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碑林区西安市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无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443888/0-173263595387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陕西西安碑林区西安市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无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443888/0-173263595391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陕西西安碑林区西安市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无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443888/0-173263595396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陕西西安碑林区西安市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陕西西安碑林区西安市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无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本题共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随着时间积累的有害蛋白在细胞分裂时会不均匀地分布到两个子细胞中,神经干细胞核中的核纤层蛋白B1(laminB1)确保这一过程顺利进行,使干细胞能长期增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神经干细胞分裂间期解旋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发挥作用
B.随着人年龄的增长,神经干细胞的laminB1水平降低,分裂能力下降
C.laminB1的正常水平有利于神经干细胞的两个子细胞长期维持分裂能力
D.分裂期染色质螺旋化成为染色体,有利于核DNA移向细胞两极
2.在晴朗夏季,将某一植株放在密闭玻璃罩内置于室外一昼夜,利用传感器监测玻璃罩内浓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该植株叶片叶肉细胞光合作用消耗的量与细胞呼吸产生的量最可能在何时相等( )
A.e时B.f时C.g时D.h时
3.某雌雄异株植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其植株的绿色与金黄色受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绿色对金黄色为完全显性;已知含金黄色基因的花粉粒有60%不能成活。让杂合绿色雌株与金黄色雄株杂交获得,随机传粉获得。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绿色雄株与金黄色雄株产生的能成活的花粉粒比例为10:7
B.金黄色雄株产生的能存活的花粉中X:Y=2:5
C.中,雄株比雌株数量多,且绿色植株比金黄色植株数量多
D.中,金黄色植株所占比例为9/17
4.某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不考虑基因位于XY同源区段的情况)。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男方的母亲是该病患者,女方的弟弟是该病患者,但女方的父母表现型正常。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该遗传病受常或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
B.女方父亲与男方的基因型不同但表现型相同
C.男方父亲与女方父亲的基因型不同但表现型相同
D.这对夫妇生育表现型正常孩子的概率为5/6
5.T、t和B、b基因分别位于果蝇的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现已知基因tt纯合时雌果蝇会性逆转成雄果蝇。为了区分某雄果蝇是否由性逆转形成,研究小组用黄色荧光标记基因T、t,用绿色荧光标记基因B、b,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下列所选观察时期及其对应的荧光数量正确且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
A.观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若某细胞中出现2个黄色荧光点,4个绿色荧光点,则该雄果蝇为性逆转形成
B.观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若某细胞中出现4个黄色荧光点,4个绿色荧光点,则该雄果蝇为性逆转形成
C.观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若某细胞中出现2个黄色荧光点,2个绿色荧光点,则该雄果蝇为性逆转形成
D.观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若某细胞中出现1个黄色荧光点,1个绿色荧光点,则该雄果蝇为性逆转形成
6.下图是某DNA分子复制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DNA的双链分别作模板,并与子链结合成子DNA
B.DNA聚合酶紧跟着解旋酶,体现了边解旋边复制的特点
C.复制原点的两侧都在进行复制,体现了双向复制的特点
D.同一DNA分子上有多个复制泡,说明复制是多起点同时进行的
7.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豆浆、淀粉酶、蛋白酶探究酶的专一性,可选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验
B.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装片的不同部位观察到的细胞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C.在研究分泌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实验中,选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为材料
D.叶绿体中色素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中,可导致滤纸条上色素带出现重叠
8.研究组成细胞的分子,实际上就是在探寻生命的物质基础,帮助我们建立科学的生命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蓝细菌内含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胡萝卜素
B.运输氨基酸的载体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
C.神经元细胞膜上存在与、主动运输有关的通道蛋白
D.自由水和结合水无法相互转化
9.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它与细胞在起源上的关系通常被人们认同为:生物大分子先形成细胞,其中的一部分脱离细胞演变成病毒。下列叙述不支持该观点的是( )
A.病毒都是寄生的,没有细胞的存在就没有病毒的繁殖
B.病毒的核酸与宿主细胞的某些核酸片段碱基序列相似
C.病毒的组成成分和结构介于生物大分子与细胞之间
D.病毒与细胞内核酸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的复合物相似
10.下列关于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分子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和核糖核苷酸
B.温度不影响ATP与ADP相互转化的速率
C.DNA聚合酶能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D.细胞中ATP的合成一般与吸能反应相联系
11.近期中国科学家完成了二氧化碳合成淀粉的研究。其中,人工设计的新酶——甲醛聚合酶,打通了在生物体外无机碳到有机碳的关键通路。下面有关甲醛聚合酶的推断错误的是( )
A.甲醛聚合酶因为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所以有高效性
B.酶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
C.甲醛聚合酶凭借特殊的空间结构与底物结合
D.可以通过对照实验摸索新酶作用的适宜条件
12.将某种澳大利亚蚂蚁(2n=2)的一个精原细胞中的DNA全部用标记,其染色体上有基因R和r。然后将此精原细胞培养在含的环境中连续分裂两次,产生四个子细胞,分裂过程中无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发生。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四个子细胞中均含1条染色体,则有一半子细胞含有r基因
B.若四个子细胞中均含2条染色体,则每个子细胞中均含2个R基因
C.若每个子细胞中的核DNA均含,则每个子细胞均含2条染色体
D.若每个子细胞中有一半核DNA含,则每个子细胞均含1条染色体
13.人群中甲病(基因A/a控制)和乙病(基因B/b控制)均为单基因遗传病,其中有一种病为伴性遗传病。已知人群中每100人中有一个甲病患者,如图为某家族的系谱图,无甲病致病基因。关于甲、乙两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与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11
C.和生一个两病兼患的孩子的概率为1/48
D.产生同时含甲、乙两病致病基因配子的概率大于
14.普通小麦是目前世界各地栽培的重要粮食作物。普通小麦的形成包括不同物种杂交和染色体加倍过程,如图所示(其中A、B、D分别代表不同物种的一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均含7条染色体)。在此基础上,人们又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观察一粒小麦花药中的细胞分裂图像,只能观察到含有14条或28条染色体的细胞
B.杂种一是单倍体,高度不育
C.杂种一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的拟二粒小麦可育,观察其减数分裂图像时可看到28个四分体
D.杂种二为三倍体,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时很难产生正常配子
15.右图是一般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图中有2条食物链
B.组分1、2、3共同组成一个生态系统
C.食物网中组分3中生物可以处于不同营养级
组分3
D.碳元素在三个组分中以有机物的形式循环
16.萤火虫在夜晚是依据发光器官所发出的闪光来寻找配偶的。有一种萤火虫雄萤到处飞来飞去,但严格地每隔8s发光一次,雌萤则停歇在草叶上以发光相应答,每次发光间隔时间与雄萤相同,但总是在雄萤发光后才发光。根据以上内容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萤火虫的发光属于物理信息
B.信息传递具有双向性
C.信息传递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
D.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13分)景天科植物的叶片具有特殊的固定方式,白天有机酸含量下降,糖类含量增多,夜晚则相反。该代谢途径称为CAM途径,是对逆境(极端高温干旱环境)的特殊适应方式。图1为气孔开闭不同状态下,吸收量、液泡有机酸含量在24h的变化;图2、图3分别是气孔开、闭下,细胞内所发生的相应景天酸代谢过程。请结合示意图及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两条曲线中,a、b曲线依次表示______和______在24h的变化。早上8点时,b曲线开始逐步下降的原因是______。
(2)根据题干信息判断,图______能表示景天科植物在夜晚时的代谢过程。该类植物在夜晚吸收的______合成葡萄糖,原因是______。
(3)根据课本所学知识及本图信息,判断CAM植物叶肉细胞在参与卡尔文循环时,固定的来源于______反应。CAM途径的物质变化过程可通过______法追踪C元素的转移路径加以证实。
18.“多营养层次”是一种海水生态养殖新模式。在上层挂绳养殖海带等藻类,在中层挂笼养殖牡蛎等滤食性贝类,在底层设置人工鱼礁,为鱼虾等提供生长、产卵和栖息的场所,养殖龙虾、海参等底栖杂食动物。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上看,牡蛎属于______。
(2)如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M、N表示营养级(图中数值代表能量,单位为)。M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______,由M到N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保留1位小数)
(3)调查龙虾种群密度常采用红外相机法,与标志重捕法相比,其优点是______。(从2个角度回答)
19.某种植物的花色有白、红和紫三种,花的颜色由花瓣中色素决定,色素合成途径是:。其中酶1的合成由基因A控制,酶2的合成由基因B控制,基因A和基因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回答下列问题。
(1)由题可知,该植物花色的遗传体现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是______。
(2)现有紫花植株(基因型AaBb)与红花杂合体植株杂交,子代植株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子代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子代白花植株中纯合体占的比例为______。
(3)已知白花纯合体的基因型有2种。现有1株白花纯合体植株甲,若要通过杂交实验(要求:选用1种纯合体亲本与植株甲只进行1次杂交)来确定其基因型,请写出选用亲本基因型______,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______。
20.(12分)蓖麻是一种二倍体植物,其性别有两性株(既开雌花又开雄花)和雌株(只开雌花),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蓖麻的株高和叶形分别由另外两对等位基因M、m和N、n控制。研究人员将外源的DNA片段导入纯合高秆掌状叶两性株蓖麻的外植体,经组织培养获得了若干株转基因蓖麻。为探究外源DNA片段插入的位置和数量,研究人员利用获得的转基因植株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已知外源DNA片段不控制具体性状,但会使插入位点所在的基因突变成其等位基因。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实验一:转基因植株甲自交,表现为两性株:雌株=3:1
实验二:转基因植株乙自交,表现为高秆掌状叶雌株:高秆掌状叶两性株:高秆柳叶两性株=1:2:1
(1)蓖麻的性别表现为显性性状的是______;若让转基因植株甲自交产生的,随机交配,则中两性株与雌株的比例为______。
(2)根据实验二的结果分析,转基因植株乙中至少插入______个外源DNA片段。控制蓖麻性别与叶形的两对等位基因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判断依据是______。
(3)科研人员取另一株转基因植株丙自交,表现为高秆掌状叶两性株:高秆柳叶两性株:矮秆掌状叶两性株:矮秆柳叶两性株=9:3:3:1。说明外源DNA片段插入转基因植株丙的数量和位置情况是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陕西西安碑林区西安市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文件包含精品解析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文件包含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pdf、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