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9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13湖心亭看雪教案

    9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13湖心亭看雪教案第1页
    9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13湖心亭看雪教案第2页
    9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13湖心亭看雪教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诵读背诵课文。
    2、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3、欣赏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二)过程与方法
    1、揣摩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把握作者的语言风格。
    2、赏析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
    二、重点难点分析。
    (一)教学重点:
    1、诵读背诵课文。
    2、欣赏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二)教学难点:
    1、把握叙事、写景、抒情的关系。
    2、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
    三、教学方法:
    1、沉潜涵泳,吟咏诵读鉴赏法
    2、联想想象,批注阅读体悟法
    本文文字较浅显,注释较详细,学生自读课文,把握文意不成问题。在此基础上主要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理解作者的孤怀雅趣和精神世界。
    四、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有一种画轴,且细且长,静静垂于厅堂的两侧。她不与那些巨幅大作比气势、争地位,却以自己特有的淡雅、高洁,惹人喜爱。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就垂着这样两轴精品,这就是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梁衡《秋月冬雪两轴画》
    作家梁衡所说的《湖心亭看雪》是一篇描写西湖胜景的佳作,被称作是描写西湖最漂亮的文章。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张岱的世界,去《湖心亭看雪》。
    (二)知人论世
    多媒体显示: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精通茶艺茶道,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著有文学著作《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夜航船》、《快园道古》等,还有史学著作《石匮书》。
    “奇人”、“奇事”、“奇景”、“奇趣”
    ——赏析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特色,走进张岱的精神世界。
    雪夜奇趣
    “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 不如雪湖……能真领山水之绝者,尘世有几人哉?”
    ——明·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谈》
    [设计意图]引用资料,为引导学生理解张岱的孤怀雅趣做铺垫。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从哪种感觉来写?(从听觉来写。)
    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突出天气的严寒;也为下文更定到湖心亭看雪埋下伏笔,突出游兴强烈。)
    (2)“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这么冷的天气,又是初更时分,作者独自到湖心亭看雪,你能看出作者的心境吗?(孤怀雅兴,孤高自赏。)
    在作者眼里,芸芸众生不可为伍,像舟子这些凡夫俗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反映了他文人雅士的孤傲。
    奇景别趣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通过听觉写景,写出了大雪后一片静寂,湖山封冻,人鸟瑟缩不敢外出,寒噤不敢作声,连空气仿佛也冻结了。一个“绝”字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上画出了大雪的威严。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前一句生动地写出了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突出天地茫茫,阔大辽远之势,即着眼于“大”字。后一句表现了随着小舟的缓缓行进,湖中景物依稀可辨的景象,同时它们的排列由大至小,突出“小”字。侧面烘托出雪笼西湖、水天之间茫茫一片的景色。体现出作者超凡脱俗的闲情雅致。
    作者用清新淡雅的笔墨,描绘了雪后西湖凝静清绝的景象。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净美精约,简洁通透,写出了雪中西湖的空阔感。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细微点睛,生气毕显。将静阔衬得更加静阔,而又为清冷增添了丝许活力,由远而近,轻重有致,或泼墨或点染地写意出来,“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雪在其中似有还无,似无还有,白色苍渺之景,却借影而得神,寥寥数笔,有酣畅淋漓之味,也引出秀影浮动的灵气。
    小结:白描:本是中国画的技法。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彩色的画法。后来泛指文学创作上的一种表现手法,主要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
    (3)情景交融
    一切景语皆情语,情以景生,景以情存,情景相生。本文写景有两句,先从大处下笔,“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接着,作者落笔眼前,写西湖近景:“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这些量词都是把事物给缩小了。从而与上面浑然一体的浩大气势形成对比,突出这些事物在天地面前都变成了沧海一粟,可有可无,天人合一了,因为作者眼中只有自己只有天地,而其它一切都是渺小的。形象地描绘出了眼前景物的渺小,微弱,与旷远莽苍的大自然进行对比,渲染了“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栗”的一种人生情绪。
    3.意外之趣
    作者前往湖心亭看雪,意外遇到了什么?“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已经有人捷足先登。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巧遇知己 ,惊喜万分!用小说的笔法,反客为主,写客人的“见余大喜”,实写自己的惊喜,转换叙述角度,在尺幅之间生起波澜。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一个“强”字是为了酬谢知己,见出作者的率真性情。
    (3)是金陵人,客此。
    此时此地此景,能够遇见游人,大喜过望应是最基本的感情,然而短暂的相遇之后就是别离,不禁让他悲从中来,但毕竟天涯遇知音又是让人愉悦不已,情感一波三澜。
    (4)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文意再起波澜,借舟子之口,传达出饱含深意的意味,钟情山水 ,淡泊孤寂,一个“痴”字可谓点睛之笔。
    4.痴人雅趣
    [设计意图]此教学环节通过对作者“痴”的分析带领学生体会作者超凡脱俗的文人雅趣和深沉的故国之思,理解张岱的精神世界。也是本课教学难点。
    深夜赏雪,表现孤独心境和遗世独立的孤怀雅趣。
    欣赏美景,流露内心的忧伤和对人生渺茫的感叹。
    知己相遇,反映偶遇的喜悦和分别的怅惘。
    借舟子言,反衬远离世俗和孤芳自赏的情怀。
    作者痴情于自然,痴情于山水,陶然自乐于真性情中。文章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明朝)的怀念之情。
    “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 ——《陶庵梦忆·序》
    (5)梦回西湖,笔端流露对故国家园与往日繁华的淡淡思念。
    5.风流才子 痴相公
    [设计意图]从叙事、写景、抒情三个角度分析,引导学生理清行文的思路与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叙事是行文的线索,如文中写“素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 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到亭上”及下船”,交代了作者的游踪。
    本文写雪景的一段,作者就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点,一痕、一点、-芥、两三粒,正是茫茫雪景中的亮点,作者以他准确的感受体会到简单背后的不平凡,宇宙的空阔与人的渺小构成了强烈的对比,景物因此有了内容。
    湖心亭巧遇虽是叙事,但重在抒情。因意外遇到两个赏雪人而惊喜,短暂的相遇很畅快,随之而来的分别不免伤感,但遇到志趣相投的人又让他释然。情绪的变化一波三折,但是都与看雪”有关,是“看雪”行动的延伸。由从景的角度写景转变为从人的角度写景,将人与景有机地结合起来。人的参与,给有可能显得冷寂、单调的景物注入了生机。而人与景的融合,正是本文的特色。
    总结:叙事是本文的线索,写景是本文的重点,事因景有了亮色,景因事有了内涵。事和景的融合正是本文最大的特色,而两者当中又始终贯穿着作者的复杂情感,三者有机结,天衣无缝。
    (四)总结
    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淡雅致的西湖雪景,白描手法简约生动,浑然天成;写景、叙事、抒情融于一炉,水乳交融;痴相公张岱的孤怀雅趣,让我们这些忙碌的都市人唏嘘感叹。如此精美绝伦、形神兼备的小品文,读来简直是一种享受。
    张岱的小品从来不爱讲道理,他只是感受人生,描绘人生。课后不妨读一读老师推荐的这几本书,去静静地品读、静静地体味。

    相关教案

    初中人教部编版(2024)湖心亭看雪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2024)湖心亭看雪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湖心亭看雪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湖心亭看雪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教学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九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