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八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八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第1页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八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第2页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八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第3页
    还剩3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八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八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3分)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B.
    C.D.
    2.(3分)由线段a,b,c组成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b+a)(a﹣b)=c2B.
    C.a=2,,D.∠A:∠B:∠C=3:4:5
    3.(3分)如果,那么点M(a,b)在( )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4.(3分)在数学活动课上,小明同学将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一个顶点按如图方式放置在直尺上,测得∠1=23°,则∠2的度数是( )
    A.23°B.53°C.60°D.67°
    5.(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直线y=﹣2x向上平移2个单位,平移后的直线经过点(m,4),则m的值为( )
    A.﹣3B.﹣C.﹣D.﹣1
    6.(3分)已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满足x﹣y=4,则m的值为( )
    A.﹣1B.7C.1D.2
    7.(3分)希望中学规定学生的学期体育成绩满分为100,其中体育课外活动占20%,期中考试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50%.若小强的三项成绩(百分制)依次是95,90,91.则小强这学期的体育成绩是( )
    A.92B.91.5C.91D.90
    8.(3分)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ax和y=x+a(a为常数,a<0)的图象可能是( )
    A. B.
    C. D.
    9.(3分)中国古代数学著作《算法统宗》中记载了这样一个题目:九百九十九文钱,甜果苦果买一千,四文钱买苦果七,十一文钱九个甜,甜苦两果各几个?其大意是:用九百九十九文钱共买了一千个苦果和甜果,其中四文钱可以买苦果七个,十一文钱可以买甜果九个.问:苦、甜果各有几个?设苦果有x个,甜果有y个,则可列方程组为( )
    A.
    B.
    C.
    D.
    10.(3分)如图,AD、AE分别是△ABC的高和角平分线,点F是BC延长线上一点,FH⊥AE交AD于点G,交AB于点H,交AC于点K.有如下结论:①∠F=∠DAE;②∠CKF=∠B+∠F;③∠AGH=∠BAE+∠B;④2∠AEF=∠B+∠ACF.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将答案填在题的横线上.
    11.(3分)已知方程(m﹣3)x|m﹣2|+y=0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则m= .
    12.(3分)一组数据的方差计算如下:,则这组数据的和是 .
    13.(3分)已知一次函数y=kx+b(k≠0)图象过点(0,2),且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4,则k= .
    14.(3分)函数y=x﹣5与y=kx+b的图象如图所示,两图象交点的横坐标为4,则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 .
    15.(3分)如图,在△ABC中,∠ABC=∠ACB,∠A=50°,P是△ABC内一点,且∠ACP=∠PBC,则∠BPC的度数为 .
    16.(3分)如图,动点P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第2024次运动后,动点P的坐标是 .
    三、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72,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说理过程或演算步骤.
    17.(8分)(1)计算:.
    (2)解方程组:.
    18.(8分)如图是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ABC的顶点都在格点(正方形的顶点)上.
    (1)△ABC的面积是 ;
    (2)若△ABD的面积与△ABC的面积相等,则网格中满足条件的格点D(不与C重合)共有 个;
    (3)请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19.(8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给出如下定义:点P到x轴、y轴的距离的较大值称为点P的“长距”,点Q到x轴、y轴的距离相等时,称点Q为“完美点”.
    (1)点A(﹣1,3)的“长距”为 ;
    (2)若点B(4a﹣1,﹣3)是“完美点”,求a的值;
    (3)若点C(﹣2,3b﹣2)的长距为4,且点C在第二象限内,点D的坐标为(9﹣2b,﹣5),试说明:点D是“完美点”.
    20.(8分)如图,在△ABC中,CD平分∠ACB,CD交边AB于点E,在边AE上取点F,连结DF,使∠1=∠D.
    (1)求证:DF∥BC;
    (2)当∠A=36°,∠DFE=34°时,求∠2的度数.
    21.(8分)市体育局对甲、乙两运动队的某体育项目进行测试,两队人数相等,测试后统计队员的成绩分别为:7分、8分、9分、10分(满分为10分).依据测试成绩绘制了如图所示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表:
    甲队成绩统计表
    请根据图表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填空:α= °,m= ;
    (2)补齐乙队成绩条形统计图;
    (3)①甲队成绩的中位数为 ,乙队成绩的中位数为 ;
    ②分别计算甲、乙两队成绩的平均数,并从中位数和平均数的角度分析哪个运动队的成绩较好.
    22.(8分)张老师在某文体店购买商品A、B若干次(每次A、B两种商品都购买,且A、B都只能购买整数个),其中第一、二两次购买时,均按标价购买,两次购买商品A、B的数量和费用如表所示:
    (1)求商品A、B的标价;
    (2)若张老师第三次购物时,商品A、B同时打6折出售,这次购买总费用为960元,则张老师有哪几种购买方案?
    23.(12分)小明和爸爸各买了一个保温壶,分别记为甲和乙.小明对这两个保温壶进行了保温测试,同时分别倒入同样多90℃的热水,经过一段时间的测试发现,乙的保温性能好且这段时间内,甲、乙的水温y(℃)与时间x(min)之间都近似满足一次函数关系,如图.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求甲壶中的水温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不必写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当乙壶中的水温是78℃时,甲壶中水的温度是多少?
    (3)测试多长时间内,这两个保温壶的温差不超过5℃?
    24.(12分)如图,直线y=﹣x+b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点P(2,3)在直线y=﹣x+b上,点C是线段OB上一点(不与点O,B重合).
    (1)求点A,B的坐标.
    (2)连接PC,将△OPC沿直线PC翻折得到△DPC,点D为点O的对应点,点D在第一象限,且∠OCD=90°.
    ①则点D的坐标为 .
    ②若直线y=﹣x+b与CD交于点E,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Q,使△BEQ是以BE为腰的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的选项选出来.每小题选对得3分,选错、不选或选出的答案超过一个均计零分.
    1.(3分)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B.
    C.D.
    【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分母有理化.
    【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法则分别计算,进而判断得出答案.
    【解答】解:A.+无法合并,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B.=5,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C.(3﹣)2=11﹣6,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D.6÷×=9,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正确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2.(3分)由线段a,b,c组成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b+a)(a﹣b)=c2B.
    C.a=2,,D.∠A:∠B:∠C=3:4:5
    【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以判断A、B、C,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可以判断D.
    【解答】解:由(b+a)(a﹣b)=c2,可得a2﹣b2=c2,则b2+c2=a2,即由线段a,b,c组成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12+()2=()2,故选项B中的三条线段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22+()2=()2,故选项C中的三条线段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A:∠B:∠C=3:4:5,∴最大的∠C=180°×=75°,故选项D中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三角形内角和,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可以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3.(3分)如果,那么点M(a,b)在( )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考点】点的坐标;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
    【分析】根据绝对值的非负性,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求出a,b,再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判断即可.
    【解答】解:∵,
    ∴a﹣2023=0,b+2024=0,
    ∴a=2023,b=﹣2024,
    ∴M(2023,﹣2024)在第四象限,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和绝对值的非负性,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4.(3分)在数学活动课上,小明同学将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一个顶点按如图方式放置在直尺上,测得∠1=23°,则∠2的度数是( )
    A.23°B.53°C.60°D.67°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分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解.
    【解答】解:如图,三角板EFG与直尺ABCD分别交AB于点F、H.
    ∵AB∥CD,
    ∴∠2=∠FHG.
    又∵∠1+∠E=∠FHG,
    ∴∠2=∠1+∠E=23°+30°=53°.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比较简单.
    5.(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直线y=﹣2x向上平移2个单位,平移后的直线经过点(m,4),则m的值为( )
    A.﹣3B.﹣C.﹣D.﹣1
    【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
    【分析】先根据平移规律求出直线y=﹣2x向上平移2个单位的直线解析式,再把点(m,4)代入,即可求出m的值.
    【解答】解:将直线y=﹣2x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直线y=﹣2x+2,
    把点(m,4)代入,得4=﹣2m+2,
    解得m=﹣1.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正确求出平移后的直线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
    6.(3分)已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满足x﹣y=4,则m的值为( )
    A.﹣1B.7C.1D.2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分析】将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相减,可得到x﹣y=m+3,代入x﹣y=4,即可解答.
    【解答】解:,
    ①﹣②得2x﹣2y=2m+6,
    ∴x﹣y=m+3,
    代入x﹣y=4,可得m+3=4,
    解得:m=1,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是关键.
    7.(3分)希望中学规定学生的学期体育成绩满分为100,其中体育课外活动占20%,期中考试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50%.若小强的三项成绩(百分制)依次是95,90,91.则小强这学期的体育成绩是( )
    A.92B.91.5C.91D.90
    【考点】加权平均数.
    【分析】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列出算式,再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
    95×20%+90×30%+91×50%=91.5(分).
    答:小强这学期的体育成绩是91.5分.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是本题的关键,是一道常考题.
    8.(3分)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ax和y=x+a(a为常数,a<0)的图象可能是( )
    A.
    B.
    C.
    D.
    【考点】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的图象.
    【分析】根据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性质,可以得到函数y=ax和y=x+a的图象经过哪几个象限,本题得以解决.
    【解答】解:∵a<0,
    ∴函数y=ax是经过原点的直线,经过第二、四象限,
    函数y=x+a是经过第一、三、四象限的直线,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的图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性质解答.
    9.(3分)中国古代数学著作《算法统宗》中记载了这样一个题目:九百九十九文钱,甜果苦果买一千,四文钱买苦果七,十一文钱九个甜,甜苦两果各几个?其大意是:用九百九十九文钱共买了一千个苦果和甜果,其中四文钱可以买苦果七个,十一文钱可以买甜果九个.问:苦、甜果各有几个?设苦果有x个,甜果有y个,则可列方程组为( )
    A.
    B.
    C.
    D.
    【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
    【分析】利用总价=单价×数量,结合用九百九十九文钱共买了一千个苦果和甜果,即可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此题得解.
    【解答】解:∵共买了一千个苦果和甜果,
    ∴x+y=1000;
    ∵共花费九百九十九文钱,且四文钱可以买苦果七个,十一文钱可以买甜果九个,
    ∴x+y=999.
    ∴可列方程组为.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
    10.(3分)如图,AD、AE分别是△ABC的高和角平分线,点F是BC延长线上一点,FH⊥AE交AD于点G,交AB于点H,交AC于点K.有如下结论:①∠F=∠DAE;②∠CKF=∠B+∠F;③∠AGH=∠BAE+∠B;④2∠AEF=∠B+∠ACF.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①②③④ .
    【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
    【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和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逐项推理证明即可.
    【解答】解:∵FH⊥AE,AD⊥BC,
    ∴∠AMF=∠ADF=90°,
    ∵∠AGM=∠DGF,
    ∴∠F=∠DAE;①正确;
    ∵∠AMF=∠AMH=90°,AE平分∠BAC,
    ∴∠BAE=∠CAE,
    ∴∠AHM=∠AKM,
    ∵∠CFK=∠AKM,∠AHM=∠B+∠F,
    ∴∠CKF=∠B+∠F;②正确;
    ∵∠AGH+∠DAE=90°,∠AED+∠DAE=90°,
    ∴∠AGH=∠AED,
    ∵∠AED=∠B+∠BAE,
    ∴∠AGH=∠BAE+∠B,③正确;
    ∵∠AEF=∠BAE+∠B,
    ∴2∠AEF=2∠BAE+2∠B=∠BAC+2∠B,
    ∵∠ACF=∠BAC+∠B,
    ∴2∠AEF=∠B+∠ACF,④正确;
    故答案为:①②③④.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解题关键是熟练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外角的性质推理证明.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将答案填在题的横线上.
    11.(3分)已知方程(m﹣3)x|m﹣2|+y=0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则m= 1 .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绝对值.
    【分析】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得出m﹣3≠0且|m﹣2|=1,求出m即可.
    【解答】解:∵方程(m﹣3)x|m﹣2|+y=0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
    ∴m﹣3≠0且|m﹣2|=1,
    解得:m=1.
    故答案为:1.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能熟记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只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最高次数是1的整式方程,叫二元一次方程.
    12.(3分)一组数据的方差计算如下:,则这组数据的和是 12 .
    【考点】方差.
    【分析】由方差的计算算式知,这组数据共有6个,且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2,再根据平均数的概念可得答案.
    【解答】解:由方差的计算算式知,这组数据共有6个,且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2,
    所以这组数据的和为6×2=12,
    故答案为:1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方差,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方差的计算公式及平均数的定义.
    13.(3分)已知一次函数y=kx+b(k≠0)图象过点(0,2),且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4,则k= ± .
    【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三角形的面积.
    【分析】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求出b值,再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求出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结合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4,可列出关于k的方程,解之经检验后,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一次函数y=kx+b(k≠0)图象过点(0,2),
    ∴2=k×0+b,
    ∴b=2,
    ∴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kx+2.
    当y=0时,kx+2=0,
    解得:x=﹣,
    ∴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0).
    又∵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4,
    ∴×2×|﹣|=4,
    ∴k=±,
    经检验,k=±是所列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以及三角形的面积,由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4,找出关于k的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14.(3分)函数y=x﹣5与y=kx+b的图象如图所示,两图象交点的横坐标为4,则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 .
    【考点】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分析】根据函数图象交点坐标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即可得答案.
    【解答】解:∵两图象交点的横坐标为4,
    ∴交点的纵坐标坐标是:4﹣5=﹣1,
    ∴的解为:,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函数图象交点坐标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15.(3分)如图,在△ABC中,∠ABC=∠ACB,∠A=50°,P是△ABC内一点,且∠ACP=∠PBC,则∠BPC的度数为 115° .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分析】根据∠BAC=:50°的条件,求出∠ACB+∠ABC的度数,再根据∠ACB=∠ABC,∠ACP=∠CBP,求出∠PBA=∠PCB,于是可求出∠ACP+∠ABP=∠PCB+∠PBC,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BPC的度数.
    【解答】解:∵∠BAC=50°,
    ∴∠ACB+∠ABC=180°﹣50°=130°,
    又∵∠ACB=∠ABC,∠ACP=∠CBP,
    ∴∠PBA=∠PCB,
    ∴∠ACP+∠ABP=∠PCB+∠PBC=130°×=65°,
    ∴∠BPC=180°﹣65°=115°.
    故答案为:115°.
    【点评】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熟记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16.(3分)如图,动点P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第2024次运动后,动点P的坐标是 (2024,0) .
    【考点】规律型:点的坐标.
    【分析】观察点的坐标变化发现每个点的横坐标与运动的次数相等,纵坐标是1,0,2,0,每4个数一个循环,按照此规律解答即可.
    【解答】解:观察点的坐标变化可知:
    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
    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
    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
    第4次接着运动到点(4,0),
    第5次接着运动到点(5,1),
    ………,
    按这样的运动规律,发现每个点的横坐标与运动的次数相等,纵坐标是1,0,2,0,每4个数一个循环,
    由于2024÷4=506,
    所以经过第2024次运动后,动点P的坐标是(2024,0).
    故答案为:(2024,0).
    【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规律探求,属于常考题型,由已知点的坐标变化找出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72,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说理过程或演算步骤.
    17.(8分)(1)计算:.
    (2)解方程组:.
    【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实数的运算.
    【分析】(1)先算零指数幂、负整指数幂、二次根式的化简、绝对值,再算加减法即可;
    (2)先把方程组整理为,再用加减消元法求解即可.
    【解答】解:(1)原式=

    =﹣2;
    (2)原方程组可化为,
    ①+②得,6x=18,x=3,
    ①﹣②得,,
    ∴原方程组的解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的混合运算,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是解题的关键.
    18.(8分)如图是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ABC的顶点都在格点(正方形的顶点)上.
    (1)△ABC的面积是 ;
    (2)若△ABD的面积与△ABC的面积相等,则网格中满足条件的格点D(不与C重合)共有 2 个;
    (3)请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勾股定理.
    【分析】(1)利用矩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结论;
    (2)利用同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解题即可;
    (3)利用网格计算AB,AC,BC长度进行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解答】解:(1),
    故答案为:.
    (2)过点C作CD∥AB,则平行线上的点与A、B形成的三角形面积都等于△ABC的面积,即网格中满足条件的格点D共有2个,
    故答案为:2.
    (3)△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
    ∵,,,
    ∴AB=AC,AB2+AC2=BC2,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是解题的关键.
    19.(8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给出如下定义:点P到x轴、y轴的距离的较大值称为点P的“长距”,点Q到x轴、y轴的距离相等时,称点Q为“完美点”.
    (1)点A(﹣1,3)的“长距”为 3 ;
    (2)若点B(4a﹣1,﹣3)是“完美点”,求a的值;
    (3)若点C(﹣2,3b﹣2)的长距为4,且点C在第二象限内,点D的坐标为(9﹣2b,﹣5),试说明:点D是“完美点”.
    【考点】点的坐标.
    【分析】(1)根据“长距”的定义解答即可;
    (2)根据“完美点”的定义解答即可;
    (3)由“长距”的定义求出b的值,然后根据“完美点”的定义求解即可.
    【解答】解:(1)根据题意,得点A(﹣1,3)到x轴的距离为3,到y轴的距离为1,
    ∴点A的“长距”为3.
    故答案为:3;
    (2)∵点B(4a﹣1,﹣3)是“完美点”,
    ∴|4a﹣1|=|﹣3|,
    ∴4a﹣1=3或4a﹣1=﹣3,
    解得a=1或;
    (3)∵点C(﹣2,3b﹣2)的长距为4,且点C 在第二象限内,
    ∴3b﹣2=4,
    解得b=2,
    ∴9﹣2b=5,
    ∴点D的坐标为(5,﹣5),
    ∴点D到x轴、y轴的距离都是5,
    ∴点 D 是“完美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属于阅读理解类型题目,关键是要读懂题目里定义的“长距”与“完美点”.
    20.(8分)如图,在△ABC中,CD平分∠ACB,CD交边AB于点E,在边AE上取点F,连结DF,使∠1=∠D.
    (1)求证:DF∥BC;
    (2)当∠A=36°,∠DFE=34°时,求∠2的度数.
    【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1)根据CD平分∠ACB得到∠DCB=∠1,再由∠1=∠D等量代换推出∠DCB=∠D,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得证;
    (2)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B的度数,然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CB的度数,由CD平分∠ACB推出∠1的度数,最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2的度数.
    【解答】(1)证明:∵CD平分∠ACB,
    ∴∠DCB=∠1,
    ∵∠1=∠D,
    ∴∠DCB=∠D,
    ∴DF∥BC;
    (2)解:∵DF∥BC,∠DFE=34°,
    ∴∠B=∠DFE=34°,
    在△ABC中,∠A=36°,∠B=34°,
    ∴∠ACB=180°﹣36°﹣34°=110°,
    ∵CD平分∠ACB,

    ∴∠2=180°﹣36°﹣55°=89°.
    【点评】此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定义和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灵活运用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和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定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1.(8分)市体育局对甲、乙两运动队的某体育项目进行测试,两队人数相等,测试后统计队员的成绩分别为:7分、8分、9分、10分(满分为10分).依据测试成绩绘制了如图所示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表:
    甲队成绩统计表
    请根据图表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填空:α= 126 °,m= 12 ;
    (2)补齐乙队成绩条形统计图;
    (3)①甲队成绩的中位数为 9 ,乙队成绩的中位数为 8 ;
    ②分别计算甲、乙两队成绩的平均数,并从中位数和平均数的角度分析哪个运动队的成绩较好.
    【考点】条形统计图;加权平均数;中位数.
    【分析】(1)用360°分别减去其它三部分的度数可得a的值;根据乙队9分的人数和它所占比例可得乙队人数,再根据两队人数相等可得m的值;
    (2)先求出7分的人数,再补齐乙队成绩条形统计图;
    (3)①根据中位数的定义解答即可;
    ②根据加权平均数公式解答即可.
    【解答】解:(1)由题意得,a=360﹣72﹣72﹣90=126;
    乙队人数为:5÷=20(人),
    故m=20﹣0﹣1﹣7=12.
    故答案为:126;12;
    (2)乙队(7分)人数为:20﹣4﹣5﹣4=7(人),
    补齐乙队成绩条形统计图如下:
    (3)①甲队成绩的中位数为:=9;
    乙队成绩的中位数为:=8;
    故答案为:9;8;
    ②甲队成绩的平均数为:(7×0+8×1+9×12+10×7)=9.3;
    乙队成绩的平均数为:(7×7+8×4+9×5+10×4)=8.3;
    因为甲运动队成绩的平均数比乙运动队高,所以甲运动队的成绩较好.
    【点评】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22.(8分)张老师在某文体店购买商品A、B若干次(每次A、B两种商品都购买,且A、B都只能购买整数个),其中第一、二两次购买时,均按标价购买,两次购买商品A、B的数量和费用如表所示:
    (1)求商品A、B的标价;
    (2)若张老师第三次购物时,商品A、B同时打6折出售,这次购买总费用为960元,则张老师有哪几种购买方案?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分析】(1)设商品A的标价为x元/个,商品B的标价为y元/个,根据“表格信息”建立方程组,再解方程组即可;
    (2)设张老师购买m个商品A,n个商品B,根据“这次购买总费用为960元”建立二元一次方程,再利用方程的正整数解可得答案.
    【解答】解:(1)设商品A的标价为x元/个,商品B的标价为y元/个,
    根据题意得:,
    解得:.
    答:商品A的标价为80元/个,商品B的标价为100元/个;
    (2)设张老师购买m个商品A,n个商品B,
    根据题意得:80×0.6m+100×0.6n=960,
    ∴.
    当n=4时,m=15;当n=8时,m=10;当n=12时,m=5.
    答:张老师共有三种购买方案,
    方案一:购买15个商品A,4个商品B;
    方案二:购买10个商品A,8个商品B;
    方案三:购买5个商品A,12个商品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的正整数解的含义,理解题意,确定相等关系建立方程组或方程是解本题的关键.
    23.(12分)小明和爸爸各买了一个保温壶,分别记为甲和乙.小明对这两个保温壶进行了保温测试,同时分别倒入同样多90℃的热水,经过一段时间的测试发现,乙的保温性能好且这段时间内,甲、乙的水温y(℃)与时间x(min)之间都近似满足一次函数关系,如图.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求甲壶中的水温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不必写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当乙壶中的水温是78℃时,甲壶中水的温度是多少?
    (3)测试多长时间内,这两个保温壶的温差不超过5℃?
    【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
    【分析】(1)设甲壶中的水温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根据题意,甲的图象经过点(0,90),(360,60),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即可.
    (2)由题意,得乙壶中的水温是78°C时,x=216.将x=216代入,即可求解.
    (3)同(1)求得,乙壶中的水温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由题意,得,解不等式即可求解.
    【解答】解:(1)设甲壶中的水温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
    ∵乙壶的保温性能好,
    ∴甲的图象经过点(0,90),(360,60).
    分别代入,得
    解得
    ∴.
    (2)由题意,得乙壶中的水温是78°C时,x=216.
    将x=216代入,
    得.
    ∴乙壶中的水温是78°C时,甲壶中水的温度是72°C.
    (3)同(1)求得,乙壶中的水温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
    由题意,得,
    解得x≤180,
    即测试180min内(含180min),这两个保温壶的温差不超过5°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实际意义,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4.(12分)如图,直线y=﹣x+b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点P(2,3)在直线y=﹣x+b上,点C是线段OB上一点(不与点O,B重合).
    (1)求点A,B的坐标.
    (2)连接PC,将△OPC沿直线PC翻折得到△DPC,点D为点O的对应点,点D在第一象限,且∠OCD=90°.
    ①则点D的坐标为 (5,5) .
    ②若直线y=﹣x+b与CD交于点E,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Q,使△BEQ是以BE为腰的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
    【分析】(1)将点P(2,3)代入y=﹣x+b先求出b的值,即可得点A,点B坐标;
    (2)①过点P作PF⊥OB于F,由折叠的性质可得∠OCP=∠OCD=45°,OC=CD,可得CF=PF=2,则CD=OC=OF+CF=5,即可求解;
    ②求出点E的坐标(,5),利用勾股定理得BE==,即可求解.
    【解答】解:(1)∵点P(2,3)在直线y=﹣x+b上,
    ∴3=﹣×2+b,解得:b=6,
    ∴直线的解析式为y=﹣x+6,
    ∵直线y=﹣x+6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
    ∴点A(4,0),点B(0,6);
    (2)①过点P作PF⊥OA于F,
    ∵将△OPC沿直线PC翻折得到△DPC,∠OCD=90°,
    ∴∠OCP=∠OCD=45°,OC=CD,
    ∴CF=PF,
    ∵点P(2,3),
    ∴CF=PF=2,OF=3,
    ∴CD=OC=OF+CF=5,
    ∴点D(5,5),
    故答案为:(5,5);
    ②如图:
    ∵OC=5,OB=6,
    ∴BC=1,
    ∵∠OCD=90°,直线y=﹣x+6与CD交于点E,
    ∴5=﹣x+6,解得x=,
    ∴点E的坐标(,5),
    ∴BE==,
    当△BEQ1是以BE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时,BE=BQ1=,
    ∴OQ1=OB+BQ1=6+,
    ∴点Q的坐标为(0,6+);
    当△BEQ2是以BE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时,BE=BQ1=,
    ∴OQ2=OB﹣BQ2=6﹣,
    ∴点Q的坐标为(0,6﹣);
    当△BEQ3是以BE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时,BE=EQ3,
    ∵∠OCD=90°,
    ∴CE⊥OB.
    ∴BC=CQ3=1,
    ∴OQ3=OC﹣CQ3=5﹣1=4,
    ∴点Q的坐标为(0,4);
    综上,存在点Q,使△BEQ是以BE为腰的等腰三角形,点Q的坐标为(0,6+)或(0,6﹣)或(0,4).
    【点评】本题是一次函数综合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待定系数法可求解析式,轴对称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求出直线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
    考点卡片
    1.绝对值
    (1)概念:数轴上某个数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①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绝对值相等;
    ②绝对值等于一个正数的数有两个,绝对值等于0的数有一个,没有绝对值等于负数的数.
    ③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
    (2)如果用字母a表示有理数,则数a 绝对值要由字母a本身的取值来确定:
    ①当a是正有理数时,a的绝对值是它本身a;
    ②当a是负有理数时,a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a;
    ③当a是零时,a的绝对值是零.
    即|a|={a(a>0)0(a=0)﹣a(a<0)
    2.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
    在实数范围内,任意一个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当几个数或式的绝对值相加和为0时,则其中的每一项都必须等于0.
    3.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
    (1)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具有非负性.
    (2)利用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求值的问题,主要是根据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开方的结果也是非负数列出不等式求解.非负数之和等于0时,各项都等于0利用此性质列方程解决求值问题.
    4.实数的运算
    (1)实数的运算和在有理数范围内一样,值得一提的是,实数既可以进行加、减、乘、除、乘方运算,又可以进行开方运算,其中正实数可以开平方.
    (2)在进行实数运算时,和有理数运算一样,要从高级到低级,即先算乘方、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同级运算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另外,有理数的运算律在实数范围内仍然适用.
    【规律方法】实数运算的“三个关键”
    1.运算法则:乘方和开方运算、幂的运算、指数(特别是负整数指数,0指数)运算、根式运算、特殊三角函数值的计算以及绝对值的化简等.
    2.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在同一级运算中要从左到右依次运算,无论何种运算,都要注意先定符号后运算.
    3.运算律的使用:使用运算律可以简化运算,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度.
    5.分母有理化
    (1)分母有理化是指把分母中的根号化去.
    分母有理化常常是乘二次根式本身(分母只有一项)或与原分母组成平方差公式.
    例如:①==;②==.
    (2)两个含二次根式的代数式相乘时,它们的积不含二次根式,这样的两个代数式成互为有理化因式.
    一个二次根式的有理化因式不止一个.
    例如:﹣的有理化因式可以是+,也可以是a(+),这里的a可以是任意有理数.
    6.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1)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是二次根式乘法、除法及加减法运算法则的综合运用.学习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与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一致,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②在运算中每个根式可以看做是一个“单项式“,多个不同类的二次根式的和可以看作“多项式“.
    (2)二次根式的运算结果要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3)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如能结合题目特点,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选择恰当的解题途径,往往能事半功倍.
    7.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1)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2)二元一次方程需满足三个条件:①首先是整式方程.②方程中共含有两个未知数.③所有未知项的次数都是一次.不符合上述任何一个条件的都不叫二元一次方程.
    8.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1)定义:一般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2)一般情况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唯一的.数学概念是数学的基础与出发点,当遇到有关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问题时,要回到定义中去,通常采用代入法,即将解代入原方程组,这种方法主要用在求方程中的字母系数.
    9.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1)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①从方程组中选一个系数比较简单的方程,将这个方程组中的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出来.②将变形后的关系式代入另一个方程,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③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x(或y)的值.④将求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变形后的关系式中,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⑤把求得的x、y的值用“{”联立起来,就是方程组的解.
    (2)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①方程组的两个方程中,如果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既不相等又不互为相反数,就用适当的数去乘方程的两边,使某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②把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减或相加,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③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得未知数的值.④将求出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组的任意一个方程中,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⑤把所求得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写在一起,就得到原方程组的解,用的形式表示.
    10.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
    (1)由实际问题列方程组是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的重要方法,它的关键是把已知量和未知量联系起来,找出题目中的相等关系.
    (2)一般来说,有几个未知量就必须列出几个方程,所列方程必须满足:①方程两边表示的是同类量;②同类量的单位要统一;③方程两边的数值要相符.
    (3)找等量关系是列方程组的关键和难点,有如下规律和方法:
    ①确定应用题的类型,按其一般规律方法找等量关系.②将问题中给出的条件按意思分割成两个方面,有“;”时一般“;”前后各一层,分别找出两个等量关系.③借助表格提供信息的,按横向或纵向去分别找等量关系.④图形问题,分析图形的长、宽,从中找等量关系.
    11.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一)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1)审题:找出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设元:找出题中的两个关键的未知量,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3)列方程组:挖掘题目中的关系,找出两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
    (4)求解.
    (5)检验作答:检验所求解是否符合实际意义,并作答.
    (二)设元的方法:直接设元与间接设元.
    当问题较复杂时,有时设与要求的未知量相关的另一些量为未知数,即为间接设元.无论怎样设元,设几个未知数,就要列几个方程.
    12.点的坐标
    (1)我们把有顺序的两个数a和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a,b).
    (2)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概念
    ①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方法:在同一平面内画;两条有公共原点且垂直的数轴.
    ②各部分名称:水平数轴叫x轴(横轴),竖直数轴叫y轴(纵轴),x轴一般取向右为正方向,y轴一般取象上为正方向,两轴交点叫坐标系的原点.它既属于x轴,又属于y轴.
    (3)坐标平面的划分
    建立了坐标系的平面叫做坐标平面,两轴把此平面分成四部分,分别叫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
    (4)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13.规律型:点的坐标
    1.所需能力:(1)深刻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和点坐标的意义(2)探索各个象限的点和坐标轴上的点其坐标符号规律(3)探索关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关对称,平移等变化的点的坐标变化规律.
    2.重点:探索各个象限的点和坐标轴上的点其坐标符号规律
    3.难点:探索关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关对称,平移等变化的点的坐标变化规律.
    14.一次函数的图象
    (1)一次函数的图象的画法:经过两点(0,b)、(﹣,0)或(1,k+b)作直线y=kx+b.
    注意:①使用两点法画一次函数的图象,不一定就选择上面的两点,而要根据具体情况,所选取的点的横、纵坐标尽量取整数,以便于描点准确.②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与坐标轴不平行的一条直线(正比例函数是过原点的直线),但直线不一定是一次函数的图象.如x=a,y=b分别是与y轴,x轴平行的直线,就不是一次函数的图象.
    (2)一次函数图象之间的位置关系:直线y=kx+b,可以看做由直线y=kx平移|b|个单位而得到.
    当b>0时,向上平移;b<0时,向下平移.
    注意:①如果两条直线平行,则其比例系数相等;反之亦然;
    ②将直线平移,其规律是:上加下减,左加右减;
    ③两条直线相交,其交点都适合这两条直线.
    15.正比例函数的图象
    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是经过坐标原点(0,0)和定点(1,k)两点的一条直线,它的斜率是k(k表示正比例函数与x轴的夹角大小),横、纵截距都为0,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16.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一次函数y=kx+b,(k≠0,且k,b为常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它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0);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0,b).
    直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都满足函数关系式y=kx+b.
    17.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
    直线y=kx+b,(k≠0,且k,b为常数)
    ①关于x轴对称,就是x不变,y变成﹣y:﹣y=kx+b,即y=﹣kx﹣b;
    (关于X轴对称,横坐标不变,纵坐标是原来的相反数)
    ②关于y轴对称,就是y不变,x变成﹣x:y=k(﹣x)+b,即y=﹣kx+b;
    (关于y轴对称,纵坐标不变,横坐标是原来的相反数)
    ③关于原点对称,就是x和y都变成相反数:﹣y=k(﹣x)+b,即y=kx﹣b.
    (关于原点轴对称,横、纵坐标都变为原来的相反数)
    18.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1)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由于任何一元一次方程都可以转化为ax+b=0(a,b为常数,a≠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转化为:当某个一次函数的值为0时,求相应的自变量的值,从图象上看,这相当于已知直线y=kx+b确定它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值.
    (2)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3)一次函数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要准确的将条件转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组),注意自变量取值范围要符合实际意义.
    19.一次函数的应用
    1、分段函数问题
    分段函数是在不同区间有不同对应方式的函数,要特别注意自变量取值范围的划分,既要科学合理,又要符合实际.
    2、函数的多变量问题
    解决含有多变量问题时,可以分析这些变量的关系,选取其中一个变量作为自变量,然后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求可以反映实际问题的函数.
    3、概括整合
    (1)简单的一次函数问题:①建立函数模型的方法;②分段函数思想的应用.
    (2)理清题意是采用分段函数解决问题的关键.
    20.一次函数综合题
    (1)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的面积问题
    首先要根据题意画出草图,结合图形分析其中的几何图形,再求出面积.
    (2)一次函数的优化问题
    通常一次函数的最值问题首先由不等式找到x的取值范围,进而利用一次函数的增减性在前面范围内的前提下求出最值.
    (3)用函数图象解决实际问题
    从已知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求出函数值、函数表达式,并解答相应的问题.
    21.平行线的性质
    1、平行线性质定理
    定理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定理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定理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22.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1)平行线的判定是由角的数量关系判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线的性质是由平行关系来寻找角的数量关系.
    (2)应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定理时,一定要弄清题设和结论,切莫混淆.
    (3)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的联系与区别
    区别:性质由形到数,用于推导角的关系并计算;判定由数到形,用于判定两直线平行.
    联系:性质与判定的已知和结论正好相反,都是角的关系与平行线相关.
    (4)辅助线规律,经常作出两平行线平行的直线或作出联系两直线的截线,构造出三类角.
    23.三角形的面积
    (1)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边长与高线乘积的一半,即S△=×底×高.
    (2)三角形的中线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24.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1)三角形内角的概念:三角形内角是三角形三边的夹角.每个三角形都有三个内角,且每个内角均大于0°且小于180°.
    (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3)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
    证明方法,不唯一,但其思路都是设法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移到一起,组合成一个平角.在转化中借助平行线.
    (4)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
    主要用在求三角形中角的度数.①直接根据两已知角求第三个角;②依据三角形中角的关系,用代数方法求三个角;③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锐角可利用两锐角互余求另一锐角.
    25.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1)三角形外角的定义: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三角形共有六个外角,其中有公共顶点的两个相等,因此共有三对.
    (2)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①三角形的外角和为360°.
    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和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3)若研究的角比较多,要设法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②将它们转化到一个三角形中去.
    (4)探究角度之间的不等关系,多用外角的性质③,先从最大角开始,观察它是哪个三角形的外角.
    26.角平分线的性质
    角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注意:①这里的距离是指点到角的两边垂线段的长;②该性质可以独立作为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依据,有时不必证明全等;③使用该结论的前提条件是图中有角平分线,有垂直角平分线的性质语言:如图,∵C在∠AOB的平分线上,CD⊥OA,CE⊥OB∴CD=CE
    27.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概念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①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
    ②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③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三线合一】
    (3)在①等腰;②底边上的高;③底边上的中线;④顶角平分线.以上四个元素中,从中任意取出两个元素当成条件,就可以得到另外两个元素为结论.
    28.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
    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
    (2)勾股定理应用的前提条件是在直角三角形中.
    (3)勾股定理公式a2+b2=c2 的变形有:a=,b=及c=.
    (4)由于a2+b2=c2>a2,所以c>a,同理c>b,即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大于该直角三角形中的每一条直角边.
    29.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
    说明:
    ①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验证利用了三角形的全等.
    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将数转化为形,作用是判断一个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必须满足较小两边平方的和等于最大边的平方才能做出判断.
    (2)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问题的实质就是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然后进一步结合其他已知条件来解决问题.
    注意:要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先要构造出三角形,然后知道三条边的大小,用较小的两条边的平方和与最大的边的平方比较,如果相等,则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否则不是.
    30.条形统计图
    (1)定义:条形统计图是用线段长度表示数据,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矩形直条,然后按顺序把这些直条排列起来.
    (2)特点:从条形图可以很容易看出数据的大小,便于比较.
    (3)制作条形图的一般步骤:
    ①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②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条的宽度和间隔.
    ③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射线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
    ④按照数据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并注明数量.
    31.加权平均数
    (1)加权平均数:若n个数x1,x2,x3,…,xn的权分别是w1,w2,w3,…,wn,则x1w1+x2w2+…+xnwnw1+w2+…+wn叫做这n个数的加权平均数.
    (2)权的表现形式,一种是比的形式,如4:3:2,另一种是百分比的形式,如创新占50%,综合知识占30%,语言占20%,权的大小直接影响结果.
    (3)数据的权能够反映数据的相对“重要程度”,要突出某个数据,只需要给它较大的“权”,权的差异对结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4)对于一组不同权重的数据,加权平均数更能反映数据的真实信息.
    32.中位数
    (1)中位数:
    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2)中位数代表了这组数据值大小的“中点”,不易受极端值影响,但不能充分利用所有数据的信息.
    (3)中位数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某些数据的移动对中位数没有影响,中位数可能出现在所给数据中也可能不在所给的数据中出现,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中位数描述其趋势.
    33.方差
    (1)方差:一组数据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
    (2)用“先平均,再求差,然后平方,最后再平均”得到的结果表示一组数据偏离平均值的情况,这个结果叫方差,通常用s2来表示,计算公式是:
    s2=[(x1﹣)2+(x2﹣)2+…+(xn﹣)2](可简单记忆为“方差等于差方的平均数”)
    (3)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4/11/29 18:50:21;用户:实事求是;邮箱:18347280726;学号:37790395

    成绩
    7分
    8分
    9分
    10分
    人数
    0
    1
    m
    7
    购买商品A的数量/个
    购买商品B的数量/个
    购买总费用/元
    第一次购物
    6
    5
    980
    第二次购物
    3
    7
    940
    成绩
    7分
    8分
    9分
    10分
    人数
    0
    1
    m
    7
    购买商品A的数量/个
    购买商品B的数量/个
    购买总费用/元
    第一次购物
    6
    5
    980
    第二次购物
    3
    7
    940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