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半月考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半月考语文试题,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中新社记者:①
林建超:古代中国围棋长期处于世界巅峰。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围棋,来源和传入具体途径、方式不同,有的从中国直接传入,有的经由其他国家和地方间接传入,但共同根源都在中国。总体分为四个阶段:公元2世纪前后,即东汉、三国时期,围棋开始向古代中国中原以外的民族地区传播;公元5世纪前后,即南北朝时期,围棋开始向周边国家传播;公元16世纪前后,即明清之际,围棋开始向欧洲国家传播;公元20世纪前后,围棋逐步走向世界。
其中,向朝鲜半岛的传播,在围棋传播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是围棋由中国向整个东亚地区传播的起点和桥梁。中国史学界和围棋界一般认为,围棋是在南北朝时期传入朝鲜半岛,并由此传至日本。传入日本后,随着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频繁与深化,日本棋艺水平迅速提升。唐朝时期,日本先后派出十九批遣唐使和留学生。其间,围棋不仅是游戏娱乐,更是他们留学和交往的重要内容。据记载,唐玄宗当太子时,就多次召随遣唐使来长安的日本学问僧辨正切磋棋艺。
最初把围棋介绍给欧洲的是三位著名的传教士:意大利的利玛窦、比利时(一说法国)的金尼阁和葡萄牙的曾德昭。他们都来过中国,都是受罗马教廷派遣的耶稣会教士,且都在著述中讲到围棋。《利玛窦中国札记》第一卷第八章《关于服饰和其他习惯及奇风异俗》中,就记述了当时中国围棋活动的情况,包括围棋的基本特点、规则和着法等。17世纪,欧洲对围棋的了解基本来自利玛窦的描述。直到1694年,得益于到访伦敦的中国天主教徒沈福宗的帮助,英国东方学家托马斯·海德在其名著《东方游戏》中提供了有关围棋的新资料、新描述。尽管此书关于围棋的表述并不完整甚至有失误,但在围棋史上仍占有重要位置,它比利玛窦的记述为更多人所知,使围棋在欧洲人眼中被视为一项严肃的游戏。
到19世纪,有关围棋的准确信息主要通过被派往中国、日本等国的外交官传至欧洲,且开始出现中日两种同源但不同规则的围棋传播体系。
至此,围棋从中国走向世界的古代、近代历程告一段落。后来,在一段特殊历史时期,推动围棋走向世界的进程主要由日本推动,这和日本开展明治维新、脱亚入欧有密切联系。
中新社记者:②
林建超:中国许多地方都在探索传承和弘扬围棋文化,其中衢州市烂柯山被誉为“围棋仙地”。近年来,当地提出打造“世界围棋圣地”目标,建成中国首家国际围棋文化交流中心、首个国家围棋队地方集训基地,实施了中国首部涉围棋的地方性法规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新冠疫情以来,中国围棋协会利用中国围棋网络化、数据化、智能化发展的趋势和成果,把中国国内开展“非聚集型居家网络围棋运动”的完整模式和成功经验向海外延伸。2020年3月至10月,中国先后举办近20项遍及世界的国际围棋赛事活动,获得世界围棋界好评,产生积极效应,让围棋成为联结世界的特殊“国际公共产品”。
中新社记者:③
林建超:作为中国传统智力博弈项目,围棋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才艺的优秀代表,是文化与竞技的高度统一。
围棋充分体现中华民族善思、精算、多谋的思维特征。围棋行棋和结局变化量的数学结论,在精确与模糊两个方面达到的高深程度,都使其当之无愧地居于思维博弈运动计算水平的巅峰,居于人类脑力计算能力的巅峰。围棋充分体现中华民族追求公正、平等、均衡的价值理念。其改变了最早棋类“掷彩行棋”的非公平竞智斗巧,代之以公平的行棋方式。棋盘上,每个棋子身份地位是平等的,只有被摆在不同的位置,即参与不同的实践才会体现出不同的价值。
围棋强调把握全局、双方接受、攻守平衡、降低风险等,这与中华民族追求中庸、中和的理念相一致。围棋充分体现中华民族注重集体、整体、全局的道德特征。围棋强调子力作用的整体性。对弈中投放的每一枚棋子,都是布下的一个能量要素,只有有机组合、聚合成形,才能生成和释放出巨大能量。中华文化历来重视整体利益,围棋恰恰体现了这一点。
中新社记者:④
林建超:围棋能够成为“世界语言”,可从历史与现实两个层面看。
从历史看,以欧洲为例,其接触围棋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在此期间,欧洲人从开始不知围棋为何物,到了解围棋、熟悉围棋,热爱围棋、迷恋围棋,乃至学习围棋、研究围棋,并开发出具有超强棋力的人工智能(AI)围棋,率先突破人工智能在围棋上的瓶颈。这让我们觉得,欧洲人接受围棋似乎并不困难,对产生于中华民族文化母体之中的围棋有天然的亲近性和接受能力,对承载着中华传统哲学思维与智慧的围棋有强烈的痴迷性和研究力度。事实上,研究发现,西方传统的哲学思维和文化观念,与围棋所承载的中国传统哲学思维和文化观念之间有着惊人的相通性、相似性、相近性和相容性。
从现实看,围棋不仅具有原创性,而且具有再创性;不仅体现本原性,而且体现多样性。比如,在人工智能时代,围棋智慧形态发生巨大变革。智能围棋在竞技水平上已远超人类,形成新的技术体系,成为围棋智慧最新的承载和实现形式。但智能围棋并未改变围棋的本质和主体,围棋实践的主体仍然是人,围棋实践的本质仍然是人与人的思维博弈活动。新时代智能围棋与人类围棋的交集,正在并将继续深化、融合发展。
(摘编自中新网《林建超:中国围棋为何能成为一门“世界语言”》)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围棋始终处于世界巅峰,世界各地的围棋,都是由中国直接或间接地传入。
B.古代围棋向朝鲜半岛的传播之所以有开创意义,是因为这是围棋向世界传播的起点。
C.围棋在古代中国仅被当成一种娱乐游戏,而到了欧洲却被赋予了严肃性。
D.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中国在围棋向世界传播的过程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下列对材料的论证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举日本派出遣唐使学习围棋的例子,是为了证明围棋曾经是中日交流的重要内容。
B.举托马斯·海德《东方游戏》的例子,是为了证明欧洲当时关于围棋的资料不完整。
C.举最早棋类“掷彩行棋”的例子,是为了和围棋对比,强调围棋的公正平等的特点。
D.举欧洲人开发人工智能围棋的例子,是为了证明欧洲人对围棋有接受力和创新力。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围棋追求中庸、中和”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局必方正,象地则也。道必正直,神明德也。——班固
B.莫将戏事扰真情,且可随缘道我赢。——王安石
C.局中局外两沉吟,犹是人间胜负心。——纪晓岚
D.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杜甫
4.本文是一篇新闻访谈,下列选项记者的提问内容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3分)
A.①不同时期,中国围棋对世界各地围棋产生怎样的影响?
B.②当今时代,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弘扬围棋文化?
C.③围棋可体现中华民族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哪些特点?
D.④我想请您分析一下围棋为何能成为一门“世界语言”?
5.学校辩论社开展主题为“chatGPT取代人类围棋”的辩论赛,作为反方代表,请结合文本简要陈述你的理由。(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娘亲
羊倌
莫团长背着葡萄走进侯五叔家时,五婶一眼就看出这孩子不舒服。五婶摸摸葡萄的额头,吓得叫起来:“这孩子头烫得跟火烧的一样,得赶紧治。”五婶走东家串西家找齐了草药,洗净了在瓦罐里煮。葡萄迷迷糊糊地被五婶灌了半碗,又昏昏沉沉地倒在床上睡。五婶拉过破烂被子给他盖上发汗,见葡萄直打哆嗦,又找来几件衣裳搭在上面,葡萄还是打哆嗦。家里实在没有多余的衣物给他盖了,五婶急得团团转,突然灵机一动,心想自己不就是一团火吗?五婶毫不犹豫地脱鞋上床,将葡萄搂在怀里。
葡萄在迷迷糊糊中,仿佛闻到了一种从没有闻到过的味道。他肯定这味道就是紧紧搂着自己的女人的味道,他甚至觉得她就是自己从没见过的娘。葡萄睁开眼睛,黑眼珠往上翻着,嘴唇翕动了老半天,喉咙里才发出一个类似咳嗽的声音。
五婶拿着袖口仔细地擦着葡萄头上的虚汗问:“孩子,醒了?”葡萄眨巴一下眼说:“我渴。”
五婶赶紧起身去倒了一碗水来。几天的高烧,葡萄浑身发软,连起身的力气都没有,五婶扶起他,把碗送到他嘴边。葡萄一口气喝了个底朝天,说了句:“还喝。”五婶再舀一碗递到嘴边。葡萄又一口气喝完,用袖子抹抹嘴角,望着五婶,身子慵懒地往后倒去。
葡萄这时虽然不知道她是谁,但从山东一路走来,解放军和老百姓的那种鱼水关系,葡萄全都看在眼里。莫团长敢把他交给像娘一样的老百姓,一定不会错。
五婶盘着腿坐在葡萄的对面,俩人深情地看着。五婶问:“孩子啊,咋病得这么厉害?你这是淋雨了还是冻着了?”葡萄“嗯”了一声就给五婶讲自己的经历。
葡萄轻描淡写地讲,五婶却听得惊心动魄,泪眼汪汪。听到大冷天葡萄被丧心病狂的国民党兵连浇六七桶凉水,让他冻成了冰人,五婶再也忍不住了,发了疯似的将葡萄紧紧地搂在怀里,似乎想用尽全身心的热来温暖这个孩子。
葡萄一怔,眼泪夺眶而出。
葡萄出生不久就没有了娘,他感到抱着他的人就是娘。葡萄再也忍不住了,就用他那无力的双臂紧搂着五婶,哽咽着看着五婶的眼睛说:“我没有娘,我就叫你娘吧。”
五婶一惊,望着葡萄毫无血色的脸和薄薄的嘴唇,刚刚止住的泪水又流出来了,说:“那敢情好!那敢情好!!我也没有儿子,你就当我儿子吧。”
葡萄病好以后,人一下子变得活泼起来。他也知道这个像娘一样的女人,大家都叫她五婶。
以前葡萄是莫团长的跟屁虫,一场病过后他成了五婶的小尾巴,一有时间就往五婶屋里跑,娘长娘短地叫不停。五婶做饭他来烧火,五婶洗衣他来提水,五婶下田他来扛锄头。
莫团长看着眉开眼笑的五婶说:“五婶啊,国民党兵的几桶水给你浇出个儿子来。”五婶笑了笑说:“团长说得不对,我儿子是你这个团长送给我的。我昨天还想呢,你就是送子观音啊。”
一院子的人都笑了。葡萄也跟着笑。
…………
黎明前最黑暗的那一刻,葡萄清脆的声音在院子里响起:“团长有令!团长有令!!紧急集合!”
五婶还没有睡,她欠起身子,透过窗棂,看见士兵凛然而立,站在凛冽的寒风中仿佛一点都不觉得冷。葡萄也傲然挺立其中,威风凛凛,英姿勃勃,看不出一丝一毫的害怕。五婶心一紧!
莫团长站在最前面说:“同志们,我们今天所要面临的将会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血战。这场战斗将会非常残酷,很多兄弟可能因此把命搭上,但我要说的是:不管付出多大的牺牲,我们都要英勇向前、浴血奋战。我们是军人,军人不牺牲,难道让老百姓去牺牲吗?”葡萄和大家一道,振臂高呼:“不能!不能!不能!”莫团长大手一挥说:“出发!”
就在这时,莫团长身后传来一道决绝的声音:“等一等!”
莫团长蓦然回首,一脸错愕地望着五婶。
五婶脸色阴沉地问:“莫团长,要是你的人偷了我的传家之宝,该当如何处置?”莫团长笑了笑,胸有成竹地说:“五婶,不是我姓莫的夸海口,这种事不可能发生!”五婶说:“听莫团长意思是我无中生有了?”莫团长说:“五婶,你误会了。我的意思……是不是五婶忘记放在哪儿了。”五婶冰冰地说:“我还没有老糊涂!”
莫团长憋红了脸,说:“五婶有话就直说,我一定给你一个交代。”五婶说:“我出嫁时,我娘给我的家传玉手镯,我放在枕头下却不见了。”莫团长问:“你怀疑是我的人偷了你的手镯?”五婶委屈地说:“这院子里出出进进的都是你的人,我敢怀疑谁?”五婶的话又噎得莫团长半天回不过劲儿来。莫团长转脸对葡萄说:“小子,现在全团就你嫌疑最大。你想撇清就把背包打开,身上的东西也都掏出来,让五婶和大家看看。”
葡萄委屈地看着五婶。莫团长不相信我,你得相信我啊。我们可是娘儿俩,你叫我儿子,我叫你娘的啊!
五婶的脸冷得像一块铁。
“好,我掏。”
葡萄一样一样往外掏,一枚弹壳、一把弹弓、一小袋炒面、半卷纱布、一个小本本……掏着掏着,大伙儿就发现,葡萄伸到背包里的手突然迟疑了一下,接着整个人僵在了那儿。
莫团长催促道:“怎么不掏了?”
葡萄咬咬牙,用尽了全身力气慢慢地把手从背包里拿了出来。大伙儿看见他攥着一只手镯。
一切都发生得这样意外和突然,战士们如同被雷击一般,目瞪口呆。
葡萄的面色霎时变成了灰色。他哆嗦着,汗珠从额头上不断地流下。他飞快地看了莫团长和五婶一眼,放声大吼:“不是我!我也不知道这东西咋跑到我包里来的,我真没拿!”
莫团长怒不可遏地呵斥葡萄:“混账东西,丢我团的人!”
他咆哮道:“特务连,把这狗东西给我绑好了,打完仗再发落他。大家出发!”
…………
战斗打得昏天暗地,敌军败退。大王庄重回到人民手中。
葡萄逃走了,杳无音信,这可急死五婶了。
月亮还在天上悬着,带着诡异的气息在云雾中穿行。在尸横遍野的旷地上五婶边跑边喊:“葡萄——葡萄——你在哪里?还有活的吗?”没有人回应,只有风在哀鸣。
五婶挨个儿地翻动尸体,扒出葡萄尸体的那一刻,五婶一下子就呆了。葡萄身上被打出了很多窟窿。五婶好半天才缓过气来,她用尽全力将葡萄紧紧地搅在怀里,大大的、圆圆的,闪闪发亮的泪珠成串地顺着她的脸颊滚下来,滴在嘴角上、胸膛上、土地上、葡萄的身上。
“这是这孩子第一次参战,没怂。打得很勇敢!”莫团长不知什么时候来了,他想掰开五婶的手,让战士抬走葡萄的尸体。五婶死命地搂着,不肯松手。“松手吧五婶,看这孩子伤的,都成了血人了。让卫生员给他洗把脸。”五婶呆坐在地上,松开了紧攥着的手。莫团长在五婶身旁坐下说:“葡萄牺牲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手镯不是他拿的。”五婶垂下眼睑说:“是,是我放在他包里的。”莫团长淡淡地说:“我知道。”五婶一惊:“你知道?”莫团长说:“关他的时候我就后悔了,我冤枉这孩子了……”五婶越说越来气:“那你还关他、绑他、看着他?”莫团长说:“五婶想留这孩子一命,留下就是了。我们打江山、求解放不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活着?他还不到十四岁,应该活下来,可……还是死了。”五婶突然抓住莫团长的手说:“我们要给他正名!”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葡萄》是一篇将战争主题和人性审美意蕴巧妙结合的佳作,作者并不着重描写宏大的战争场面,而是将笔触指向葡萄、五婶等战争中的小人物,叙写战争背景下普通人的悲欢离合。
B.“月亮还在天上悬着,带着诡异的气息在云雾中穿行”的环境描写营造了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氛,它为人物活动提供了背景,对战争的激烈残酷起到了反衬作用,暗示后文情节的发展。
C.“大伙儿发现,葡萄伸到背包里的手突然迟疑了一下,接着整个人僵在了那儿…”“迟疑”“僵”两处细节描写,表明了葡萄此刻已经意识到事情的不对劲,也为后文真相揭晓,五婶不愿自己儿子上战场冒险从而“诬陷”他埋下了伏笔。
D.小说中语言不论是叙述、描写还是对话,都给人一种质朴、自然、平实的感觉。特别是人物语言个性鲜明、生动传神。例如:“孩子啊,咋病得这么厉害?你这是淋雨了还是冻着了”。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较多采用了对话描写,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文章在对话中交代了主人公葡萄的身世,不花专门章节来介绍,使行文结构更加紧凑。
B.小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写到了“被国民党官员连浇六七桶凉水”“我们打江山、求解放不就是为了更多人活着”,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也突出了战争的残酷性。
C.“她用尽全力将葡萄紧紧地揽在怀里,大大的、圆圆的…葡萄的身上”,作者不厌其烦地描写五婶的泪珠,重在表现五婶对于葡萄牺牲的心痛难忍,也反映了五婶对于自己“诬陷”行为的悔恨。
D.小说的叙述张弛有度,在五婶救助葡萄、认葡萄为干儿子、莫团长帮五婶搜寻“传家宝”等段落时不吝笔墨,在写战争的状况时,则语言简练,一笔带过,让读者能松一口气。
8.小说主要塑造了葡萄和五婶两个人物,你认为谁是小说的主人公?结合相关内容进行阐述。(5分)
9.E·M·福斯特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阐述圆形人物中提到:“圆形人物的发展离不开人物自身的质的规定性,离不开人物与社会历史的碰撞所生发出来的行动、思想、语言、心理的衍变”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甲申,追谥孔子为文宣王。先是,祀先圣先师,周公南向,孔子东向坐。制:“自今孔子南向坐,被王者之服,释奠用宫悬。”追赠弟子皆为公、侯、伯。
(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三十》)
材料二
某每读《诗》至《鸱鸮》,读《书》至《君爽》,常窃悲周公之不遇。及观《史》,见孔子厄于陈、蔡之间,而弦歌之声不绝。颜渊、仲由之徒,相与问答。夫子曰:“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 吾何为于此? ”颜渊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子油然而笑曰:“回,使尔多财,吾为尔宰。”夫天下虽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乃今知周公之富贵,有不如夫子之贫贱。夫以召公之贤,以管、蔡[江]之亲,而不知其心,则周公谁与乐其富贵? 而夫子之所与共贫贱者,皆天下之贤才,则亦足与乐乎此矣。
(节选自苏轼《上梅直讲书》)
【注】管、蔡:周公之弟管叔(名鲜)、蔡叔(名度),他们散布周公将要篡位的流言。
材料三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 博学而无所成名。”今人皆嗤党人不知孔子矣,抑知孔子果成何名乎? 以谓天纵生知之圣,不可言思拟议,而为一定之名也,于是援天与神,以为圣不可知而已矣。斯其所见,何以异于党人乎? 天地之大,可一言尽。孔子虽大,不过天地,独不可以一言尽乎? 或问何以一言尽之,则曰:学周公而已矣。周公之外,别无所学乎? 曰:非有学而孔子有所不至; 周公既集群圣之成,则周公之外,更无所谓学也。周公集群圣之大成,孔子学而尽周公之道,斯一言也,足以蔽孔子之全体矣。故自古圣人,其圣虽同而其所以为圣不必尽同时会使然也。惟孔子与周公,俱生法积道备无可复加之后,周公集其成以行其道,孔子尽其道以明其教,符节吻合,如出于一人,不复更有毫末异同之致也。然则欲尊孔子者,安在援天与神,而为恍惚难凭之说哉?
(节选自章学诚《文史通义·原道》)
10.材料三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其圣虽同A而其B所以C为圣D不必尽E同F时G会使然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被,用作动词,与《屈原列传》 “被发行吟泽畔”的“被”用法相同。
B.窃,谦辞,与《答司马谏议书》“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的“窃”词义相同。
C.果,实现,与《桃花源记》 “未果,寻病终”的“果”词义相同。
D.“集其成以行其道”与《梦游天姥吟留别》“忽魂悸以魄动”的“以”意思不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孔子困于陈蔡之间,说自己并非犀牛老虎,却奔逃于荒野之上,表明孔子在求道之上也有犹豫的时候。
B.颜回劝解孔子,孔子笑称如果颜回有很多财富,自己要做他的管家,体现了孔子师生平等的教育理念。
C.达巷党人认为孔子伟大是伟大,但是没有足以树立名声的专长,说明达巷党人并没有真正地了解孔子。
D.自古成圣的方法不一定完全相同,周公集大成以行其道,孔子向周公学道,并阐明其所教以成道,成就比不上周公。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虽然,不容何病? 不容然后见君子。
(2) 然则欲尊孔子者,安在援天与神,而为尴尬难凭之说哉?
14.三则材料均在与周公的比较中表示了对孔子的肯定 侧重点有何不同? 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报恩寺避暑
王庭珪
风枝不动午云蒸,古寺嵯峨倚石层。
百丈虚廊荫华桷①,半帘疏雨断飞蝇。
病余已怯金樽酒,捧立仍无玉碗冰。
奈此人间诸热恼,一杯清茗属高僧。
【注】①桷:架屋的方形的条木。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人先写寺庙的高大嵯峨,再写寺庙的走廊和山泉,写景由远至近、由外至内,层次分明。
B.诗人大病初愈,因为身体原因,不敢随意饮酒,也无清凉饮品,无法排除酷暑带给人的烦闷。
C.凡尘间不仅暑热难熬,而且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烦恼,诗人劝请高僧共饮一杯清茶消暑静心。
D.全诗先抑后扬,先描写山下的暑热,再抒写寺院周围的凉爽,最后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16.诗人如何通过动静结合的方式,营造出一个既真实可感又富有想象空间的避暑胜境? 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将进酒》中,表现诗人鄙弃世俗、蔑视富贵的诗句是“ ”;表现诗人豪爽豁达、醉傲尘世的诗句是“ ”。
(2)在《十二章》中,通过辩证分析对待“贤”与“不贤”的态度与做法,明确人不断前进的方法: , 。
(3)《春江花月夜》中的“ , ”两句,把江、月、花三个意象联系在一起,描写出一种梦幻般的景象。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进入秋冬,很多人都有煲汤喝的习惯,尤其是在 ① 之时, ② 之际,一碗热汤下肚,通身舒畅。为什么汤的味道这么香?煲汤,其实就是让食材和水一起加热,所以煲的汤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水,它的味道主要来自熬汤过程中溶出的一些脂溶性的成分和氨基酸。而且煲汤时间越久,就会有更多的鲜味物质在熬制过程中溶解到汤里。此外,一些游离的氨基酸还会跟汤中的糖发生反应,生成其他有香味的物质,就使得汤香上加香。
不少人 ③ 认为喝汤比吃肉还有营养,其实这是个误区。以炖鸡汤为例,人们能从鸡肉中获取的主要营养成分是优质的蛋白质,此外还有脂肪、维生素、钙等物质。在炖鸡汤的过程中,只有脂肪和一些脂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会溶入汤中。因此,鸡汤的营养比鸡肉就差得多了。
此外,( )。所以,喝汤尽量少放油和盐,同时还要吃些富含优质蛋白的肉类才是健康饮食。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下列句子中的“让”和“其实就是让食材和水一起加热”中的“让”,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邻里守望相助让冬天变得温暖!
B.我的手上让蚊子咬了好几个包。
C.太山不让细土,河海不择细流。
D.主人热情地把客人让进屋里来。
20.文中最后一段括号内语句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汤中更多的是脂肪 ②只喜欢喝汤不喜欢吃肉的人特别需要注意 ③其中脂肪含量不低 ④加上不少的盐和嘌呤 ⑤尤其是乳白色的汤 ⑥喝多会增加痛风、肥胖和高血压的风险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①⑤③④⑥
C.②⑤③⑥①④D.④⑥②①③⑤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预制菜,顾名思义,①就是提前制作好的半成品菜肴。②这些半成品菜肴经历严格的质量把控和卫生标准,③加热后可以直接食用,④为消费者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⑤近年来、预制菜市场迅速崛起。⑥受到了众多餐饮企业的关注。⑦根据相关数据显示,⑧2020年我国预制菜需求不断增长、⑨市场规模达到约5999亿元人民币左右,⑩同比增长18.1%。其中, A ,许多餐厅为了提高外卖送餐效率,纷纷引入预制菜作为食材。
预制菜的出现,为餐饮业带来了诸多好处。首先,预制菜可以大大缩短烹饪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对于忙碌的上班族来说,这无疑是一个福音。其次,预制菜的标准化程度高,有助于降低成本。此外,预制菜还可以减少食物浪费,因为它们通常都是按份包装的,避免了因过量购买导致的浪费现象。
虽然预制菜具有诸多优点, B 。有些预制菜的原材料可能存在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问题、而加工过程中可能存在交叉污染等食品安全隐患。因此,消费者在选择预制菜时,务必注意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以及原料来源等信息,确保自己食用的食品是安全的。
面对预制菜市场的快速发展,政府和企业都应该加强对这一领域的监管力度,确保预制菜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我们也期待预制菜能够不断创新,研发出更多美味、健康的菜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只有这样,预制菜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餐饮业的一大亮点。
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22.文中第一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巴黎奥运会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中国游泳队的潘展乐以46秒40的成绩破世界纪录夺冠,澳大利亚知名游泳教练霍克却质疑称,这在人类能力范围内不可能做到。对此,潘展乐淡定表示:“他还是把自己框住了。框是人设的,鼓励和贬低我的话都能化作动力。好的框我会跳进去,不好的框我会打破它!”
潘展乐的“框框”言论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D 2.B 3.B 4.A 5.①人类围棋作为人类脑力计算能力的巅峰,体现了人类的思维博弈水平。②人类围棋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哲学内涵。③智能围棋并未改变围棋的本质和主体,围棋实践的主体仍然是人,围棋实践的本质仍然是人与人的思维博弈活动。④新时代智能围棋与人类围棋的交集,正在并将继续深化、融合发展。
【导语】这篇新闻访谈详细介绍了围棋从中国传播到世界的历史进程,强调了围棋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传播路径和影响。文章通过具体实例,如日本遣唐使学习围棋、欧洲传教士介绍围棋等,展示了围棋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同时,文章还探讨了围棋所体现的中华文化特征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突出了围棋作为“世界语言”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整体内容丰富,论证有力,具有较高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A.“中国围棋始终处于世界巅峰”错误,“始终”过于绝对,原文为“古代中国围棋长期处于世界巅峰”;
B.“是因为这是围棋向世界传播的起点”错误,原文为“是围棋由中国向整个东亚地区传播的起点和桥梁”,选项张冠李戴,扩大了范围;
C.“仅被当成一种娱乐游戏”错误,原文相关内容有“唐朝时期,日本先后派出十九批遣唐使和留学生。其间,围棋不仅是游戏娱乐,更是他们留学和交往的重要内容”“围棋充分体现中华民族善思、精算、多谋的思维特征。围棋行棋和结局变化量的数学结论,在精确与模糊两个方面达到的高深程度,都使其当之无愧地居于思维博弈运动计算水平的巅峰,居于人类脑力计算能力的巅峰”,可见围棋不仅能娱乐,而且有很多其他作用,选项表述绝对。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是为了证明欧洲当时关于围棋的资料不完整”错误,原文为“尽管此书关于围棋的表述并不完整甚至有失误,但在围棋史上仍占有重要位置,它比利玛窦的记述为更多人所知,使围棋在欧洲人眼中被视为一项严肃的游戏”,马斯•海德《东方游戏》的例子为了证明其在围棋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中庸、中和体现在围棋上,是强调把握全局、双方接受、攻守平衡、降低风险。
A.强调棋局的方正,暗合端方正直的思想,与中庸、中和无关。
B.把围棋当游戏,胜负不萦于心,内心平和,符合中庸、中和思想。
C.强调胜负心,与中庸、中和无关。
D.描述家庭生活,与中庸、中和无关。
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A.结合“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围棋,来源和传入具体途径、方式不同,有的从中国直接传入,有的经由其他国家和地方间接传入,但共同根源都在中国。总体分为四个阶段……”等内容可知,对应内容阐述的是围棋传播世界的过程。可提问:历史上,围棋是如何从中国走向世界的?
故选A。
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章内容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
反方代表的观点应是认为chatGPT 是不可能取代人类围棋的。筛选文中关于人类围棋的优势及独特性等内容,整合概括即可。
①文中有“围棋行棋和结局变化量的数学结论,在精确与模糊两个方面达到的高深程度,都使其当之无愧地居于思维博弈运动计算水平的巅峰,居于人类脑力计算能力的巅峰”,据此提出,人类围棋作为人类脑力计算能力的巅峰,体现了人类的思维博弈水平。
②文中有“承载着中华传统哲学思维与智慧的围棋”“围棋所承载的中国传统哲学思维和文化观念”,可知人类围棋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哲学内涵。
③文中有“智能围棋并未改变围棋的本质和主体,围棋实践的主体仍然是人,围棋实践的本质仍然是人与人的思维博弈活动”,可知智能围棋并未改变围棋的本质和主体,围棋实践的主体仍然是人,围棋实践的本质仍然是人与人的思维博弈活动。
④文中有“新时代智能围棋与人类围棋的交集,正在并将继续深化、融合发展”,可知新时代智能围棋与人类围棋的交集,正在并将继续深化、融合发展。
6.B 7.C 8.我认为五婶是文章中的主人公。
①从小说的标题来看,本文的标题是娘亲,五婶是作者着墨较多的人物,是小说的主人公。
②从小说的主题来看,五婶身上展现了作者想要展现的东西:有着人间大爱的革命母亲,与军队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体现着浓浓的军民鱼水情。
③从小说的情节来看,描写五婶救助养子,不忍养子牺牲,无奈“诬陷”孩子到眼见养子牺牲后坚持为他正名。 9.①人物是在社会环境中影响发展的,既有自己的特性也被环境制约变化发展的方向。
②五婶是战争背景下劳动妇女的代表,勤劳能干,纯洁高尚又有自身的狭隘性。
③随着葡萄的牺牲,五婶的思想发生了转变,坚持为葡萄正名,也对抗战事业有了更深的理解。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B.“对战争的激烈残酷起到了反衬作用”错误。不是对战争的激烈残酷起到了反衬作用,而是起到了正衬作用。
故选B。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C.“也反映了五婶对于自己‘诬陷’行为的悔恨”错误,此处并未体现五婶对自己"诬陷"行为的悔恨。
故选C。
8.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我认为五婶是文章中的主人公。
从小说的标题来看,本文的标题是《娘亲》,在文章里“娘亲”就是五婶,写了五婶救葡萄,五婶不愿自己儿子上战场冒险从而“诬陷”葡萄,五婶是作者着墨较多的人物,是小说的主人公。
从小说的主题来看,五婶身上展现了作者想要展现的东西:“五婶毫不犹豫地脱鞋上床,将葡萄搂在怀里”“莫团长敢把他交给像娘一样的老百姓,一定不会错”,葡萄发烧打哆嗦,五婶就将葡萄搂在怀里,五婶是像娘一样的老百姓,有着人间大爱的革命母亲,与军队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体现着浓浓的军民鱼水情。
从小说的情节来看,描写五婶救助养子,不忍养子牺牲,五婶说“我出嫁时,我娘给我的家传玉手镯,我放在枕头下却不见了”,无奈“诬陷”孩子;五婶到战场上去找葡萄,“婶挨个儿地翻动尸体,扒出葡萄尸体的那一刻,五婶一下子就呆了。葡萄身上被打出了很多窟窿”,五婶突然抓住莫团长的手说“我们要给他正名”,眼见养子牺牲后坚持为他正名。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圆形人物的发展离不开人物自身的质的规定性,离不开人物与社会历史的碰撞所生发出来的行动、思想、语言、心理的衍变”,说明人物是在社会环境中影响发展的,既有自己的特性也被环境制约变化发展的方向。
“被国民党官员连浇六七桶凉水”的葡萄被五婶救助,并把他当做儿子,和葡萄有了感情后,五婶不愿自己儿子上战场冒险从而“诬陷”葡萄,五婶是战争背景下劳动妇女的代表,勤劳能干,纯洁高尚又有自身的狭隘性。
五婶到战场上去找葡萄,“婶挨个儿地翻动尸体,扒出葡萄尸体的那一刻,五婶一下子就呆了。葡萄身上被打出了很多窟窿”,随着葡萄的牺牲,五婶的思想发生了转变,“我们要给他正名”,坚持为葡萄正名,也对抗战事业有了更深的理解。
ADF 11.C 12.D
13.(1)即使这样,道义不被接受又有什么可忧虑的呢?不被接受,才更能显出您是君子。
(2)既然这样,那么想要尊奉孔子,哪里在于引用上天和神灵,然后得出一些模糊难以依据的说法呢?
14.①材料一由周公南向坐到孔子南向坐,侧重于体现孔子地位的提升; ②材料二周公虽富贵但不被理解、亲人离叛而孔子处于困厄仍弦歌不绝、贤才追随,在对比中表达了对孔子人格的钦慕; ③材料三指明周公集群圣之大成而孔子承袭周公且如出一辙,体现孔子对周公的继承。
【整体分析】这篇文言文阅读材料通过三则不同的历史记载和评论,探讨了孔子与周公的关系及其在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材料一描述了唐代对孔子的追谥和礼遇,体现了孔子在后世的崇高地位。材料二通过苏轼的视角,比较了孔子和周公的境遇,强调孔子在困境中的乐观和教育理念。材料三则从学术角度分析孔子的成就,认为孔子学周公之道,二者在圣人之道上无异。整体上,这些材料共同表达了对孔子的高度评价和尊崇。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他们的大德大智虽然相同,但他们的成为圣人的方法,不一定完全相同,这也是时机造成这样的。
“圣……同”是主谓结构;“而”做连词,表转折,放在句首,其前断开,A处断开。
“其……为圣”主谓宾齐全,加上“所以”表原因,后面是结果,因此D处断开。
“不必尽同”省略主语,“同”是谓语,意思完整,F处断开。
“时会”是主语,“使”是谓语,“然”是宾语,意思完整,不断开。
故选ADF。
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
A.正确。都是“披”。句意:身着帝王服装。/披散着头发,在江边边走边吟唱。
B.正确。都是“暗自”“私下里”。句意:经常暗自感叹周公不被世人理解。/我私下认为与君实您交往相好的日子很久了。
C.错误。文中的“果”应该是副词,究竟、最终/实现。句意:可是他们了解孔子最终成什么名吗?/没有实现,不久病死了。
D.正确。连词,表目的,来/连词,表并列。句意:周公集合他们的成就来实行自己的大道。/忽然魂魄惊动。
故选C。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成就比不上周公”错,原文“周公集其成以行其道,孔子尽其道以明其教,符节吻合,如出于一人,不复更有毫末异同之致也”,是说二人没有细微的不同,并未说孔子比不上周公。
故选D。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虽然”,即使这样;“容”,被接受;“病”,忧虑。
(2)“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安”,哪里;“援”,引用。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①材料一过去祭祀时“周公南向,孔子东向坐”,现在“自今孔子南向坐,被王者之服,释奠用宫悬”,由周公南向坐到孔子南向坐,侧重于体现孔子地位的提升;
②材料二“夫天下虽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乃今知周公之富贵,有不如夫子之贫贱。夫以召公之贤,以管、蔡[江]之亲,而不知其心,则周公谁与乐其富贵? 而夫子之所与共贫贱者,皆天下之贤才,则亦足与乐乎此矣”,周公虽富贵但不被理解、亲人离叛,而孔子处于困厄仍弦歌不绝、贤才追随,在对比中表达了对孔子人格的钦慕;
③材料三“周公集群圣之大成,孔子学而尽周公之道”“周公集其成以行其道,孔子尽其道以明其教,符节吻合,如出于一人,不复更有毫末异同之致也”,指明周公集群圣之大成而孔子承袭周公且如出一辙,体现孔子对周公的继承。
参考译文:
材料一:
甲申日,唐玄宗追赠孔子谥号为文宣王。以前祭祀先代的圣贤时,周公向南而坐,孔子向东而坐。玄宗下制书说:“从今以后孔子向南而坐,身着帝王服装,释奠用宫悬礼仪。”又分别追赠孔子的七十二个弟子以公、侯、伯爵位。
材料二:
我每次读到《诗经》的《鸱鸮》篇,读到《尚书》的《君奭》篇,经常暗自感叹周公不被世人理解。后来我读了《史记》,看到孔子在陈国和蔡国遭遇困厄,然而弹琴唱歌的声音却没有断绝的记述。颜渊、仲由这些弟子和孔子相互问答。孔子说:“‘并非犀牛,并非老虎,却奔逃于荒野之上。’难道我推行的道义不正确吗?为何我会落到这般田地?”颜渊说:“老师您推行的道义太宏大,所以天下没有人可以接受。即使这样,道义不被接受又有什么可忧虑的呢?不被接受,才更能显出您是君子。”孔子轻松地笑道:“颜回,假如你有很多财富,我就会做你的管家。”天下人虽然不能接受孔子的道义,但他和弟子们居然能够感到如此满足,彼此相处快乐。我现在才知道周公的富贵比不上孔子的贫贱。凭借召公的贤明,管叔、蔡叔的亲近,还不能理解周公的心思,那么周公与谁共享那富贵的欢乐呢?而与孔子共同过着贫贱生活的人,都是天下的贤能之士,这就足够快乐了!
材料三:
达巷党人说:“伟大啊,孔子!学问渊博,可惜没有足以树立名声的专长。”现在的人都嘲笑达巷党人不了解孔子,可是他们了解孔子最终成什么名吗?他们认为上天赋予、生而知之才能的圣人,不需要立言立名,成就一定的名声,因此援引上天和神灵,认为圣人是不可能被了解罢了。他们的见识,和达巷党人有什么不同的呢?广大的天地,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孔子虽然伟大,但不会超过天地,难道不能用一句话概括吗?有人问用什么样的一句话能完全概括,回答是:学习周公罢了。除了周公,没有学习别的了吗?回答是:没有孔子未学到的学问。周公已经集合前代圣人的各种成就,那么在周公之外,再也没有所说的学问了。周公集合前代圣人的各种成就,孔子学习周公而完全学到了周公之道,这一句话,完全能够概括孔子的整个学问了。因此,自古以来的圣人,他们的大德大智虽然相同,但他们的成为圣人的方法,不一定完全相同,这也是时机造成这样的。只有孔子和周公,都生在制度积累治道完备而且不能再增益之后,周公集合他们的成就来实行自己的大道,孔子了解周公的大道,发挥大道来阐明教化,如同虎符一样吻合,好像出自同一个人,不再有毫毛般微细的不同。既然这样,那么想要尊奉孔子,哪里在于引用上天和神灵,然后得出一些模糊难以依据的说法呢?
15.D 16.①动静对比,强化真实感。树枝在炎热中午呈现静止状态;“午云蒸”凸显了云朵的翻滚和热气的蒸腾,动静对比真实再现盛暑的闷热难耐,让读者身临其境。②化静为动,营造想象空间。古寺和“石层”的位置,本是静态,着一“倚”字,化静为动,让人想象寺庙建在陡峭的山岩之上的情景。③动静交融,构造整体意境。颔联“虚廊”为静,“疏雨”为动,动静交融,共同构画出报恩寺这一清凉宁静的避暑胜地。
【导语】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报恩寺避暑的情景,通过对寺庙环境的细致描写,展现了古寺的幽静和清凉。诗人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营造出一个避暑胜境。同时,诗人借助清茗与高僧的对饮,表达了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烦恼的超脱。全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
D.“最后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错误,这首诗主要描绘报恩寺的避暑环境,表达诗人病中对清凉的渴望和对人间烦热的无奈,侧重于对避暑情境的描写和自身感受的抒发。选项中“最后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是过度理解。
故选D。
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①首联“风枝不动午云蒸”描述的是夏日午后的情景,此时的风似乎也因为炎热而静止了,“午云蒸”指云气蒸腾,凸显了云朵的翻滚和热气的蒸腾,给人一种闷热的感觉。这里通过“不动”与“蒸”的动静对比,真实再现盛暑的闷热难耐,让读者身临其境,感觉天气的炎热。
②“古寺嵯峨倚石层”形容古寺巍然屹立在层层叠叠的岩石之上,显得格外庄严肃穆。此句中古寺和“石层”的位置,本是静态,但诗人用一“倚”字,化静态为动态,为读者营造了想象空间。让人想象寺庙建在陡峭的山岩之上的情景,突出了环境的静谧与自然界的活力,形成了一种视觉上的张力。
③颔联则进一步刻画了寺院内的景象。长长的走廊遮蔽着精美的柱子,给人以阴凉之感;而“半帘疏雨”不仅使人感到带来一丝凉意,还巧妙地驱散了烦人的苍蝇,使得环境更加清新宜人。这里的“虚廊”为静,“疏雨”为动,运用了动静交融的手法,“疏雨”这一动景也打破了前文的静寂,为寺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虚廊”这一静景共同构画出报恩寺这一清凉宁静的避暑胜地。
17.钟鼓馔玉不足贵”;“惟有饮者留其名”。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18.①天寒地冻 ②酒酣耳热 ③理直气壮 19.A 20.B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②处所填成语用来修饰时机,结合后文“一碗热汤下肚,通身舒畅”可知,喝汤最好的时机应该是在“进入秋冬”的天气寒冷时,或者在喝酒后身体不通畅的时候,故①处填“天寒地冻”,②处填“酒酣耳热”。天寒地冻:形容天气非常寒冷。酒酣耳热:形容酒喝得痛快淋漓。
③处所填成语是“认为”的状语,此处要表达的意思是很多人都理由很充分地认为喝汤比吃肉还有营养,故③处填“理直气壮”。理直气壮:意思是理由充分,说话气势就壮。
2.本题考查学生理辨析词语语境义的能力。
例句表示指使、容许。
A.表示指使、容许。
B.介词,在被动句里引进主动者,相当于“被”。
C.表示推辞、拒绝。
D.邀请。
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
根据上一段提到“喝汤比吃肉还有营养,其实这是个误区”以及空前的“此外”可知,本空应该先提出观点,只喝汤并不是一种健康饮食,所以应该是②开头,排除AD;
下文提到“喝汤尽量少放油和盐”,所填内容中的最后应该提到“油和盐”以及它们带来的危害,故④在⑥前,⑥在最后,排除C。
故选B。
A.外卖行业对预制菜的需求尤为旺盛 B.但其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
句②,可修改为:这些半成品菜肴有着严格的质量把控和卫生标准。
语句⑦,可修改为:根据相关数据(或相关数据显示)。
语句⑨,可修改为:市场规模达到5999亿元人民币(或市场规模5999亿元人民币左右,或市场规模约5999亿元人民币)。
【解析】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A处,上文说预制菜需求不断增长,然后出现了一个连接词“其中”可知A处补写内容主语应包含在餐饮行业中,且应是高需求的。根据接下来的内容“许多餐厅为了提高外卖送餐效率”可知,“外卖”是新出现的信息,此处需要补写的内容应包含该词语,故此处可填写“外卖行业对预制菜的需求尤为旺盛”之类的句子。
B处,上文是“虽然预制菜具有诸多优点”,前有关联词“虽然”,可知此处应表示转折意。由下文“原材料可能存在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问题”“加工过程中可能存在交叉污染等食品安全隐患”可知,此处应是说“安全问题”,故可填写“但其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之类的句子。
2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第一段共有三处表述不当。
语句②为动宾搭配不当,“经历”作为动词,与“质量把控”和“卫生标准”两个宾语搭配不当,把“经历”改为“有着”。
语句⑦为句式杂糅,将“根据……”与“……显示”两句杂糅在一起,可以修改为“根据相关数据”或“相关数据显示”。
语句⑨为表意重复“约”和“左右”均表示“大约、接近”,且“达到”与约数不能搭配,改为“市场规模达到5999亿元人民币”或“市场规模5999亿元人民币左右”或“市场规模约5999亿元人民币”。
23.例文:
破“框”而行,成就非凡
在巴黎奥运会的泳池中,潘展乐以破世界纪录的成绩夺冠,却遭遇澳大利亚教练的质疑。然而,潘展乐的“框框”言论,如同一颗璀璨的明星,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它告诉我们,人生不应被他人设限,要勇敢地打破那些不好的“框”,成就非凡的人生。
突破自我设限,是成就非凡的关键。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无数的伟人都是在突破自我设限中走向成功的。牙买加飞人博尔特,曾经被认为不适合短跑,但他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过人的天赋,一次次打破世界纪录,成为了世界公认的短跑之王。中国飞人苏炳添,在短跑领域长期被欧美选手垄断的情况下,不被他人的质疑所束缚,不断挑战自我,最终以9秒83的成绩打破亚洲纪录,成为了第一个跑进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黄种人。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只要敢于突破自我设限,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敢于打破不好的“框”,成就非凡的人生。人生如一场漫长的旅程,在这旅途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框”。这些“框”可能是他人的质疑、传统的观念,也可能是自我的怀疑。然而,真正的勇者,不会被这些“框”束缚。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人因为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而成就了非凡的人生。哥白尼敢于挑战地心说,提出日心说,从而推动了天文学的革命;达尔文敢于质疑神创论,提出进化论,为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们都是勇敢的破“框”者,他们不被传统观念所束缚,敢于追求真理,最终成就了伟大的事业。
那么,我们该如何打破不好的“框”呢?破“框”而行,需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信念是人生的灯塔,它能为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当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信念能让我们坚守初心,不被外界的干扰所动摇。破“框”而行,还需要我们有勇气和决心。勇气能让我们敢于面对挑战,决心能让我们坚定不移地朝着目标前进。破“框”而行,更需要我们有不断学习和创新的精神。只有不断学习和创新,我们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让我们像潘展乐一样,勇敢地打破那些不好的“框”,突破自我设限,以坚定的信念、努力的奋斗和积极的心态,去追求我们的梦想,成就非凡的人生。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以潘展乐面对澳大利亚知名游泳教练霍克质疑时的一句答话作为切入点,引出写作内容。作文立意关键就在于理解这句话。“他还是把自己框住了。框是人设的,鼓励和贬低我的话都能化作动力。好的框我会跳进去,不好的框我会打破它!”这句话表达了不被他人设限、勇于突破的态度。考生可以围绕“框框”,展开联想和思考。
生活当中我们遇到各种各样的“框”。这些“框”可能是他人的质疑、传统的观念,也可能是自我的怀疑,他人的质疑。面对这些“框框”,我们应该敢于突破,敢于突围。
那么,我们该如何打破不好的“框”呢?首先,我们要坚定自己的信念。信念是人生的灯塔,它能为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只有坚定信念,我们才能在面对困难和质疑时不轻易放弃。其次,我们要努力奋斗。奋斗是实现梦想的阶梯,只有通过不断地努力奋斗,我们才能突破自我设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再者,我们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积极的心态能让我们在困境中看到希望,在挫折中找到前进的动力。最后,还需要我们有勇气和决心。勇气能让我们敢于面对挑战,决心能让我们坚定不移地朝着目标前进。
具体写作时,考生可以简单概述材料,提出观点,人生的精彩在于不设限。接着,结合材料和潘展乐的事例,分析为什么不要给自己、给他人设置框框。然后举例论证突破自我设限的重要性,如苏炳添突破黄种人百米极限、邓亚萍克服身材劣势打出世界冠军等等。并结合具体事例论述如何打破不好的“框”,包括坚定信念、努力奋斗、保持积极心态等。结尾,总结全文,强调突破“框框”的意义,鼓励人们勇敢追求梦想。
立意:
1.突破“框框”,实现精彩。
2.人生不设限。
3.破“框”而行,成就非凡。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田贩街镇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十月检测语文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博文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考试语文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博文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考试语文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