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文件包含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期中诊断测试初一年级语文试卷docx、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期中诊断测试初一年级语文试卷pdf、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期中诊断测试初中一年级语文试题双向细目表docx、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期中诊断测试初一年级语文试卷答题卡pdf、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期中诊断测试初一年级语文答案docx、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期中诊断测试初一年级语文答案pdf等6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一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00分)
命题人:计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考号、姓名、考场、座位号、班级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
春夏秋冬四时转换,每个季节贮(zhù)蓄的美自然不同。
春天最美的是清晨,小花悄悄地绽(zhàn)放,贪婪地 着甘露,在微风中摆动身姿。鸟儿早早起床, 地卖弄清脆的喉咙,把人们从梦中叫醒。夏天最美的是夜晚,不管白天是下了一场 的大雨,还是持续了一整天的燥热,等到夜晚来临,晚风轻拂,乘凉的人们抬头一望,夜空中的繁星向大地眨着眼睛,人们便沉浸在那片柔和与天真之中。秋天最美的是午后,阳光倾洒下来,全无夏日骄阳的咄(duò)咄逼人,温暖而舒适。澄(chéng)澈的碧霄如洗过一般,更是让人心旷神怡。冬天最美的时刻是雪花,它们如鹅毛般在空中飞舞。此时,整个世界停止了喧闹,就连平时 的街区也安静下来,天地之间仿佛只剩洁白烂曼的雪花轻柔的飘落。
1. 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贮(zhù) B. 绽(zhàn) C. 咄咄(duò) D. 澄(chéng)
2. 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燥热 B. 轻拂 C. 碧霄 D. 烂曼
3. 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吮吸 呼朋引伴 倾盆 人声鼎沸
B.吸取 呼朋引类 淅沥 人迹罕至
C.吮吸 呼朋引伴 倾盆 人迹罕至
D.吸取 呼朋引类 淅沥 人声鼎沸
4. 对文中划线句子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冬天最美的时刻是雪花,如鹅毛般在空中飞舞。
B. 在冬天最美的时刻是雪花,它们如鹅毛般在空中飞舞。
C. 冬天最美的是雪花,它们如鹅毛般在空中飞舞。
D. 冬天最美的时刻是雪花,如鹅毛般在空中飞舞。
5. 给下列句子排序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与西方的博物学、植物学不同,我国历代学者对于花草树木的打量,离不开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 ; ; ; 。 。这些文化信息,让我们在研究植物时,还能通过与之有关的诗文,回到历史的、文学的现场,与古人产生共鸣。
①清汪灏等人在其基础上扩编成巨著《广群芳谱》,搜集1600余种植物的文献,尤其侧重历代文人歌咏
②经过世代的传承和累积,植物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信息,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
③南宋时,陈景沂就开始有意识地收集史籍中与植物相关的杂录、掌故和诗词歌赋,其《全芳备祖》被誉为“世界最早的植物学辞典”
④明代王象晋《二如亭群芳谱》记载400余种植物,其搜罗的文献资料以典故艺文居多
⑤清人吴其溶编写《植物名实图考》,旨在考订古籍中植物的名与实,但也忍不住在其中加入相关的文化掌故
A. ②③①⑤④ B. ②④③⑤①C. ③④⑤①②D. ③④①②⑤
6. 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6分)
走在语文的世界里,我们跨越时空与先贤哲人对话。孔子在《论语》中用“ , ”告诉我们:学习与思考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与王湾一道《次北固山下》,要读出“ , ”中他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李白一同畅谈品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要读出“ , ”中诗人寄情明月的浪漫诗意。
二、综合性学习(7~11题,共12分)
(一)学习与探究(4分)
古人这样告诫我们:“匹夫不可不慎取友。”可见,如何认识和选择朋友,是十分重要的人生课题。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你所在的班级正在举行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设计活动】请为本次活动设计两种活动形式。(2分)
活动一: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_______________
【口语交际】阅读下面这则材料,完成问题。(2分)
小语和文文初一刚入校因为座位离得近,又是舍友,所以成了朋友。小语是班里学习勤奋刻苦的孩子,文文活泼开朗但却贪玩不懂得珍惜时间,文文经常让小语陪她聊天、逛超市等等。小语为此耽误了很多自己的时间,又不好意思拒绝文文的邀请。这天下午放学,文文又来邀请小语吃完饭后陪她去看别人打篮球,而小语因为英语课文还没有背完想珍惜时间多背会书,但却害怕自己拒绝文文而影响友谊,陷入了两难。
如果你是小红,为了告诉小语如何正确的交友,你会对小语说什么?
(二)名著阅读(共4分)
9. 你想探究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形成了自己的两个专题,请你按要求完善相关内容。
专题一:鲁迅的童年
(1)请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的内容。(2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选文“四本小小的书”是“我”渴慕的绘图本《______》,这个绘本是______帮“我”买来的。
专题二:鲁迅的儿童教育观念。
(2)结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或《五猖会》的有关情节,探究鲁迅对儿童教育的看法。(2分)
(三)临写与鉴赏。(共4分)
10. 仔细观察以下字帖,从中挑选八个不同的简体汉字,将他们临写在田字格中。(2分)
11. 欧阳询是初唐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笔力刚劲,用笔方正;字形稍长,疏密有致 ”,下列属于欧阳询书法作品的一项是( )。(2 分)
A B C D
三、阅读(12~24题,共32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13小题。(4分)
观沧海
东汉末·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开篇点题,交代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以“观”字统领全篇。
B.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动静结合,写出了海水的静态和山岛的动态,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壮观。
C.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写出了草木的静态,洪波的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
D. 全诗意境开阔,寓情于景,表现出诗人宽广的胸怀和渴望统一全国的雄心壮志。
13. 这首词中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17题。(共10分)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4.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尊君在不:
(3)人不知而不愠: (4)三军可夺帅也:
1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友人惭,下车引之。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世说新语》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时期,士大夫言谈、逸事的志人小说集,由南朝时期刘义庆组织一批门人食客编写。
B. 《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书,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他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后来人们用“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等表示特定的年龄。
D. 【乙】选文中的一些短语或句子已经成为成语,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比如:“择善而从”“三人行,必有我师”。
孔子认为对待他人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结合孔子的这一观点,请具体谈谈我们该如何对待【甲】选文中“友人”的做法。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1题。(共9分)
三月的薄唇
①整个春天里,一向觉得,最迷人的还是春三月。
②像一位女子,轻启了她的朱唇:柔软、红艳、醇香,还有一份淡淡的迷茫,一份默默的怀想。
③“吹面不寒杨柳风”,风似柳,柳似风,一个劲地“软”。那“杨柳风”,就该是三月的风了。三月的风,不凉不热,不呛不硬,轻轻的,浅浅的,柔柔的。风,吹过水面,水面就荡起层层细浅的波纹,如一个人儿,淡淡的浅笑;风,吹过山坡,山坡就皴出绿意茵茵,似是为谁铺展了一片温柔的情怀;风,吹过枝头,枝头就绽开花儿朵朵,似是大地举起了华灯万盏;风,吹到一只鸟儿的身上,鸟儿会在天空,划出锐利、清脆的音响;风,吹上人的脸庞,宛如一双柔软的手轻轻抚过,那份温情与和煦,直让人心荡神驰。
④人该是醉的,醉在这煦暖的三月春风里。早晨,一起床,推开窗户,一场春雨,正淅淅沥沥地落着。举首望天,天空的云,只是浅浅的,绝对没有那种黑云压顶的郁闷感。雨,落得不大,细密、缠绵,仿佛是裹带着万般柔情,人的心中,有一种小溪流淌般的愉悦感;空气里,荡着浅薄的水汽,一阵阵地,抚慰着人的脸庞,滑滑的,有一种丝绸的质感。看看庭院,地面是湿湿的,但那种湿,丝毫没有黏稠感,那是一种酥软的润湿,“春雨如酥”,或许就是这种效果。细细看去,墙角的小草,刚刚钻出地面,嫩嫩的绿,像点点繁星,逼人眼目;庭院中的树木,被细雨滋润着,树皮发着明亮的光泽。一树桃花,正开着,那种薄薄的粉,是如此的娇嫩,不敢太近,怕呵出的气息,会弹破了它的脆弱。
⑤那雨,仿佛也感受到了这一切,淅淅沥沥地落着,总是那样细,那样柔,那样的情意流转,用它轻柔的情愫,润湿这三月的薄唇。
⑥若在一个晴朗的早晨,你站立村头,抬头望山,你就能感受到,三月的春山,该是怎样的春意迷蒙,像美人浅浅的眼眉儿。
⑦山,就在近处,并不渺茫。不过,山高,你得抬头望山。山上的树,还没有全绿,只是零零星星地发出些嫩芽,所以,山,依旧疏朗,给人一种明净、通透的感觉。但疏朗中点缀着的那些点点的绿,就给山增加了盎然的生气。你静静地望着,迷离中,仿佛那绿色,正在缓慢地生长,一簇簇,一团团,很快就朦胧了整个山头。那,就是生机。也许,大地轻翕一下它的嘴唇,春山,就焕发出一派明媚。
⑧太阳已经升起,金灿灿的阳光,照满山坡。你能看到山坡上那些清浅的绿。青草,还是一簇簇的,还不能蔓延成片,更不能绿满天涯。那一簇簇的嫩草,也许只有在阳光下才能看得清楚,远看,就像一个个绿色的光点,斑斑驳驳地铺在那儿。虽然浅,虽然薄,可,就是绿,就是亮,有一份耀人眼目的灿然,也许,那是只有春草才有的色彩。
⑨“草色遥看近却无”,大概就是这般情味。
⑩看看村头,几株桃树,立在那儿。树皮光滑而明净,散发着淡淡的光泽;打着花苞儿的桃花透着浅浅薄薄的红,像是女人的唇。
⑪不,是三月的薄唇:柔柔,肉肉,软软。
18. (3分)文章主要描绘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19. (2分)作者是从哪些感官角度描写春风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0. (2分)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墙角的小草,刚刚钻出地面,嫩嫩的绿,像点点繁星,逼人眼目。
(2分)结合文章内容,请仿照文中画线句的示例,再仿写一个句子,要求与上下文衔接。
示例:风,吹过水面,水面就荡起层层细浅的波纹,如一个人儿,淡淡的浅笑;风,吹过山坡,山坡就皴出绿意茵茵,似是为谁铺展了一片温柔的情怀。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2~24题。(共9分)
在春天抵达
郑艳琼
①云南有句民谣流传很广,“云南十八怪,火车没有汽车快,不通国内通国外”,说的就是滇越铁路。滇越铁路于1910年开通,是当时云南唯一的运输大动脉,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中国当时通往国外的第二条铁路。百年来,飞驰的列车、滚滚的车轮、蜿蜒的铁轨连接起多民族文化,促进了云南经济社会的发展。
②滇越铁路滇段总长465公里,有34个站点,华宁县禄丰村火车站是其中一个小站。2003年4月,禄丰村站停止客运。禄丰村站以所在村命名,“禄丰”含有世代居民对衣食丰足的祈盼。年幼时听过大名鼎鼎的禄丰村火车站,这位素未谋面的、迟暮的故人,直到它停歇20多年后,我才走进它。很难说清喜欢滇越铁路的情愫,想来是源于旧时记忆。
③我读过许多课文,至今还有印象的不过几篇,而永远不曾忘却的就是作家袁鹰的《小站》:红瓦灰墙的小屋,淡蓝色的小栅栏,月台,喷泉,蜜蜂,开得正艳的杏花。对铁路,对小站的情缘,从此深深根植于我的心。
④禄丰村车站在狭长的山坳里。西面是水流潺潺的南盘江,江边稠密的民居见证了车站昔日的繁华。铁路和民居之间一条不甚宽敞的公路通向华宁县城,络绎不绝的大货车打破了铁路的宁静。东面是高耸入云的山峰,山脚下沿铁路一字排开有新旧不一、样式不同、风格各异的站房。
⑤我由南向北走在铁路上,右边一长排的红砖房,一只浅绿色的时光的遗物——华宁陶罐孤零零立在窗台上。一位红衣老人在房前高高的地坪上晒太阳,她的头发在风中凌乱,我和她打招呼,她大声回我“听不见”。左边几个男子坐在铁轨上晒太阳,他们对我的到来并未有丝毫的惊异,只抬头看了我一眼便低头说笑着。也许见多了外来徒步的、摄影的、考察的,抑或像我一样单纯喜欢铁路,情迷火车的人。
⑥对面民居清一色卷帘门,不同的门头上有着卖饲料、充话费、饭馆、便利店等字样的招牌,十分醒目,昔日繁华可见一斑。男子一脸自豪,指着对面一幢气派的小楼说,那是他家。我想他曾经必定是在小站上等过车,经由小站去过远方,看过山外的繁华,如今固守一隅,繁华看尽,终归流年。
⑦两间水洗石平房敞开着卷帘门,电视的声音很大,传递着现代气息。屋里走出一位大姐,努力回忆车站停运十几年了。说话间一位身穿中山装的耄耋老人佝偻着背从屋后走了过来,这是她父亲,曾经的铁路工人。大姐又指着旁边一幢二层小楼说,那边一楼曾经是售票处,如今还有人定期来维护设备。她说,小站当年很繁华,坐车的特别多。在小站生活了几十年,人都搬走了,她还是舍不得离开。我想这里已然成了她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守着米轨,守着小站,守着家园。
⑧饱经沧桑的车站在历史的舞台上黯然落下帷幕,渐渐湮没渐渐隐退,成为记忆片段,那些激情荡涤的岁月,从未被遗忘。
⑨铁路上大片金灿灿的菜花,蜜蜂嗡嗡嗡飞个不停,几只鸡慢悠悠踱着步,瓦蓝的天空剪下一段时光,阳光暖煦,春风调皮,云又软又胖。
⑩每一个春天都会如期来临,属于小站的春天已经过去。我在一个春天抵达小站,期许另一个春天抵达小站:百年滇越铁路,火车鸣笛声再次传来。
(选自《春城晚报》,有删改)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标题的含义。(2分)
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4分)
(1)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的画线句子(2分)
这位素未谋面的、迟暮的故人,直到它停歇20多年后,我才走进它。
(2)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第⑧段加点字的含义。(2分)
饱经沧桑的车站在历史的舞台上黯然落下帷幕,渐渐湮没渐渐隐退,成为记忆片段,那些激情荡涤的岁月,从未被遗忘。
请分析第⑨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四、写作(40分)
25. 请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写作。(40分)
题目一:目睹荷叶护莲的经过,让冰心明白了母亲对孩子的庇护;一家人在春日散步,让莫怀戚明白了中年人的责任;在井房触摸水流的经历,让海伦•凯勒明白了生命的意义……成长过程中,你是否也有这样难忘的经历,在某一刻,让你恍然大悟?
请以“那一次,我明白了”为题,讲述你的故事或见闻,分享你的感悟,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题目二: 的初一生活
要求:
(1)若选题目二,须将题目补充完整;
(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
(4)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上)期中联考诊断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3页。
这是一份云南省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分班考试语文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云南大学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句子默写,综合性学习,诗歌鉴赏,对比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