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考点梳理分层卷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2章地球的面貌(考点梳理卷)(原卷版+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6377326/0-173153874601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考点梳理分层卷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2章地球的面貌(考点梳理卷)(原卷版+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6377326/0-173153874603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考点梳理分层卷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2章地球的面貌(考点梳理卷)(原卷版+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6377326/0-173153874605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考点梳理(原卷版+解析)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考点梳理分层卷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2章地球的面貌(考点梳理卷)(原卷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考点梳理分层卷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2章地球的面貌(考点梳理卷)(原卷版+解析),共34页。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考点梳理卷)第一节 认识地球(课本P16~27)考点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1)人们对地球的认识过程:生活中证明地球是球体的现象1.月环食的时候,月亮上地球的阴影部分是 的。(月食现象)2.在海边看地平线是一条 线。3.在海边看船从远处迎面驶来,先看到 ,再看到船身。4.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5. 船队的环球航行的事实。6.最科学的证明——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 稍扁、赤道 的 球体。2.地球的大小: 毛泽东的《七律二首·送瘟神》中“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指的是坐在 。歌诀记忆地球的基本数据地球是个圆球体,5.1亿表面积要知赤道有多长,坐地日行八万里考点2:地球仪1.地球仪基本要素:地轴、两极、赤道、纬线、经线。(1)纬线与经线(1)最长的纬线是 。(2)纬线是与 平行的圆圈,因此沿纬线一直向东或者向西走,最终会回到 。(3)经线指示 方向,所有经线会集于 点,因此地球仪上最北端在 ,站在北极点上,四周都是 方;地球仪上最南端在 ,站在南极点上,四周都是 方。(2)纬度与经度(3)半球的划分:(4)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5)经纬网A.定义: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B.作用:利用经纬网,可以方便地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航海、航空、交通、军事、气象观测等方面有广泛用途。C.经纬度的判读方法详解(如右图)①判大小:按照经纬度数值的变化规律,找出大的数值②画箭头:按 的方向绘制箭头③定方向:按照“ ”判定箭头的指向④写字母:按照箭头的指向写上相应方向的字母⑤读经纬:最后读出所在点的经纬度a.一般情况下,表示某地点的经纬度,先写 再写 ,需要括号括起来。b.纬度和经度的代号: 为North的首字母 , 为South的首字母, 为East的首字母, 为West的首字母。c.经度分东经和西经,纬度分北纬和南纬,写经度数时,必须说明度数是东经或西经。写纬度时必须说明是北纬还是南纬。d.练习 写出A的位置( , );如下图B点的位置( , ) A 1.经、纬度和半球的判断要领(1)纬度只有 纬、 纬;经度只有 经、 经。(2)赤道(0°)既划分 纬度也划分 半球;本初子午线(0°)仅划分 经度。(3)纬度:往北增大为 、往南增大为 。经度:往西增大为 经、往东增大为 经。(一句话概括:北大为 纬,南大为 纬,东大为 经,西大为 经)(4)东西半球的判断口诀:“ ”(度数比分界线度数小的为东半球,度数比分界线度数大的为西半球。)(5)东西半球的划分图示法(6)0°无论是经度还是纬度只写成 ;180°不分东、西经,只写成 。2、能够构成经线圈的两条 经线必须符合两个条件:(1)两条线必须是相对的。(2)两条经线的度数之和是180°。(0°经线与180°经线组合经线圈)考点3:地球的运动 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课本P28~32)考点1:海洋与陆地1.世界海陆面积的分布:“ 海洋, 陆地”。 半球的海陆分布图 不论哪一半球, 面积总比 大。考点2:七大洲1.大陆、岛屿、半岛、大洲的含义七大洲的名称与大小:按面积由大到小分别是 洲、 洲、 洲、 洲、 洲、 洲和 洲。七大洲的分布大洲分界线考点3:四大洋四大洋的名称及面积大小: 洋、 洋、 洋、 洋。 四大洋分布 七大洲、四大洋简图 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课本P33~39)考点1:陆地地形1、地面高度的两种表示方法: 和 。(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3)例题:①上图中甲、乙两地高处海平面的距离分别是 米和 米,也就是说甲、乙两地的 分别是 米和 米。②上图中甲地高处乙地的垂直距离是 米,也就是说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米。③海拔和相对高度的相同点是都是 ,不同点是测量起点不同,海拔的起算点是海平面,相对高度的起算点是相对比的地点。①地面上某点的海拔只有一个,相对高度有无数个。②在地图上,一般用 表示地面的高度,用 表示地面的起伏变化。③海拔和相对高度一般都以 作为计量单位。2.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1)例题:读图 2-38,判断 A、B、C、D、E 各点 所在地形区分别属于哪一种地形类型。 A B C D E (2)世界陆地地形之最考点2:海底地形海底地形主要包括: 、 、 、 、 。大洋中脊是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比较强烈。海洋渔业资源主要分布在 地区,因为这里:①海域浅,阳光充足,生物光合作用强②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因而浮游生物繁盛,可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馆饵料。考点3:学看地形图1.等高线与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一个区域内海拔 的各点相连的线。等高线地形图:将多条等高线按一定比例缩小后投影到平面上,就可以绘制出等高线地形图。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每两条相邻等高线的高差称为 。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一般数值用 数表示。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依据:同线 、同图 。(6)不同海拔的等高线 相交、 重合、 分支,且在图中的部分 中断。(陡崖除外)2.山地地形不同部位的名称3.判断地形部位① :等高线闭合,海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内高外低)。② :等高线呈明显弯曲,弯曲部分由海拔高处向海拔低处凸出。③ :等高线呈明显弯曲,弯曲部分由海拔低处向海拔高处凸出。经常会发育河流。④ :多条等高线重叠的部分。可以开展攀岩运动。⑤ :两山顶之间相对平缓、形似马鞍的部位。4.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判断地势高低:等高线上的海拔数值越大,地势越 ;数值越小,地势越 。判断坡度陡缓: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坡度 ;等高线稀疏,坡度 。 5.山脊、山谷的判读:山脊与山谷山脊与山谷等高线的 (如下图)(1)山脊:等高线由 弯曲(相据等高线上的数值来判断)(2)山谷:等高线由 弯曲(相据等高线上的数值来判断)(3)在 中才可能有河流。当等高线地形图上出现河流时此处便是 。6.山峰与盆地:山峰与盆地等高线上的数值分布 (如下图)。(1)山峰:等高线数值中心 ,四周 ;表示中间高,四周低。(2)盆地:等高线数值中心 ,四周 ;表示中间低,四周高。7.等高线地形图上海拔的计算: (1)位于等高线上的点海拔为等高线的数值,即h。(如:h丙= ,h丁= )(2)山顶海拔:假设数值最大的那条等高线海拔为M,等高距为d,则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