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评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评课ppt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单元目标分析,主动运输和胞吞胞吐,第二节,教材分析,问题探讨,主动运输,低浓度→高浓度,载体蛋白,胞吞和胞吐,胞吞胞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理解细胞学说的内容,认知细胞的统一性,进而认识到生物界的统一性,通过理解生命系统的层次,领会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2.通过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理解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联系,从实践的角度认知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进而认识到生物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养成获取证据的途径和方法 (2)理解归纳法的科学思维过程
采用了我国珍贵的保护动物大熊猫,除了保持教学情境的连贯性,还体现了激发学生的自豪感,渗透保护动物的情感。渗透了保护生态、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意识。
1. 阐明主动运输的过程、特点和意义。2. 举例说明胞吞和胞吐的过程。3.利用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解释各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1.主动运输的过程和特点。2.胞吞、胞吐的过程。
人体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内碘浓度比血液中的高20-25倍。
1.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碘是通过被动运输吗?为什么?2.这在各种物质的跨膜运输中是特例还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理由是?
不是,因为细胞外的碘浓度低于细胞内
普遍,细胞生命活动过程中,可能有不少细胞需要的物质,在细胞外的浓度很低,需要逆浓度梯度运输。
小肠液中氨基酸、葡萄糖的浓度远低于它们在小肠上皮细胞中的浓度,但它们仍然能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人红细胞中钾离子的浓度比血浆高30倍,轮藻细胞中的K+的浓度比周围水环境高63倍。这些物质为什么能逆浓度梯度运输呢?
思考: 1.Na+、 K+ 、Ca+、等离子和其他物质在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时,与这些物质结合的“船闸”是什么?这个过程是否消耗能量?若需要,能量由谁提供?
载体蛋白、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尝试对主动运输这一概念进行描述。(揭示:从方向、对象、条件、特点等对概念进行界定。
1.定义:(小分子)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主动运输。
主动吸收所需要的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从而保证细胞和个体生命活动的需要。
如何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以验证:主动输运需要载体蛋白且消耗细胞代谢所释放的能量。
将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被碳-14标记的葡萄糖溶液中,分成三组,一组对照,一组破坏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一组加入呼吸抑制剂,抑制细胞呼吸, 一段时间后检测三组细胞的放射性。
O2、CO2等气体;甘油、乙醇、苯脂溶性物质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载体蛋白)Na+ 进入神经纤维 、K+由胞内扩散到膜外、水分子等进出细胞(通道蛋白)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三种跨膜运输的比较
葡萄糖进、Na+ 、K+等带电分子或离子逆浓度跨膜运输
思考讨论以下问题:1.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物质可以通过被动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出细胞,为什么还需要胞吞和胞吐?2.胞吞和胞吐的对象是哪类物质?3.分别举一真实案例,来说明胞吞、胞吐的过程。
颗粒或大分子→与膜蛋白结合
→膜内陷形成囊泡进入细胞
需外排的大分子在膜内形成囊泡
→与细胞膜融合,将大分子外排
1.对象:2.是否需要转运蛋白:3.是否需要消耗能量:4.过程:
大分子、病原体或颗粒物
胞吞、胞吐过程的特点及意义1.胞吞、胞吐过程的实现与生物膜结构的特性有什么关系? 细胞膜结构的流动性是胞吞胞吐的结构基础,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胞吞、胞吐过程的特点及意义2.游离于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多是供细胞自身使用,而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能够分泌到细胞外。试分析其中的道理。 游离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也只能游离于细胞质基质中。由于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无法直接通过被动运输或主动运输穿过细胞膜运输到膜外,所以一般只能留在膜内。而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能够进入内质网腔中,并借助囊泡移动进入高尔基体,经加工包装后,可以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
小结: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比较
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Na+ 、K+等带电分子或离子逆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
大分子物质、颗粒物进出细胞方式 :胞吞、胞吐
1.某些不带电荷的小分子可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2.离子和较小的有机分子(如葡萄糖和氨基酸等)的跨膜运输必须借助于转运蛋白;3.一种转运蛋白往往只适合转运特定的物质(特异性),因此,细胞膜上 转运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或转运蛋白的空间结构的变化,对许多物质的跨膜运输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也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4.像蛋白质这样的生物大分子,通过胞吞或胞吐进出细胞,其过程也需要膜上蛋白质的参与,更离不开膜上磷脂分子的流动性。
单元复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主线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渗透作用:水分子透过半透膜的扩散。水柱不再变化时:漏斗内的水分子扩散到烧杯的速率等于烧杯内的水分子扩散到漏斗的速率。平衡时:虽然漏斗内单位体积的水分子数比烧杯少,但由于静水压的作用,加速了漏斗内水分子的扩散,导致两者的速率相同。(可解释平衡后漏斗内溶质浓度高于烧杯的原因。)
水缸,中间置一半透膜,平衡后两测浓度相等。为什么?
难点:溶质浓度、渗透压、吸水能力。渗透压: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即夺取水的能力)。渗透压与溶质微粒数目的关系:
溶质微粒数目越多(物质的量浓度越大,渗透压越大,溶液吸水的能力越强。
溶质微粒数目越多(物质的量浓度越大,渗透压越大,溶液吸水的能力起强。
平衡后两侧水分进出速率相等,即:
漏斗浓液渗透压的吸水能力=烧杯渗透压的吸水能力+漏斗静水压的挤压作用。
难点:溶质浓度、渗透压、吸水能力。渗透压: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渗透压与溶质微粒数目的关系:
1.若两侧的质量浓度均为30%,且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平衡后:
左侧液面高于右侧;左侧的摩尔浓度高于右侧,而质量浓度低于右侧。左侧的吸水能力逐渐减弱,而右侧蔗糖溶液的吸水能力越来越强。
1.若两侧的质量浓度均为30%,且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和葡萄糖分子通过。平衡后:
初始:左侧液面高于右侧,平衡后:左侧低于右侧;浓度:平衡后两侧的葡萄糖浓度相当。
实验现象:将细胞置于较高浓度的氯化钠溶液或蔗糖溶液,细胞失水皱缩;将细胞置于清水,细胞吸水膨胀甚至破裂。说明:?
动物细胞也相当于是一个渗透装置,也可以通过渗透作用进行吸水或失水。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P64)。开展这一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吗?
实验的目的?实验的假设?
由于细胞膜和液泡膜是选择透过性的生物膜,水分子可自由进出细胞,而蔗糖分子不能进出细胞。液泡含各种营养物质,具有一定的浓度,可以与外界形成浓度差。为此,原生质层可以看作是半透膜,植物细胞可以通过渗透作用进行吸水和失水。
图1 图2
由图1到图2的过程中,细胞液浓度?吸水能力?由图2到图1的过程中,细胞液浓度?吸水能力?
解释图3两条曲线变化;理解细胞在不同时期细胞液浓度变化、细胞吸水能力的变化。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节 被动运输教课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被动运输,第一节,渗透作用,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授课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载体蛋白,差别很大,一种或一类,代谢废物,大分子,蛋白质,细胞膜,流动性,大分子物质的运输,逆浓度梯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课前预习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习1,研习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