也应给出专业的点评和建议,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目的: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加深学生对“天人合一”理念的理解和应用。
拓展延伸
活动设计:
现代园林设计:介绍一些现代园林设计案例,分析它们如何借鉴和融合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特别是那些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设计作品,如城市公园、生态园等。
文化对比:将中国古典园林与其他国家的园林设计进行对比,如欧洲的巴洛克园林、日本的枯山水等。通过对比,让学生认识到不同文化背景下园林设计的差异和共性。
未来展望:引导学生思考未来园林设计的发展趋势,如何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创意。
互动环节: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现代园林设计案例或不同国家的园林设计进行对比分析,并准备一份简短的报告进行分享。
创意分享: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未来园林设计的想法和创意,和其他同学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目的:
拓宽学生的视野,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园林设计。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激发学生对未来园林设计的兴趣和期待。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赣美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4 体验民间艺术表演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赣美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2 概览中外民间美术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湘美版(2024)九年级上册第1课 走下神坛教案设计,共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