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同步教学课件+同步练习(苏科版2024)
物理苏科版(2024)第二章 光现象优秀单元测试精练
展开这是一份物理苏科版(2024)第二章 光现象优秀单元测试精练,文件包含第二章光现象单元测试docx、第二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docx、第二章光现象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苏科版2024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五彩缤纷的世界由各种光源点缀而成,下列属于天然光源的是( )
A.明月B.点燃的蜡烛C.发光的电灯D.太阳
【答案】D
【详解】A.皎洁的明月自身不能发光,是反射的太阳光,明月不属于光源,故A不符合题意;
BC.点燃的蜡烛、发光的电灯属于人造光源,故BC不符合题意;
D.天然光源是指自然界中产生的发光物体,其能量来源于自然过程。在自然界中,很多物体都可以作为天然光源,例如太阳、火山、萤火虫等,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光比声音传播速度慢
C.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答案】D
【详解】A.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
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故B错误;
C.光在真空的传播速度约为,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真空的传播速度,约为真空中传播速度的,故C错误;
D.由光的传播规律可知,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D正确。
故选D。
3.入射光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为40°,则反射角为( )
A.20°B.40°C.50°D.90°
【答案】C
【详解】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此时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40°,则入射角为
90°﹣40°=50°
则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等于50°。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2023年11月19日,2023全国中学生射击联赛在临沂举行。下列光现象的成因,与射击比赛“三点一线”的瞄准原理相同的是( )
A.林中树影B.水中倒影
C.镜中汽车D.空中彩虹
【答案】A
【详解】射击比赛“三点一线”的瞄准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A.林中的树影是树挡住光线,在树后形成的暗影区,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A符合题意;
B.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观后镜中的汽车是凸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空中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成的,其实质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一种复色光,三棱镜对不同色光的偏折不同,其中对红光的偏折最小,对紫光的偏折最大,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一束白光经过三棱镜发生色散的是( )
A.B.
C.D.
【答案】D
【详解】棱镜对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其中对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对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所以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红光在最上面,紫光在最下方,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6.下列有关光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面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B.潜望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C.我们看到岸边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因为光从水中射入空气,再进入我们的眼睛
D.小孔成像成像中像的亮度只与孔的大小有关系
【答案】B
【详解】A.根据凸面镜的特点可知,凸面镜对光起发散作用,故A错误;
B.潜望镜的主要结构是两面平行放置平面镜,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径,故B正确;
C.看到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因为树木反射的光经水面反射,进入我们的眼睛,故C错误;
D.在“小孔成像”的实验中,小孔到光屏的距离越小,像越亮,因此像的亮度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和孔的大小有关,故D错误。
故选B。
7.如图所示,描述了成语“杯弓蛇影”的故事情景:挂在墙上的弓映在酒杯里,酒客以为杯里有蛇。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下列关于“蛇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蛇影”是光的漫反射形成的B.“蛇影”和“弓”的大小相等
C.“蛇影”和“弓”到水面的距离不相等D.“蛇影”是实像
【答案】B
【详解】蛇在酒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镜面反射,蛇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物与像大小相等。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8.如图所示,在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蜡烛在平面镜中成的是实像
B.蜡烛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比实物大
C.蜡烛靠近平面镜时,像也会靠近平面镜
D.为了使现象更明显,选择在较亮的环境下进行该实验
【答案】C
【详解】A.蜡烛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无法呈现在光屏上,所以是虚像,故A错误;
B.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因此蜡烛在平面镜中成的像与实物一样大,故B错误;
C.物与像关于平面镜对称,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因此蜡烛靠近平面镜时,像也会靠近平面镜,故C正确;
D.环境越暗,对比越明显,物体成像越亮,故在较暗环境中物体的像更亮,便于观察,故D错误。
故选C。
9.小芳做“探究光反射时规律”的实验时,作图记录实验现象,但没有标出光传播的方向,如图所示,ON是法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O一定是入射光线B.AO一定是反射光线
C.入射角是30°D.反射角是60°
【答案】D
【详解】AB.由于光线的方向不确定,无法确定AO和OB谁是入射光线,谁是反射光线,故AB错误;
CD.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均为60°,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0.在雨后的夜晚走路,为了防止脚踩到积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迎着或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都应是积水凹地
B.迎着或背着月光走,地上发暗处都应是积水凹地
C.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积水凹地;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积水凹地
D.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积水凹地;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积水凹地
【答案】C
【详解】水面发生镜面反射,地面发生漫反射。迎着月光走,水面反射进入眼睛的光线较多,水面较亮;背着月光走,地面反射进入眼睛的光线较多,地面较亮,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1.如图示用自制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针孔是圆形的,蜡烛位置可调整。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薄膜上出现烛焰的像是倒立的
B.薄膜上烛焰的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
C.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则像的形状改变
D.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推动内筒,增加筒长,烛焰的像变大
【答案】C
【详解】A.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物体上方的光线通过小孔时只能射到下方,物体下方的光线通过小孔时只能射到上方,薄膜上出现烛焰的像是倒立的实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像的大小与物距和像距都有关,薄膜上烛焰的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像是物体倒立的实像,像的形状由物体决定,与孔的形状无关,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在物距一定时,像距越大,像越大,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前后动内筒,增加筒长,像距变大,烛焰的像变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如图所示,平面镜M与N的夹角为,一条与平面镜ON平行的光在两个平面镜之间发生多次反射,实验要求这条光能够沿着原来的光路返回,夹角的可能值是( )
A.8°B.18°C.22°D.37°
【答案】B
【详解】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光的反射光路图如下图所示:
由图知:因为第一条入射光线平行于下面平面镜,所以第一条入射光线与上面平面镜的夹角为,光线第一次反射的入射角为;第二次入射时的入射角为;第三次的入射角为;第次的入射角为。要想沿原来光路返回,需要光线某次反射的入射角为零,所以有 ,解得,由于为自然数,所以夹角应为90的因数。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填空题
13.17世纪,科学家 发现了日光的色散现象。光的色散现象是由于三棱镜对各种单色光的 (选填“反射”或“偏折”)程度不同而形成的;在各种不同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的是 ①红光②绿光③蓝光④黄光(该空选填序号)。
【答案】 牛顿 偏折 ①②③
【详解】[1][2]17世纪,科学家牛顿让一束白光经过三棱镜,因三棱镜对各种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而出现了一条彩色光带,这一现象称为光的色散。
[3]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为红黄蓝。
14.全班同学都能看到讲桌上的物体,这是由于光在物体表面发生 的缘故。甲通过平面镜看见乙时,乙通过平面镜也看见了甲,这表明反射时光路是 的。
【答案】 漫反射 可逆
【详解】[1]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物体反射的光进入眼中;而桌面是凹凸不平的,当指平行光线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时,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向四面八方传播.所以全班同学都能看到讲桌上的物体。
[2]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具有可逆性,甲通过平面镜看见乙时,乙通过平面镜也看见了甲,这表明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15.光在同一种 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我们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 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这里把抽象的光形象地描述出来,采用的物理方法是 法。光在 中传播速度最大,约为 m/s,从地球向月球发射激光,大约2.56s接收到返回的信号,据此估算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约为 km。
【答案】 均匀 路径 模型 真空
【详解】[1]由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可知,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
[2][3]物理学中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种带箭头的直线称为光线,光线的建立用到了模型法,但光线不是真实存在的。
[4][5][6]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激光经过的路程为
s=v1t1=3×108m/s×2.56s=7.68×108m
地球到月球间的距离为
16.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如图。白鹭能在水中映出两个影子,其中黑色的影子是由形成的,白色的倒影是光的 形成的。夏日的午后。小明坐车去县城,转角处驶来一辆正在工作的除尘水雾车,水雾车后跟着一道美丽的“小彩虹"。“彩虹”的形成是光的 现象;若绿光通过红色的玻璃呈 色。
【答案】 反射 色散 黑
【详解】[1]水面相当于平面镜,白色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2]彩虹是太阳光经过空气中小水滴时,在折射和反射共同作用下,会被分解成七种不同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色散。
[3]绿光通过红色的玻璃时,绿光被玻璃吸收,因而呈现黑色。
17.小华身高1.7m,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的身高 m,像到镜面的距离为 m,现将一块和镜面一样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如图所示,这时她 (能/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答案】 1.7 3 能
【详解】[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物点,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所以身高1.7m的人她在镜中的像高仍然为1.7m。
[2]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同,当人到镜面的距离为3m时,像到镜面的距离也为3m。
[3]由于成的像是虚像,在镜面后放置物体是不影响成像的,故在镜后放一物体并不妨碍光的反射,同时也不会妨碍成像,所以这时她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18.当太阳光被月球挡住的时候,在地球上的人可能看不到太阳,这就是日食,它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 所导致的。如图所示,当人随地球一起运动到 区域内会看见日偏食,在 区域内会看到日环食。(后两空均在“A”“B”“C”“D”四个区域内选填)
【答案】 直线传播 AC D
【详解】[1]日食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太阳光被月亮挡住导致。
[2]当人随地球一起运动到AC区域会看到部分太阳光,会形成日偏食。
[3]当人随地球一起运动到D区域或看到太阳边缘的太阳光,会看到日环食。
19.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结束后,小南梳理了有关“波”的知识,知道了“波”既具有能量也能传递 。他列出了如下的对比表,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只填序号)。
【答案】 信息 ②③④
【详解】[1] 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和信息,光既有能量又包含信息,所以声波和光波都是既具有能量也能传递信息。
[2] 在声波一栏中,①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故①正确,不符合题意;
②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故③错误,符合题意;
⑤超声波用于医院里的B超检查,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⑤正确,不符合题意;
在光波一栏中,②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故②错误,符合题意;
④光传播不需要介质,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④错误,符合题意;
⑥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可以利用激光引导方向,故⑥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②③④。
20.有一台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通过光束射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光电屏(能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上来显示液面的高度。如图所示,光束以与液面成射向液面,反射角的度数是 ;当光电屏上的光点由移到时,表示液面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答案】 60° 下降
【详解】[1]此时入射光线与液面夹角为30°,则入射角为
90°-30°=60°
因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为60°。
[2]由于入射光线是固定的,且光在水面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当水面发生变化时,故反射光线的方向与原来的反射光线是平行的,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见,当反射到光电屏接收平面上的光点从点由S1移到S2,表明液面是下降的。
三、作图题
21.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答案】
【详解】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如图所示:
22.如图所示,根据入射光线作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答案】
【详解】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作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的另一侧作出反射光线;入射角为
90°-30°=60°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大小也是 60°, 如下图所示:
23.作出眼睛在A′点通过小窗能看到的物体AB的范围。
【答案】
【详解】由于在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由点A′和小孔的上边缘可以确定看到的物体的最上面的部分,由点A′和小孔的下边缘可以确定看到的物体的最下面的部分,两者结合,两条光线之间的部分就是人眼看到的物体AB的范围,如图所示:
四、实验题
24.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
(1)实验中使用粗糙的白纸板的作用是 ;
(2)在研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时,收集数据如下表:
分析表中数据,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结论。你认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
(3)如果让光线沿着方向射向镜面,反射光线将沿着方向射出,这表明: 。
【答案】 显示光路 见解析 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详解】(1)[1] 实验中使用粗糙的白纸板是为了使光在其表面发生漫反射,更好地显示光路。
(2)[2] 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但只测量了一组入射角及对应的反射角的大小而得出的结论不具有普遍性,故不合理。
[3] 如果让光线沿着方向射向镜面,反射光线将沿着方向射出,即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与原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置重叠,说明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25.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射到光屏上。
(1)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这说明 ;范围为,位于光屏a点处的色光颜色为 色(红/紫);
(2)光屏应选择白色光屏,理由是 ;
(3)这个实验现象叫做 ,举一个与此现象相同的生活事例: ;
(4)小雨想继续验证红光是单色光还是复色光,选择一个合理的方案 ;
(5)如果光屏上彩色光带分布过于密集,可以适当 (增大/减小)光屏与三棱镜间的距离;
(6)一档科普节目中,一束光照向主持人,在后面的白色的背景板上留下一个黑色的人影,要想让影子黑色的地方变成红色,可以( )
A.让主持人换上连体全红实验服
B.在原来的人影上叠加红光
C.将白色背景板换成红色
B.将背景板换成红色且让主持人换上连体全红实验服
【答案】 太阳光是复色光 紫 白色光屏可以反射所有色光 光的色散 彩虹的形成 在三棱镜之前放一个红色透明塑料纸,红色透明塑料纸只让红光透过,再照射到三棱镜上,若发生色散则说明红光是复色光,若不发生色散,则说明红光为单色光 增大 B
【详解】(1)[1]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射到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这说明太阳光是复色光。
[2]由于三棱镜倒放,且紫光的偏折能力最强,红光的偏折能力最弱,因此,位于光屏a点处的是紫色光。
(2)[3]白色光屏可以反射所有色光,因此,光屏应选择白色。
(3)[4][5]这个实验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生活中彩虹的形成也是光的色散现象。
(4)[6]因为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透过的色光决定的,若想继续验证红光是单色光还是复色光,可以先在三棱镜之前放一个红色透明塑料纸,红色透明塑料纸只让红光透过,再照射到三棱镜上,若发生色散则说明红光是复色光,若不发生色散,则说明红光为单色光。
(5)[7]适当增大光屏与三棱镜间的距离,可以分散光屏上彩色光带。
(6)[8]后面的白色的背景板上留下一个黑色的人影,是由于光被人挡住,在后面留下的阴影,如果将白色背景板换成红色、让主持人换上连体全红实验服、光仍然照不过去,仍会留下黑色的影子,只有在原来的人影上叠加红光,才能让影子变成红色,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6.在探究光的反射以及平面镜成像规律时,小明和小华进行了如下实验:
(1)先将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白色硬纸板 放在平面镜上,硬纸板表面应尽可能粗糙,其目的是使光在纸板上发生 ,这样我们就能从各个方向看清光的传播路径;
(2)小明让一细束光EO贴着硬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硬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OF。为了进一步确定反射光的位置,小明将硬纸板的右侧沿PQ剪开,将硬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图乙所示,发现右侧硬纸板的 (上部/下部)看不到反射光。此实验现象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 ;
(3)小明用如图丙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 ;实验中若只将玻璃板水平向左平移,蜡烛所成像的位置 (选填“向左移”“向右移”或“不变”);
(4)如图丁,将玻璃板倾斜,蜡烛A的像将 (选填“仍然”或“不再”)与蜡烛A关于镜面对称。
【答案】 竖直 漫反射 上部 在同一平面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不变 仍然
【详解】(1)[1] 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由于法线与镜面垂直,且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因此,当光贴着纸板沿EO入射时,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所以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时,要保持与镜面垂直。
[2] 为了看清楚纸板上的光路,白色的纸板材质应较粗糙些,光线射在上面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能看得清楚。
(2)[3][4] 将纸板沿PQ剪开,将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图乙所示,则纸板的上半部分与左侧纸板不在同一平面,发现在纸板右侧的下部会看到反射光线,而上部不会看到反射光线,此实验现象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
(3)[5] 实验中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既能成像,又能看到后面的蜡烛,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6] 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实验中若只将玻璃板水平向左平移,玻璃板所在平面位置不变,则蜡烛所成像的位置不变。
(4)[7] 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如图丁,将玻璃板倾斜,蜡烛A的像将仍然与蜡烛A关于镜面对称。
27.下面是“圆梦组”和“追梦组”的同学探究小孔成像实验的过程:
(1)①“圆梦组”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把制作好的圆形纸筒插入易拉罐中,如图甲所示,为便于观察研究,应将A端用半透明纸制作成光屏,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
②实验中小孔最好对着 (选填“明亮的窗外”或“较暗的空内”)的景物进行观察,若像在光屏下方,可将整个装置向 (选填“上”或“下”)平移,能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2)上表是“追梦组”同学在硬纸板上挖孔所做的研究太阳的小孔成像实验记录表:分析表格内的结果,同学们得出了一些结论,请补充完整:
①由于太阳距我们很远,到达地面的光线几乎平行,所以当小孔到地面的距离足够小,地面上的光斑与小孔的形状是 (选填“一致的”或“不一致的”),这不是太阳的像;
②当小孔到地面的距离足够远,地面上的圆形光斑,这是太阳的像;
③如上表所示,当小孔的最大外径为5mm,小孔距地80cm时,用一张卡片覆盖在△孔上,遮住孔的一部分,让太阳光透过小孔,与不遮住小孔相比,光斑的形状 (选填“变化”或“不变”);
④最后“追梦组”同学小明又制作了一个挖空的硬纸板如图乙所示,两个正方形孔的边长分别为4mm和1cm,他将纸板抓在手中正对着太阳,调节纸板离地面的距离观察地面上的光斑,下面四个选项中光斑的大小和形状一定不会出现的是 。
A. B.C. D.
【答案】 光沿直线传播 明亮的窗外 上 一致的 不变 B
【详解】(1)①[1]把制作好的圆形纸筒插入易拉罐中,观察到蜡烛将在塑料薄膜上成像,为了成的像更清晰,便于观察,应用半透明的薄纸放在光线较暗的圆筒的A端。
②[2][3]成像物体和环境的对比度越大,并且物体越亮,物体成像会越清晰,实验中小孔最好对着明亮的窗外的景物进行观察,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实验中发现像偏向光屏下方,要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物体向上移动。
(2)①[4]由表中实验数据知道,当小孔到地面的距离足够小,地面上的光斑与小孔的形状是一致的,这不是太阳的像。
③[5]小孔所成的像与孔的形状无关,与物体的形状相同,用一张卡片覆盖在Δ孔上(相当于把孔变小),遮住孔的一部分,让太阳光透过小孔,与不遮住小孔相比,光斑的形状不变,通过的光线变少,亮度变暗。
④[6]实际像距并不是小孔到地面的距离,孔越小,O点越靠近孔,光屏在O点上方,光斑是孔的形状,光屏在O点下方才能成像。大孔的O点更接近地面,都成像时,大孔的像反而小,故B不会出现。
五、综合题
28.无锡市(北纬30°),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如图所示。 某中学课外实践课利用一根垂直插入水平地面的圭杆,进行“观杆测影”活动。2022年10月16日正午时刻圭杆的杆影如图所示。
(1)杆影形成的原因是: ;
(2)图中杆影从O到A指向 方;
(3)预测明年夏天正午时刻,该圭杆的杆影长度将变 (长/短)。
【答案】 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北 短
【详解】(1)[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了影子。
(2)[2]因为正午时刻太阳在南方,所以,杆影从O到A指向北方。
(3)[3] 2022年10月16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以南,所以北回归线以北的无锡市,明年夏天正午时刻太阳的高度角更大,同一圭杆的杆影变短。
波的种类
声波
光波
传播速度
①声波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②光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是
传播介质
③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④光波的传播一定需要介质
应用举例
⑤超声波用于医院里的B超检查
⑥激光为掘进隧道引导方向
序号
入射角
反射角
1
小孔形状
□
△
小孔最大外径/mm
1
5
10
1
5
10
地面光斑形状
小孔距地面10cm时
□
□
□
△
△
△
小孔距地面20cm时
○
□
□
○
△
△
小孔距地面40cm时
○
□
□
○
△
△
小孔距地面80cm时
○
○
□
○
○
△
小孔距地面120cm时
○
○
○
○
○
○
小孔距地面200cm时
○
○
○
○
○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2024)第一章 声现象精品单元测试课时练习,文件包含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测试docx、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docx、第一章声现象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苏科版2024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第二章 光现象课时练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光现象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复习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