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用胆矾配制溶液,正确的做法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第I卷 (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有关合理用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非处方药的包装上印有“OTC”标识
B. 每日早、中、晚三次与每隔8小时一次,服药效果相同
C. 一次忘记服药,下次可以增加一倍剂量服用
D.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预防某些疾病,没有副作用
【答案】A
【解析】
【详解】A.OTC是非处方药的标志,A项正确;
B.每日早、中、晚三次不等于每隔8小时一次,服药时一定要严格执行规定的时间,不能随便更改,B项错误;
C.一次服用药物的用量是经过严格的科学实验和大量的临床研究确定的,不可随便增加,C项错误;
D.药物不能长期服用,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不良作用或危害,D项错误;
答案选A。
2. 有广告称某品牌的八宝粥(含糯米、红豆、桂圆)不含糖,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你认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该广告有可能误导消费者,不能盲从广告的宣传
B. 糖尿病患者应少吃含糖的食品,该八宝粥未加糖,可以放心食用
C. 不含糖不等于没有糖类物质,糖尿病患者食用时需谨慎考虑
D. 医院常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检查是否患有糖尿病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不加糖不等于没有糖,其成分糯米、红豆、桂圆富含淀粉,属于糖类,所以这个广告有误导喜爱甜食消费者的嫌疑,A正确;
B.糖尿病人血糖和尿糖的含量都较高,应少吃含糖的食品,该八宝粥未加糖,但是其本身含有糖的,不可以多吃,B错误;
C.不加糖不等于没有糖,糖尿病人食用需慎重,C正确;
D.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葡萄糖,加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有砖红色沉淀生成,可以检查是否患有糖尿病,D正确;
故选B。
3. 关于下列各种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
【答案】C
【解析】
【详解】A.磷酸铁锂“刀片型”电池可多次充放电,属于二次电池,故A正确;
B.塑料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故B正确;
C.空间站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板主要材料是晶体硅,故C错误;
D.氧化铝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氧化铝陶瓷熔点高、耐高温,可用于生产刚玉坩埚,故D正确;
故选:C。
4. 黄铁矿是生产硫酸和冶炼钢铁的重要原料,以黄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和冶炼生铁的简要流程图如下: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1
B. 将黄铁矿粉碎,煅烧时可加快反应速率
C. 转化为是在接触室中进行的,需要加入更多的氧气使全部转化
D. 上述流程中冶炼生铁用的还原剂是CO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黄铁矿粉碎后,通入空气高温烧,发生反应:4FeS2+11O22Fe2O3+8SO2,2SO2+O22SO3,SO3+H2O=H2SO4,Fe2O3+3CO2Fe+3CO2,由此分析。
【详解】A.FeS2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硫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A正确;
B.将黄铁矿粉碎,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煅烧时可加快反应速率,B正确;
C.上述流程中SO2转化为SO3,2SO2+O22SO3是可逆反应,SO2不能完全转化为SO3,C错误;
D.由分析可知,流程中冶炼生铁用的还原剂是CO,D正确;
故选C。
5. 糖类、油脂、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棉花、羊毛、蛋丝和麻属于天然纤维,其中的动物纤维属于蛋白质
B. 淀粉、油脂、蛋白质均能在人体内水解,从而提供人类活动需要的物质或能量
C. 在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并加热一段时间后,取冷却液少许滴加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后没有产生银镜,则说明淀粉没有水解
D. 取某溶液少许在试管中,加入几滴浓硝酸出现白色沉淀,加热后沉淀变为黄色,证明溶液中含有蛋白质
【答案】C
【解析】
【详解】A.棉花、麻是植物上的,蚕丝和羊毛是动物上的,故都属于天然纤维,A正确;
B.淀粉是多糖、油脂是酯、蛋白质是多肽高聚物,都可以水解且供能,B正确;
C.滴加银氨溶液之前,需要将水解液由酸性调节为碱性,否则不能发生银镜反应,C错误;
D.加入浓硝酸产生白色沉淀,蛋白质变性;加热后沉淀变黄,属于蛋白质的特征显色反应,故可以证明溶液中含有蛋白质,D正确;
故选C。
6.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元素周期表中有7个主族7个副族
B.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可能是2
C. 氢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D. 溴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ⅦA族
【答案】A
【解析】
【详解】A.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7个副族,还有一个零族和第VIII族,A错误;
B.稀有气体氦的最外层电子数即为2,B正确;
C.氢的原子半径是所有原子中最小的,C正确;
D.溴是36号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VIIA族,D正确;
故选A。
7. 氮化铝(AlN)具有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等优良性质,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陶瓷工业等领域。在一定条件下,氮化铝可通过如下反应合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氮气为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
B. 1ml C参加反应失去
C. 为两性氧化物,既能溶于盐酸又可与NaOH溶液反应
D. 当有1ml AlN生成时,同时产生336L CO气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为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A正确;
B.1mlC参加反应失去2mle-,B正确;
C.Al2O3为两性氧化物,既能溶于盐酸又可与NaOH溶液反应,C正确;
D.没有说明是否是标准状况,无法计算气体的体积,D错误;
故选D。
8. 用胆矾()配制溶液,正确的做法是( )
A. 将胆矾加热除去结晶水后,称取16g溶于1L水中
B. 称取245g胆矾溶于少量水中,然后将此溶液稀释至1L
C. 将25.0g胆矾溶于少量水中,然后将此溶液稀释至1L
D. 配制溶液时,容量瓶必须先干燥
【答案】C
【解析】
【分析】实验室没有980mL的容量瓶,应用1000mL的容量瓶,配制0.1ml/LCuSO4溶液,需要CuSO4的质量为1000mL×10-3L/mL×0.1ml/L×160g/ml=16.0g,或者需要胆矾的质量为1000mL×10-3L/mL×0.1ml/L×250g/ml=25.0g,据此分析;
【详解】A.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数学表达式,题中所给信息,缺少溶液的体积,因此无法判断物质的量浓度,故A错误;
B.根据上述分析,需要称量25.0g胆矾,溶于少量的水中,然后将此溶液稀释至1L,故B错误;
C.根据B选项分析,故C正确;
D.容量瓶是否干燥对实验结果无影响,故D错误;
答案为C。
9. 下面是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中A可表示为,其空间填充模型是可以表示甲烷分子实际形状的分子模型
B. 图中B物质还原二氧化硅或二氧化碳均得到D
C. M可表示酸式盐,其中对应钠盐与盐酸反应为吸热反应
D. 若M为正盐,在加热的条件下一定能发生分解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价类二维图可知,A为有机物,且C的化合价为-4价,因此该有机物为CH4,甲烷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甲烷的空间填充模型为 ,体现甲烷分子实际形状的分子模型,故A说法正确;
B.B为单质,即为C,能与二氧化硅反应2C+SiO22CO+Si,Si元素化合价降低,二氧化硅被还原,C也能与CO2发生C+CO22CO,CO2被还原,故B说法正确;
C.M为盐,碳元素显+4价,该盐可能为Na2CO3,也可能为NaHCO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为放热反应,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为吸热反应,故C说法正确;
D.根据上述分析,M可能为Na2CO3,也可能为NaHCO3,M为正盐时,则M为Na2CO3,加热条件不分解,故D说法错误;
答案为D。
10. 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 )
【答案】B
【解析】
【详解】A.在室温下浓硝酸遇Fe时,浓硝酸会将Fe表面氧化,而在Fe表面产生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而阻止金属进一步发生反应,因此不能看到产生产生NO2红棕色气体,A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硫水溶液具有还原性,酸性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酸性KMnO4溶液能够将SO2氧化而使溶液紫色褪色,因此会看到溶液紫色褪色,B符合题意;
C.FeSO4溶液具有还原性,氯水具有强氧化性,二者混合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FeCl3、Fe2(SO4)3,使溶液变为黄色,而不是溶液褪色,C不符合题意;
D.由于酸性:HCl>H2SO3,所以将二氧化硫水溶液加入BaCl2溶液,不能发生反应,因此不能产生白色沉淀,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B。
11.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B. 、、、
C. 、、、D. 、、、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
B.、、、之间不发生反应,可以大量共存,B正确;
C.与反应生成和H2O,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
D.与反应生成Al(OH)3,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故选B。
12. 下列鉴别或检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石灰水鉴别与
B. 用KSCN溶液检验是否变质
C. 用盐酸酸化的溶液检验是否变质
D. 用酸性溶液检验甲烷中是否含有乙烯
【答案】A
【解析】
【详解】A.与溶液均能与Ca(OH)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现象相同,不能鉴别,A错误;
B.变质混有铁离子,铁离子与KSCN反应生成血红色溶液,可利用KSCN溶液检验FeSO4是否变质,B正确;
C.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而Na2SO4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BaSO4白色沉淀生成,故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检验是否被氧化,C正确;
D.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用酸性溶液检验甲烷中是否含有乙烯,D正确;
故选A。
13. 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8ml X气体和0.6ml 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5min末容器中的W的物质的量为0.2ml,若测得前5min以Z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B. 5min末X的转化率为75%
C. 5min末D. 升高温度可加快其化学反应速率
【答案】C
【解析】
【详解】A.前5min,生成Z的物质的量为0.04ml/(L·min)×5min×2L=0.4ml,则n==2,故A说法正确;
B.5min末消耗X的物质的量为0.2×3ml=0.6ml,则X的转化率为=75%,故B说法正确;
C.5min末,c(X)==0.1ml/L,同理c(Y)= =0.1ml/L,故C说法错误;
D.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几率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故D说法正确;
答案为C。
14. 还原性纳米铁在碱性条件下易生成沉淀,在酸性条件下能将还原为。取2份含有一定浓度的水样加入纳米铁,并调节其中1份溶液的pH,溶液中的总氮去除率(加入纳米铁后溶液中N元素减少的质量÷加入纳米铁前溶液中N元素质量)与pH的关系如图1;在常温下调节另一份溶液的,测量溶液中含氮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pH过低溶液中总氮去除率低可能是纳米铁将溶液里还原为
B. pH过高溶液中总氮去除率低可能是纳米铁被沉淀包裹,还原性降低
C. 溶液中总氮浓度下降,说明总氮去除率升高
D. 时,纳米铁主要将还原为、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题意可知在酸性条件下能将还原为,故pH过低溶液中总氮去除率低可能是纳米铁将溶液里还原为,氮还在溶液中在着,A正确;
B.由题意还原性纳米铁在碱性条件下易生成沉淀,故pH过高溶液中总氮去除率低可能是纳米铁被沉淀包裹,导致纳米铁还原性降低,B正确;
C.溶液中总氮浓度下降,则跑掉的N多,说明总氮去除率升高,C正确;
D.由图2可知时,、浓度增大的同时,的浓度也缓慢增大,说明时,纳米铁不能将还原为、,D错误;
答案选D。
15. 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常见化学电源,其工作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H2的一极是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B. 电子由b电极经导向流向a电极
C. b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
D. 电解质H2SO4溶液的作用是传导电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氢氧燃料电池中氢气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则通H2的一极是负极,A错误;
B.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a为负极,b为正极,则电子由a电极经导向流向b电极,B错误;
C.b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C正确;
D.电子不能在电解液中传导,D错误;
答案选C。
16. 下列有机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乙烯与溴水反应:
B. 甲烷和氯气的取代反应:
C. 乙醇的催化氧化:
D. 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两个溴原子分别加成到两个不饱和碳原子上,即反应方程式为CH2=CH2+Br2→CH2BrCH2Br,故A错误;
B.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3Cl、CH2Cl2、CHCl3、CCl4和HCl,故B错误;
C.乙醇在铜作催化剂下,被氧气氧化成乙醛,其反应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故C正确;
D.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其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 CH3CH2OHCH3COOCH2CH3+H2O,故D错误;
答案为C。
Ⅱ卷 (共52分)
17. A、B、C、D、E、F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短周期元素。已知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A原子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是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C原子的内层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10倍;A、B、D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A和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D和F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D和E是相邻的两种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E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B与氢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
(3)A和E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B、C、D、F四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有一种物质是由B、C、D、F中的其中三种元素按个数比为1:1:1形成的,则这种物质含有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
(5)A、B、C三种元素可组成原子个数比为1:3:2的化合物,将足量通入该化合物的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6)对角线规则是指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与右下方的主族元素的一些性质具有相似之处。短周期元素M与D位于不同主族,根据对角线规则可知二者的某些性质相似。将M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于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答案】(1)硅
(2)
(3)
(4)①. ②. 离子键、共价键
(5)
(6)
【解析】A、B、C、D、E、F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C原子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10倍,则C为Na;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A原子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是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说明B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6,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3,A的次外层电子数为2;A、B、D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则A的最外层为13-6-3=4,A的核外电子数为2+4=6,则A为C元素;A和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D和F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则F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F的原子序数最大,应为Cl元素;D和E是相邻两种元素,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3,则D为Al元素,E为Si元素;B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6,且原子序数比Na小,则为O元素,综上可知: A为C元素,B为O元素,C为Na元素,D为Al元素,E为Si元素,F为Cl元素。
(1)E为Si元素,元素名称为硅,位于周期表第三周期第IVA族。
(2)B为O,B的氢化物中原子个数比1:1化合物为H2O2,各原子达到稳定结构,其电子式为 :
(3)非金属性C>S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则酸性较强。
(4)B为O元素,C为Na元素,D为Al元素,F为Cl,原子的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电子层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则原子半径最大的为Na,原子半径为Na>Al>Cl>O;由B、C、D、F中的其中三种元素按个数比为1:1:1形成的化合物是NaClO,则这种物质含有的化学键是离子键、共价键。
(5)由A、B、C三种元素组成原子个数比N(A):n(B):n(C)=1:3:2的化合物为Na2CO3,继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D为Al,短周期元素M与D(Al)位于不同主族,根据对角线规则可知二者的某些性质相似,则M为Be元素,BeO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和H2O,其离子方程式为:。
18. 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71%,其中的水资源和其他化学资源具有十分巨大的开发潜力。例如可从海水中提取镁、从海带中提取碘。海带中含有碘元素,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1)实验步骤①会用到下列仪器中的___________(填字母)。
a.陶土网 b.坩埚 c.泥三角 d.蒸发皿
(2)步骤⑥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
(3)步骤④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请设计一种检验水溶液中是否含有碘单质的方法:___________。
(5)海带灰中含有的硫酸盐、碳酸盐等,在实验步骤___________(填序号)中实现与碘分离。
【答案】(1)bc
(2)蒸馏
(3)
(4)取步骤④后溶液少许滴入试管中,在滴加几滴淀粉溶液,若溶液变蓝则说明此水溶液中含有碘单质(合理答案即可)
(5)⑤
【解析】由流程可知,①为坩埚中灼烧,②为溶解、浸泡,③为过滤,分离出含碘离子的溶液,④中发生,⑤中加四氯化碳萃取、分液,⑥中蒸馏分离出碘单质。
(1)步骤①需要坩埚、泥三角、三脚架、酒精灯;故选bc。
(2)由分析可知,步骤⑥的操作名称是蒸馏。
(3)步骤④中过氧化氢将I-氧化生成I2,自身被还原为H2O,离子方程式为:。
(4)淀粉和碘单质反应生成蓝色物质,可以用淀粉检验碘单质。取步骤④后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淀粉溶液,观察,若溶液变蓝则说明此水溶液中含有碘单质,若不变蓝,则不含碘单质。
(5)碘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则海带灰中含有的硫酸盐、碳酸盐等,在实验步骤⑤中实现与碘分离。
19. 教材中用如下装置来探究铜与不同浓度硝酸反应的情况:
(1)①写出盛放硝酸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
②分别写出铜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两个反应,通过什么现象可能判断浓硝酸的氧化性大于稀硝酸?___________。
(3)氮氧化合物进入大气后,不仅会形成硝酸型酸雨,还可能形成光化学烟雾。已知和为酸性氧化物,实验室通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处理硝酸与铜反应后的有毒气体。其中与NaOH溶液反应可形成两种盐,写出其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等物质的量的NO和与NaOH溶液反应只能得到一种盐,写出其离子方程式,并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情况:___________。
(4)若32g Cu与一定体积的浓硝酸反应生成了8.96L(换算成标准状况后的体积)气体,若将这些气体与水反应全部转化为硝酸,需要通入氧气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答案】(1)①. 具支试管 ②. ③.
(2)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快(或浓硝酸与铜在常温下可以快速反应,而稀硝酸常温下反应缓慢;或浓硝酸可以氧化低化合价还原产物,如将NO氧化为等其他合理答案)
(3)①.
②.
(4)0.25ml
【解析】(1)①根据装置图可知,盛放硝酸的仪器名称为具支试管;故答案为具支试管;
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和NO2,其反应方程式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和NO,其②反应方程式为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故答案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2)判断浓硝酸氧化性大于稀硝酸,可以通过产生气体快慢、反应速率的快慢等等,故答案为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快(或浓硝酸与铜在常温下可以快速反应,而稀硝酸常温下反应缓慢;或浓硝酸可以氧化低化合价还原产物,如将NO氧化为等其他合理答案);
(3)NO2与NaOH溶液发生歧化反应,生成NaNO2和NaNO3,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O2+2NaOH=NaNO2+NaNO3+H2O;NO、NO2与NaOH溶液发生归中反应,生成亚硝酸钠,其化学方曾是为NO2+NO+2NaOH=2NaNO2+H2O,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故答案为2NO2+2NaOH=NaNO2+NaNO3+H2O;;
(4)Cu失去电子,给了硝酸,硝酸得电子后转化成氮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与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氮的氧化物失去电子,氧气得电子,因此可以看作Cu失去电子最终给了氧气,根据得失电子数目守恒有:n(Cu)×2=n(O2)×2×2,n(O2)==0.25ml,故答案为0.25ml。
20. 常见的氮氧化物有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一氧化二氮()、五氧化二氮()等。
(1)在一定条件下,氮气与氧气反应生成1ml NO气体,吸收90kJ的热。则与的能量之和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ml NO的能量。
(2)在2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体系中,n(NO)随时间变化如下表:
①用NO表示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___________。
②下列措施能够使该反应速率加快的是___________。
a.降低温度 b.使用催化剂 c.减小压强
③若上述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叙述中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
a.混合气体的颜色保持不变
b.
c.每消耗的同时生成
(3)如图为原电池装置示意图,工作时的总反应为。
①写出正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
②该电池在工作时,负极的质量将___________(填“增加”“减小”或“不变”),若该电池反应消耗了,则转移电子的数目为___________。
【答案】(1)小于
(2)①. 0.003ml/(L·s) ②. b ③. a
(3)①. ②. 增加 ③. (或)
【解析】(1)根据氮气与氧气反应生成1ml NO气体,为吸热反应,可知则与的能量之和小于2ml NO的能量;
(2)①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在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
②a.降低温度,降低活化分子百分数,活化分子数目减少,分子之间的有效碰撞次数减小,反应速率降低,a错误;
b.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更多的普通分子变为活化分子,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大大加快,b正确;
c.减小压强,物质的浓度降低,单位体积内有效碰撞次数减小,化学反应速率降低,c错误;
故选b;
③a.在反应混合物中只有NO2是有色气体,若混合气体的颜色保持不变,说明任何物质的浓度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正确;
b.c(NO):c(O2)=2:1是二者反应消耗浓度关系,平衡时二者浓度不一定是该数值,b错误;
c.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每消耗1mlO2同时生成2mlNO2表示的都是反应正向进行,不能据此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c错误;
故选a;
(3)根据电池反应式知Pb作负极,PbO2作正极,正极上PbO2得电子和反应生成PbSO4和H2O,电极反应式为;放电时,负极反应方程式为 Pb-2e-+=PbSO4,生成难溶的固体PbSO4,所以质量增加;根据电池反应式可知,消耗 2 ml H2SO4转移电子2 ml,则据此可知消耗 0.1ml H2SO4反应消耗0.1ml 电子,即电子数目为0.1NA。
元素符号
H
C
N
O
Na
Al
S
Cl
Fe
Cu
Ba
相对原子质量
1
12
14
16
23
27
32
35.5
56
64
137
A
B
C
D
比亚迪公司采用的磷酸铁锂“刀片型”电池用于电动车驱动,它属于二次电池
塑料在当今人类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它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
“天宫空间站”的太阳能电池板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二氧化硅
氧化铝陶瓷可用于生产刚玉坩埚,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选项
①
②
预测的现象
A
浓硝酸
铁片
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
B
二氧化硫水溶液
酸性KMnO4溶液
溶液褪色
C
氯水
FeSO4溶液
溶液褪色
D
二氧化硫水溶液
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时间/s
0
1
2
3
4
5
n(NO)/ml
0.020
0.010
0.008
0.007
0.007
0.007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吉林省“BEST合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化学与生活紧密相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用胆矾配制溶液,正确的做法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