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全册精品课件
高中人教统编版4.2 *扬州慢(淮左名都)课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4.2 *扬州慢(淮左名都)课文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了解作者及背景,作者简介,背景介绍,疏通字词,了解小序的作用,自度曲,黍离之悲,探究内容情感技巧,素材积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800多年前,一位21岁的词人,目睹了破碎的河山,难抑心中的悲凉,自度声律,独创词牌,追古抚今,聊以为叹。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属江西)人,后寓居武康(今浙江德清)。南宋文学家、音乐家。早年随父宦游,居汉阳。后过着游士式的生活,屡试不第,布衣终身。姜夔为人清高,不汲汲于功名,一生困顿;以诗词、音乐及书法与人交往,借此谋取生计。其书法精湛,诗负盛名,尤以词著称。
词作或感慨时世、抒写恋情,或写景咏物、记述交游。琢句精工,韵律谐婉,格调高旷,寄意幽邃,艺术造诣较高。有“词中之圣”之称,与辛弃疾、吴文英分鼎南宋词坛。开创了风雅词派,即格律派,对于南宋后期词坛的格律化有巨大的影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诗说》《绛帖平》《续书谱》《白石道人歌曲》等书传世。
扬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誉。远在公元前486年的春秋战国时期扬州就开始建城,至今已有2480余年的历史。上古时期的扬州,有一个很大的自然区域,是全国九大州之一。扬州地处江淮要冲,早在东汉时便是政治军事基地,也是全国粮、盐、铁的主要集散地和海内外交通的重要港口。古今扬州皆是旅游胜地。六朝时,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之说。
南宋建炎三年,金兵大举南侵,攻破扬州、建康、临安等城,焚掠一空。 此后不断地发动对南宋的进攻。绍兴三十一年 ,金人十万铁骑破扬州,扬州再次遭到极其惨重的破坏,变成一座空城。隆兴二年,金兵又大举进犯淮南地区,扬州再次受到影响。在1176年冬至,诗人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的扬州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抒写对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荒凉残破景象的哀思。
夜雪初霁 ( jì ) 黍(shǔ)离之悲荠( jì )麦青青 豆蔻(kòu)词工
很多诗词作品前面都会附有简短的序言,或述背景,或说缘由,或点题旨,或传感情。一则说明写作的缘由,二则与正文相映成趣。据此分析《扬州慢》词前的小序有何作用。
主要交代了写作这首词的时间、地点——丙申、维扬,当时的情景——四顾萧条,诗人的心境——怆然、感慨,词的主题——黍离之悲。
淳熙丙申至日,余过维扬。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词是按照乐谱填作的,所以大都是先有了歌谱然后才能填作歌词。作谱与填词的人都应该深谙乐理。在宋代,不少词人同时又是音乐家,他们能够创调制谱,往往自已作谱,自己填词。如姜夔的自度曲十七首,歌谱与歌词皆出自他一人之手。但并不是每个词人都能作曲,一人独自作谱作词的究属少数。
大多数词人只是根据前代或当代现成流行的乐谱填词,或者是一人作谱,一人填词,进行合作。如宋叶梦得《避暑录话》说:“柳永字耆卿,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
又如《碧鸡漫志·卷二》说:“江南某氏者,解音律,时时度曲。周美成与有瓜葛,每得一解(曲),即为制词,故周集中多新声。”柳永和周邦彦都是懂得音律的大词人,他们都同教坊乐工和作曲家密切配合,制词以填新腔。
慢词是依据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的词,重抒情,一般都比较长。但与长调有别,长调单指字数,习惯上58字以内为小令,59—90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扬州慢》共98个字,是一首长调,也是一首慢词。
《诗经•王风》节选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行迈:行走。靡(mǐ)靡:行步迟缓貌。摇摇:心神不定的样子。这首诗主要写周朝的大夫行役至旧都,过访故宗庙宫室时,见到的一片庄稼,当年的繁盛奢华不见了,不胜感慨,哀婉悲伤地表达故国之思。
特色:对比鲜明虚实相生,化用诗句,情景交融
“故国”究竟是怎样的故国?“残破”又是如何的残破?“悲”在何处?“思”的又是什么呢?
杜牧记忆中的扬州是一个怎样的扬州呢?我们可以找出词中化用杜牧诗句的部分:
① “过春风十里”化用自“春风十里扬州路”,写扬州的街市繁华、人烟阜盛;②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化用自“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和“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写扬州的娉婷少女,也写扬州风流缱绻、如梦似幻的市井生活;③ “二十四桥仍在”化用自“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写扬州优雅秀丽的风物和闲逸浪漫的文化氛围。大家可以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个画面:皎洁的月光之下,一架飞桥如彩虹一般落于水面,桥上美人如玉,箫声悠扬,这是一个多么闲逸而浪漫的夜晚啊!如此看来,这真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名都佳处”啊!
眼前的扬州又是一座怎样的“空城”呢?请用“空”字组词,概括“空城”的特点,并结合原句进行分析。
例如:空寂、空荡荡、空欢喜等。① 空旷:与“春风十里”相对的,是“尽荠麦青青”,满目皆是茂盛的野草,廖无人烟,遑论当年熙熙攘攘的街市了。② 空荡荡:“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荒废的城池和残存的古树,都厌倦了谈论当年的战争。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如果连无生命的物都如此厌战,那么普通百姓在战乱中遭受的痛苦与离乱便更加难以想象了。而前面叙事一句用一个“窥”字,将敌人南下侵略比作“偷窥”之态,将敌人贪婪阴险的嘴脸和不仁不义、不忠不信的野蛮行径活画了出来,更凸显出扬州屡遭屠戮的悲惨境遇。
空欢喜:“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这一丛桥边的红药,与前一句桥下的月光冷暖相对,似乎是所有景物之中最醒目的一抹亮色。但是,词人真的看到了盛开的芍药花吗?从小序中所说的时间来看,当下正值隆冬,是不可能见到红艳的芍药花的。因此,这里的“念”是“想到”的意思,写的是想象中的景象:这娇嫩鲜艳的花朵,每年都开得那么灿烂,那么热烈,仿佛依旧在等待着风流的才子,等待着绝色的佳人,等待着一场浪漫的邂逅,等待着玉人悠扬的箫声。可是,这一切都早已在硝烟中化为灰烬了。要知道,扬州的芍药在历史上名闻遐迩,广陵芍药曾与洛阳牡丹齐名,而扬州的芍药栽培,始于隋唐,盛于宋代,自宋之后,极盛而衰。又或许,广陵芍药的命运,就如同南宋王朝的命运一样,词人在这里以乐景衬哀情,用一个问句道尽红药终将落空的等待,令人愁肠百转,倍感凄凉。
词人在巧妙的化用中暗藏了扬州昔日的风华,在今昔的对比中展现了扬州盛衰的巨大落差,而这一切都蕴含着词人对于国势衰颓之悲,与为国忧怀之思。然而,对于这样一首格调高绝的佳作,著名学者王国维却说:白石(姜夔)写景之作,……虽格韵高绝,然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北宋风流,渡江遂绝,抑真有运会(时势)存乎其间耶?
“北宋风流,渡江遂绝”
同为怀古,所谓的“北宋风流”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回顾苏轼的经典之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片段。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北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节选)
苏词读来气势磅礴,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都表现得直率、坦荡,便是落魄失意,也要纵情歌哭,酣畅淋漓。对比之下,《扬州慢》让人感受到一种情郁于中的压抑与克制。是什么样的“时势”造就了这种差别呢?或许,正是“胡马窥江”,是“犹厌言兵”,是“名都佳处”变“空城”。在这样的语境里,人们无处诉说,也无力诉说。如此看来,被胡马铁蹄践踏的,不止是扬州的繁华过往,更是江南士子的自信与尊严。或许,这也是一种“黍离之悲”吧。
姜夔名句 1.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点绛唇》2.巷陌凄凉,与江左异,唯柳色夹道,依依可怜。 ----《凄凉犯·绿杨巷陌秋风起》3.万里青山无处隐,可怜投老客长安。 ----《临安旅邸答苏虞叟》4.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5.人间别久不成悲,两处沉吟各自知。 ----《鹧鸪天》6.今何许,凭阑怀古,残留参差舞。 ----《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7.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4.2 *扬州慢(淮左名都)图文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作者简介,背景简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4.2 *扬州慢(淮左名都)集体备课ppt课件,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赏析诗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选择性必修 下册4.2 *扬州慢(淮左名都)背景图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请带问题自己读读本词,解读赏析,整体把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