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全册精品课件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4.2 *扬州慢(淮左名都)集体备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4.2 *扬州慢(淮左名都)集体备课ppt课件,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赏析诗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余秋雨
教学目标1、了解姜夔及其词作2、理解本词对比、虚实结合、用典等写作手法3、体会词中的“黍离之悲”
慢词是依据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的词,重抒情,一般都比较长。但与长调有别,长调单指字数。《扬州慢》共98个字,是一首长调,也是一首慢词。
扬州别称: 广陵、维扬、江都、芜城、吴州、 邗(hán) 、南兖(yǎn)州 扬州地当要冲,多富商大贾。 —— 《旧唐书·地理志》 扬州富庶甲天下。 ——《资治通鉴》
姜夔(约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属江西)人。一生未入仕途,以布衣出入于公卿之门,善书法、精音乐、能自度曲。诗词俱工,词尤负盛名。词多纪游、咏物、感叹身世飘零,亦有寄寓忧国伤时之作。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
背景:南宋王朝南渡后,金人屡次渡淮,扬州变得残破不堪。绍兴三十一年 (公元1161年),金人十万铁骑破扬州,大肆掳掠,“横尸二十里”,破坏极其惨重。姜夔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曰的荒凉,追忆昔曰的繁华,发为吟咏,以寄托对扬州昔曰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曰山河残破的哀思。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二、读小序:小序交代了哪些内容?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1)词作的时间及眼前所见所闻扬州景色: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2)作者的情感(予怀怆然) (3)写作的缘由(感慨今昔) (4)其他词人的评价(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看那黍子排列成行,高粱苗儿茁壮生长。走上旧地步履迟缓,想起往昔黯然神伤。能够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能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高高在上的苍天啊,何人害我离家远走?
周人缅怀故都之作,后借指故国残破的悲思
王风:王都之风,即东周王城洛邑一带的乐调。黍(shǔ):黍子,农作物,形似小米,去皮后叫黄米,煮熟后有黏性。离离:行列貌。一说低垂貌。行迈:行走。靡(mǐ)靡:行步迟缓貌。中心:心中。摇摇:心神不定的样子。噎(yē):堵塞,气逆不顺。此处以食物卡在食管比喻忧深气逆难以呼吸。
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冷月无声、桥边红药
三、读全词:词人为什么产生“黍离之悲”?(找词眼)并完成以下表格。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有我之境),能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来吗?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PPT模板: PPT素材:背景: PPT图表: PPT下载: PPT教程: 资料下载: 范文下载: 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PPT论坛: PPT课件: 语文课件: 数学课件: 英语课件: 美术课件: 科学课件: 物理课件: 化学课件: 生物课件: 地理课件: 历史课件: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自胡马窥江去后”交代“荠麦青青”景象由战火所致。以至于连园林荒废、草木荒芜之景都似在倾诉厌战之情。作者巧用拟人手法,将废池、乔木人格化,连“废池乔木”都“犹厌言兵”,不难让人想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有知有情的人民对这战争的痛恨与诅咒,自然千百倍于“废池乔木”。 这样写,深刻地反映了人民对侵略战争的极端痛恨。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渐”字表明诗人伫立时间之久。“清”渲染了凄清的气氛。 暮气苍茫,凄清的戍角在寒气中吹着,凄惨、冷落的气氛笼罩着劫后的空城。“清角吹寒”已为名都沦落增添了悲凉的色彩,再用“空城”极写扬州惨遭破坏的现状,作者巧妙地寓情于景,在交融的情与景中饱含着对外敌入侵的控诉,对南宋偏安的不满,也展示出对国运多艰 的哀婉。
哪两字运用极妙,请简要赏析。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这里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尾句写桥边的红药还是一年一度的盛开着鲜艳的花朵,这样美丽的景象却无人欣赏。花开依旧,人事已非,花开也不过徒增空城的感伤而已,含蓄地抒发词人的今昔之慨。这里用昔日繁华的痕迹,来增强物是人非,山河变异的悲伤感情。此处以景结情以乐景写哀情,倍增其哀;同时运用反问的语调蕴含着词人内心无比的悲怆与无奈。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4.2 *扬州慢(淮左名都)图文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作者简介,背景简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4.2 *扬州慢(淮左名都)课文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了解作者及背景,作者简介,背景介绍,疏通字词,了解小序的作用,自度曲,黍离之悲,探究内容情感技巧,素材积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选择性必修 下册4.2 *扬州慢(淮左名都)背景图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请带问题自己读读本词,解读赏析,整体把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