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4.2 *荷塘月色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4.2 *荷塘月色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储备,课时活动,小结,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群文阅读
学习目标
1.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故都的秋的特点。学习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2.诵读课文,领略作者在文中流露的主观情感。了解作者写什么景,从而体会作者是如何把自然风物的客观色彩和作者内心世界的主观色彩巧妙融合的艺术手法。
3.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体会作者在月色的荷塘下淡淡的忧愁。
4.体会作品的感情色彩同当时的时代背景的内在联系,理解一个正直文人不满于现实又无法找到出路的苦闷心境。
教学重难点
1.诵读品味文章的语言,理解作者所写之景。
2.体会作者所抒之情。
课前准备
高中的学生,对散文知识已经有所接触,已经感受了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但鉴赏层面不够深入,教师要适当引导、培养人文意识,从而步入散文鉴赏的规律之门。老师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本单元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及难点。课前备课不仅备教材,也备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关注学习过程,适宜地启发与评价,力求能够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朗读、鉴赏、引导、讨论。
教学过程
一、知识储备
1.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散文与韵文、骈文相对,不追求押韵和句式的工整。这是广义上的散文。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这是狭义上的散文。
2.散文的特点
①形散而神不散:所谓行散即散文格式上没有太严格的限制,神不散即散文须有一个统一的中心与主题。
②语言优美凝练:散文的语言多质朴,容易理解,自然流畅,但却仍然能够描写出深刻的人物形象,生活的场景。
③有很强的意境:散文虽然没有固定的格式,但一般是由一条线索贯穿全文,细节娓娓道来,深意从简单优美的词藻里展现出来。
3.散文阅读读什么?
写了什么景?
抒发什么情?
怎么写的?
二、课时活动
【学习任务一】 读文章,整体感知
1.找出文章的“文眼”。
品味文章语言,理解作者如何选材写景的,按要求填表。
【学习任务二】悟感情
1.这几幅画面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请有感情朗读。
提示:从情感切入。
2.领悟作者为什么写这景。(抒发什么情)
四、小结
回顾写景散文鉴赏步骤
1.找文眼;
2.写了什么景;
3.抒发什么情。
五、作业
拓展阅读《虹关何处落微墨》
课文
文眼
故都的秋
荷塘月色
课文
情感
故都的秋
荷塘月色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七单元16(赤壁赋 *登泰山记)16.2* 登泰山记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内容解读,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方法策略,资源与工具,预设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8.2 登高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品析《登高》中的写景,比较阅读之一,比较阅读之二,探究思考,结语,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4.1 故都的秋教案,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