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初中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时间的脚印》(第一课时)教案

    初中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时间的脚印》(第一课时)教案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下册时间的脚印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下册时间的脚印第一课时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开篇激趣,导入课题,预习课文,基础积累,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堂训练,加深理解,布置作业,强化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通读全文,积累字词;熟悉文章内容,弄清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
    2.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启迪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科学精神。
    3.体会文章生动有趣的语言,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积累字词,弄清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
    难点: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启迪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科学精神。
    教学课时:2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开篇激趣,导入课题。
    1.教师概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说时间流逝,那么,时间会留下脚印吗?日出日落,月圆月缺,四季更替,河水流逝,大自然的变化,都潜藏着时间的踪影。《时间的脚印》就为我们分析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它们是原始的“钟表”,述说着远古的故事。现在,让我们一起去欣赏故事吧。
    2.板书课题:时间的脚印
    二、预习课文,基础积累。
    (一)作者简介。(教师运用多媒体显示。)
    陶世龙,出生于四川省安岳县。1948年入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1952年参与建立北京地质学院,历任教务处科长、副处长、学报副主编、编审、地质学史研究室主任、图书馆馆长等职。1980年后致力于科普创作事业,主要从事自然科学与中国文化的融合的研究。参与主编了《科普创作》《科技写作》《科普创作概论》和《黄河文化》。
    (二)题目解读。
    本文是一篇科普作品,其主要任务是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目的是说明认识岩石这一奇异功能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激发青少年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文章的题目《时间的脚印》是从高土其《时间伯伯》一诗中引申借用来的。其拟人化手法的运用,形象地说明了那些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岩石中都潜藏着时间的踪影,以引起人们的探究欲望和阅读兴趣。
    (三)字词学习。
    1.学生听朗读录音(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画出本课的生字生词。
    2.学生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或结合课文下的注释给生难字注音和生词释义。(同桌之间可以互相交流。)
    3.教师出示有关字词读音和释义,以供学生参考。
    ⑴认识生难字。
    踪迹(zōng) 装置(zhì) 腐蚀(shí) 砂砾(lì)
    山麓(lù) 粗糙(cā) 龟裂(jūn) 帷幕(wéi)
    搬运(bān) 悬崖(yá) 崩落(bēng) 裂缝(fèng)
    烘烤(hōng) 渗入(shèn) 浑浊(zhuó) 沟壑(hè)
    ⑵读准多音字。
    龟(jūn)龟裂 缝(fèng)裂缝 泊(pō)湖泊 刨(pá)刨刮
    龟(guī)乌龟 缝(féng)裁缝 泊(bó)停泊 刨(bà)刨子
    ⑶辨清形近字。
    浊(zhuó)浑浊 粗(cū)粗糙 踪(zōng)踪迹
    蚀(shí)腐蚀 租(zū)租赁 综(zōng)错综
    烛(zhú)蜡烛 祖(zǔ)祖国 棕(zōng)棕树
    4.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龟裂】皮肤因寒冷或干燥而破裂,也指(物体)裂开许多缝,出现许多裂纹。
    【帷幕】挂在较大的屋子里或舞台上的遮挡用的幕。
    【腐蚀】通过化学作用,使物体逐渐消损破坏。后比喻人在坏的思想、行动、环境等因素影响下逐渐变质堕落。
    【海枯石烂】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多用于誓言,表示意志坚定,永不改变。
    (四)检查预习。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踪迹(zōng) 装置(zhì) 腐蚀(shí) 砂砾(lì)
    B.山麓(lù) 粗糙(cā) 龟裂(guī) 帷幕(wéi)
    C.搬运(bān) 悬崖(yá) 崩落(bēng) 裂缝(fèng)
    D.烘烤(hōng) 渗入(shèn) 浑浊(zhuó) 沟壑(hè)
    2.请用“海枯石烂”口头造句。
    明确:
    1.B(“龟裂”的“龟”是多音字,在这里正确的读法应读“jūn”。)
    2.示例:时间的巨轮无法抹去我对你的思念,纵使海枯石烂,你的身影永存于我心中。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理解主旨。
    1.学生快速通读全文,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主旨。
    2.指名回答,教师归纳小结。
    明确:
    全文介绍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说明认识岩石这一奇异功能所具有的重要意义,通过大自然的一切事物都记录着时间的印迹,呼吁人们珍惜时间,激发青少年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
    (二)梳理结构。
    1.学生快再读全文,给本文划分结构层次并概括其意。
    2.指名回答,教师归纳小结。
    明确:
    第一部分(第1~4段):引出话题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总)
    第二部分(第5~29):具体说明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分)
    第三部分(第30~31段):读懂岩石记录的意义。(总)
    (三)感知大概。
    1.通读全文,用简洁的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指名概括,教师小结。
    明确:
    岩石有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
    3.简要概括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对现实生活的意义。
    明确:
    如果我们熟悉了这些石头的历史,便有可能踏着历史的脚印,一步一步地寻找并走向地下的宝库,为人类造福。(意思对即可)
    四、课堂训练,加深理解。
    (一)内容指引
    1.整理读书笔记,巩固本课的生字生词,积累相关词汇。
    2.反复通读全文,熟悉课文内容,抄录自己喜欢的优美句子。
    3.熟读课文,完成下面的小题。(运用多媒体显示。)
    (二)选词填空。
    ⑴腐蚀 侵蚀
    ①在社会逐步发展的今天,一些干部却被金钱( )了。
    ②细菌( )了他健康的身体。
    ⑵龟裂 裂开
    ①天久不雨,田地( )。
    ②天气太干燥了,妈妈的手( )了许多口子。
    (三)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⑴根据计算,大约3000到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1米厚的岩石。( )
    ⑵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 ( )
    ⑶特别是刮风沙的时候,就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岩石被磨损得光溜溜的,造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 )
    4.指名回答,教师归纳。
    明确:
    (一)⑴①腐蚀 ②侵蚀 ⑵①龟裂 ②裂开
    (二)⑴列数字(列数据) ⑵举例子 ⑶打比方
    五、布置作业,强化练习。
    整理读书笔记,积累本课的生字难词。
    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第1~4段):引出话题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总)
    第二部分(第5~29):具体说明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分)
    第三部分(第30~31段):读懂岩石记录的意义。(总)

    相关教案

    初中语文8 *时间的脚印/陶世龙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8 *时间的脚印/陶世龙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时间的脚印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时间的脚印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课时安排,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部编版时间的脚印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时间的脚印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预习检查,合作探究,拓展延伸,达标检测,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