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人教部编版(2024)永久的生命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2024)永久的生命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讲授新课,活动深化,总结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 题
《永久的生命》
《我为什么而活着》
备课人
授课日期
教
学
目
标
(1)理解并把握哲理散文的特点,能够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领悟文章中包含的哲理。
(2)通过品味哲理散文的语言,体会其语言的形象性和哲理性,提升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3)感悟生命的真谛,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教 学
重 点
与 难点
(1)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理解作者如何层层推进地阐述生命的哲理。
(2)感悟并欣赏哲理散文的语言特色,体会其语言的形象性和哲理性。
媒 体教 具
(1)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永久的生命》和《我为什么而活着》的相关图片、视频资料,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2)《永久的生命》和《我为什么而活着》的原文,用于学生课前预习及课中讨论。
(3)关于作者严文井和伯特兰·罗素的详细介绍,以及两篇文章的写作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课时
-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1)名言启示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并思考以下名言: 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 但丁 一个人应当为活着而吃饭,而不是为吃饭而活着。
——莫里哀 人是为了自己的希望才活着的。
——肖洛霍夫
(2)讨论互动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名言的理解以及个人对于 为何而活 的初步想法。
教师总结引入: 每个人的生活理念与追求各不相同,今天我们将通过罗素的视角,探索他的人生哲学。
罗素,一位跨越两个世纪的思想巨人,他将怎样回答‘我为什么而活着’这个问题呢?
让我们一同走进《我为什么而活着》。
二、讲授新课
(1)文本概览
分发阅读材料,要求学生快速浏览全文,尝试用自己的话概述文章大意。
(2)深入分析
第一部分:对爱的追求 文本摘录: 三种单纯然而极其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
小组讨论:探讨罗素对 爱 的定义(包括爱情、亲情、友情等),如何理解这种爱的渴望如何成为其生活动力?
第二部分:对知识的渴望 文本摘录: 对爱情的渴望,使我心魂颠倒;对知识的追求,使我常处于狂热状态。
案例分析:选取罗素在哲学、数学领域的成就简述,引导学生思考:对知识的追求为何能使人 常处于狂热状态 ?
第三部分:对人类苦难的同情 文本摘录: 每当这三种激情任何一种有所增进或有所衰退时,都使我觉得自己更加接近那个在我看来是人生最终目标的东西——即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
角色扮演:模拟罗素面对人类苦难场景(如一战、二战),学生分组讨论其可能的思考与行动,感受其内心深处的同情心。
(3)语言风格与论证方法
教师引导:分析罗素直接坦诚的表达方式,如何增强文章说服力。
技巧归纳:总结罗素如何通过列举个人经历和情感体验,逐步构建其生活哲学的论证结构。
三、活动深化
(1)情感共鸣
写作练习:每位学生仿照罗素的表达方式,撰写一段 我为什么而活着 ,分享个人的追求与梦想。
(2)批判性思维
小组辩论:围绕 个人追求与社会责任的平衡 展开辩论,正方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反方侧重社会责任的重要性,讨论如何在两者间寻求平衡。
四、总结提升
(1)回顾要点
强调罗素的三大生活动力:爱、知识、同情,并讨论这些元素如何构成一个完整而有意义的人生。
(2)人生启发
师生对话: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生活态度,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爱、追求知识和展现对他人苦难的同情。
板 书设 计
《永久的生命》有限可怜神奇感动奇迹感谢永久赞美
《我为什么而活着》罗素简介人生态度
作业布置
(1)深入阅读课文,总结《永久的生命》中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并用自己的话概括生命的特点。
(2)结合《我为什么而活着》的内容,撰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人生价值的追求。
教学资源拓展
拓展资源
(1)课外书籍:《历史深处的忧虑:近距离看美国》。
(2)网络资源:国家地理中文网的历史频道。
(3)实践地点:当地历史博物馆。
拓展建议
(1)课外书籍:《历史深处的忧虑:近距离看美国》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美国的历史文化背景,建议作为课后阅读,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我为什么而活着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教学重点,文本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课时,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永久的生命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永久的生命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自读课文,进行读写综合能力训练,第三次自读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