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行路难其一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行路难其一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知识与技能
1.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行路难(其一)》,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2. 掌握诗歌中的生字生词,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分析诗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学习如何通过诗歌表达情感和思想,培养创造性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体会李白在诗中表达的豪迈气概和对理想的追求。
2. 引导学生理解并学习诗人面对困难时的乐观态度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一)诗歌的意象分析
1. 理解诗中“金樽清酒”、“玉盘珍羞”等意象所蕴含的深层意义。
2. 分析“冰塞川”、“雪满山”等自然景象在诗中的象征意义。
(二)诗歌的情感变化
1. 探讨诗人从欢乐到苦闷、从失望到希望的情感变化。
2. 学习如何通过诗歌表达复杂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
(一)诗歌的深层含义
1. 深入理解“行路难”的双关含义,把握诗歌的主题思想。
2. 分析诗歌中的特殊句式和修辞手法,理解其表达效果。
(二)诗歌的鉴赏与创作
1. 指导学生如何鉴赏诗歌的美感和艺术特色。
2. 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鼓励他们尝试创作自己的诗歌。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激发兴趣与情感共鸣
(1)开场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困难?是选择放弃还是勇敢面对?请分享你们的经历。
(2)引导学生思考: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面对困难,我们的态度和选择将决定我们的未来。今天,我们将学习唐代诗人李白的《行路难(其一)》,看看他是如何面对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2. 李白生平与写作背景介绍
(1)简要介绍李白:李白,被誉为“诗仙”,他的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表达了他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
(2)介绍《行路难》的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李白离开长安南下之时,表达了他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抑郁不平和对理想的追求。
3. 诗歌内容概览
(1)朗读诗歌:教师首先朗读《行路难(其一)》,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内容概述:简要介绍诗歌的主要内容,包括宴会的欢乐、仕途的艰难、政治前途的幻想和希望,以及诗人的乐观自信和积极追求。
4. 教学目标明确
(1)明确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并学习如何鉴赏和创作诗歌。
(2)强调学习意义:诗歌不仅是文学的瑰宝,也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和文化的窗口。通过学习《行路难(其一)》,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李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他面对困难时的积极态度。
(二)新课呈现
1. 诗歌朗读与韵律感受
同学们,我们先来朗读一遍《行路难(其一)》,注意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李白的诗作,韵律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比如第一句“金樽清酒斗十千”,我们要注意“金樽”和“清酒”的平仄变化,感受诗人的豪放。同时,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斗十千”的停顿,这正是诗歌节奏的体现。大家试着跟着我一起读,体会这种韵律美。
2. 生字生词释义与运用
我们来学习诗中的生字生词。比如“樽”字,在这里指的是古代盛酒的器具,而“珍羞”则是指珍贵的食物。这些词语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词汇量,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句的含义。我们可以通过造句来加深理解,比如用“珍羞”造句:“节日的餐桌上摆满了各种珍羞,让人垂涎三尺。”
3. 意象与修辞手法分析
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是理解诗歌内涵的关键。例如,“欲渡黄河冰塞川”中的“冰塞川”,既描绘了黄河被冰封的景象,也隐喻了仕途的艰难。而“长风破浪会有时”则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乐观态度。我们可以分小组讨论这些意象和修辞手法在诗中的作用和意义。
4. 情感变化与诗歌主题探讨
我们来探讨诗人在诗中的情感变化和诗歌的主题。从“停杯投箸不能食”的苦闷,到“长风破浪会有时”的豪迈,诗人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这反映了诗人怎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对这种情感变化的理解和感受。通过这样的探讨,我们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诗歌,也能够从中获得人生的启示。
(三)深入探究
1. 诗歌情感的起承转合
(1)分析诗歌情感的起伏
引导学生观察诗歌中情感的起伏变化,从“金樽清酒斗十千”的豪放,到“停杯投箸不能食”的抑郁,再到“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希望与决心。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感受诗人在面对困境时的心境。
(2)讨论情感变化的原因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探讨李白在诗中情感变化的可能原因。让学生结合李白的生平背景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分析诗人为何会有这样的情感波动。
2. 意象与象征的解读
(1)意象的识别与分析
引导学生识别诗中的意象,如“金樽”、“玉盘”、“黄河”、“太行”等,并分析这些意象在诗中的象征意义,如何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2)象征手法的运用
让学生讨论李白如何运用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例如“冰塞川”和“雪满山”如何象征仕途的艰难。
3. 诗歌语言的鉴赏
(1)实词与虚词的理解
重点讲解诗中的实词和虚词,如“清酒”、“珍羞”、“茫然”等,让学生理解这些词语在古代汉语中的含义及其在诗中的作用。
(2)修辞手法的赏析
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如夸张、对比等,如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4. 诗歌创作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1)诗歌与现实的关联
讨论《行路难(其一)》如何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生活现实和精神追求,让学生思考自己的现实生活与李白的诗歌之间的联系。
(2)创作实践
鼓励学生基于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尝试创作自己的诗歌或短文,表达自己在面对困难时的情感和态度。通过创作实践,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四)拓展延伸
1. 角色扮演与情境体验
(1)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每组选出一名学生扮演李白,其他学生则扮演李白的友人或对手。通过模拟李白在不同情境下的对话,让学生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
(2)设置情境,如李白在宴会上突然感到失意,或是在面对黄河冰塞、太行雪满的自然景象时的感慨。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诗句和意象,创造性地表达李白可能的言行和心理活动。
2. 创作与表达
(1)引导学生运用《行路难(其一)》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创作一首表达自己在面对困难时情感和态度的现代诗或短文。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古典诗歌的韵味与现代生活相结合。
(2)组织一次诗歌朗诵会,让学生朗诵自己创作的作品,同时也可以朗诵《行路难(其一)》或其他喜欢的诗歌。通过朗诵,学生可以更深刻地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同时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五)课堂小结
1. 诗歌内容与艺术特色回顾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一起走进了李白的《行路难(其一)》,感受了诗人在宴会上的欢乐与内心的苦闷,以及面对仕途艰难时的豪迈与希望。诗歌以“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开篇,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宴会的奢华,但随即“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转折到诗人内心的抑郁与迷茫。我们学习了如何通过这些生动的意象,理解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对理想的追求。
在诗歌的后半部分,“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通过自然景象比喻了仕途的艰难,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则展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同学们,我们不仅要学习诗歌的表面文字,更要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深层含义和艺术魅力。
2. 学习意义与生活实践
学习《行路难(其一)》不仅仅是为了欣赏一首诗歌,更重要的是从中汲取力量,学会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李白在诗中虽然遭遇了挫折,但他的乐观和坚持最终让他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同学们,当你们遇到难题时,不妨想想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相信困难总会过去,只要我们有勇气和决心。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诗歌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在描述一个场景或者表达一种情感时,可以借鉴李白的夸张和想象手法,让我们的表达更加生动和有力。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希望大家能够将这种精神和技巧应用到自己的写作和生活中,不断进步和成长。
(六)布置作业
1. 要求学生背诵《行路难(其一)》。
2. 让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面对困难时的经历和感悟。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行路难其一教学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行路难其一教案设计,共6页。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行路难其一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背景导入,课文研读,类诗探读,幸福达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