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9《桃花源记》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9《桃花源记》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第1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9《桃花源记》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课时,教学过程,作业布置,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根据渔人的行踪,理清课文思路,掌握课文内容。
    2.探究陶渊明的世外桃源理想及其现实意义。
    3.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激发学生向着更高更远的理想勇往直前。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本文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的理想。
    2.难点:把握本文虚景实写,实中有虚的写作手法,要求学生运用想像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细节,培养其想像能力和探究能力,逐步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法】问题教学法、讲解法
    【学法】自主探究合作、质疑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回顾桃花源: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桃花源记》的字词,我们一起邂逅了“缘”“俨然”“缤纷”“黄发”“垂髫”“具”“乃”“扶”“语”等本课独有的美词,我们一起雪藏了“鲜美”“仿佛”“交通”“妻子”“绝境”“无论”“不足”等七个双音节古今异义词,我们还一起检视了“问从所来”的倒装现象、“鸡犬相闻”的文化现象、“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的省略现象……其实,这些美好而沧桑的词句只是这篇文章种种美好的冰山一角。“言为文之先,文为言之质”,本节课我们一起来领略文章的内在美。
    二、感知文章,描绘桃花源:
    1.指导学生朗读
    (1)老师做些断句讲解和师范:
    A、忘/路之远近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一般都是按意义单位划分或者按句子成分划分)
    B、对偶句、四字句要读出对称感来,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老师可适当作些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等朗读技巧的指导:
    如“a问今是何世,b乃不知有汉,c无论魏晋。”一句,加着重号的词宜重读,语调稍慢;a句读得略平缓,b、c句读得宜有起伏;a句后停顿略久些,b、c句连接要紧凑。这样读,能较好地读出轻重缓急形成鲜明的节奏感和抑扬顿挫感。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鼓励学生放声读,大胆读,力求有所提高。
    (4)全班同学齐读课文,要求吐字要清晰响亮、节奏要准,要读出韵律。
    2.同学们,请拿起课本,带着神秘,自己朗读《桃花源记》,看看这是怎样的世界?我们用“桃花源是一个 的世界,请看 。”来说一说。
    学生可能回答“神秘”“美丽”“美好”“理想”等。
    3.能力提升:一个令人向往的世界,必定是美丽、美好的。所以,桃花源令人向往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
    境:美丽而神秘——
    景色:“夹岸数百步(其大),中无杂树(其异),
    芳草鲜美(其美),落英缤纷(其香)。”
    环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其阔),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其丰)。”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协)。”
    人:美好而和谐——首先表现在中年人的生活常态:
    衣:“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其异,引人思考)”。
    食:“设酒杀鸡作食(其富,令人向往)”;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众富,令人愈往)”。
    住:“屋舍俨然(其整,令人联想)”;
    “鸡犬相闻(其邻,令人羡慕)”
    行:“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悠闲,令人神往)”。“便要还家”“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热情,令人难忘)”。“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自由,令人难忘)”
    美好而和谐的人,除了要耕作的中年人外,还表现在老人和孩子身上。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老人和孩子属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所以,他们的生活状况往往也就成了检验社会文明与否的关键。《礼记》中将“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作为实现社会理想的重要标尺。那么本文中的老人和孩子呢?
    老人和孩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怡然,幸福快乐)”
    垂髫,指孩子们头发扎起来下垂着。黄发,老人高寿头发会由白变黄。用事物的鲜明特征来代指事物的修辞叫作借代,此处的借代其实还为我们交代了哪些信息?
    孩子们的怡然自乐既是天性使然,亦是生活美满快乐的表现。老人以黄发借代,其实是告诉我们,在基本的生活需求得以满足后,再能获得精神的愉悦和享受,定能身心愉悦而延年长寿。明代开国功臣,辅佐朱元璋打天下的军师刘伯温曾写过这样一首诗:“买条黄牛可耕田,结间茅屋傍林泉。因思老去无多日,且向山中过几年。为吏为官皆是梦,能诗能酒总神仙。世间万事皆增价,老了文章不值钱。”告诉我们无拘无束轻松愉快逍遥自在的日子能使人愉悦,使人长寿。所以,在中年人的努力下,弱势群体才能如此快乐,桃花源的生活能不富足自在吗?桃花源的人能不美好和谐吗?
    三、质疑文章,揭秘桃花源:
    1.桃花源景美,人美,令人向往,但读完文章后,你对文章内容有没有产生疑惑的地方?
    (1)这么美好的地方,为什么在武陵渔人之前一直没有被人发现?
    (2)桃花源人几百年与世隔绝,如何保证基本的生活?
    (3)武陵渔人明明沿路做了标记,为什么却再也进不去?(提问人数最多)
    (4)文末最后一段,名士刘子骥出现的目的是什么?
    2.集中问题,质疑揭秘:
    质疑意味着思考,思考才能在语文的领地探源揭秘。我们一起揭秘:
    (1)桃花源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
    (2)桃花源人为何进入桃花源?
    (3)桃花源人听了武陵渔人的述说后,为什么纷纷“叹惋”?
    (4)最终,桃花源人愿意桃花源被人发现吗?
    (5)一个虚构的故事,作者却讲的宛如真在,这样的目的何在?
    补充资料:“晋桓温之弟冲,为刺史。处士刘驎之(字子骥)为长史,不肯屈。冲亲往迎。”(《晋书﹒隐逸传》)
    四、知人论世,理解桃花源:
    1.难以探源、神秘梦幻的桃花源为什么会出现?为什么被谈论了几千年?作者又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老师给大家一些资料,大家解读思考。
    助读资料一: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助读资料二:本文写于公元421年,当时政治黑暗,军阀割据,战乱频繁,生灵涂炭。当时陶渊明已归隐多年,对于战乱造成的苦难,有着深切的感受,但他深知无法改变现状,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太元,是东晋孝武帝年号,共21年,期间爆发大小战争60场。
    助读资料三:(重点解读红色内容)
    桃花源诗
    【晋】陶渊明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谆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
    同学们交流后明确:在那个战乱频发、民不聊生的黑暗时代,深知民生疾苦的陶渊明无力改变现状,只能将美好的向往寄托于文学创作,用通俗易懂的故事为时人及后世之人描绘了一个没有战争、没有赋税、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又担心太过于美好而被人浅读,增加了武陵郡守和刘子骥这样真实的元素,从而增加文章的真实性,令人寻觅,令人神往,也令人……
    2.同学们,这么美好的桃花源,你们愿意生活在其中吗?为什么?
    3.刚才有同学说,不愿意生活在桃花源中,因为按照桃花源的标尺,我们已经是桃花源了。有思考,思考是语文学习的灵魂。那么,是不是在今天来看追寻桃花源已经没有必要了?
    梁衡《心中的桃花源》:“世乱如倾,政乱如粥,心乱如麻。陶渊明的贡献是于乱世、乱政、乱象之中在人的心灵深处开发出了一块恬静的心田。”所以,由此来看,内心美好的追求和向往其实就是“桃花源”在现今时代的深刻内涵。人生有梦,生活会更美好。同学们,你心中的“桃花源”是什么?
    五、齐声合诵,回归桃花源:
    最后让我们带着憧憬,带着期待,再次朗读《桃花源记》,用声音和情感轻叩理想的大门,并坚定地追寻下去。
    【作业布置】:
    1.背诵《桃花源记》,有能力的同学背诵《桃花源诗》。
    2.完成练笔:《我心中的“桃花源”》,不少于400字。
    【课后反思】:
    本课是在总结了第一次授课中互动、深度、主线等诸多问题后的再提升。主要提升点在于:一是从课程观出发,将文学、哲学、历史知识恰当揉在一起,带给学生一个广阔的背景,在网络相对狭窄的平台上想方设法展开师生互动,课堂上时时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出现了精彩的生成;二是解读课文在深度与广度的基础上,增加时代意义与现实意义,将古典与现实完美结合,加强了对学生价值观和素养提升的引导。

    相关教案

    初中人教部编版(2024)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2024)桃花源记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思路,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桃花源记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桃花源记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话题导入,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认真研读,分析文章,结束语,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