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 2024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百家争鸣【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 2024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百家争鸣【课件】第1页
    部编 2024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百家争鸣【课件】第2页
    部编 2024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百家争鸣【课件】第3页
    部编 2024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百家争鸣【课件】第4页
    部编 2024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百家争鸣【课件】第5页
    部编 2024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百家争鸣【课件】第6页
    部编 2024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百家争鸣【课件】第7页
    部编 2024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百家争鸣【课件】第8页
    还剩3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7课 百家争鸣课文配套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7课 百家争鸣课文配套课件ppt,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第7课百家争鸣,情景剧,时常温习,问题探究,拓展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课标新教材✪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进入春秋战国后,各诸侯国之问的争斗日益激烈,周天子的统治权威衰落,整个社会处于剧烈动荡与变革中。诸侯争霸、大国兼并、经济发展、制度变革和思想学术繁荣,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第5课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第8课 先秦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新课标新教材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这是山东嘉祥武氏祠的孔子见老子汉画像石拓片,展现了春秋晚期孔子拜访老子的情形。孔子和老子是著名的思想家。他们有哪些思想主张?春秋战国还有些重要的思想家?这个时期,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又出现了什么新的气象?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第7课《百家争鸣》。
    孔子见老子汉画像石拓片(局部)
    2022版课程标准:知道老子、孔子的生平与思想;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局面的产生。
    新课标新教材 第7课 百家争鸣
    1.知道百家争鸣的背景.2.了解老子、孔子思想主张和教育成就;了解各学派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3.掌握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认识百家争鸣与社会大变革的关系。(历史解释、唯物史观)教学重点: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教学难点: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三.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an1),春秋后期楚国人。他做过周朝的史官,掌管王室的典籍,学识渊博。
    阅读P41,完成下表:
    约前571---前471年
    万物都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万物都有对立面,对立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指出它们分别体现了老子的什么主张?
    万物都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
    万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他认为“道”是孕育万物的总根源,也是万事万物运行的总规律,道是超越时空的绝对存在,是不可感知的自然本体。道法自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们要顺应事物内在规律来行事。
    (1)核心: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
    (2)哲学: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
    他还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认为一羽事物都有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等,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例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治大国如烹小鲜,统治者智力天下,要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不要使用权谋,不妄为,不胡作非为,不要过分逼迫老百姓。
    老子代表着没落的奴隶主贵族阶级
    老子是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集中在《老子》一书中,这部书又称《道德经》,是道家的经典,充满着哲理和东方智慧。
    我受中国孔子、孟子影响很大,受老子的影响巨大。——托尔斯泰
    老子被世人称为哲学之父、智慧之父,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目前,各种外文版的《道德经》已有1千多种。
    孔子是春秋后期鲁国人,出身下层没落贵族。他从小学习礼乐,年轻时做过小吏,后收徒办学。孔子中年后曾在鲁国从政,但时问不长,不久便周游列国,宜扬自已的政治主张,却不为各国采纳。孔子在晚年回到家乡,主要从事教育,整理编订文化典籍。
    阅读P42--43,完成下表:
    约前551---前479年
    核心思想是“仁”,提出“仁者爱人”
    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教育公平的理念)
    注重道德与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学原则和方法,如因材施教、温故知新
    整理古籍,编《春秋》,《论语》记录其言论
    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1)核心思想:“仁”。
    (2)政治主张:恢复周礼;“为政以德”;反对苛政
    他提出仁者爱人,即人要有爱心和同情心,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面对当时动荡的社会,孔子在政治上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乐文明,按西周的制度和文化来重建当时的社会政治秩序,提出“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受惜民力、体察民意。他反对苛政,认为统治者只有实行德政,使民众心悦城服,社会才会稳定。
    ——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阶级的利益
    材料研读:樊迟(孔子弟子)问仁子曰:“爱人”。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
    根据材料,从为人处世角度,说说孔子 提出了怎样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仁者爱人,爱心和同情心
    能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格。 ——《论语.为政》
    材料体现了孔子的什么主张?你认为孔子的这一主张有什么积极意义?
    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礼记.檀弓下》
    该主张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同时以道德教化百姓,体现了民本思想,有利于减轻压迫改善民生;其道德教化思想,有利于弘扬正气和形成社会秩序,对今天提倡以德治国、建设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孔子也是一位大教育家
    (旁白):一天孔子在书塾席地而坐,正津津有味地看书时,学生子路匆匆忙忙跑进来停不住脚步撞在书桌上,把桌子上的东西全弄翻了,竹简也掉在地上。(孔子放下竹简问):子路,何以如此匆忙,是否有事找我?(子路气喘吁吁地):孔先生,有一个诸侯国的国王,请学生去当大夫,学生不知去否?(孔子严肃地看着他,摇了摇头):请三思而后行,考虑清楚再去。(子路点了点头):好!(匆匆忙忙地冲了出去)(旁白):孔子捧起刚才未读完的竹简,又细细地品味起来,无意中看到学生曾参在门口徘徊,孔子问。(孔子):曾参,你有什么事找我?
    (曾参吞吞吐吐地说):我,我有一件事想请教您,有一个诸侯国的国王,想找学生去当大夫,学生不知去还是不去。(孔子毫不犹豫的说):快去,快去,不要耽误了时间。(旁白):在路上奔跑的子路突然想起还有事要请教老师,赶忙折回去找老师,正巧听到了孔子与曾参的对话,子路来不及多想,又冲进书塾问道。(子路):先生,我和曾参一样的问题,为什么您的答复却不同?(孔子面带微笑,点了点头):曾参性子慢,做事诸多犹豫,我叫他快去,是不想他错失了良机。你的性子急,做事匆匆忙忙,不假思索,我叫你三思而后行,是不想你因性子急而误了大事。(子路和曾参一起答道):先生,我们明白了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的教育名言中,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帮助或指导?
    要虚心向别人学习、求教
    具有老实、谦虚好学的态度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从学习的角度,孔子的教育名言给了我们哪些启发?
    孔子告诉我们在学习上要:踏实求学,虚心求教;向能者学习,不耻下问;要经常复习,探求新知,学习和思考结合。
    整理和编订了古代文化典籍《诗经》《尚书》《春秋》《礼记》《易经》《乐》(编订六经)孔子的言行,被他的弟子整理成为《论语》一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
    ·孔子在晚年精心整理和修订古代重要典籍
    ·对传承我国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思想作出巨大贡献。
    孔子的思想和言行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论语》竹简(复制品)
    《论语》(lún yǔ),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成为古代学校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必读书。
    根据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0月,已经通过中外合作方式在159个国家,设立了1500多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累计培养各类学员1300多万人。
    “六经”是指孔子整理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对传承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思想做出了巨大贡献。
    孔子和儒家学说,对中国、对世界的文化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应该如何正确评价孔子及其儒家思想?
    积极: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值得我们敬仰。他所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儒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百家”: 泛指数量多。产生了儒、道、墨、名、法、阴阳、纵横、农、杂等各家思想流派。“争鸣”:指各学派互相诘难、批驳。“百家争鸣”:是指战国时诸子百家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互相诘难批驳,彼此吸收融合,形成百家争鸣局面。
    材料一 《盐铁论·水旱》中说:“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
    铁器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材料二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诸侯间展开长时间的兼并战争。
    (诸子)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摘自《汉书·艺文志》中诸子略
    私学兴起,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突破“学在官府”的限制。
    春秋战国时期,经济不断发展,政治风云变幻,社会经历着巨大变革。许多有思想的人围绕“治国方略”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今天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去领略大思想家的风采。
    铁犁牛耕使用,促使井田制崩溃,和生产力大发展(物质基础)
    分封制、宗法制崩溃;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环境自由)
    “士”阶层活跃和受重用
    私学兴起,学术下移。(“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历史规律性认识:·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产物。·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阅读教材,找出诸子百家的主要代表和思想主张
    3.1儒家学派代表人——孟子和荀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你如何理解孟子的这段话?
    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权武力威胁不了的人,才算是真正的大丈夫。 强调做人要不卑不亢,具有坚定的立场、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3.2墨家创始人——墨子
    墨子(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年)
    3.3道家的发展——庄子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
    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的宋国人。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著名思想家、哲学家。他发展了老子的思想。著作:《庄子》
    3.4法家集大成者:韩非
    韩非是战国时期韩国人,法家的集大成者,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散文家。
    3.5兵家代表人物——孙武、孙膑
    兵家也是当时诸子百家中比较活跃的一个学派。兵家的创始人是春秋末期的孙武,他的《孙子兵法》一书,奠定了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基础。战国时期,由于战争持续不断、军事理论有了进一步发展,兵家著述丰硕,如吴起、孙膑等都撰有兵法著作。
    清版孙武《孙子兵法》书影
    孙膑继承发展了孙武的军事思想, 反对空谈仁义,提出“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
    ①思想文化: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②文化传承: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代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 ——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
    是中国古代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你认为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观点最容易被当时统治者所采纳接受?
    方式一:以德来教化同学们——
    取法古人,建设良好校风
      某校存在一些不良的校风,比如有的同学不爱护学校公共财物。怎样来改善不良校风,使同学们自觉去保护好学校的公共财物呢?
    方式二:用“刑罚”来限定同学们, 做错一点也加以“处罚”——
    方式三:自觉遵守、“无为而治”, 让同学们自觉去要求自己——
    影响:孔子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思想家
    著作:他的学说集中在《老子》(又称《道德经》)一书中
    思想主张: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
    主张:“仁”,仁者爱人、以德治国,反对苛政
    教育成就: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提倡“因材施教”
    儒家: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礼治”
    道家:庄子: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提倡节俭
    法家:韩非:以法治国,君主专制 兵家:苏武
    第7课 百家争鸣
    影响: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稷(jì )下学宫 战国时期,齐国为招揽人才,在都城临淄稷门附近设置讲学的专门场所,被称为“稷下学宫”。聚集在这里的学者,来自道家、儒家、法家等学派,兴盛时有成百上千人。他们在此讲学、辩论、著书,阐明自己的政治主张,形成争鸣的局面。据说荀子曾在这里游学,成为当时颇有威望的学术领袖。稷下学宫对促进战国时期的学术繁荣起了重要作用。
    >

    相关课件

    历史人教部编版第八课 百家争鸣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历史人教部编版第八课 百家争鸣课文课件ppt,共19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八课 百家争鸣课前预习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八课 百家争鸣课前预习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学习目标,孔子和儒家学说,孔子学说与《论语》,百家争鸣,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战国时的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代表人物荀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