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2023_202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2023_202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6 kJ·ml−1,3×10−8,97,4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形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贴条形码区”。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Mg 24 Zn 65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理论上任何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均可以通过实验直接进行测定
B.化学反应均会伴随能量变化,任何条件下的反应热即为焓变
C.放热反应在常温下均可以顺利进行,转化为能量相对更低的产物
D.反应速率和限度是化工生产中控制反应条件的主要考虑因素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反应物浓度,有利于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含量,使反应加快
B.催化剂能选择性地改变可逆反应正(或逆)反应方向速率,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C.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但平衡常数不发生改变
D.用反应的ΔH或ΔS均能准确判断一个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3.下列有关热化学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醇的燃烧热为ΔH=-725.76 kJ·ml−1,其燃烧热化学方程式为:
CH3OH(l) +O2(g)= CO2(g)+2H2O(g) ΔH=-725.76 kJ·ml−1
B.已知2Li2O(s) = 4Li(s) + O2(g)ΔH = +1196 kJ·ml−1,则有:
2Li(s) +O2(g) = Li2O(s)ΔH = -598 kJ·ml−1
C.稀盐酸和稀NaOH溶液的反应热ΔH=-57.3 kJ·ml−1,则稀硝酸溶解Cu(OH)2在相同条件下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H+(aq) + Cu(OH)2(s) = Cu2+(aq) + 2H2O(l) ΔH= -114.6 kJ·ml−1
D.已知CH3CH2CH2CH3(g)转化为CH3CH(CH3)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H3CH2CH2CH3(g) = CH3CH(CH3)2(g) ΔH = -8 kJ·ml−1
则稳定性关系为:CH3CH2CH2CH3(g)>CH3CH(CH3)2(g)
4.H2X是一种弱电解质,先后进行两步电离,其电离常数分别为Ka1和Ka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a1”“”“”“(1分)ⅰ(1分)
② AC(1个1分,见错不给分)
(3)Ⅰ(1分)
反应Ⅰ放热熵减,低温下能正向自发进行;反应Ⅱ为吸热熵减,不能通过改变温度使其正向自发进行(描述合理即可给分)
(4)① >(1分)
②反应已达到平衡,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随温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
17.(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5分)
(1)③⑤⑥⑦⑧(答全给2分,答对2~4个给1分,见错不给分)
(2)先无明显现象,后产生气泡(答到“产生气泡”即可得分)>(1分)
(3)1.75×10−5减小
(4)>醋酸是弱电解质,电离过程中会吸热,造成放出的热量减少,所以反应热的数值会减小
(5)醋酸和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醋酸是弱电解质,氢离子浓度小,故相对于盐酸反应速率慢一些,但盐酸和醋酸中H+物质的量相同,且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量相同,故最后压强几乎一样
18.(每空2分,共16分)
(1)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向外拉动注射器至一定位置,放开后能够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则证明气密性良好
(2)3.3×10−2ml·L−1·min−1(无单位扣1分)>
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化学反应速率降低
(3)ABD(答全给2分,答对2个或1个给1分,见错不给分)
(4)不合理
虽然Fe3+和Cu2+浓度、体积都相同,但阴离子种类和浓度不一样
控制了阴离子浓度和种类一样,Fe3+的浓度比Cu2+小,出现反应更剧烈,则可以证明Fe3+比Cu2+催化效果更好
【解析】
1.D
A.不是所有的反应都能实现反应热的测定,如C燃烧生成CO的反应热测定,很难控制反应停留在CO阶段;
B.等压条件下的反应热才为焓变;
C.放热反应可能需要引发条件,如氢气的燃烧,常温不能进行;
D.化工生产对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主要是综合考虑反应的速率和限度,提高生产效率。
2.C
A.增大反应物的浓度,不能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含量;
B.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平衡;
C.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常数不受影响,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D.化学反应总是向着自由能减小的方向进行。
3.B
A.燃烧热对应的是生成液态水;
B.根据反应热和热化学方程式写法和系数关系,该计算结果正确;
C.Cu(OH)2(s)溶解和电离均有热效应,故结论错误;
D.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可知,CH3CH2CH2CH3(g)能量更高,则稳定性更低。
4.C
A.应该是Ka1>Ka2;
B.电离时,两步电离程度不等,溶液中的离子浓度: c(HX−) ≠ c(X2−);
C.若H2X溶液酸性弱于CH3COOH,则提供的四种离子能大量共存;
D.H2X的稀溶液在加水稀释的过程中,逐渐缩小,最终趋近1。
5.C
A.Cl2溶于水,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B.可乐属于碳酸饮料,存在平衡:H2CO3H2O+CO2↑,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C.催化剂不影响可逆反应的平衡状态,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D.对2NO2N2O4平衡体系增大压强,体积变小,颜色变深,由于平衡正向移动,颜色变浅,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6.C
A.让乙醇过量,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能提高乙酸的转化率;
B.合理调节乙醇、乙酸、浓硫酸的比例,能在获得较多酯的同时,让相对昂贵原料(乙酸)用得相对少,能有效节约成本;
C.反应过程中适当提高反应温度,是对平衡正向移动不利的,不能通过升温提高酯的产率;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加入的浓硫酸能吸收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水,使平衡正向移动。
7.D
A.实验室测定中和反应热时,用浓硫酸替代稀盐酸,其数值偏高,是因为浓硫酸溶于水会放热;
B.将CO中毒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平衡COHb +O2O2Hb+CO正向移动;
C.因为常压下SO3转化率已经很高,为了降低成本,SO3合成只需常压进行;
D.工业上利用Na制备K,是利用平衡移动原理,而不是利用金属活泼性原理。
8.B
A.根据电离常数大小关系,H2SO3酸性更强;
B.忽略水的电离,c(H+)2=0.25×4.0×10−8=10−8,故c(H+)约为1×10−4ml·L−1;
C.增大浓度,上述弱酸的电离程度均减小;
D.H2S酸性弱于H2SO3,故反应不能发生。
9.A
根据三段式: SO2(g) + NO2(g) SO3(g) + NO(g)
起始浓度(ml·L−1): 0.04 0.04 0 0
转化浓度(ml·L−1): cccc
平衡浓度(ml·L−1):0.04-c 0.04-ccc
带入平衡常数表达式有:,解得,
所以平衡时NO2的转化率。
10.A
根据反应原理,碘化氢分解的总反应是吸热的,而第二步2I•(g)→I2(g)是成键过程,一定是放热,故第一步必然吸热,所以只有A符合两个过程热效应及总反应吸热。
11.D
根据三段式:2NO(g) + 2H2(g) N2(g)+ 2H2O(g)
起始浓度(ml·L−1): 0.2 0.6 0.1 0.2
正向极限转化浓度(ml·L−1): 0.2 0.2 0.1 0.2
平衡极限浓度1(ml·L−1): 0 0.4 0.2 0.4
逆向极限转化浓度(ml·L−1): 0.2 0.2 0.1 0.2
平衡极限浓度2(ml·L−1): 0.4 0.8 0 0
故平衡时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2023_202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无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2023_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共11页。
这是一份浙江省台州市2023_202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6-0, 将和充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