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5阳江高新区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及答案(九科)
2025阳江高新区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5阳江高新区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含解析,文件包含广东省阳江市高新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含解析docx、广东省阳江市高新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命系统的每个层次都是一个“系统”,能完整表现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B. 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本身也可算作“系统”,也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
C. 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它代表一定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的总和
D. 生物个体中由功能相关的器官联合组成的系统层次,是每种生物个体都具备的
2. 细胞是生命的单位,生命是物质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氧元素在人体中所占比重最大,是生命系统中的核心元素
B. 蔗糖、葡萄糖等还原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C. 植物细胞中,高尔基体合成的果胶可参与细胞壁的构建
D. 大肠杆菌的核孔是蛋白质、RNA等大分子出入细胞核的通道
3. 下图表示细胞中常见的反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反应称为脱水缩合
B. 甲分子的R基为—CH3
C. 脱去的水中的氢来自乙的氨基
D. 化合物丙的名称是二肽
4. 如图表示有关生物大分子的简要概念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B为葡萄糖,则C在动物细胞中可能为乳糖
B. 若C为RNA,则B为核糖核苷酸,A为C、H、O、N
C. 若C具有信息传递、运输催化等功能,则B可能为氨基酸
D. 若B为脱氧核苷酸,则C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5. 将鼠的肝细胞磨碎,进行差速离心(即将细胞匀浆放在离心管中,先进行低速离心,使较大颗粒形成沉淀P1;再用高速离心沉淀上清液中的小颗粒物质,从而将细胞不同的结构逐级分开),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P1B. 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分布于S1、P2、S2、S3、P4中
C. P4中有不含磷脂分子的细胞器D. 图中含有线粒体的组分只有P2
6. 水稻在广东栽培历史悠久。在水稻处于高Na+环境下时,细胞膜上转运蛋白SOS1可借助膜两侧的H+浓度梯度将Na+排到细胞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SOS1是细胞膜上的一种通道蛋白
B. Na+排到细胞外属于主动运输
C. SOS1转运H+和Na+,不具专一性
D. 细胞质基质中NADH来源于丙酮酸和水
7. 细胞中各种物质的合成量受到严格的调控,如图所示为细胞在酶促反应水平上对产物A合成进行反馈调控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酶1与产物B结合后失活,说明酶的功能由其空间结构决定
B. 酶1的变构位点和活性位点的结构可能取决于特定的氨基酸序列
C. 增加底物的浓度能使产物A和产物B的合成速度明显加快
D. 通过图示调节机制可以保证细胞中有足量又不至于过多的产物A
8. 如图为细胞核、染色体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不一定与②有关
B 核膜可与高尔基体膜直接相连,有助于物质运输
C. ①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如DNA能通过①进入细胞质中
D. 细胞无丝分裂过程中染色质缩短变粗为染色体有助于平均分配遗传物质
9. 已知小鼠体毛的灰色(A)与褐色(a)是一对相对性状。A基因的表达受P序列的调控,如图所示:P序列在形成精子时会去甲基化,传给子代能正常表达;在形成卵细胞时会甲基化,传给子代不能表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小鼠种群中的褐色鼠杂交,子代一定为褐色鼠
B. P序列甲基化后碱基序列未发生改变,基因正常表达
C. 基因型为Aa的小鼠杂交,子代为褐色鼠的概率为1/4
D. 小鼠配子形成过程中的甲基化和去甲基化会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
10. 人类隐性遗传病M的致病基因用a表示。图1是某患病家族的系谱图,图2是该家族部分个体相关基因的电泳条带示意图。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因A和a的本质区别是碱基种类和数目的不同
B. 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 若7号个体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后代患M病的概率为1/8
D. 调查M病的发病率需对多个患者家族进行调查
11. 已知四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如图所示,且四对基因分别单独控制四对相对性状,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a与C、c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 B、B与C、c两对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 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测交后代会出现4种表型,比例为1:1:1:1
D. 基因型为DdCc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4种表型,比例为9:3:3:1
12. 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具有丰富的多态性。跟踪STR的亲本来源可用于亲缘关系鉴定。分析下图家系中常染色体上的STR(D18S51)和X染色体上的STR(DXS10134,Y染色体上没有)的传递,不考虑突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Ⅲ-1与Ⅱ-1得到I代同一个体的同一个D18S51的概率为1/2
B. Ⅲ-1与II-1得到I代同一个体的同一个DXS10134的概率为3/4
C. Ⅲ-1与Ⅱ-4得到I代同一个体的同一个D18S51的概率为1/4
D. Ⅲ-1与Ⅱ-4得到I代同一个体的同一个DXS10134的概率为0
13. 人体血液中,O₂以氧合血红蛋白((Hb)O2)形式运输,大部分CO2以HCO3的形式运输,O2通过影响缺氧诱导因子(HIF-1α)来调节红细胞生成素(EPO)基因表达,EPO作用于造血组织,促进红细胞生成。具体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CO2、O2等物质能参与细胞代谢,红细胞呼吸产生CO2有利于O2释放
B. CO2进入红细胞后消耗水分子,同时Cl⁻进入细胞,使细胞内渗透压低于血浆
C. H⁺与氧合血红蛋白结合,引起氧合血红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促进O2释放
D. 缺氧时,HIF-1α结合到DNA上,催化EPO基因转录,红细胞数目增加
14.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调节,通过信息分子构成一个复杂的网络。生物学上将细胞外与膜受体结合的信号分子称为第一信使,由其转换而来的细胞内信号则称为第二信使,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进行胞吞过程中,可能需要胞外的信号分子与细胞膜受体结合
B. 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上特异受体结合,会导致Na+内流和K+外流
C. 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属于第一信使,源自突触小泡释放的为第二信使
D. 不同个体的不同种类细胞表面的膜受体不同,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15. 胃肠道又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大脑”,原因是胃肠道中存在着一套由大量神经元构成的相对独立的内在神经系统。研究表明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自主神经对胃肠道的内在神经系统具有调节作用,但是在切除自主神经后,内在神经系统依然可以独立调节胃肠道的运动、分泌等功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交感神经兴奋时,可以引起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加强,进而提高消化吸收速率
B. 神经冲动沿神经元的轴突传递时,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C. 由内在神经系统独立调节肠道运动的过程不能称为反射
D. 自主神经属于传入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的支配
16. 在遭遇病原体感染期间,造血系统会由正常模式切换到紧急模式。研究发现,去泛素化酶基因(USP22) 敲除小鼠在紧急造血模式下比正常小鼠更能抵抗病原体感染,组蛋白(H2B) 泛素化水平升高可增强细胞的紧急造血和免疫能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推测紧急造血模式有利于机体及时补充感染期间消耗的免疫细胞
B. 推测 USP22 基因敲除小鼠体内的 H2B泛素化水平低于正常小鼠
C. 增强USP22 基因表达有助于提高小鼠对病原体的免疫防御能力
D. H2B 泛素化水平降低可能是免疫系统进入高度防御状态的信号
二、非选择题:共60分,考生都必须作答。
17. 图中甲表示细胞通过形成囊泡运输物质的过程,不同囊泡介导不同途径的运输,图中①~⑤表示不同的细胞结构,图乙是图甲的局部放大,请回答问题([ ]中填写图中数字):
(1)囊泡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图甲中囊泡X由[ ]_____经“出芽”形成,到达高尔基体并与之融合成为其中一部分。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共同构成_____系统。
(2)囊泡内“货物”为水解酶,由此推测结构[⑤]是_____。
(3)若图甲表示某淋巴细胞,膜外颗粒为该细胞分泌的抗体,抗体从合成到被分泌出细胞,经过的细胞器依次是_____;在抗体合成和分泌的过程中要消耗能量,提供能量的细胞器是_____。
18. 果蝇的眼色有紫色、红色、白色三种,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共同控制,其中A、a位于常染色体上。果蝇在基因a纯合时表现为白眼,同时具有基因 A、B 时表现为紫眼,其他基因型均表现为红眼,研究小组以 4 个纯系果蝇为亲本进行了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具有_____等优点(至少写两点),常被作为遗传学实验的材料,摩尔根等人运用_____法通过果蝇的眼色遗传实验,得出了“基因在_____上”的结论。
(2)根据实验结果可推知,等位基因 B、b 位于_____染色体上,控制果蝇眼色这两对等位基因在遗传上遵循_____定律。
(3)根据上述信息推测,果蝇群体中红眼个体基因型最多有_____种。
19. 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HGF)是一种罕见的口腔遗传病,严重影响咀嚼、语音、美观及心理健康。2022年,我国科学家对某一典型的 HGF 家系(如图)进行了研究,发现 ZNF862 基因突变导致 HGF 发生。
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HGF最可能遗传方式是_____。假设该致病基因的频率为1/100,根据最可能的遗传方式,Ⅳ2与一名患者婚配并生育一个正常子代的概率为_____。
(2)为探究 ZNF862 基因的功能,以正常人牙龈成纤维细胞为材料设计实验,简要写出设计思路:_____。为从个体水平验证ZNF862 基因突变导致 HGF,可制备携带该突变的转基因小鼠,然后比较_____的差异。
20. 脊神经中既有传入神经也有传出神经。在给予脊神经适宜电刺激后,会检测到相应肌肉电位变化(先出现M波,再出现H反射波),如图甲;图乙为图甲中②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1)图甲中③结构为_____;神经冲动在③处的传导形式为_____;兴奋在②处的信号转化为_____;当电刺激脊神经后兴奋先通过_____(填序号)传导至肌肉,出现M波。
(2)图乙中A-C表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填“A”“C”或“E”)。当兴奋传至神经末梢时,突触小泡内的A-C通过_____释放到_____,再到达突触后膜,与_____结合后,引发后膜产生_____。
21. 下图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方框内部表示人体内的某组织或器官,a、b、c分别表示不同的体液,①处是血液流入方向,②处是血液流出方向,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和_____(名称)构成人体体液f表示_____系统。
(2)若方框内表示器官是肝脏,则饭后三小时并进行剧烈运动后,胰高血糖素的含量①处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②处。CO2不能从细胞外液进入肝细胞内液的原因是_____。
(3)能作用于e系统中肾脏的激素有_____(答出2个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广东省阳江市高新区高一(上)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1页。
这是一份2025阳江高新区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含答案,共10页。
这是一份广东省阳江市高新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答案),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