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语文总复习基础训练第二册第六单元含详细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341770/0-173094307768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高中语文总复习基础训练第二册第六单元含详细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341770/0-173094307772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高中语文总复习基础训练第二册第六单元含详细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341770/0-173094307774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高中语文总复习基础训练第二册第六单元含详细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高中语文总复习基础训练第二册第六单元含详细解析,共6页。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读(dòu) 经传(zhuàn) 贻(yí)害 伛偻(lǚ)
B.壅(yōnɡ)蔽 垂拱(ɡǒnɡ) 勖(xù)勉 缫(cháo)丝
弦(xuán) 黜(chù)恶 雨霁(jì) 疏浚(jùn)
D.剽(piāo)掠 逦迤(yǐ) 逡(qūn)巡 谄(xiàn)谀
答案:A
解析:B项“缫”读音为“sāo”;C项“弦”读音为“xián”;D项“谄”读音为“chǎn”。
2.下列各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伛偻 孳生 萦绕 纵情傲物 B.雷霆 妍媸 愚昧 传道受业
C.竭诚 苑囿 缪误 钩心斗角 D.懈怠 锱铢 梗塞 直栏横槛
答案:C
解析:C项“缪”应为“谬”。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古今相同的一项是( )
从而师之。 B.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骨肉学者必有师。
答案:C
解析:A项“从而”,古义:跟从并;今义:连词,因此就;B项“可怜”,古义:可惜;今义:值得怜悯;D项“学者”,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
4.下列文学常识,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魏征,字玄成,巨鹿人,以直言敢谏著称。《谏太宗十思疏》是他于贞观十一年写给唐太宗的奏章。
B.柳宗元,河东人,世称柳河东;曾任柳州刺史,也称柳柳州。以寓言、山水游记成就最大。《种树郭橐驼传》是柳宗元早期在长安任职时的作品。
C.杜牧,出身寒微,二十六岁中进士,由于长期生活在下层劳动人民之间,故作品大多揭露封建统治者的穷奢极欲。《阿房宫赋》是他这一类诗歌中的代表作之一。
D.韩愈,世称“韩昌黎”。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答案:C
解析:C项杜牧出身名门世族,《阿房宫赋》不是诗歌,而是一篇赋。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5—7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5.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学者必有师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从师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答案:C
解析:A项“学者”古义指求学的人,今义指有学问的人。B项“所以”古义是“用来……的凭借”的意思,今义是表因果关系的结果。D项“无”古义是“无论”,今义是“没有”。
6.从句间关系考虑,下面相同的一项是( )
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③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④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D
解析:句间关系既包括句子内部各个分句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文言文中分析句间关系,一般只要分析到第一层即可。第①和第④句是因果关系,第②句是假设关系,第③句是条件关系。
7.对文段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段首句即提挈下文,托古言事,增加了立论的力度。
B.第二句指明老师的作用,其中“传道”是方式,“受业”是目的,而“解惑”是学习过程。
C.文段最后一句指出择师的态度和标准,具有民主精神和辩证思想。
D.这段文字综合运用下定义、作结论的方法来说理,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
答案:B
解析:B项中“传道”是目的,“受业”是手段,“解惑”是教师的具体任务。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8—10题。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8.选择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 )
A.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缦立:长时间地站着 幸:高兴,心甘情愿
B.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乍:突然
C.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一:数词,表示数量
D.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辞:告辞
答案:B
解析:A中的“幸”应解释为封建时代皇帝到来并受到皇帝宠幸。C中的“一”是“所有”“全部”的意思。D中的“辞”是“走下”的意思。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 )
A.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B.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C.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D.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答案:B
解析:原句和B都是互文,A是比喻和夸张,C是夸张,D是通感。
“也”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
①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②渭流涨腻,弃脂水也 ③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④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⑤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⑥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③④⑤ D.①⑤⑥
答案:A
解析:①②④⑤中的“也”都是判断句的标志,表判断语气,③是句中表停顿的语气助词,⑥表一般陈述语气的助词。
第Ⅱ卷(120分)
四、(23分)
阅读下文,完成11—12题。
始皇东游出周鼎,刘项纵观皆引颈。
削平天下实辛勤,却为道旁穷百姓。
黔首不愚尔益愚,千里函关囚独夫。
牧童火入九泉底,烧作灰时犹未枯。
(杜牧《过骊山作》)
高祖常徭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11.下列各句中,“族”的意义和用法与“毋妄言,族矣”中的“族”都相同的一组是_____。(4分)
①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②谁得而族灭也 ③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④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①②为“灭族”,③为“一类人”,④为“家族”。
12.(1)诗歌中的哪一句与两段短文所记叙的事情相对应?(3分)
(2)“黔首不愚尔益愚”中的“黔首”和“尔”各指什么人?用《阿房宫赋》中的一句来解释“尔益愚”,应是哪一句?(5分)
(3)刘邦、项羽在看到秦始皇后,分别表现出怎样不同的心态?请简要作答。(5分)
参考答案:(1)始皇东游出周鼎,刘项纵观皆引颈。
(2)“黔首”指百姓,“尔”指秦始皇。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3)都表达了雄心壮志,但刘邦更像在羡慕,项羽扬言要取而代之,颇有豪气。
解析:比较阅读要找出它们的异同点,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
13.默写。(6分)
(1)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未云何龙?复道行空,______________。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
答案:(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
(3)长桥卧波 不霁何虹
(4)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五、(22分)
阅读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完成14—17题。
二十一日宗元白: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
14.对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组是__________。(4分)
①仆(我)道不笃(深厚) ②不意(料想)吾子自京师来蛮夷(边远之地)间 ③况敢为吾子(您、你)师乎 ④人之患(可怕)在好为人师 ⑤辄(经常、动不动)哗笑之 ⑥独(孤独)韩愈不顾流俗 ⑦因抗颜(色彩)而为师 ⑧炊不暇(空闲)熟
A.②④⑥⑦⑧ B.①②③⑤⑧ C.①②④⑤⑧ D.②③⑥⑦⑧
答案:B
解析:④应为“弊端”,⑥为“只有”,⑦为“脸色”。
“辱书云欲相师”和“环顾其中”加点的词语确切的意思是__________。(4分)
A.相师:认我为师;其中:我个人的道德学问等方面。
B.相师:互相学习;其中:我个人的道德学问等方面。
C.相师:互相学习;其中:当今的世人中间。
D.相师:认我为师;其中:当今的世人中间。
答案:A
解析:“相师”即“师相”,“师”是意动用法。弄清“其中”的“其”的指代义。
“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的正确解释是__________。(4分)
A.人世间,一切怪事果然遭到大家咒骂,人们都以目示意,牵扯指点,而且不断地对他说三道四。
B.天下人果真成群聚拢来,一边惊怪,一边诅咒,用眼睛瞪着他,动手拉扯他,甚至与他长时间辩论不休。
C.世俗之人果然成群地聚在一起惊异责骂,互相指点使眼色,拉扯示意,并且添油加醋地诬蔑毁谤他。
D.社会上,各种怪人果真聚在一起辱骂,指着眼睛彼此纠缠,还对他越骂越凶狠。
答案:C
解析:“世”指“世俗之人”,“指”是“指点”,“牵”为“拉扯”,“言辞”从上下文看应是毁谤之辞。
17.(1)《师说》中写道:“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从文中找出类似映证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写作意图(不超过15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思考:“好为人师”和“不敢为人师”,你赞同哪一种观点?为什么?(2分)
参考答案:(1)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
(2)表明自己不敢为人师的理由
(3)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1)从“指责,嘲笑”的角度寻找对应的语句。(2)抓住柳宗元自己对为人师的态度来概括。
六、(15分)
18.(2006潍坊高三第一次考试,22)阅读下面材料,用一句话概括主要信息。(4分)
长期以来,我国的科研院所一直是创新的主体,“十五”以来,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由科研院所“扛大旗”的局面正悄然发生改变。如今,以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与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正在逐渐形成。在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投入中,企业投入已占到60%以上。一批依靠自主创新获得市场竞争力的企业正在崛起,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答案:国家新的创新体系正在逐渐形成。
解析:“新的创新体系”“逐渐形成”各2分。答“国家创新体系正在逐渐发生变化”“由国家知识创新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组成的新的国家创新体系正在形成”亦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酌情给分。
19.下面的句子前后脱节,请添加必要的词语使它完整连贯。(5分)
成功不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最高标准,成功更重要的是,一个人要拥有内在的丰富,有自己的真性情和真兴趣,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
参考答案:在第二个“成功”之前添上“比”。
20.调整下段文字的语序(只填序号)。(6分)
①积累说白了,就是抓紧时间读书,一边读书,一边思考,让自己的大脑活跃起来。②学习是不能偷巧的,一靠积累,二靠思考,综合起来,才有了创造。③用前人的经验来充实自己,先学习前人,而后发展前人,而后才有自己的发现和创造。④一个人成就有大小,水平有高低,决定这一切的因素很多,但最根本的,是学习。⑤但是第一步是积累。
参考答案:④②⑤①③
解析:④②是总括,⑤①③是分述。
七、(60分)
2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种鸟,它能够飞越太平洋,而它需要的工具只是一小截树枝。平时,它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就把那截树枝扔到水面上,然后落在树枝上休息一会儿。饿了它就站在树枝上捕鱼;困了它就站在树枝上睡觉。最终,小鸟成功地飞越了太平洋,而它靠的却只是一小截树枝!
在生活中,一个人的成功当然远远没有这样简单,也许需要具备各种各样的条件。请你以“成功的条件”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成功的条件很多,如环境、机遇等,要抓住一点,写出新意。
参考例文:
学会放弃,赢得成功
人生的路上精彩纷呈,你是一路前行直奔自己的目标,还是见到秀美的风景后就驻足不前呢?如果你选择前者,那就意味着要放弃欣赏沿途的风景,但通过你的努力很可能达到预定的目标;如果你选择后者,虽然饱览了风光,但你很难实现预定目标。其实,有些时候,为了获得成功,就要学会放弃。
有这样一个经典的故事:兔爸爸和兔妈妈俩人都认为游泳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速成,于是,它们要小兔子掌握好游泳技能,并不允许其放弃。但小兔子想:我的长处是跑步呀,因此我必须要放弃游泳,专攻跑步,这样才有可能获得成功。结果不言而喻。
古语云: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其实不然,小兔子即使再刻苦训练也很难成为游泳高手;相反,因它做了明智的放弃,才获得了成功。人生旅途中有很多诱惑,但为了成功必须学会放弃。
朱熹年轻时很想成为一个大学问家。可是很多年过去了,学业并没什么长进,于是他去向智者询问。智者听后,说:“我们去登山吧,到了山顶你就有答案了。”
上山的路上有许多小石头,煞是好看。智者每见到好看的石头,就装进袋子里叫朱熹背着。朱熹很快就背不动了,可望望山顶,还遥不可及呢。于是他对智者说:“大师,我干吗背着它?再背,别说到山顶,恐怕在半路上人都要趴下了。”这时智者微微一笑:“你为什么不放下呢?”朱熹先是一愣,接着恍然大悟。于是,他放下石头向智者道谢,愉快地向智者道别。后来,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目标。
无疑,朱熹的成功得益于放弃。他放弃是为了获得一种轻松,为了最后的成功。当然有时为了成功,放弃则是一种痛苦、无奈的选择,但更是智慧的一种体现。
韩信放弃自己的尊严,甘愿忍受胯下之大辱,最后成就了大业,这是痛苦的放弃;陶渊明放弃官宦生活,选择归隐田园,最后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归宿,这是无奈的放弃;鲁迅放弃了从医,把文章当作匕首刺向反动统治的心脏,唤醒沉睡中的人们,这是智慧的放弃……
学会放弃,让自己更接近成功的目标。朋友,请学会放弃,这样,蓓蕾将会在明天绽放,风暴将会在明天平息,成功将会在明天实现!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高中语文总复习基础训练第五册第五单元含详细解析,共7页。
这是一份2022年高中语文总复习基础训练第五册第六单元含详细解析,共8页。
这是一份2022年高中语文总复习基础训练第五册第二单元含详细解析,共8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