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16页。
【展板一:追根溯源,探字义】
1.(4分)探究组计划从字形切入制作展板,请你补全有关内容。
(1)据图片,“朋”最初表示两串相似的贝壳,接着简化为“月”,表示身体挨着身体;“友”像两只同时伸出来的右手,在共同做事情。所以古人认为的“朋友”是指平等友好、
(填“相互支持”或“相濡以沫”)的意思。(2分)
(2)以下四个选项与“朋友”内涵不相符一项是 (2分)
A.肝胆相照
B.天伦之乐
C.莫逆之交
D.情同手足
【展板二:梳理品味,选名句】
2.(9分)宣传组打算选择古诗文名句来美化展板,请你参与。
(1)名句梳理。
① ,不亦乐乎? ,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论语•述而》)
③ ,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④为人谋而不忠乎? ?(《论语•学而》)
(2)你认为以上哪两句诗文最适合选入展板,可以用来阐述“朋友”的内涵?请选择并说明理由。(提示:古诗文以逗号为一句,一联为两句。若选择①②,需明确具体的句子。)
【展板三:理解分析,巧归类】
3.(18分)阅读回答问题。
【甲】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论语•学而》
【乙】
益者三友,损①者三友。友直,友谅②,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③,友便佞,损矣。
——《论语•季氏篇》
【丙】
孔子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王肃《孔子家语》
【丁】
蔡磷,吴县人。重诺责④,敦⑤风义⑥。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无何,其人亡。蔡召其子至,归之。其子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⑦者且父未尝语我也。”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卒辇⑧而致之。
——《清稗类钞•敬信》
【注释】①损:有害。②谅:诚信。③友善柔:与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交朋友。④诺责:诺言和责任。⑤敦:重视。⑥风义:情谊。⑦券:凭证。⑧辇:niǎn,车子,这里是“用车子运”的意思。
(1)下面加点词的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3分)
(2)请根据前后语境,选择划波浪线句中“归”的含义,并写出选择的理由。(3分)
“归”的现代汉语解释归:①返回;②还给,归还;③辞官回家;④合并。
(3)结合语境,用“/”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
(4)宣传组打算将以上四则材料分两个展板呈现,请帮忙归类,完成以下任务。(10分)
①请仿照(二)的栏目名称,结合所选材料,给(一)取名,填写在①处。(2分)
②分别将【乙】【丁】两则材料归类到上面展板的②③处。(2分)
③请结合展板名称和展板材料,具体分析②③处材料归类的理由。(6分)
【展板四:补全结语,整意义】
4.(13分)阅读回答问题。
总结语
与文字为朋友,追根溯源究字理,“人木休,小土尘,日月齐照放光明”,“绿草萌,旭日升,万物滋荣即为春”。
以自然为朋友,共情万物启心智。徜徉在春天,感受“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滋润,沉浸在秋日,yùn niàng( )“①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的豪迈;冬末春来,咀嚼王湾“② , ”中蕴含的积极乐观的哲理。
与经典为朋友,丰富生活绽放精彩;与师长为朋友,汲取经验助力思维;以古人为朋友,见贤思齐修身律己……
朋友是一把吉他,尽情地为你奏响快乐生活的乐章。A.朋友 ,
。朋友,是当头棒喝,也是真诚的搀扶;朋友是同舟并济,亦是倾囊相助。
愿大家都能拥有不同类型的真朋友,也能经常交流拙见,来提升思维,完美生活。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4分)
①徜徉 (A.cháng B.tǎng)
②绽放 (A.dìng B.zhàn)
③yùn niàng
(2)请补写①②两处的古诗名句。(4分)
(3)仿照划线句,结合语境,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在A处补写句子。(3分)
(4)最后一段划波浪线句中有一个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改正。(2分)
第二站:“以经典为友”的创意归类阅读(5分)
5.(5分)探究组的同学认为,对《朝花夕拾》的归类研究是提升思维的有效手段。请从他们提供的“选择角度”中任意选取一个(也可自己写),结合“原书目录”(至少两篇)进行归类关联,并仿照示例阐述理由。
[示例]
选A(中国式父子):《五猖会》和《父亲的病》
归类理由:五猖会中,“我”想去五猖会却被被父亲要求背《鉴略》,“我”惧怕父亲,父亲也并不懂得如何表达盼子成材的爱意;《父亲的病》中,父亲病危。我为父亲拿药,熟记各种药引子,但却未能表达出对父亲的爱。中国式的父子缺乏表达爱意的正常方式。
第三站:“以亲人为友”的文学关联阅读(15分)
6.(15分)阅读回答问题。
阳台前面有棵树
方华
那段时间闲在家,每日清晨,见妻子上班、儿子上学出门后,母亲就走到阳台,在那晃动身子。心里想,母亲年岁大了,不用我们讲,也自己注意锻炼保养身体了。
母亲就那么轻微地扭晃着身子,毕竟是古稀之人,扭扭脖子晃晃腰活动活动筋骨也就够了。有时见母亲停下来,站在那不动,或侧着身子或扭着头专注地看着外面。因为阳台下面就是喧嚣的大街,每天都上演着一幕幕活生生的情景剧,怕是什么新鲜的东西吸引了母亲的目光吧?
冬去春来、夏往秋至,发现母亲一直坚持在阳台上晃动身子。偶与妻子提起,笑道:“这人上了岁数,生怕身体不行呢。”
那天,见母亲在阳台上身子倾斜的幅度越来越大,头也老是歪着伸向一边。如是几天,忍不住,我就过去问母亲:你在干什么呢?母亲皱着眉头,说:真想砍了这棵树!
我吃了一惊,认真地瞧了一眼阳台前的那棵大樟树,枝繁叶茂的。就疑惑地问母亲:这满眼的绿色多好,夏天遮阴,冬天挡风,为何要砍它呢?母亲说:它越长越大,挡了我的视线,看不清对面的站台了。
站台?对面的马路边确有一个公交站台。我朝那望过去,视线是被树冠挡住了。我朝左边扭扭身子,又朝右边斜过头,也无法在枝叶间将对面看得真切。在扭动倾斜身子的时候,我心里一愣,突然反应过来。原来,母亲站在阳台上不是锻炼身体,而是扭过来转过去想看清对面站台上的车来人往呢。心里叹息,这人老了,寓居家中,甚是无聊啊。
于是对母亲说:你看那公交站台做什么,不如看看电视什么的。
没想到母亲回答:你们上班上学都在那坐公交,我是看你们等车上车呢。
胸中突然暖暖的,而眼里酸酸的。那天夜里,趁着没人的时候,我削去了树冠上的几根大枝丫。
再到对面站台下等公交,总是抬头朝那个熟悉的阳台看几眼,每一次,都见到母亲那孤零零的身影,那满头的白发特别显眼。
终于有一天,阳台上再也不见了那亲切的身影,只有那棵树站在风中,发出沙沙的声响。
有时,妻子儿子一出门,我也站到阳台上,透过树隙,看着对面的公交站台。
(《京九晚报》)
(1)散文要善于联想和想象,请根据示例,从文中摘录一处内容,写出你联想到的文章片段或诗句。(2分)
【示例】
[摘录]冬去春来、夏往秋至,发现母亲一直坚持在阳台上晃动身子。
[联想]《秋天的怀念》里母亲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躲起来听我的动静。(或联想到孟郊《游子吟》中“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①[摘录] 。[联想]《秋天的怀念》中母亲去世了,我对母亲的愧疚和想念。
②[摘录]有时,妻子儿子一出门,我也站到阳台上,透过树隙,看着对面的公交站台。
[联想] 。
(2)散文可结合情节片段把握人物心理。请阅读全文,完成以下表格。(3分)
(3)阅读散文要从字里行间的关键词语把握人物情感,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6分)
①有时见母亲停下来,站在那不动,或侧着身子或扭着头专注地看着外面。(想象母亲当时的神情和心理。)
②再到对面站台下等公交,总是抬头朝那个熟悉的阳台看几眼,每一次,都见到母亲那孤零零的身影,那满头的白发特别显眼。(给这段文字进行朗读设计,并说明理由)
(4)你认为此文可推介给以下哪个栏目?请选择并结合文本内容谈理由。(4分)
A.亲情文苑
B.爱的传承
C.关爱老人
第四站:“以现实为友”的思辨实践活动(16分)
7.(16分)“深度交往”“零糖社交”“搭子社交”,哪一种才是适合自己的社交方式呢?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一】
喝无糖可乐,点“不另外加糖”奶茶,买零食先看配料表。
当追求健康的年轻人发现单纯给食物“减糖”不足以“快乐翻倍”时,注意力开始转移到自己的社交状态上。“零糖社交”成了新风尚。
“零糖社交”顾名思义,就像吃零糖食品一样,既能获得满足感,又让人轻盈、无压力。告别“常联系”“腻一起”的社交方式,保持一定距离和独立性,不依赖他人提供情绪价值,更注重自身需求。
面对这种“松弛感”满满的社交新模式,这届年轻人趋之若鹜。相比于社交,他们似乎更喜欢独处。放弃精神内耗,表面上是年轻人对社交疲劳的反击,背后也是营造人际关系舒适圈的捷径。
(一)社交不必“随大流”“半糖主义”刚刚好
“我要对爱坚持‘半糖主义’,真心不用天天黏在一起。”
20年前,风靡大街小巷的《半糖主义》就用“糖分”诠释了年轻人对亲密关系的理解。如今,听这首歌长大的“90后”们,并没有盲目追求“零糖社交”,而是选择了更加温和的“半糖主义”。
而在工作中,“糖分”并非奢侈品,近几年流行的“搭子社交”,便是介于“零糖”和“半糖”之间的社交新模式。以兴趣划分圈子的“搭子社交”,是浅于朋友、重于同事的关系,社交关系处理也更灵活、自由,被称为是垂直细分领域的精准陪伴,如饭搭子、旅游搭子、午睡搭子、追剧搭子等。
与浅社交注重的广度与数量不同,“搭子社交”更注重圈层的精细化,被视为高效、快捷、轻松、简单的社交方式。
(二)“君子之交”并非遗世独立,深度交往无法完全替代
好的社交关系,是在分寸感上彼此保持淡然,不取悦,够真实。保持本真并非任性自我,遗世独立在当今社会并不可取。
王忠武认为,“零糖社交”并不是“零社交”,现在有的年轻人不去社交、拒绝社交,把这种极端的社交行为当成一种个性的展示,对自身发展是不利的。再优秀的人,也有自己无法胜任的工作;再强大的内心,也有难以排解的困惑。“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放弃社交等于放弃自身发展的机会,这样的‘个性’得不偿失。”王忠武强调,“零糖社交”有其优势,却无法完全替代深度交往的模式,尤其在数字化的互联网时代,过度依赖“零糖社交”会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逐渐减弱,关系不断疏远。“尽管‘零糖社交’能带来一些社交上的新奇体验,但我们仍应相信真正的亲密关系和深厚友谊,是那些能够与我们长期相伴、不离不弃的密友所带来的。”
据JustSSul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社交趋势洞察报告》显示,当代年轻人平均2个知心好友,在面对“和朋友相处的最理想状态”这一问题时,有54%的年轻人选择“经常联系,但也有自己的独处空间”。仅有12.6%的年轻人选择“每天都可以黏在一起”。
——(济南日报《零糖青年的社交圈,为啥不喜甜?》有删改)
【材料二】
【材料三】
传统的社交模式往往强调群体意识和群体归属感,而当代年轻人更倾向于建立一种基于自我实现和自我表达的社交关系,希望通过社交活动促进个人成长,而非受限于过度情感依附。从“为他人”到“为自我”,“零糖社交”强调的是建立在自我认知基础上的真实交往,让社交成为一种自我实现的过程。
——(杭州日报《“零糖社交”并非“零社交”》,有删减。)
(1)阅读材料一中的两张图表,写出你得出的结论。(4分)
(2)材料一中,按照社交的程度来看,以下哪种排列比较恰当 (2分)
A.深度社交<零糖社交<半糖社交<搭子社交
B.零糖社交<搭子社交<半糖社交<深度社交
(3)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完成以下两个小题。(6分)
①材料二谁的“交友观”符合“零糖社交”的内核?请结合前两则材料的内容发表你的看法。
A.鲁迅B.庄子C.子路
②请结合材料二中古代贤人的观点,拟写两条交友原则。(例如:言而有信)
(4)“零糖社交”是否会取代“深度交往”,请结合三则材料和生活经验谈谈看法。(4分)
第五站:“与友同行”的表达交流活动(40分)
8.(40分)作文。
通过这次“与友同行”的主题活动,相信你对“朋友”的内涵有了更深的认识。现邀请你来分享你与“朋友”之间的故事。
仔细回想一下,你心目中最要好的朋友是谁呢?可以是一个字、一朵花、一根草,可以是一种动物、一座建筑;也可以是老师、父母,是海伦•凯勒、藤野先生、于漪、李贺;也可以是一本书、一段话……你与他(它)之间发生了怎样难忘的事,让你有了怎样的思考或困惑?
请按照下面的要求,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你可以记叙事情,传达情感,分享体验,注意思路要清晰;(2)请抓住“朋友”的特点,围绕中心通过事件或细节凸显你的情感;(3)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2024-2025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第一站:探究“朋友”内涵的展板制作(44分)
【展板一:追根溯源,探字义】
1.【答案】(1)相互支持
(2)B
【分析】(1)本题考查词语含义理解。
相濡以沫:泉水干了,鱼吐沫互相润湿。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根据“在共同做事情”的提示,选“相互支持”恰当。
(2)本题考查词语含义理解。
A.肝胆相照:形容朋友之间互相信任、忠诚无私的情谊。
B.天伦之乐:指老一辈和小一辈有血缘亲属关系的乐趣。
C.莫逆之交:非常要好的朋友。
D.情同手足:关系如手和脚,一日也离不开;比喻情谊深厚,如同兄弟一样。
故选:B。
【点评】综合读写题就是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展板二:梳理品味,选名句】
2.【答案】(1)①有朋自远方来
②人不知而不愠(重点字:愠)
③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重点字:善)
④我寄愁心与明月
⑤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2)示例:用来阐述“朋友”内涵的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句话的意思是:替别人出谋划策是否尽心竭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否真诚相待了呢?这一句写出了与朋友交往就应该讲真诚。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和语句理解。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展板三:理解分析,巧归类】
3.【答案】(1)D
(2)②根据句意,结合后文“不受”可以推知,“归”意思是归还。
(3)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
(4)①示例:交友的标准
②【乙】
③【丁】
③第二空“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具体说明了和不同的人交往及影响,阐述了交友标准问题,和【丙】有相同之处。
【丁】第三空,从“券在心,不在纸。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可知,【丁】说的是蔡磷归还老友托付的银子的故事,说的是和朋友交往要讲诚信,也是态度问题,和【甲】“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说的是一个问题,即交友的态度。
【分析】参考译文:
【甲】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即使他自己说没有学过什么,我也一定要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乙】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丙】孔子说:“和品行优良的人交往,就好像进入了摆满香草的房间,久而久之闻不到香草的香味了,这是因为它和香味融为一体了。和品行不好的人交往,就像进入了卖臭咸鱼的店铺,久而久之就闻不到咸鱼的臭味了,这也是因为你与臭味融为一体了。”
【丁】蔡磷是吴县人,他非常重视诺言和责任,同时也非常重视朋友之间的情谊。有一个朋友寄存了千两白银在他那,但没有立下任何字据。没过多久,这位朋友去世了。蔡磷于是叫来朋友的儿子,要把这千两白银归还给他。朋友的儿子非常吃惊,拒绝接受,说:“哎呀!没有这样的事情,哪里有寄放千两白银却不立字据的?而且我的父亲也没有告诉过我呀。”蔡磷笑了笑说:“字据是在心里,不是在纸上。你的父亲知道我诚实守信,所以不会告诉你。”最终,蔡磷还是用车子把千两白银运着送还给了他。
【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分析题,解题方法:
1.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2.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3.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展板四:补全结语,整意义】
4.【答案】(1)①A ②B ③酝酿
(2)①日月之行 若出其里
②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示例:朋友是一股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
(4)将“拙见”改为“意见”。
【分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①“徜徉”读作cháng yáng。故选A。
②“绽放”读作zhàn fàng。故选B。
③“yùn niàng”写作“酝酿”。
(2)本题考查诗句默写。
①根据《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可得出答案。
②根据“王湾”“蕴含的积极乐观的哲理”,可得出答案: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本题考查仿写语句。划线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句式是“朋友是……,……为你……”,据此仿写,合情合理即可。
(4)本题考查词语运用。“拙见”是谦辞,不能用于别人,可改为“意见”。
【点评】要正确地读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在日常的学习阅读中也要注意多积累,丰富自己的字词量,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在实际的读写运用中避免错读错写。
第二站:“以经典为友”的创意归类阅读(5分)
5.【答案】示例一: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藤野先生》
归类理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通过回忆百草园中的趣事以及在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表达对儿时的老师寿镜吾先生的怀念。在百草园的欢乐玩耍,三味书屋中的读书等事都是怀念寿镜吾先生的情感依托。《藤野先生》通过记录“我”在日本仙台学医时,与藤野先生的相处之事,像藤野先生为“我”批改讲义等事,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都是以事怀人。示例二:D《五猖会》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归类理由:《五猖会》中父亲要求“我”背《鉴略》才让去看会这件事,让“我”感受到封建家长制对儿童的压抑,这种成长中的经历影响着鲁迅的性格与思想发展。《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展现了鲁迅童年从自由自在的百草园到严肃的三味书屋的学习过程,这段经历中的所见所闻,包括对封建教育的感受等,都是鲁迅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经历都在促使鲁迅逐渐成为那个有着独特思想的他。
【分析】《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点评】名著考查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多,既有文学文化常识也有作品主题、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写作特色类,还有对作品的品读、分析等。解答这类题,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经典情节以及人物形象牢记,这样可以轻松解答。
第三站:“以亲人为友”的文学关联阅读(15分)
6.【答案】(1)①终于有一天,阳台上再也不见了那亲切的身影,只有那棵树站在风中,发出沙沙的声响
②《背影》中朱自清的父亲在车站送别儿子,父亲的背影让朱自清感动不已
(2)①坦然②见母亲在阳台上身子倾斜的幅度越来越大,头也老是歪着伸向一边③感叹
(3)①神情:母亲的眼神专注而温柔,脸上带着一丝期待和关切。心理:母亲心中充满了对家人的牵挂和思念,希望能看到家人平安等车、上车的场景。她虽然年迈,但仍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家人,哪怕只是远远地看着。
②朗读设计:语气:语速缓慢,声音略带颤抖,充满深情。停顿:在“孤零零的身影”和“那满头的白发特别显眼”处适当停顿,以突出母亲的孤独和年迈。表现出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内心的酸楚。
(4)示例:A.亲情文苑,理由:文章通过描写母亲在阳台上的举动,表达了母亲对家人的深情关怀和“我”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文章充满了浓浓的亲情,适合推荐到“亲情文苑”栏目,展示家庭成员之间的深厚情感。
【分析】本文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感人的情节,展现了母爱的伟大与深沉,以及家庭成员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文章不仅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和感恩,也传递了家庭情感的传承与延续。
【点评】阅读分析题是语文学科中常见的题目类型,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第四站:“以现实为友”的思辨实践活动(16分)
7.【答案】(1)当代年轻人在社交方式上更倾向于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和独处空间,同时维持少量的知心好友关系。大多数年轻人偏好轻盈无压力的社交方式,如“零糖社交”,但也重视深度交往中的情感支持和陪伴。
(2)B
(3)①B,庄子提出的“君子之交淡如水”强调友谊的淡然和不依赖,这与“零糖社交”追求的轻盈、无压力和独立性相吻合。
②1.淡如水:保持友谊的淡然和独立,不过度依赖对方,保持适度的距离。2.共享资源:愿意与朋友共享资源,无私奉献,共同面对困难。
(4)不会完全取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社交需求,有些人更倾向于轻盈无压力的“零糖社交”,而有些人则更需要深度交往带来的支持和陪伴。不同的社交方式可以互补,“零糖社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社交压力,而“深度交往”则能在关键时刻提供情感支持和帮助。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需要在不同的情境下切换不同的社交方式。人是社会性动物,深度交往能够满足人类深层次的情感需求,提供安全感和归属感。完全依赖“零糖社交”可能会导致人际关系的疏远和孤独感的增加。材料一中王忠武的观点也支持这一点,他认为“零糖社交”有其优势,但无法完全替代深度交往,特别是在数字化时代,过度依赖“零糖社交”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削弱。
【分析】材料一:主要讲“零糖社交”的概念、这种方式强调保持一定距离和独立性,不依赖他人提供情绪价值,更注重自身需求。半糖主义和搭子社交深度交往的重要性;材料二鲁迅、庄子、子路有关交往的名言;材料三:传统社交模式强调群体意识和归属感,而当代年轻人更倾向于基于自我实现和自我表达的社交关系。“零糖社交”强调自我认知基础上的真实交往,让社交成为一种自我实现的过程。
第一题考查提炼概括。第二题考查衔接与排序。第三题考查内容理解。第四题考查开放探究。
【点评】材料阅读题给出一组材料,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解答此类题,要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用简洁、流畅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见解。
第五站:“与友同行”的表达交流活动(40分)
8.【答案】例文:
与书为友
在我的人生旅程中,有一个特殊的朋友,它不会说话,却能与我心灵相通;它没有生命,却能给予我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它,就是书。
记得小时候,我对书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情。那时的我,更喜欢在外面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享受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翻开了一本童话书,从此便被书中那奇妙的世界所吸引。
从那以后,书就成了我最亲密的伙伴。每当我感到孤独的时候,我就会拿起一本书,沉浸在其中的故事里,仿佛自己也成为了书中的一员。在书的世界里,我结识了勇敢善良的小红帽、美丽聪明的白雪公主、坚强勇敢的丑小鸭……他们的故事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勇敢、什么是善良、什么是坚持。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阅读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我开始阅读各种经典文学作品、历史书籍、科普读物等。在《三国演义》中,我领略到了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的波澜壮阔;在《史记》中,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沧桑;在《时间简史》中,我探索了宇宙的奥秘……每一本书都像是一扇窗户,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书不仅给我带来了知识和乐趣,还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了我力量和勇气。记得有一次,我在学习上遇到了很大的挫折,心情非常低落。就在我感到绝望的时候,我偶然翻开了一本名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书。书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他在经历了无数的困难和挫折后,依然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从不放弃。他的精神让我深受鼓舞,我也决定像他一样,勇敢地面对困难,永不放弃。
与书为友,让我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让我在智慧的天空中翱翔。书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它将陪伴我一生。
【分析】本题考查材料作文。“与友同行”明确了主题是关于朋友以及与朋友共同经历的事情。对“朋友”的定义非常广泛,可以是各种不同的对象,这给了写作者很大的发挥空间。通过讲述与特定“朋友”之间的故事,表达对友谊的理解、珍惜,或者从这段关系中获得的成长、感悟等。开头可以用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来引出“朋友”这个主题,比如描述一个与朋友相关的场景、讲述一个关于友谊的感悟、引用一句关于朋友的名言等。主体详细描述与“朋友”之间难忘的事情。如果选择的是一个人,可以描述具体的事件,如一起度过的困难时刻、共同的兴趣爱好等。如果选择的是一个物品或概念,可以讲述它在特定时刻给自己带来的支持或启发。在结尾部分,对与“朋友”的关系进行总结和升华,强调这段经历给自己带来的思考或困惑。可以表达对友谊的珍视、对未来的期待,或者提出一些关于人生的思考。
【点评】本文以书为友,通过讲述自己从小到大与书的故事,展现了书在作者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被童话书吸引,到广泛阅读各类书籍,再到书在困难时给予力量,文章层次清晰,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如“每一本书都像是一扇窗户,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等语句,让读者能切实感受到作者对书的热爱。主题明确,表达了书作为特殊朋友的珍贵以及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朋,象形兼会意。字从二肉。——《说文解字》
友,同志为友,从二又。——《说文解字》
A.益者三友
延年益寿
B.如入芝兰之室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C.蔡召其子至
至理名言
D.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
人不知而不愠
(一)
(二)
①
【丙】孔子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王肃《孔子家语》》
② (填写材料标号)
待友态度
【甲】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
③ (填写材料标号)
原书目录
小引
五猖会
琐记
狗•猫•鼠
无常
藤野先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范爱农
阿长与《山海经》
父亲的病
后记
《二十四孝图》
选择角度
我选择的角度:
A.中国式父子
B.借书寄情
C.以事怀人
D.鲁迅是如何成为鲁迅的
E.__________
理由阐述
主要事件
“我”的心理感受
母亲在阳台晃动身子张望
②
①
惊讶(疑惑)
母亲告知“我”是看家人等车上车
③
“我”站在阳台看妻儿
幸福(怀念)
鲁迅
友谊是两颗心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敲打。
庄子
君子之交淡如水。
子路
愿车马衣裘(qiú,毛皮衣服),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共6页。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独立作业语文试题,文件包含202310七年级语文试题卷docx、202310七年级语文答题卷docx、202310七年级语文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你根据提示,填写下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