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中国“天宫”空间站使用了很多高新技术材料。下列对涉及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核心舱的离子推进器使用氙气作为推进剂,氙位于元素周期表0族
B. 被誉为“百变金刚”的太空机械臂主要成分为铝合金,其强度大于纯铝
C. 二氧化硅是飞船搭载太阳能电池板的核心材料
D. 太阳能电池翼基板采用碳纤维框架和玻璃纤维网,两者均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氙气属于惰性气体,位于第5周期零族,故A正确;
B.合金的强度、硬度均大于组分金属,故B正确;
C.硅单质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常用于制作太阳能电池板,故C错误;
D.碳纤维和玻璃纤维均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正确;
故选:C。
2. 已知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比多个中子
B. 标准状况下,由和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质子数为
C. 一定条件下,的与足量的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D. 标准状况下,含有个硫原子的与的混合物,其体积小于
【答案】C
【解析】
【详解】A.重氢中有1个中子,中无中子,比多个中子,故A正确;
B.标准状况下,和混合气体为,和质子数都为14,由和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质子数为,故B正确;
C.一定条件下,的与足量的充分反应,合成氨是可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小于,故C错误;
D.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含有个硫原子的与的混合物,其体积小于,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3.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S2-的结构示意图为:
B. HClO的结构式为:H-O-Cl
C. 氯化氢分子的电子式为:
D. 二氧化碳分子的比例模型:
【答案】B
【解析】
【详解】A.S的核电荷数为16,正确的是,故A错误;
B.HClO的结构式为:H-O–Cl,故B正确;
C.氯化氢分子为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故C错误;
D.C原子半径大于O,该模型中C、O原子半径与实际不符,正确的是,故D错误;
故选:B。
4. 将气体和气体在的密闭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若经后测得的浓度为,则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末物质的物质的量为
②用物质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③时,物质的转化率为
④用来表示反应速率,其速率之比为2:1:3
A. ①③④B. ①②③④
C. ②④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经后测得的浓度为,此时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结合反应可知消耗的B的物质的量n(B)消耗===0.6ml,末物质的物质的量为,故错误;
②D为固体,不能表示反应速率,故错误;
③结合上述分析,时,消耗A的物质的量n(A)消耗=2n(B)消耗=1.2ml;的转化率=,故正确;
④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为③④;
故选:D。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可以用湿润的淀粉试纸鉴别和溴蒸气
②常温下,铝可溶于过量浓硝酸,也可溶于过量溶液中
③向固体中滴加溶液或氢氟酸,固体均溶解,说明是两性氧化物
④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生产原料主要是矾土和石灰石
⑤可用澄清石灰水吸收反应产生的制备漂白粉
⑥或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和溴蒸气遇湿润的淀粉试纸,均可将I-氧化为I2,均出现蓝色,故无法鉴别,故①错误;
②常温下,铝与浓硝酸会发生钝化,故②错误;
③向SiO2固体中滴加NaOH溶液或氢氟酸,固体均溶解,但SiO2与其他酸均不反应, SiO2是酸性氧化物,故③错误;
④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生产原料主要是矾土和石灰石,故④正确;
⑤应用石灰乳吸收反应产生的Cl2制备漂白粉,故⑤错误;
⑥不会动导致酸雨,故⑥错误;
答案选A。
6.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将通入溶液中:
B. 向溶液中滴加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
C. 向粉末中通入气体:
D. 溶于稀硝酸:
【答案】B
【解析】
【详解】A.通入溶液,两者不能反应,故A错误;
B.向溶液中滴加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则两者按照1:1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故B正确;
C.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钠,反应方程式为:,故C错误;
D.微溶于水应写化学式,离子方程式为:,故D错误;
故选:B。
7. 无水AlCl3(178℃升华)遇潮湿空气即产生大量白雾,实验室可用Al和氯气通过如图装置制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试剂瓶B、C、F中分别盛饱和NaHCO3溶液、浓硫酸、浓硫酸
B. 氯化铝产品最后在装置E中收集
C. 若D中生成的AlCl3凝华堵塞导管,B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长颈漏斗中液面下降
D. 装置F和G可用装有无水CaCl2的干燥管替换
【答案】B
【解析】
【分析】A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氯气,氯气中有氯化氢、水等杂质,先用B中饱和食盐水除氯化氢,再用C中浓硫酸干燥,氯气与铝在D中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得氯化铝,反应的尾气中有氯气用氢氧化钠吸收,为防止氯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蒸气反应,所以在收集装置和尾气吸收装置之间加一干燥装置F,E为收集瓶,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A.B用于除去氯化氢,应为饱和食盐水,故A错误;
B.E为收集瓶,可用于收集产物,故B正确;
C.若D中生成的AlCl3凝华堵塞导管,B中压强增大,可观察到的现象为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故C错误;
D.无水氯化钙不能吸收氯气,不能起到尾气处理作用,故D错误。
故选B。
8.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答案】D
【解析】
【详解】A.该实验体现H2O2的还原性,故A错误;
B.溶有SO2的BaC12溶液中通入气体X,生成白色沉淀,该沉淀可能是硫酸钡也可能是亚硫酸钡,若为硫酸钡,则X应为强氧化性气体,若为亚硫酸钡,则X可以是碱性气体,如氨气,故C错误;
C.向某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可能是硫酸钡也可能是氯化银,因此不能说明溶液中一定存在,故C错误;
D.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蔗糖变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炭,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使蔗糖脱水炭化;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生成的碳单质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体现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故D正确;
故选:D
9. 某透明溶液X可能含有、、、、、、、、、中若干种,且各离子浓度相同。为确定其组成,依次进行下列实验。
①取少量溶液X,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A产生;微热,闻到刺激性气味。
②过滤①中的混合物,在滤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B产生,再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根据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X中一定含有、、,可能含有
B. 溶液X中是否含有、需要通过焰色试验确定
C. 红褐色沉淀A和白色沉淀B都是纯净物
D. 无法确定溶液中是否含有和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实验①现象有红褐色沉淀A产生,判断溶液X含有,根据共存性原则,不含,红褐色沉淀A为,微热,闻到刺激性气味,该气味为产生的,判断溶液X含有,根据实验②现象有白色沉淀B产生,再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判断溶液X含有,根据共存性原则,不含,根据各离子浓度相同,假设离子浓度都为1ml/L,溶液中阳离子正电荷数为的3ml/L、的1ml/L,溶液中阴离子负电荷数为的2ml/L,根据电中性原则,溶液中一定含有和,则一定不含有、、,故判断溶液X的组成一定含有、、、和,一定不含、、、、。
【详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溶液X中一定不含有,A错误;
B.溶液X中一定不含有、,不需要通过焰色试验确定,B错误;
C.溶液X中不含,红褐色沉淀A只是,不含,是纯净物,溶液X中不含,白色沉淀B只是,不含,是纯净物,C正确;
D.溶液X中一定含有和,D错误;
答案选C。
10. 短周期元素形成的一种麻醉剂的结构式如图所示,其中X、Y、Z、W、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分布于三个短周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五种元素中,W的非金属性最强,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强
B. 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C. E的含氧酸中,的价态越高,其氧化性越强
D. X和Z组成的二元化合物一定只含极性键
【答案】B
【解析】
【分析】X、Y、Z、W、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且分布于三个短周期,结合图示可知,X、E、W均形成1个共价键,则X为H元素,W为F元素,E为Cl元素;Y形成4个共价键,Z形成2个共价键,其原子序数均小于F元素, Y为C元素,Z为O元素;
【详解】A.W为F,不存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故A错误;
B.非金属性:O>C,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H2O>CH4,故B正确;
C.E为Cl元素,其含氧酸酸氧化性并不是价态越高越强,如氧化性:HClO> HClO4,故C错误;
D.H和O可形成H-O-O-H,含非极性键,故D错误;
故选:B。
11.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 图甲代表浓H2SO4稀释过程中体系的能量变化
B. 图乙表示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小于生成物成键放出的能量
C. 图丙表示白磷比红磷稳定
D. 图丁表示CO与H2O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答案】D
【解析】
【详解】A.浓硫酸稀释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没有反应物和生成物,A错误;
B.图乙中反应物的能量低于生成物的能量,该反应为吸热反应,说明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大于生成物成键放出的能量,B错误;
C.从图中可知,相同质量和状态的白磷能量高于红磷,则红磷更加稳定,C错误;
D.CO与H2O反应生成CO2和H2的反应为吸热反应,图中所示能量变化正确,D正确;
故答案选D。
12. 有a、b、c、d四个金属电极,有关的反应装置及部分反应现象如下:
由此可判断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极质量减小,b极质量增加,则表明a极金属失电子作负极,溶液中的Cu2+在b极得电子生成Cu附着在b极,金属活动性a>b;b极有气体产生,c极无变化,则表明b极金属能与H+发生置换反应,而c极不能,金属活动性b>c;d极溶解,c极有气体产生,则d极为负极,c极为正极,金属活动性d>c;电流计指示,导线中电流从a极流向d极,则d极为负极,a极为正极,金属活动性d>a;综合以上分析,金属活动性d>a>b>c,C正确。
13. 2023年5月30日,我国神舟16号宇航员顺利到达空间站。空间站中处理宇航员排泄物的一种方法是:用微生物处理产生氨气,氨气与氧气分别通入燃料电池两极,最终生成常见的无毒物质。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电极是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B. 正极区发生的反应是O2+4e-+2H2O=4OH-
C. 电池工作时电子由a电极经电解质溶液流向b电极
D. 每消耗标准状况下2.24L NH3转移电子数为0.3NA
【答案】D
【解析】
【分析】该燃料电池中通入氨气的电极为负极,即a电极为负极,通入氧气的电极为正极,即b电极为正极。
【详解】A.根据分析,a电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A错误;
B.根据分析,通入氧气的电极为正极,正极区发生的反应是O2+4e−+4H+=2H2O,B错误;
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a经负载流向b电极,C错误;
D.该燃料电池最终产物为氮气和水,氨气中N元素由-3价变为0价,标准状况下2.24L NH3的物质的量为0.1ml,每消耗0.1ml NH3转移电子数为0.3NA,D正确;
故选D。
14. 向含有的混合物中滴加的稀硝酸溶液至时,固体恰好完全溶解,得到标准状况下N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
B. :1
C. 被还原的硝酸为
D. 等量上述稀硝酸中最多能溶解
【答案】B
【解析】
【详解】A.得到的气体为 NO,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从+5价降低到+2价,每生成1ml NO,转移3ml电子,因此生成标准状况下224mLNO时,转移0.03ml电子,A项错误;
B.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得:0.01×2+2a=0.03,解得:a=0.005;由Cu原子守恒有b=,则a:b=1:1,B项正确;
C.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等于生成NO的物质的量为0.01ml,C项错误;
D.的稀硝酸,体积为10mL时,n(HNO3)=c·V=6×10×10-3=0.06,最多溶解铁的量,即铁生成亚铁离子,反应方程为,所以最多溶解铁的质量m=,D项错误;
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8分。)
15. 现有下列短周期元素的数据(已知Be的原子半径为):
(1)上述元素处于同一主族的有___________ (用元素符号表示);比较①⑤⑥的离子半径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离子符号表示)
(2)元素①和⑥能形成两种化合物,写出其中较稳定的化合物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②和⑦可形成一种化合物,写出该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
(4)含锂材料在社会中广泛应用,如各种储氢材料等)、便携式电源材料等);和作核反应堆最佳热载体,和用作高温堆减速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和属于同种核素
B.和的化学性质不同
C.和互为同素异形体
D.氧化性:
E.赋性:
F.半径:
(5)胶奆磁流体在医学上有重要的用途,而纳米级是磁流体中的重要粒子,其制备过程可简单表示如下:将⑦的最简单的气态氢化物通入到等物质的量的的混合燃液中,生成两种碱,写出该反应过程中的总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反应生成的两种䂸继续作用即得到产品。
【答案】(1)①. Li、Na和N、P ②. Cl- ③. O2- ④. Na+
(2)2Na2O2 + 2H2O =4Na+ + 4OH‾ + O2↑
(3)
(4)EF
(5)Fe2++2Fe3++8NH3+8H2O=Fe(OH)2↓+2Fe(OH)3↓+8NH
【解析】由题中及表中数据可知,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分别位于第VIA、第IIA、第IA、第VA、第VIIA、第IA、第VA、第IIIA族。Be的原子半径为0.089 nm,Be的最高价为2,②的最高价也是+2、半径比Be大,则②为Mg;③是最高价为+1、半径比Mg小,则③是Li;⑥是最高价为+1、半径比Mg大,则⑥为Na;④和⑦的最高价都是+5、最低价都是-3,则它们为第VA族元素,因为④的半径较大,故④为P、⑦为N;根据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可知⑧为B、①为O、⑤为Cl。综上所述,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分别为O、Mg、Li、P、Cl、Na、N、B。
(1)上述元素处于同一主族的有两组,分别是Li和Na、N和P;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 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Cl->O2->Na+;
(2)元素①和⑥能形成两种化合物,其中较稳定的是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O2 + 2H2O =4Na+ + 4OH‾ + O2↑。
(3)Mg和N形成Mg3N2,其电子式为:;
(4)A、Li和Li互为同位素,属于不同的核素,A错误;
B、LiH和LiD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B错误;
C、LiH和LiD都是氢化锂,是同种物质,C错误;
D、Li、Na、K、Rb、Cs的金属性依次增加,故其阳离子的氧化性从强到弱的顺序为Li+ > Na+>K+>Rb+>Cs+,D错误;
E、Be、Li、Na、K的金属性依次增加,故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从弱到强的顺序为Be(OH)2<LiOH<NaOH<KOH,E正确;
F、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同一元素的原子半径大于其阳离子半径,故半径K>Na>Li>Li+,F正确;
(5)将氨气通入到等物质的量的FeSO4、Fe2(SO4)3的混合溶液中,生成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铁两种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2Fe3++8NH3+8H2O=Fe(OH)2↓+2Fe(OH)3↓+8NH。
16. 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是,还含有)提取氧化铝做冶炼铝的原料(纯净的,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提取流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①、③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操作③用到的仪器有酒精灯、泥三角、___________。
(3)流程中最好选用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主要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若向滤液(1)中逐滴滴入溶液至过量,产生沉淀随滴入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___。
(5)有一种含铁、硅等元素的矿石,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该物质中+2价铁与+3价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将该矿石用足量硫酸溶解后,加入过量铜粉使溶液中的铁元素全部变为,过滤后滤液用的酸性溶液与反应,用去VmL溶液。该的石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1)① SiO2 ②. Fe2O3
(2)①. 过滤 ②. 三脚架、坩埚
(3)①. CO2 ②. AlO+CO2+2H2O=Al(OH)3+HCO
(4)D
(5)
【解析】铝土矿的主要成分为Al2O3,还含有 Fe2O3、SiO2,铝土矿中加入过量盐酸溶解后,Al2O3、Fe2O3和HCl反应溶解,而SiO2和HCl不反应,不能溶解,则固体①为SiO2;滤液①中含有AlCl3、FeCl3、HCl,加入过量NaOH,HCl和NaOH反应生成水和NaCl,AlCl3、FeCl3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物沉淀NaCl,氢氧化铝易溶于NaOH溶液中生成NaAlO2和水,过滤所得的固体②为Fe(OH)3,加热分解生成固体③为Fe2O3,滤液②中含有NaAlO2、NaOH、NaCl;在滤液②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气体,得到Al(OH)3沉淀,加热分解生成Al2O3,滤液④中含有NaHCO3、NaCl,加入CaO,CaO与水反应生成Ca(OH)2,Ca(OH)2与NaHCO3反应生成CaCO3和NaOH,其中NaOH可循环使用,以此解答该题。
(1)由上述分析可知固体①为SiO2;固体③为Fe2O3;
(2)操作①的名称是过滤;操作③为加热分解Fe(OH)3固体,用到的仪器有酒精灯、三脚架、泥三角,还有坩埚(坩埚钳)。
(3)NaAlO2与酸反应生成Al(OH)3沉淀,但是Al(OH)3能与强酸反应,不易控制强酸用量,故应用弱酸与NaAlO2反应生成Al(OH)3沉淀,且滤液④中加入CaO能反应生成碳酸钙,则流程中的A最好选用C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CO2+2H2O=Al(OH)3+HCO。
(4)滤液①中含有AlCl3、FeCl3、HCl,加入过量NaOH,HCl和NaOH反应生成水和NaCl,AlCl3、FeCl3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Fe(OH)3、Al(OH)3沉淀和NaCl,氢氧化铝易溶于NaOH溶液中生成NaAlO2和水,Fe(OH)3不溶于NaOH,则图像D符合;
(5)设该物质的化学式中+2 价铁有x个,+3 价铁有y个,则根据铁原子守恒得:x+y=5,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0得:1×2+2x+3y+4×8=1×2+2×22,解得:x=3,y=2,则该物质中+2价铁与+3价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由于Cl-也能被KMnO4氧化,应该用硫酸溶解矿石,KMnO4与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则可得关系式,则Fe2+物质的量为5cV×10-3ml,则该矿石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7. 三氧化二砷是最具商业价值的含砷化合物。一种利用酸性含砷废水(含AsO、H+、)提取的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①为酸性氧化物
②易溶于过量的溶液中,加入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回答下列问题:
(1)中砷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
(2)“焙烧”操作在空气中进行,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碱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氧化”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还原”过程中生成的受热分解为。若制得,则消耗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该工艺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
【答案】(1)①. +3 ②. 第四周期第VA族
(2)
(3)①. ②. Fe2O3 ③.
(4)①. 22.4 ②. 稀硫酸
【解析】酸性含砷废水加入Na2S和FeSO4得到As2S3和FeS沉淀,过滤得到As2S3和FeS,As2S3和FeS在空气中焙烧生成As2O3、Fe2O3和SO2,As2O3、Fe2O3中加入NaOH溶液碱浸,As2O3反应生成Na3AsO3,滤渣为Fe2O3,滤液中加入H2O2,过氧化氢将Na3AsO3氧化为Na3AsO4,再通入SO2和稀硫酸将Na3AsO4还原为Na3AsO3,最后加热分解得到As2O3,据此分析。
(1)根据化学式中化合价总和为0,可知中砷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As为33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第VA族;
(2)焙烧时,As2S3与O2反应生成As2O3和SO2,化学方程式为;
(3)As2O3与NaOH反应生成Na3AsO3,Fe2O3不溶于NaOH溶液,故碱浸的目的是将As2O3转化为Na3AsO3,与Fe2O3分离,离子方程式为:;
根据分析可知滤渣为Fe2O3;
滤液中加入H2O2,过氧化氢将Na3AsO3氧化为Na3AsO4,离子方程式为:;
(4)还原过程中制得了99gAs2O3即0.5ml,根据As守恒可知原有H3AsO4 1ml,1个H3AsO4转化为H3AsO3得到2个电子,1个SO2转化为硫酸根失去2个电子,则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参与反应的SO2为1ml,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2.4L;
由分析可知,过氧化氢将Na3AsO3氧化为Na3AsO4之后,通入SO2和稀硫酸将Na3AsO4还原为Na3AsO3,同时生成硫酸根与氢离子,即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为稀硫酸。
18. 某实验室利用和反应合成硫酰氯,并对和的酸性强弱进行探究。已知:①的熔点为,沸点为,在空气中遇水蒸气发生剧烈反应,并产生大量白雾,以上分解生成和;②实验室合成的原理:,且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实验装置如图(夹持仪器已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中碱石灰所起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戊上方分液漏斗中最好选用___________(填字母)。
A. 蒸馏水
B. 浓氢氧化钠溶液
C. 饱和食盐水
D. 盐酸
(3)装置乙和丁盛放的试剂均是___________。
(4)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装置丙放置在冰水浴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
(6)选用下面的装置探究酸性:,溶液均足量。
其连接顺序正确的为:___________(填序号)
①ACF
②ACBF
③ACBEDF
④ABCEDF
能证明的酸性强于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
【答案】(1)①. 吸收多余的Cl2和SO ②. 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丙
(2)B
(3)浓硫酸
(4)SO2Cl2+2H2O=H2SO4+2HCl
(5)反应放热,防止SO2Cl2分解;冷凝收集SO2Cl2
(6)①. ③ ②. 装置D中品红不褪色,装置F中产生白色沉淀
【解析】制备SO2Cl2的装置图中,甲装置中亚硫酸钠与70%硫酸反应制取SO2,乙装置用于干燥SO2;戊装置中排出氯气,丁装置干燥氯气;丙装置中SO2与Cl2反应制备SO2Cl2;碱石灰的作用吸收尾气、同时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丙。
(1)由于SO2、Cl2有毒,SO2Cl2在空气中遇水蒸气发生剧烈反应、并产生大量HCl白雾,故装置中碱石灰所起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Cl2和SO2、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丙,故答案为:吸收多余的Cl2和SO2;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丙。
(2)装置戊上方分液漏斗中的试剂必须满足与Cl2不反应、Cl2难溶于该试剂、不产生杂质气,而Cl2能溶于蒸馏水、Cl2能与NaOH溶液反应、盐酸会挥发出HCl,Cl2难溶于饱和食盐水,故答案选B。
(3)SO2Cl2在空气中遇水蒸气发生剧烈反应、并产生大量HCl白雾,故制备SO2Cl2必须使用干燥的SO2和Cl2,则装置乙和丁盛放的试剂均是浓硫酸,用于干燥SO2和Cl2,故答案为:浓硫酸。
(4)SO2Cl2在空气中遇水蒸气发生剧烈反应、并产生大量HCl白雾,根据原子守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Cl2+2H2O=2HCl+H2SO4,故答案为:SO2Cl2+2H2O=H2SO4+2HCl。
(5)SO2Cl2的熔点为-54.1℃,沸点为69.1℃,100℃以上SO2Cl2分解生成SO2和Cl2.,实验室合成SO2Cl2的原理:,且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装置丙放置在冰水浴中的原因是:反应放热,且SO2Cl2沸点低、易分解,冰水浴有利于生成和收集SO2Cl2,故答案为:反应放热,防止SO2Cl2分解;冷凝收集SO2Cl2。
(6)要探究酸性:H2SO3>HClO,由于H2SO3具有还原性、HClO具有强氧化性,故要通过中间物质比较,由图给试剂知,应通过比较酸性H2SO3>H2CO3>HClO来判断;A装置制备SO2,SO2中混有HCl,HCl会干扰实验,用C装置除去SO2中的HCl,然后将SO2通入B中,由B中现象说明酸性H2SO3>H2CO3;由于CO2中混有未反应的SO2,故接着用E中酸性KMnO4溶液除去SO2、并用D中品红溶液检验SO2是否除尽,最后通入F中;即连接顺序为A→C→B→E→D→F,选择为③;能证明H2SO3的酸性强于HClO的实验现象为:装置D中品红不褪色,装置F中产生白色沉淀,故答案为:③;装置D中品红不褪色,装置F中产生白色沉淀。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0.1 ml·L -1H2O2溶液中滴加0.1 ml·L -1KMnO4溶液
溶液褪色
H2O2具有氧化性
B
向溶有SO2的BaC12溶液中通入气体X
出现白色沉淀
X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C
向某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D
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
蔗糖变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炭,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证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实验装置
部分实验现象
a极质量减小,b极质量增加
b极有气体产生,c极无变化
实验装置
部分实验现象
d极溶解,c极有气体产生
电流计指示在导线中电流从a极流向d极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原子半径(nm)
0.074
0.160
0.152
0.110
0.099
0.186
0.075
0.082
最高正化合价
+2
+1
+5
+7
+1
+5
+3
最低负化合价
-2
-3
-1
-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化学]2023_2024学年7月河南信阳浉河区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月考化学试卷,共7页。
这是一份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月考化学试卷,文件包含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月考化学试卷docx、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北湖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月考化学试卷(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信阳高中2026届高一下学期7月月考化学试卷pdf、信阳高中2026届高一下学期7月月考化学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