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南门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A4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南门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A4第1页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南门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A4第2页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南门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A4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南门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A4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南门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A4,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 120分钟)
    出卷人:谢富强 杨春媚 审核人:徐志娟
    一、积累与运用(33分)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朱自清《春》)
    (2)夕阳西下, ______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将月亮人格化,以寄托自己离愁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观沧海》中诗人借助奇特想象,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阔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答案】 ①. 一年之计在于春 ②. 断肠人在天涯 ③. 枯藤老树昏鸦 ④. 古道西风瘦马 ⑤. 我寄愁心与明月 ⑥. 随君直到夜郎西 ⑦. 日月之行 ⑧. 若出其中 ⑨. 星汉灿烂 ⑩. 若出其里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涯、藤、鸦、瘦、郎。
    2. 请找出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
    A. 酝酿niàng 水藻 zhǎ 应和hé 黄晕yùn
    B. 贮蓄chǔ 揣摩chuǎi 竦峙sǒng 澄清chéng
    C. 地毯 tǎn 莅临lì 憔悴cuì 着落zhuó
    D. 静谧mì 窠巢kē 抖擞shǒu 粗犷kuàng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 .水藻 zhǎ——zǎ,应和 hé——hè;
    B.贮蓄 chǔ——zhù;
    D.抖擞 shǒu——sǒu,粗犷 kuàng——guǎng;
    故选C。
    3. 小深要到好朋友小圳家里玩,小深问小圳:“你妈妈在家吗? ”如果是在古代,小深应该称呼小圳的妈妈为 ( )
    A. 令尊B. 家母C. 令堂D. 阿姨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A.“令尊”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B.“家母”称呼自己的母亲用;
    C.“令堂”称呼别人的母亲用;
    D.“阿姨”是现代的称呼;
    故选C。
    4.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辩论会上,正方咄咄逼人的气势压得反方连连失误。
    B. 假期过后,大家早早返回岗位,精神抖擞地进入工作状态。
    C. 他非常气愤,导致在发言时淅淅沥沥,没有说出一个完整的句子。
    D. 四月中下旬,家乡的荔枝花就盛开了,荔枝树上蜂围蝶阵,这些小精灵呼朋引伴,吮吸着仙露琼浆。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在此形容正方的气势,使用正确;
    B.精神抖擞:形容精神振奋,饱满。在此形容进入工作状态的精神,使用正确;
    C.淅淅沥沥:一般指小雨落下的声音。不能形容发言的表现,对象用错;
    D.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在此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形容蜜蜂蝴蝶,使用正确;
    故选C
    5. 班长组织课文朗读,同学们纷纷提出了朗读意见,下列各句的朗读处理你觉得不妥当的一项是( )
    A. “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一句中,“温晴”重读,能突出济南冬天的鲜明特点。
    B. “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一句中,“觉得”后停顿,“有了着落”和“有了依靠”连读,这样能突出冬天里济南人的安全感、温暖感。
    C. “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一句用欣喜、赞叹的语气来读,节奏轻快些,这样,“妙”的韵味就出来了。
    D. “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一句中,“济南”重读,强调济南冬天这个特定时令的与众不同,更能突出作者对济南冬天的赞美。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朗读技巧。
    D.朗读处理不妥当。如果重读“济南”,突出的是“济南”这个地方,则无法表现对济南“冬天”的赞美;而根据本文表现的“温晴”的特点,主要表达的是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应重读“冬天”;
    故选D。
    6. 依次填入空缺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春,是那样的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一声雷, ;一阵杜鹃啼, 一阵风起 , 。
    ①就猛然间惊醒了一山桃花
    ②便让每一棵柳吐出一团团洁白轻柔的飞絮
    ③则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
    A. ①②③B. ③②①C. ③①②D. ①③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语境填空题要注意两点:(1)认真读文,抓思路,理文脉,仔细推敲语句间的呼应与衔接。(2)明确要填充的内容,句式,使语意连贯。解答时首先要弄清叙述的对象。如“一声雷”与“惹哭满天的云”构成因果关系。“杜鹃啼”与“惊醒了一山桃花”相契合。“风起”自然有了“飞絮”。所以答案为C项。
    7.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
    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 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 甲 (A.莅临 B.光临)人间。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 乙 (A.访问 B.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sè①(A.啬 B.穑)了。它既不倾盆瓢泼②(A.piá bō B.piá pō),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中,使雨变得透明,甚至有些干巴,几乎没有春、夏、秋那样富有色彩。但是,人们受够了冷冽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仿佛从那湿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③(A.du B.duō) ……这雨的精灵,雨的公主,给南国城市和田野带来异常的蜜情,是它送给人们一年中最后的一份礼物。
    (1)根据①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为文中②③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
    ①处_________ ②处________ ③处___________
    (2)从文中甲、乙两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甲 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原句: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中,使雨变得透明,甚至有些干巴。
    修改句:
    【答案】(1) ①. A ②. B ③. B
    (2) ①. A ②. B
    (3)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中,雨变得透明,甚至有些干巴。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吝啬(lìn sè):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不舍得给别人,也不舍得自己用。正确的字形是“啬”;故选A;
    瓢泼(piá pō):形容雨下得很大的样子。故选B;
    咄咄逼人(duō duō bī rén):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故选B。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辨析。
    莅临:是来到、来临(多指贵宾)。光临:敬辞,称宾客来到。根据语境“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 人间”可知,此处把化成雪花的雨当成贵宾,运用拟人的手法,甲处应该用“莅临”,故选A;
    访问:有目的地去探望人并跟他谈话。造访:拜访。根据语境“雨仍然偶尔 大地”可知,此处运用拟人的手法,写雨降临、拜访人间,乙处应该用“造访”;故选B。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
    横线句的语病是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该删去“使”。因此修改后的句子应是: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中,雨变得透明,甚至有些干巴。
    二、阅读(57分)
    (一)(7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8. 品读本诗,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 )
    A. 首联先写“客路”,再写“行舟”,对仗工整,写出人在他乡,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B. 诵读颔联时,应该读出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奔流的宏大气势。
    C. 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时令中,蕴含自然理趣。
    D. 尾联紧承三联而来,遥应首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9.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哪两句诗正好也表达了这种感情?
    诗句链接: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答案】8. D 9.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正好也表达了这种感情。
    【解析】
    【导语】王湾《次北固山下》是一首写景言情的诗作,展现了旅行途中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全诗以流畅的语言,描绘出行舟时青山绿水、潮平风正的壮丽景色,既展现大自然的广阔,又通过描绘海日、江春反映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迁,蕴含着哲理。尾联通过归雁传书之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D.有误,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意思是:我的家书如何寄回家园?北归的大雁啊,请给我捎回洛阳那边。尾联紧承颈联,遥应首联,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并没有抒发“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故选D。
    【9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感情和比较阅读。
    《次北固山下》是一首羁旅乡愁诗,通过描绘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的景致,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思想感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写诗人想借归雁来传递家书,以寄托思乡之情。《泊船瓜洲》描绘了京口与瓜洲之间水路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传神地表达了春天万物复苏、绿意盎然的景象,反映出诗人回归故土的急切心情和对江南美景的喜爱,“明月何时照我还”则进一步点明了诗人期盼回家的迫切心情,表现出浓浓的思乡之情。
    (二)(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各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世说新语》)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丙】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③?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选自《龙门子凝道记》)
    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 ②俟:等待。 ③欤:语气词,相当于“吧”。
    10.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俄而雪骤 骤___________ ②未若柳絮因风起 因:_________
    ③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___________ ④故人来,方与之食 方:__________ 。
    ⑤相委而去 委:____________ ⑥非信不可也 信:_________
    11. 找出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 ( )
    A.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B.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C. 友人/惭,下车/引之D.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13. 乙文和丙文主题相似,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0 ①. 急 ②. 趁、乘 ③. 约定 ④. 才 ⑤. 舍弃 ⑥. 诚信 11. B
    12. (1)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和子侄辈们谈论文章的义理。
    (2)老朋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候他。
    13. 乙文和丙文都告诉我们做人要讲诚信。乙文中友人没有按时赴约,还对子骂父,被元方指责无信无礼;丙文中吴起为了信守承诺,不吃饭而等候故人,直到故人来才一起吃饭。
    【解析】
    【导语】这三篇文言短文都出自古代经典,其主要展示了待人诚信的重要性。《甲》文讲述谢太傅通过形象比喻,欣赏儿女想象力且教育意味隐含其中。《乙》文中,陈太丘之子元方幼小明理,以诚信来批评不守时的友人,展现诚实与礼节的重要。《丙》文则通过吴起事件,强调守信不仅是个人品德的体现,更是领导者服众之关键。这些故事通过生动的对话和朴素的叙述,使信守承诺的品德情感深邃,发人深省。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理解。
    (1)句意:不久,雪下得急了。骤:急。
    (2)句意:不如比作风吹柳絮满天飞舞。因:趁、乘。
    (3)句意:陈太丘与朋友约好时间一同出门。期:约定。
    (4)句意:老友来了,才同他一起吃饭。方:才。
    (5)句意:把别人丢下就走了。委:舍弃。
    (6)句意:不守信用是不行的。信:诚信。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B.有误,句意: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即”为“就是”的意思,在句首起承接作用;“公大兄无奕”作定语修饰“女”,表明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这一身份;而“左将军”是“王凝之”的身份;“妻也”进一步点明谢道韫的身份;
    因此停顿为: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注意重点字词:
    (1)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家庭聚会;儿女:泛指子侄辈;文义:文章的义理。
    (2)故人:老朋友,这里指旧相识的人;至暮:到了傍晚; 不食:不吃饭;待:等待。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在乙文中,陈太丘与友人约定在日中出行,然而友人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只好舍弃等待离开了,这体现出友人一开始就没有遵守约定,是失信的行为。之后元方指出友人“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强调了诚信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当友人不仅不反思自己的失信,还对子骂父,又犯了无礼的错误。
    丙文中,吴起和故人约定一起吃饭,吴起一直等待故人,故人至暮不来,吴起就不食待之,第二天还派人寻找故人,故人来了才一起吃。吴起这种不食以俟的行为,充分展现了他对承诺的坚守,“恐其自食其言” 表明他对诚信的重视。他深知要让三军信服,诚信是关键。
    由此可见,两文通过不同的事例,都凸显了诚信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品德,只有讲诚信,才能在人际关系和集体中获得尊重。
    【点睛】参考译文:
    【甲】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风吹柳絮满天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乙】陈太丘与朋友约好时间一同出门,约定的时间是正午。过了正午,那个朋友没有到,太丘不等他就走了。太丘走了以后那朋友才来。陈太丘的长子陈元方当时七岁,正在门外戏耍。那朋友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回答说:“等你很长时间,你不来,已离开了。”那朋友便生气地说:“真不是人哪!和别人约好一起走,把别人丢下就走了。”元方说:“您和我爸爸约定的是日中,日中您不到,则是没有信用;当着别人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则是没有礼貌。”友人惭愧,走下车来拉他,以示亲近,元方走进家门头也不回。
    【丙】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饭。老友说:“好,到时再回来吃饭。”吴起说:“(我在家)等待您一起吃饭。”老友到了夜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候他。第二天早晨,(吴起)让人去找老友,老友来了,才同他一起吃饭。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友原因是:怕自己说了话不算数啊。他坚守信用到如此程度,这是能使军队信服的缘由吧!要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三)(15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江南的春天
    陈荣力
    ①持续的阴雨,让江南的春天有点姗姗来迟。
    ②其实,人们对每个春天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记得第一次强烈感到春天扑面而来的,是四十余年前的那个三月。那时我上班途中要穿过一大片江南的田野。许是圆于匆忙,往日,对乡村的景致我多是熟视无睹。而那天早上当我一踏上穿越田野的土路时,一阵近乎沸腾的蛙鸣声如波涛一般向我卷来。咯咯咯,咕咕咕,咯咕咯咕……正是仲舂稻秧鹅黄半绿的时机,那蛙鸣如暴雨骤落、万锅齐沸,几乎来自每一寸水田、每一截沟渠、每一滩泥洼,甚至每一缕目光和呼吸。虽然脚步近处蛙声稍淡,但未及抬步,身前身后早被密密匝匝的蛙声层层裹挟,迭迭淹没。清晨的阳光照在秧苗上,连着那铺天盖地的蛙鸣,整个田野都恍如一层嫩绿的薄毯绒绒起伏、软软沉浮。
    ③阳光、蛙鸣、绿毯……春天第一次在我十八岁的生命里烙下华美的印记,定格成湿漉漉的底片。而那铺天盖地的蛙鸣声,如春天的歌唱和宣言,是如此的鲜亮、如此的蓬勃。声音——春天的声音,也成为我真切认知春天的第一个关键词。
    ④又一次为春天所震撼的是几年后的一个下午,我骑车到一个海涂农场送货。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起,经过二十多年肩挑车推,那时我老家已围起了近三十万亩的涂地。春种油菜,秋收棉花,堪称浙东的“北大仓”。那天当我吃力地将车蹬上海塘,不经意抬起头,我被深深地震慑了。那是一幅怎样宏伟、浩大的画卷啊!但见海塘外几万亩的油菜花如金黄的海洋向天的尽头无穷连绵,田畴之上、天地之间,有的只这一片广袤得连天接云、浓烈得让人窒息的金黄。风从海边吹过来,天际尽头一缕金黄缓缓起伏、慢慢滚动。那金黄的起伏滚动愈来愈大、愈来愈浓,很快凝成道、连成块、涌成云,转眼间那金黄就卷成金色的波涛、掀起金色的骇浪了……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心脏剧跳,甚至都不会呼吸。
    ⑤都说江南的春天秀丽和精致,倘若你也看到过江南的田野上几万亩油菜花连天接云、大气怒放,那么我相信你肯定会为这种说法感到羞愧的。
    ⑥色彩作为我感知江南春天的第二个关键词,让我对江南春天的瑰丽和雄奇有了身心俱澄的敬仰和膜拜。它也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华丽、完美的春天,不只是自然界单方面的杰作。气象、物候的驱使加上人类的劳作,两者的和谐、互动、美美与共,才构筑成春天瑰丽雄奇的画图,而且永葆天人合一的生机和蓬勃。
    ⑦春天是缤纷烂漫的代名词。然而这缤纷烂漫,又何止是自然界万紫千红、美不胜收的春天的摄录和写真?三年前,映山红开满山岗,我到山区的一所小学看望“结对”几年的女孩。内向和不善言辞是那里孩子常有的特征。那天当我正要告别时,刚才还站在身边的女孩忽然不见了。老师让同学寻找未果,我只得怏怏离开。不料我刚走到校门口,女孩气喘吁吁地从后面追了上来。她递上一捧开得正旺的映山红,“我刚到后山上采来的,送给叔叔。”她一脸通红,就像做了一件错事。刹那间,我的眼眶有点潮湿。一路上我特别小心地捧着那捧映山红,因为我知道————每个春天都各不相同,但我捧着的分明就是最美的春光!
    ⑧此刻,久违的太阳正洒下一地金光,窗外的紫薇也绽起浅浅的嫩芽。虽然持续阴雨让江南的春天有点姗姗来迟,但我相信你已看见江南的春天了,说不定你看到的这个春天,还会带来更多的惊喜呢!
    (选自《人民日报》 ,有删改)
    14.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描写细腻,语言优美,那风景、那人物无不洋溢着动人的光彩。
    B. 第⑤段“感到羞愧”的原因是人们沉醉于秀丽而精致的江南的春天。
    C. 第⑦段加点词“捧”写出动作之小心,表现“我”对映山红的珍视。
    D. 文章以赞美江南的春天作为线索,思路很清晰,抒情色彩十分浓厚。
    15. 文章叙写了“我”三次感知春天的经历,请简要概括。
    16. 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画线句子。
    正是仲春稻秧鹅黄半绿的时机,那蛙鸣如暴雨骤落、万锅齐沸,几乎来自每一寸水田、每一截沟渠、每一滩泥洼,甚至每一缕目光和呼吸。
    17. 段中作者为什么认为自己捧着的就是“最美的春光”?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案】14. B 15. ①十八岁时,“我”在上班途中被仲春的蛙鸣所震撼;②几年后,“我”在海涂农场被几万亩油菜花所震撼;③三年前,“我”被山区女孩送的映山红所震撼。
    16.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蛙鸣比作暴雨骤落、万锅齐沸,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蛙鸣的响亮、密集,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17. ①映山红是女孩采来送给“我”的,代表了女孩的纯真和善良;②女孩的行为让“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美好;③每个春天都各不相同,而这捧映山红让“我”看到了最美的春光,即人性的美好和春天的希望。
    【解析】
    【导语】这篇文章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感性的表达,生动地展现了江南春天的多样美感。作者从三次感知春天的经历出发,通过声音、色彩和情感三个层面,逐步揭示了他对春天深刻的体悟。文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尤其将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美表达得淋漓尽致。文章所传递的心灵震撼和情感共鸣,令人感受到春天不仅是自然的产物,更是人类与自然共同创造的奇观。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分析。
    B.结合第⑤段“都说江南的春天秀丽和精致,倘若你也看到过江南的田野上几万亩油菜花连天接云、大气怒放,那么我相信你肯定会为这种说法感到羞愧的”可知,感到羞愧的原因是人们刻板地认为江南的春天只是秀丽和精致的,忽略了其大气、壮阔的一面;
    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概括。
    结合第②段“记得第一次强烈感到春天扑面而来的,是四十余年前的那个三月。那时我上班途中要穿过一大片江南的田野”“而那天早上当我一踏上穿越田野的土路时,一阵近乎沸腾的蛙鸣声如波涛一般向我卷来。咯咯咯,咕咕咕,咯咕咯咕……正是仲舂稻秧鹅黄半绿的时机,那蛙鸣如暴雨骤落、万锅齐沸”、第③段“阳光、蛙鸣、绿毯……春天第一次在我十八岁的生命里烙下华美的印记,定格成湿漉漉的底片。而那铺天盖地的蛙鸣声,如春天的歌唱和宣言,是如此的鲜亮、如此的蓬勃”可知,十八岁,“我”上班路上途径田野,听到了如同暴雨骤落、万锅齐沸的蛙鸣,被其震撼,在春天的声音中感知到蓬勃的生命力。
    结合第④段“又一次为春天所震撼的是几年后的一个下午,我骑车到一个海涂农场送货”“那天当我吃力地将车蹬上海塘,不经意抬起头,我被深深地震慑了。那是一幅怎样宏伟、浩大的画卷啊!但见海塘外几万亩的油菜花如金黄的海洋向天的尽头无穷连绵,田畴之上、天地之间,有的只这一片广袤得连天接云、浓烈得让人窒息的金黄”可知,几年后一个下午,“我”送货途中,看到海涂农场几万亩的油菜花田,被其大气、壮阔所震撼。
    结合第⑦段“三年前,映山红开满山岗,我到山区的一所小学看望‘结对’几年的女孩”“不料我刚走到校门口,女孩气喘吁吁地从后面追了上来。她递上一捧开得正旺的映山红,‘我刚到后山上采来的,送给叔叔’”“刹那间,我的眼眶有点潮湿。一路上我特别小心地捧着那捧映山红,因为我知道——每个春天都各不相同,但我捧着的分明就是最美的春光!”可知,三年前,“我”去山区学校看望“结对”女孩,对方特意采摘了一捧映山红送给“我”,“我”感受到了女孩的纯真的心,被其感动、震撼。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赏析。
    “正是仲春稻秧鹅黄半绿的时机,那蛙鸣如暴雨骤落、万锅齐沸”运用了比喻修辞,把蛙鸣比成暴雨骤然落下的声音,比喻成万锅一齐沸腾发出的声音,暴雨骤然落下的声音、万锅一齐沸腾的声音都是非常响亮、密集、令人震撼的,这里从声音角度,借由两个喻体写出了蛙鸣的响亮、密集,进而展现一种蓬勃的生命力,展现春天的生机勃勃。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分析。
    结合第⑦段“三年前,映山红开满山岗,我到山区的一所小学看望‘结对’几年的女孩”“不料我刚走到校门口,女孩气喘吁吁地从后面追了上来。她递上一捧开得正旺的映山红,‘我刚到后山上采来的,送给叔叔’”“刹那间,我的眼眶有点潮湿。一路上我特别小心地捧着那捧映山红,因为我知道——每个春天都各不相同,但我捧着的分明就是最美的春光!”可知,这映山红是和“我”结对的女孩特意采摘来送给“我”的,代表了这个女孩对“我”的一份心,这捧映山红表现出女孩的善良、纯真。“我”说自己捧着的是“最美”的春光,说的不仅是眼前的映山红,更是女孩的一份真心。
    “我”和女孩“结对”,去看望女孩,表现了“我”的善心,不善言辞的女孩领会了这份善心,去采摘映山红送给“我”,表达的是她的感恩、她的真心,“我”的真心付出被对方所接收、所感知,并且表达感谢,善与美在“我”和女孩之间流动,“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美好。
    文章中作者描绘了春天的蛙鸣声令其震撼,描绘了万亩油菜花田让作者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最后描绘的一捧女孩送来的映山红带来的人性之美,女孩是朝气蓬勃的年龄,其懂得感恩,其真诚、善良,这份人性的美好令作者感到了美,看到了希望,在自然之美、自然与人的和谐之美、人性之美中,作者认为人性之美更令其震撼。
    (四)(11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网红,即网络红人,是指在现实或者网络生活中因为某个事件或者某个行为而被网民关注从而走红的人。它们的走红皆因为自身的某种特质在网络作用下被放大,与网民的审美、审丑、娱乐、刺激、偷窥、臆想以及看客等心理相契合,有意或无意间受到网络世界的追捧,成为“网络红人”。
    (摘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图一:新华网“图解95后谜之就业观” 图二:中国网红粉丝年龄占比
    【材料三】
    “最美妈妈”吴菊萍、“布鞋院士”之美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小文等“网红”,不是制造出来的,不是靠“碰瓷”碰出来的,也不是靠炒作营销出来的,它们不是沽名钓誉之徒。它们是真正的“网红”,代表着这个时代的核心价值。伟大的时代需要正确的价值取向,需要那些能够带给我们精神鼓舞的人成为“网红”。
    网红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监管部门的及时跟进,抵制不良网红,全社会应该形成合力。德艺双馨的网红,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有关方面更应平衡发展和管理之间的关系,在保持网红活力的同时,升级监管思路,创新监管手段,为网民营造一个干净、阳光的网络环境。我们更乐于看到一个个集美貌才华与正能量于一身的网红。
    18. 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内容的一项是( )
    A. 有意或无意间靠自身特质被放大而受到网络世界的追捧,便能成为“网红”。
    B. 不能专靠炒作营销成为“网红”,这个时代需要正确的价值取向的“网红”。
    C. 只要有监管部门及时跟进,抵制不良网红,就能保证网红经济的持续发展。
    D. 代表时代核心价值、德艺双馨的网红,更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9. 从材料二的两个图表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请简要概括。
    20. 什么样的“网红”才值得我们崇拜?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18. C 19. ①半数以上的95后向往的新兴职业是主播和网红。②中国网红粉丝年龄构成趋于年轻化(13~19岁占绝大多数)。
    20. ①代表时代的核心价值(有正确的价值取向),能够带给人们精神鼓舞的“网红”。②德艺双馨的“网红”。③集美貌才华与正能量于一身的网红。
    【解析】
    【分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理解分析。
    C.表述不当。根据材料三②段“网红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监管部门的及时跟进,抵制不良网红,全社会应该形成合力”可知,网红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监管部门的及时跟进,抵制不良网红,全社会应该形成合力,不只是“监管部门及时跟进,抵制不良网红”。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根据图一“新华网‘图解95后谜之就业观’”这一饼状图可知,主播、网红在“95”后最向往的新兴职业中占比最高,达54%,其它配音员、化妆师、游戏测评师等占比都未超过20%,据此可概括为“半数以上的95后向往的新兴职业是主播和网红”;
    根据图二“中国网红粉丝年龄占比”这一柱形图可知,6-18岁占“1.2%”、13-18岁占“10.1%”、40岁以上占“6.8%”,三项合计仅有18.1%,而处于19-39岁的青壮年网红粉丝占比较高,达到了80%以上,其中19-22岁的网红粉丝占比高达24.2%,据此可概括为“中国网红粉丝年龄构成趋于年轻化”。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理解与概括。
    根据材料三①段“他们是真正的‘网红’,代表着这个时代的核心价值。伟大的时代需要正确的价值取向,需要真正的‘网红’,也需要那些能够带给我们精神鼓舞的人成为‘网红’”可知,值得我们崇拜的“网红”,应该代表时代的核心价值,能够带给人们精神鼓舞;
    根据材料三②段“以网红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监管部门的及时跟进,抵制不良网红,全社会应该形成合力。德艺双馨,网红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可知,值得我们崇拜的“网红”,应该以社会利益为前提,德艺双馨;
    根据材料三②段“我们更乐于看到一个个集美貌才华与正能量于一身的网红”可知,值得我们崇拜的“网红”,应该集美貌才华与正能量于一身。
    (五) (6分)
    21. 阅读《朝花夕拾》,完成以下任务。
    (1)【任务一:发一条“朋友圈”】
    小语在阅读《朝花夕拾》后,以“迅哥儿”为网名,为童年鲁迅做了一个朋友圈。
    (2)【任务二:参与一次跟帖】
    主帖:戏剧作家易卜生说,真正的强者都善于“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时时校准自己前进的目标”。鲁迅先生是在逆境中成长的,他是一位真正的强者。《朝花夕拾》中写到他年幼时父亲去世、求学路上遭遇迷茫、留学期间又遭到污蔑等。但他在坎坷中成长、觉醒,最终弃医从文、以笔为枪,追求真理、疗愈国人。
    跟帖:我认为,鲁迅先生也是在充满爱的顺境中成长的。
    结合阅读《朝花夕拾》的体会,仿照主帖内容,请你完善“跟帖”。
    【答案】(1)①长妈妈②寿镜吾③父亲
    (2)鲁迅先生的成长之路是充满爱的。年幼时,阿长关怀他,给他讲美女蛇的故事,又千方百计买来他心心念念的《山海经》。在日本求学遭遇困境时,是藤野先生给予悉心的指导和真诚的关心,使他终身难忘。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人物。
    ①中语言和《阿长与》中长妈妈给儿时的鲁迅买来《山海经》时说的话相似,所以这个人物是长妈妈;
    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三味书屋的寿镜吾老先生不喜欢学生问问题,当“我”问他“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他说:‘不知道!’并且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他认为这些“怪哉”之流的问题不应该是学生要了解的。据此推断,②中人物是寿镜吾先生;
    ③《五猖会》中,儿时的鲁迅盼望观看迎神赛会,去看会前却被父来强迫背诵《鉴略》。据此推断,该句中人物是父亲。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情节。能结合《朝花夕拾》的具体内容展开并佐证观点;文从字顺,条理清晰。他年幼时,阿长关怀他,给他讲美女蛇的故事,又千方百计买来他心心念念的《山海经》。在日本求学遭遇困境时,是藤野先生给予悉心的指导和真诚的关心,使他终身难忘。这又是他的顺境,得到了关爱。
    示例:鲁迅先生的成长之路是充满爱的。年幼时,不识字阿长的,在别人都不上心的情况下,给他买来心仪已久的《山海经》。在日本求学受到歧视时,是藤野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深深影响到他,并给他适时的关心和支持,使他终身难忘。
    三、作文(60分)
    22. 哲学家康德说,快乐有很多种:
    有一种快乐,是因为它给你直接的好处,这是物质上、生理上的快乐;
    有一种快乐,是你因为做了正确的事情而感到快乐,这是道德上的快乐;
    有一种快乐,是它既没有给你好处,也不涉及道德,比如你半夜听到风吹着落叶掉下来,感到舒服,感到说不出来的一种心灵上的快乐。
    (摘自《许子东现代文学课》)
    请以“这是一种快乐”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也可抒发感想。不少于600字。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例文:
    这是一种快乐
    有一种快乐,它既没有给你好处,也不涉及道德,比如你半夜听到风吹着落叶掉下来,感到舒服,感到说不出来的一种心灵上的快乐。
    这种快乐,是一种纯粹的感受,一种与自然相通的宁静。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了身边的美好,而这种快乐,就隐藏在那些不经意的瞬间。
    记得有一次,我在深夜醒来,无法再次入睡。于是,我走到窗前,拉开窗帘,让月光洒进房间。窗外,树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那一刻,世界仿佛静止了,只有那风吹树叶的声音和我的呼吸声。我静静地站在那里,感受着这份宁静,心中涌起一种莫名的快乐。
    这种快乐,不需要任何物质的满足,也不需要别人的认可。它是一种内心的感受,一种对生活的感悟。当我们停下匆忙的脚步,用心去感受身边的一切,就会发现这种快乐无处不在。
    在公园里,看着孩子们在草地上奔跑嬉戏,他们的笑声回荡在空气中,让人感到无比的快乐。在海边,听着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感受着海风的吹拂,心中的烦恼也会随之消散。在山间,漫步在蜿蜒的小路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大自然的美景,那种快乐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这种快乐,也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当我们热爱生活,用心去体验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无处不在。无论是一朵盛开的花,还是一片飘落的树叶,都能给我们带来快乐。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被物质和欲望所束缚,忽略了这种纯粹的快乐。我们总是在追求更多的财富、更高的地位、更好的生活,却忘记了内心的感受。其实,快乐并不在于我们拥有多少,而在于我们是否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让我们停下匆忙的脚步,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去发现那些隐藏在平凡生活中的快乐。让我们学会享受这份纯粹的快乐,让它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因为,这是一种真正的快乐,一种能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滋养的快乐。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结合材料“康德说,人有三种快乐……”可知,关键词是“快乐”。快乐是人类精神上的一种愉悦,是一种心灵上的满足,是由内而外感受到的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比喻人的一种开心、高兴的状态。根据材料“有一种快乐,是因为它给你直接的好处,这是物质上、生理上的快乐;有一种快乐,是你因为做了正确的事情而感到快乐,这是道德上的快乐; 有一种快乐,是它既没有给你好处,也不涉及道德,比如你半夜听到风吹着落叶掉下来,感到舒服,感到说不出来的一种心灵上的快乐”的提示,可从物质生理上、道德上、心灵上三个角度思考。显而易见,物质上的快乐是低层次的快乐,道德上的快乐和心灵上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而心灵上的快乐还要高于道德上的快乐。本篇习作的重点应关注心灵上的快乐,可以与其他两个层次对比分析立意。心灵上的快乐来自生活,在欣赏春夏秋冬的美景中,在对梦想的追求中,在书香墨韵间,在亲情友情里,在帮助别人时,在精彩的课堂上,在宽恕他人时……心如止水,不浮躁,不铅华,最本、最真、最纯的心境就会带来持久的快乐。立意上,应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第二,选材构思。“这是一种快乐”是一个判断句,“这”是有所指,要先明确“这”指什么,结合材料可知,“这”应该是道德的快乐、心灵的快乐的一种表现,帮助了身边的人是快乐,发现一朵小花的盛开是一种快乐。然后写感受这种快乐的经过,或者写如何感受到这种快乐的,可以通过具体事件,也可以通过一些细节。例如,在上学的途中发现一朵小花,看到它长出花苞、盛开的过程,欣赏到其独特的美;还可以写自己如何战胜羞怯去帮助了他人,获得快乐等等。文章也可以从议论的角度出发创作,谈论对物质的快乐、道德的快乐、心灵的快乐的看法,写如何获得道德的快乐和心灵的快乐等。

    相关试卷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南门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南门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7页。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顶墩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顶墩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共3页。

    2024年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南门学校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南门学校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