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部编2024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有关故事、轶事和传说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 部编2024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有关故事、轶事和传说(学案) 学案 0 次下载
- 部编2024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七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有关故事、轶事和传说(学案) 学案 0 次下载
- 部编2024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八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有关故事、轶事和传说(学案) 学案 0 次下载
- 部编2024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九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有关故事、轶事和传说(学案) 学案 0 次下载
- 部编2024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十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有关故事、轶事和传说(学案) 学案 0 次下载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21课 活动课 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学案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21课 活动课 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学案,共4页。
龙骨山的秘密
1921 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和美国、奥地利的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等人来到北京西南周口店的龙骨山进行考古调查。龙骨山一直以来都有 “龙骨” 出土,当地百姓把这些化石当作药材售卖。然而,安特生等人却有着更敏锐的目光,他们怀疑这里隐藏着远古人类的遗迹。
最初的挖掘并没有太多惊人的发现,但随着工作的深入,他们在洞穴堆积中找到了一些石英碎片,这些碎片有着明显的人工加工痕迹。这一发现让考古人员兴奋不已,他们意识到这里可能是远古人类活动的场所。此后,他们加大了挖掘力度。
1926 年,师丹斯基在整理周口店的化石时,发现了两颗人类牙齿化石。消息传出,举世震惊,这是首次在中国发现的远古人类化石。这两颗牙齿化石为研究人类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但当时人们对它们的了解还非常有限。
裴文中与北京人头盖骨的发现
1929 年,年轻的中国考古学家裴文中主持周口店的发掘工作。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挖掘现场设备简陋,工作环境恶劣,但裴文中和他的团队依然充满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
在 12 月 2 日这一天,天气寒冷,但考古现场却一片火热。裴文中在洞穴的深处进行挖掘时,发现了一个半露在外面的头盖骨化石。他小心翼翼地清理周围的泥土,随着化石逐渐露出全貌,裴文中激动得心跳都加快了。这就是著名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它的发现为人类进化研究带来了突破性的进展。
北京人头盖骨的发现,让全世界看到了人类进化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它的外观特征显示出北京人有着明显的原始人类特点。他们的头盖骨低平,眉骨粗壮,嘴巴前伸,没有明显的下巴。这些特征表明北京人处于从猿到人的过渡阶段,他们的脑容量虽然比现代人类小,但比猿类要大得多,这意味着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智力和思维能力。
北京人生活的推测与故事
根据考古发现,我们可以推测北京人的生活场景。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 70 万 - 20 万年前的周口店地区,当时这里气候温暖湿润,有茂密的森林和广阔的草原,河流纵横,动植物资源丰富。
北京人主要依靠采集和狩猎为生。他们会在森林里采集各种果实、嫩叶和根茎作为食物。妇女和儿童在采集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熟悉周围的植物资源,知道哪些可以食用,哪些有毒。例如,他们会采集榛子、胡桃等坚果,这些食物富含能量,可以帮助他们度过食物短缺的时期。
在狩猎方面,北京人会集体出动,因为他们的武器比较简陋,只有一些简单加工过的木棒和石块。他们主要猎捕小型动物,如野兔、鹿等。有时候,他们也会尝试围捕大型动物,但这需要高度的协作和技巧。有一次,一群北京人发现了一群鹿在河边饮水,他们悄悄地从四面围拢过去。当距离合适时,他们突然发出呼喊声,向鹿群冲去。有的北京人用木棒击打鹿的腿部,有的用石块投掷,经过一番激烈的搏斗,他们成功地捕获了几只鹿。
北京人还会使用火,这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个重大进步。他们最初可能是从自然界获取火种,比如雷电引发的森林大火。北京人学会了保存火种,用火来烧烤食物、取暖和驱赶野兽。在寒冷的夜晚,他们围坐在篝火旁,分享着白天采集和狩猎获得的食物。火光照亮了他们的脸庞,也为他们在黑暗中带来了安全感。
仰韶文化与彩陶的故事
仰韶村的首次发掘
1921 年,在河南渑池仰韶村,瑞典学者安特生又一次开启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考古发掘。当时,他在调查中国北方的地质和古生物情况时,发现了仰韶村的文化遗迹。
仰韶村的村民们对这些外来的考古人员充满了好奇,他们看着考古人员在村子周围的土地上挖掘,不明白这些人在寻找什么。而安特生等人则在挖掘过程中逐渐发现了一些独特的陶器碎片,这些碎片上有着精美的彩绘图案,与他们以往见过的陶器都不同。
随着挖掘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陶器、石器、骨器等文物出土。这些文物的发现表明,这里曾经存在着一个古老而独特的文化。仰韶文化就这样在考古学家的锄头下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
彩陶的艺术魅力与生活意义
仰韶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彩陶。这些彩陶色彩鲜艳,图案丰富,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彩陶上的图案多种多样,有几何图案,如三角形、圆形、直线等的组合;也有一些生动的动植物图案,如鱼、鸟、蛙等。
这些彩陶不仅仅是艺术品,它们在远古人类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用途。彩陶大多是作为生活用具,如盆、钵、瓶等。以绘有鱼纹的彩陶盆为例,这种盆可能在当时的生活中有多种功能。它可以用来盛放食物,比如采集来的果实或者猎获的小型动物肉。妇女们可能会用它来淘米、洗菜,为家庭准备食物。
彩陶上的鱼纹图案有着特殊的含义。在仰韶文化时期,鱼可能是人们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人们对鱼有着特殊的情感,将鱼的形象绘制在彩陶上,可能是一种对食物的祈求,希望能够有更多的鱼可供捕捞。也有可能是一种图腾崇拜,鱼代表着氏族的某种精神象征,与氏族的繁衍和生存息息相关。
在制作彩陶的过程中,远古的工匠们展现出了高超的技艺。他们首先要选择合适的陶土,经过淘洗、揉制等工序,使陶土变得细腻均匀。然后,用手工捏制成型或者用陶轮制作出想要的形状。在陶器半干的时候,用矿物颜料在表面绘制图案。最后,放入窑中烧制,经过高温烧制后,彩陶就诞生了。每一个彩陶都是工匠们心血的结晶,它们承载着仰韶文化时期人们的生活记忆和精神追求。
河姆渡文化的奇迹与传说
河姆渡遗址的发现
1973 年,浙江余姚的农民在进行农田水利建设时,偶然发现了一些奇怪的骨头和石器。这些发现引起了当地文物部门的注意,经过进一步的勘探和挖掘,河姆渡遗址呈现在人们面前。
河姆渡遗址的发现是一次重大突破,它为我们展现了长江流域古老而灿烂的文明。当考古人员第一次进入挖掘现场时,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这里有着大量的木建筑遗迹、稻谷遗迹、陶器、骨器等文物,这些发现揭示了一个全新的、与北方仰韶文化不同的远古文化。
河姆渡人的建筑智慧
河姆渡文化最引人注目的是其独特的建筑 —— 干栏式建筑。河姆渡人生活在地势低洼、潮湿多雨的江南地区,这种环境对居住条件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干栏式建筑是河姆渡人的智慧结晶。他们用木桩、木板搭建房屋,房屋下部架空,这样可以避免地面的潮湿和洪水的侵袭。木桩打入地下很深,保证了房屋的稳定性。房屋的地板用木板拼接而成,墙壁和屋顶则用茅草、芦苇等材料覆盖。这种建筑形式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它为河姆渡人提供了一个相对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
在建造这些房屋时,河姆渡人需要集体协作。男人们负责砍伐树木、加工木桩和木板,他们用石斧、石锛等工具将树木加工成合适的形状。女人们则负责编织茅草和芦苇,用于屋顶和墙壁的覆盖。孩子们也会在一旁帮忙,传递工具或者搬运一些小的材料。这种集体劳动的场景在河姆渡村落里经常出现,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建造自己的家园。
河姆渡的稻作农业
河姆渡遗址中大量稻谷遗迹的发现,证明了这里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地区之一。河姆渡人已经掌握了水稻种植技术,他们在长江流域肥沃的土地上开垦稻田。
在种植水稻之前,河姆渡人需要对土地进行整理。他们用骨耜等工具翻耕土地,这种骨耜是用大型哺乳动物的肩胛骨制成的,在肩胛骨关节部位凿孔,装上木柄,就成为了一种实用的农具。河姆渡人用骨耜翻起土地,使土壤变得松软,有利于水稻种子的发芽。
在水稻生长过程中,河姆渡人需要进行灌溉和除草等田间管理。他们利用江南地区丰富的水资源,修建了简单的灌溉系统。可能是通过挖掘沟渠,将河水引入稻田。同时,他们要及时清除稻田里的杂草,保证水稻有足够的养分和生长空间。收获的时候,河姆渡人用石镰等工具收割水稻,然后将稻谷储存起来,作为主要的食物来源。这些稻谷不仅养活了河姆渡人,也为后来水稻种植技术在长江流域的传播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良渚文化与神秘的玉琮
良渚遗址的发现与探索
20 世纪 30 年代,施昕更在浙江余杭良渚镇发现了一些古代文化遗迹,这就是良渚文化的开端。但当时的考古条件有限,对良渚文化的认识还非常模糊。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在良渚地区展开。考古人员发现了良渚古城、大型水利工程等一系列令人惊叹的遗迹。良渚古城面积巨大,城墙高大坚固,城内有着复杂的建筑布局,包括宫殿区、居民区、手工业区等。这些发现表明,良渚文化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文明程度。
玉琮的神秘象征与制作工艺
良渚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是玉琮。玉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的筒形玉器,它的表面刻有精美的图案,大多是神人兽面纹。这些图案神秘而庄重,充满了宗教和文化内涵。
玉琮在良渚文化中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它可能与宗教祭祀活动密切相关。在良渚人的信仰体系中,玉琮是沟通天地的重要媒介。玉琮上的神人兽面纹可能代表着良渚人崇拜的神灵或者祖先,他们通过玉琮来祈求神灵的保佑,希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氏族繁荣。
制作玉琮需要极高的工艺水平。良渚人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玉料,他们可能从附近的山脉中开采玉石。这些玉石质地坚硬,但良渚工匠却能将它们加工成精美的玉琮。工匠们使用的工具可能是一些硬度更高的石英砂和简单的石制工具。他们通过切割、钻孔、雕刻等多道工序来制作玉琮。钻孔是其中一项关键技术,玉琮上的小孔直径很小,但却非常规整,这需要工匠们有精湛的技艺和足够的耐心。在雕刻神人兽面纹时,工匠们用细石器精心雕琢,将每一个线条都刻画得清晰流畅,使图案充满了神秘的魅力。
红山文化与女神庙的传说
红山文化的发现之旅
20 世纪初,在内蒙古赤峰红山地区,一些考古学家开始注意到这里独特的文化遗迹。最初的发现是一些陶器碎片和石器,但随着进一步的研究和挖掘,红山文化的全貌逐渐清晰。
红山文化以其独特的陶器、玉器和建筑遗迹而闻名。这里出土的陶器有着独特的造型和纹饰,与其他文化有所不同。而红山文化的玉器更是精美绝伦,其中最著名的是 C 型玉龙,它造型简洁流畅,身体卷曲呈 C 型,有飞扬的鬃毛,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玉龙形象,被誉为 “中华第一龙”。
牛河梁女神庙的神秘面纱
在红山文化的众多发现中,牛河梁女神庙无疑是最具神秘色彩的。1983 年,考古人员在辽宁建平与凌源交界处的牛河梁发现了这座女神庙。
女神庙是一个半地穴式的建筑,由一个多室和一个单室组成。在庙内,考古人员发现了许多女性塑像的残块。这些塑像大小不一,有的与真人大小相近,有的则是真人的两三倍。这些女性塑像的面部表情栩栩如生,眼睛镶嵌着玉片,显得炯炯有神。她们的姿态各异,有的坐着,有的站立,仿佛在进行某种神秘的仪式。
关于女神庙的用途和这些女性塑像的象征意义,有多种猜测。一种观点认为,这里是红山文化时期人们祭祀祖先或女神的场所。这些女性塑像可能代表着氏族的祖先或保护神,人们在这里举行祭祀活动,祈求神灵的庇佑。在祭祀的时候,人们可能会献上祭品,如食物、玉器等。祭司们穿着特殊的服饰,在女神像前舞蹈、祈祷,整个场面庄严肃穆。
这些考古发现,从北京人遗址到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红山文化等,为我们揭开了中华文明起源的神秘面纱,让我们看到了远古时期人类丰富多彩的生活和他们在生存发展过程中展现出的智慧与创造力,这些故事和传说也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相关学案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两北朝时期:孕育统一和民族交融第21课 活动课 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两北朝时期:孕育统一和民族交融第21课 活动课 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导学案,共3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拓展资料与实例,课堂活动实例,教学反馈与评价实例,与其他学科融合实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两北朝时期:孕育统一和民族交融第21课 活动课 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两北朝时期:孕育统一和民族交融第21课 活动课 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中华文明起源的考古发现概述,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的起源特征,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起源的启示,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课 远古的传说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课 远古的传说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创设,课堂热身,新课解读,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